彭博:部分內地賭客放棄澳門 轉戰香港公海賭船

2021-01-08 參考消息


一艘隸屬於實德環球有限公司的博彩船停泊在香港水域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李玉(音)想來一趟賭博之旅,她看了看澳門,發現賓館實在太貴。於是,她在一條賭船上訂了一個房間,從香港坐船大約一個小時到達公海,然後坐上牌桌玩巴卡拉紙牌遊戲。來自廣州的家庭主婦李玉在船上狹小的賭場內與其他約70人一直玩到了凌晨。她說:「我不在乎吃的和住宿條件,我就是為賭錢來的。」

據彭博社9月16日報導,來自中國內地日益增加的需求使得澳門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賭博中心,這裡的房價甚至超過了拉斯韋加斯。但在成本更低、政府監管不嚴、通行證更便於獲得等條件的鼓勵下,一些內地賭客開始轉戰賭船,而不是去澳門的賭場。澳門賭場2012年的收入達到了380億美元。

報導稱,2013年上半年,每晚從香港搭乘八艘賭船出港的遊客數量增長了9%,讓實德環球有限公司和雲頂香港有限公司等經營者獲益頗豐。

實德環球有限公司副主席馬浩文說:「對於內地遊客來說,這些遊覽船可以成為很好的替代品。」2013年上半年,實德環球有限公司來自賭船的利潤增加1倍,達到了約210萬港幣。

報導指出,一旦到了香港,來自內地的遊客要登上這些遊覽船無需另外的通行證,對於內地富裕的商人來說這是一個額外的好處。中央政府2012年發起了勤儉節約和反腐運動,警告領導幹部和他們的家庭。裡昂證券公司駐香港分析師理察·黃說:「所有人都知道澳門受到中央政府的嚴密監控。」

來自中國東南部城市溫州的商人納爾遜·王說,他在香港的時候曾在一條賭船上過夜,因為他沒有時間前往澳門,也不想申請籤證去一趟。他說政府對人們大肆揮霍賭博很警覺,他更願意「謹慎」一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相關焦點

  • 公海賭博成內地部分官員新寵(圖)
    在中國政府嚴厲禁止邊境賭博之後,公海賭博開始成為中國某些人,特別是官員的新寵。在他們看來,這一安全、刺激的項目,乃是既能滿足自己欲望,又能保住自己烏紗帽的最佳場所。  澳門「賭神」開創公海賭博  在澳門,第一個引入公海賭博的,是曾經叱吒一時的「賭神」葉漢。葉漢曾經與如今的「賭王」何鴻燊合作承包賭場,但是最終被何排擠出局。
  • 賭王連超揭秘:把黃光裕帶上賭船涉嫌幫洗錢
    隨著內地嚴禁公務員出境賭博等條例的出臺,加之2008年內地收緊赴澳門自由行的措施,令香港公海賭船生意興旺。  據了解,連超與內地富豪及官員關係熟稔,經常邀請他們上船「一試身手」。黃光裕即是由連超帶上「海王星號」玩樂賭博的,其間連超涉嫌協助黃光裕洗錢。  根據航空記錄,黃光裕在案發前的2008年前十個月,曾十幾次往返於內地與港澳之間。
  • 公海風雲三十年:賭船梟雄沉浮錄
    夜色闌珊,萬噸巨物徐徐起航,行至大洋中的無人之境,於天空海壯間開啟盛筵,這便是有著海上拉斯維加斯之稱的公海賭船。公海賭船曾分走濠江賭業20%市場,年顧客總數過百萬,高峰期一條船年毛利十億,隨之誕生多個造富神話和傳奇梟雄:如賭船之父葉壽、公海賭王連超、亞洲新賭王林英樂、賭船盟主刀文龍等等。
  • 黃光裕參與公海賭博輸掉80億元 賭王連超被拘
    海王星號公海賭船(資料圖)  有媒體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港澳賭業重要人物連超因涉嫌協助黃光裕「洗錢」,於2008年歲末在內地被警方刑事拘留。  《財經》雜誌網站當天報導稱,今年40歲的連超,為「海王星」號公海賭船的投資人之一,與內地富豪及官員關係熟稔,經常邀請他們上船「一試身手」。黃光裕即是由連超帶上「海王星」號玩樂賭博的,期間連超涉嫌協助黃光裕洗錢,並在黃事發後秘密運作黃妻杜鵑通過海上線路離境。  此前已有媒體報導「黃光裕豪賭成性」,雖名列富豪套現榜第一,但大筆財富在賭場中揮霍。
  • 公海賭博幽靈重現 或再成內地官場腐敗溫床
    第1頁:公海賭船今年以來「行情一直很好」,達500人/船 第2頁:連輸6盤之後,男子換了30萬元籌碼,面不改色繼續下注 第3頁:國美老闆黃光裕因賭博總計輸掉80億,引出一系列案件 第4頁:香港遊放寬,公海賭船迎來一輪新的火爆擴張期 第5頁:如果賭客輸了100元,這時要求他離開就很難了
  • 黃光裕賭博輸掉80億 公海賭王涉嫌助其洗錢被拘
    不過,針對財經網記者有關此事的採訪,香港反洗錢主管部門——聯合財富情報組人員拒絕評論。根據航空記錄,黃光裕在案發前的2008年前十個月,曾十餘次往返於內地與港澳之間。其數年前的記錄更頻繁。接近警方的人士則稱,經連超等人幫助,黃光裕還可利用隱蔽身份來往於上述諸地。
  • 「公海賭王」連卓釗曾為黃光裕洗錢 涉薄谷開來案
    1968年2月16日出生的連卓釗別名連超,系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人,早年混跡於香港社團,靠洗碼與走私賺得第一桶金,隨後通過連氏家族經營「海王星號」賭船並實際控制海王集團(2011年上市公司售出該賭船資產),成為通貫黑白兩道、享譽亞洲的「公海賭王」。作為線頭人物,連卓釗後來成為王華元、鄭少東、黃光裕、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陳紹基等案的結點之一。
  • 香港公海賭博重現:七成遊客來自內地
    記者 王楠傑 發自香港駁船緩緩靠近郵輪,悄然無息地停穩。遊客接踵而出,不一會兒,就都身處這艘名叫海王星號的郵輪甲板上了。晚上7時45分,夜幕已然降臨。排隊經過專門的通道過關之後,四百多名遊客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用餐並回房小憩,此時空氣中開始躍動著某種焦躁不安與興奮交織而成的情緒。
  • 公海賭博好奇輸到底
    在中國政府嚴厲禁止邊境賭博之後,公海賭博開始成為某些人,特別是某些官員的新寵。在他們看來,這一安全、刺激的項目,乃是既能滿足自己欲望,又能保住自己烏紗帽的最佳場所。  第一個引入公海賭博的,是曾經叱吒一時的「賭神」葉漢。1988年,葉漢租了一艘名叫「東方公主號」的客輪,開始公海賭博。
  • 澳門往事(一):賭城修煉手冊
    從而,澳門逐漸成為中國對外通商的口岸,以及西方各國在東方進行貿易的中轉港口。  正逢 16 世紀澳門開埠初期,較為成熟的博彩業開始出現。當時,博彩業主要是由中國內地移居澳門的建築工人、碼頭工人及傭人所帶動。由於當時沒有法規監管,自行開設的大大小小的賭檔、賭檯遍布大街小巷。  到了 17 世紀,隨著葡萄牙海上霸主的黃金時代終結,澳門的中轉港地位也開始下降。
  • 《澳門賭王何鴻燊全傳》
    1998年,他還正式涉足公海賭博,準備購置龐大的賭船隊。2000年賭王宣布開辦網上賭博公司,試圖利用網際網路把世界賭徒一網打盡。小小賭城澳門,其輻射力波及全球!何鴻:澳門博彩史上的頂級人物我們還是先對澳門的博彩史作簡單的瀏覽。澳門原是個民風淳樸的漁村小島,自葡萄牙人「租借」治理以來,漸漸淪為賭埠。
  • 國際公海賭博娛樂遊「瞄準」中國中產階級
    通常,這些遊輪在夜晚時分從新加坡、香港等港口出發,經過一夜航行,在第二天早晨,抵達公海後,結伴而行的遊客們開始「合法地」賭博。這個灰色的行當長期存在,一些規避新加坡和澳門法律的中小型漁船、捕蝦船也長期參與這個行當。
  • 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聯手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
    新華社香港12月14日電 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11月23日至12月13日採取連續三周的聯合執法行動,打擊三地跨境及轉口往海外國家的冒牌貨物活動。行動中,香港海關檢獲約18000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約230萬港元。  三地海關在行動期間加強檢查三地跨境及轉口往海外國家的貨物,有效遏止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
  • ...並爭取在10月1日重新恢復香港與內地及澳門的通關。協會表示...
    【香港旅遊業呼籲支持全民檢測 期待港府10月開放通關】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27日表示,香港暫停來往內地及澳門的關口超過7個月,經濟民生受到嚴重影響。協會呼籲市民支持9月1日起推行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爭取兩星期內切斷社區傳播鏈。該協會期待,在疫情受控前提下,政府應實施相關出行防控辦法,並爭取在10月1日重新恢復香港與內地及澳門的通關。
  • 【12月1日起 澳門放寬從內地入境外國人限制】澳門新型冠狀病毒...
    2020-11-10 06:39:36來源:FX168 【12月1日起 澳門放寬從內地入境外國人限制】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9日表示,從12月1日起,無中國內地、香港特區和臺灣地區居民身份的非澳門居民(即外國人),擬從內地進入澳門者,若在入境前已在內地逗留連續超過14天,可向澳門衛生部門申請入境。
  • 澳門放寬從內地入境外國人限制
    (原標題:澳門放寬從內地入境外國人限制) 新華社澳門11月9日電(
  • 香港、澳門、臺灣人士攻讀中國高等院校(大陸、內地)碩士/博士學位...
    香港、澳門、臺灣人士攻讀 中國高等院校(大陸、內地)碩士/博士學位 2012年度招生簡章 報名日期:2011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4樓1404室              (電話:852-28936355)   2. 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龍成大廈5樓                 (電話:853-28345403)   3.
  • ...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團隊旅遊、個人旅遊(含深圳「一周一行...
    國家移民管理局:根據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即日起,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暫停受理、審批、籤發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團隊旅遊、個人旅遊(含深圳「一周一行」)籤注,恢復時間將另行發布。
  • 香港通報與內地及澳門海關聯手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檢獲約1.8萬...
    14日,香港特區政府網發布新聞公報稱,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11月23日至12月13日採取一連三星期的聯合執法行動,打擊三地跨境及轉口往海外國家的冒牌貨物活動。行動中,香港海關檢獲約1.8萬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約230萬港元,包括背包、手提電話及配件、皮具、衣物及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