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三極》《極地》再到這部紀錄片,真正感受到什麼叫極樂

2020-12-05 世界雜燴說

2015年,一部《第三極》讓萬千網友對大美西藏神往不已,對藏文化嘆為觀止。

2017年末,《極地》再次以電影和詩一樣的語言,展現了藏區絕美自然和平凡日常的生活,震驚了我們。

很多人看完這兩部紀錄片,覺得還是不夠過癮啊。

尤其是大部分都僅僅是西藏地區,那其他藏區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呢?

別急,這不又有一部值得你我瘋狂打電話的同類型紀錄片播出了。

而且這次所瞄準的是川藏地區,那裡的自然、人文,那裡的生命與生機。

片名——《香巴拉深處》。

「香巴拉」這個名字就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味道,其取自藏語,也可翻譯為「香格裡拉」(是不是熟悉多了)。意為「極樂世界」。

「香巴拉」代表著人們嚮往的仙境與淨土,也是四川藏區文化的象徵。

本片之所以說與另外兩部紀錄片一脈相承,是因為這部紀錄片的製片人顏佔領也是《第三極》的總製片人。

而且導演閆大眾和《極地》的導演一樣來自《舌尖上的中國》導演團隊。

《香巴拉深處》共分5集,包括「樂園」、「傳承」、「秘境」、「相遇」、「心願」5個子主題。在展現藏區山川湖海廟的同時,通過20多個小故事表達藏區人民的生活景觀。

這些故事,這些人才是構成、連結自然、人文、世界的核心所在。

我們隨手摘一個故事,

39歲的帕花甲是川西紅原縣瓦切鄉的牧民,他從小就練習騎馬、馴馬,馴服過很多優秀的賽馬。

馴馬、牧牛、養家是他成年後最主要的事業。

生在草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能在賽馬大會上奪得冠軍,是至高的榮譽。

所以,帕花甲對自己的兒女同樣要求嚴格,自小就要學習騎馬趕牛。而且,他們是不會佩馬鞍的。

兒子達娃亮吾就是一個特別喜歡與馬為伴的孩子,就像城市裡養著寵物的孩子,它們不止是寵物或者畜生,而是陪伴的朋友。

在唐克草原的賽馬大會上,他訓練的純種河曲賽馬姜瑪爾以超強實力奪得冠軍,被專業的馬術俱樂部相中。

為了讓姜瑪爾得到更專業的訓練,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帕花甲決定轉讓這匹良駒。

可對於兒子達娃亮吾而言,這是要被迫和自己的朋友、玩伴分別,他哭了。

第二天,他很不情願的牽著馬兒出門,眼神中帶著傷心和不舍,但仍然要學會道別,這是一個孩子在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

帕花甲和兒子、女兒牽著馬兒坐在草地上,孩子依偎在爸爸身旁,

爸爸叮囑,爸爸出門幾天,你們要幫阿媽拴小牛,爸爸會給兒子買一匹更好的賽馬,好不好。

三個人說著開心的玩鬧起來,夕陽下,草地上,其樂融融,天倫之樂。人和自然相映成趣,幸福和美麗融為一體。

在第一集《樂園》裡,除了草原人家與賽馬的故事,還有下面幾個故事。

人與梅花鹿的鬥智鬥勇,從圈寨牆、到分組輪流值夜,他們彼此共生卻也互相敬畏。

人與犛牛互為一家,犛牛是藏區人民主要的收入和生存資料來源,它們的毛、皮、肉、奶等等,全身是寶,給養著一代又一代藏民生活、繁衍、茁壯

金川梨花溝裡老奶奶一家更像是中國大地上的每戶人家,三代人,延續著勤勞、質樸的本質,樂觀豁達的向著幸福前進。

德格縣裁縫澤仁拉姆的繼承與走出去,則象徵著藏區百姓和外界的聯繫,以及這個大時代對偏遠村莊的積極影響。

這些故事,各有意味,透著典型的藏區人民的生活味道和本真質素。

比起第一集展現川藏普通百姓的生活風貌,第二集《傳承》則聚焦在四川藏區的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揭秘。

跟隨鏡頭,我們了解到諸如格薩爾王藏戲、秘制藏香、印經板修復、女子成人禮、金剛舞、辯經等以前知之甚少的藏區傳統和風俗文化。

但比起一些紀錄片直觀展示這些文化的臺前幕後,《香巴拉深處》採取從普通人入手,從生活經驗入手。

從莫斯卡村喜歡扮演英雄「格薩爾王」的小男孩,到扎著戴角角參加成人禮的小姐妹一家人。

這些來自生活中的自然有趣呈現,展現了最好的傳承與保留,繼往與開來。

目前紀錄片放出兩集,一經播出就收穫網友一大波的好評。

讚美之聲遍布彈幕、評論區。連開頭片頭都被贊國際品質,義大利音樂家Simone Giuliani創作的片頭音樂絕對震撼。

大自然的美好不可思議,而且超級無敵好看。直觀地告訴你,何為潔淨,何為恬淡,何為天然,何為生活,以及中國何以為大國。畫面美,配音親切自然,從片頭到片尾都散發出寧靜平和,自然安詳的氣息,反映的故事都是最平凡最動人的故事,不給五星說不過去。

《香巴拉深處》攝製組深入甘孜、阿壩、涼山等各地的城鄉村寨,並涉足318、317川藏沿線,行程超11萬公裡,歷時270多天。

攝影機為我們捕捉到廣袤的大草原,巍峨起伏的山川,神聖虔誠的寺廟,湛藍的天空與碧波蕩漾的河流,還有遍野的梨樹,壯闊的川藏線,沿途的美景等。

除了一幅幅比畫更美,每一幀都可做壁紙的景象外。被記錄下來的人和故事,則更令人心生敬佩、嚮往。

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平凡百姓,傳承風俗的手藝人,尋幽探秘闖入此地的考古者,因為愛情定居這裡的年輕男女。

他們與大美自然和諧共生,令靜美的景觀增添無限的生機和未來。

他們生活的地方,草長鶯飛、天高雲淡。一代又一代人在這裡出生、成長,出去、回來。

家園,在他們心裡是奔跑的駿馬,是搖曳的花叢,是屋頂冉冉升起的炊煙,是心底永遠不變的地方。

生在都市的養蛙男女,或許曾嚮往過這樣的家園、這樣的生活。可迫於生活需要我們蝸居在出租房裡。

不過,比起動輒就入藏洗滌心靈的男男女女們,我們更該反思如何尋回生活本身。

怎樣做一頓豐盛的飯菜,怎樣養好自家的寵物和仙人掌,怎樣與朋友共處,怎樣將生活和工作平衡?

比起遠方和詩,這些更值得你我沉思一二。

相關焦點

  •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
    原標題:《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再起大製作央視大型紀錄片《極地》即將推出   《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製作團隊五星傳奇與央視聯手再創新作《極地》,再次聚焦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全新視角講述藏地傳統與現代交融,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探尋其成為全世界心靈家園的內在精神。
  • 繼《第三極》之後,央視再出紀錄片神作《極地》,豆瓣評分9.5分
    對於紀錄片迷來說,很多人都看過2015年央視播出的人文紀錄片《第三極》,這是「西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紀錄片,該片播出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還達到了9.2分的高分!看完後很多人表示還沒看夠!
  • 大型西藏紀錄片《第三極》(在線觀看)
    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相比南極、北極,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
  • 紀錄片推薦《極地》:21個藏區故事,一起領略極地特有的人文之美
    最近有好多關於藏區的紀錄片,比如《極地》、《香巴拉深處》。這部紀錄片是由《第三極》原班人馬打造的,它講述了21個發生在藏區裡平凡而精彩的故事。每一幀都是壁紙,每一幕都是人間仙境。與多數紀錄片不同,《極地》最初就決定選擇一位演員來配音,而這部紀錄片由蘇揚、楊爍配音。講真,我倒挺喜歡楊爍的聲音,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央視版啦!然而某些觀眾對於他的討論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從未停止過,因為他們覺得旁白太出戲了。
  • 《極地》這部紀錄片,能帶給你想像不到的震撼!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也說明了自然對人類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才讓人有欲望去探索,發現……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部關於大自然的美好的紀錄片,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迷人,那樣的震撼,這部電影就是《極地》,在豆瓣上有著不錯的成績,評分高到你意想不到,幾乎都是五星好評。
  • 紀錄片《極地》真實記錄與溫情傳承西藏傳統文化
    中國西藏網訊 如今,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共識,紀錄片領域也不例外。由前年大火的紀錄片《第三極》製作團隊與央視聯手再創的新作《極地》日前與廣大觀眾見面,再次聚焦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極地》的風格跟《第三極》類似,都嘗試通過單元故事書寫一種地域變遷和共識。
  • 紀錄片《極地》:普通藏人,認認真真地活著
    這隻馬是電影放映員白瑪的,他此行要到河對岸的只有8戶人家的村子,去為村民放映一場電影,這條河是他的必經之路。  運抵馬匹和放映設備以後,夜晚,白瑪為村民放映了一場露天電影。或許由於太難看到電影,在露天電影放映中,村民觀影時的表情認真得近乎虔誠。  這是紀錄片《極地》中的一段故事。
  • 跟著紀錄片「雲旅行④|走進地球「第三極「 感受青藏高原上治癒...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在地球的南、北極之外,有一處地方被人們稱為「第三極」。這裡曾是地球運動最活躍的地帶,遠古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壯觀的痕跡,巨大的落差,也產生了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別。這裡,就是青藏高原,全球海拔最高的地區,也是唯一有著人類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跟著紀錄片「雲旅行」的第四站,來到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是一個冰與雪的琉璃世界,高原冰川上的積雪終年不化,只需一眼,就能讓遊人看到它的巍峨與純淨。
  • 豆瓣驚現9.5分紀錄片!央視這部紀錄片要火了!
    喜歡看紀錄片的人肯定知道BBC紀錄片,每當BBC推出一部紀錄片,總會給影迷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從《捕獵》到《冰凍星球》。我們不得不承認,通過BBC優質的攝影呈現出來的大自然的雄偉磅礴,以及生命的律動,確實會讓我們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當然,也有例外,說的就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CTV(央視),這兩大巨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分分鐘「教你怎麼做節目」。
  • 西藏紀錄片《極地》每一幀畫面都洗滌心靈,笑著笑著就看哭了
    去西藏旅行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這片土地的人卻很少。2015年央視曾經播出過一部高分紀錄片《第三極》片中天高地闊的風景讓無數人對西藏「情根深種」講述了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許巍當時獻唱過同名歌曲《第三極》,聖潔唯美的畫面,直戳靈魂的歌聲,喚醒了無數人的西藏夢!時隔兩年,2017年底,《第三極》原班拍攝人馬拍攝的姊妹篇《極地》悄然上線,豆瓣評分就一路飆升到9.5分!
  • 紀錄片《極地》引關注 夏季宣傳片首曝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自開拍後便受到觀眾的追捧和廣泛關注。該片是導演曾海若繼《第三極》後創作的又一力作,將為大家講述年輕的西藏,以及這片古老土地與世界的關係。
  • 2018最震撼的紀錄片《極地》,豆瓣評分9.5你值得一看!
    還記得2015年央視紀錄片《第三極》嗎?那也是講述了藏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真是故事。如今又一部可相姘美的紀錄片誕生了——《極地》,果然是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該紀錄片剛上映豆瓣評分就一路飆升到9.5分!果然網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這部最最最美的央視高分紀錄片,才看一集就截了108張圖
    原標題:這部最最最美的央視高分紀錄片,才看一集就截了108張圖 這部能淨化心靈、讓眼睛去旅行的紀錄片是時候拿出來了。 全球首部呈現第三極(青藏高原)人與自然相處奧秘的大型紀錄片。 全球迄今最全面的西藏自然人文影像考察。 首次在地球5000米以上最大的湖泊冰潛拍攝。
  • 央視紀錄片《極地》又火啦,帶你感受西藏的人文情懷!
    說到央視的紀錄片,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了,還記得上映的時候小編正在上大學,每次和室友們一起看片子一起討論晚上吃什麼,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呀!也讓小編對國內紀錄片的印象提高了很多!國外的《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等紀錄片都非常的優秀,一直很期待能夠看到國內也有一部人文類紀錄片,這不,終於等來了。央視最新上線的紀錄片《極地》在12月24日上線後,口碑立刻炸裂。豆瓣評分從開畫的9.2,不降反升,飆到了現在的9.5分。用21個藏區日常故事,從普通人的愛與感情出發,展現了西藏的生活日常。
  • 最適合國慶看的10部神級紀錄片,帶孩子讀懂真正的中國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3359103、《第三極》(2015)豆瓣評分:9.4分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相比南極、北極,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第三極》也是中國首部大型涉藏紀錄片,與以往單純講地理環境、旅遊攻略、寺廟經文不同,這部紀錄片借「第三極」這個地理概念,呈現的都是人與土地、動物和諧共生的故事。全片近40個故事,多方位展現了高原上的生命之美,總有一個故事讓你熱淚盈眶。
  • 極地:每一集都讓人哭的紀錄片,新年最好的禮物!
    新一年有毒君最想把這部叫《極地》的紀錄片安利給你們。豆瓣9.5,絕對是最好的新年禮物。高分西藏紀錄片《第三極》團隊兩年後的又一力作。這次聚焦點是人。煮到一半,要趕緊搖一搖。次仁公主繼續說金句,又不是爹死娘嫁人,有什麼可怕的!大姐大次仁在嘮叨,白瑪和曲美就在一旁樂呵。煮的時候,三位公主互相關心,你困了吧?困不困?還行吧!
  • 央視紀錄片《極地》 深入藏地 展現當地生活
    本報訊 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極地》,日前完成了大部分拍攝工作,進入到後期製作。該片是由備受讚譽的《第三極》總導演曾海若領銜創作,講述當代西藏與世界互動的故事。 有別於大篇幅展現風光的其他作品,《極地》將鏡頭聚焦在普通西藏人的真實生活。
  • 紀錄片《極地》| 不是佛系,是信仰
    我曾經看過關於西藏的電影和紀錄片,但卻從未對它有過心動。去西藏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這片土地的人卻很少。這是我第二次看完《極地》之後更加迫切的想法,如果你問我西藏有什麼魅力令我折服至此,我想答案就在《極地》裡。
  • 極地| 中國多個頂級紀錄片導演共同打造,高原之頂的修行淨土
    ——遇·《極地》年初大家都在刷18歲的芳華照,遇言姐也回想了一下自己18歲時都在做些什麼。唉,好像都是些中二和傻缺的事兒啊!比如連打了三個通宵紅警眼睛嚴重脫水,比如在地鐵站彈吉他賣唱掙了48塊。最近辦公室的90後都在看B站的藏地紀錄片——《極地》,他們看得興致勃勃,我也趕緊跟著看了一遍。片頭,在普若崗日的冰川下的凍土荒原,野生動物保護員多吉次巴帶著五個孩子追逐著野犛牛的足跡一路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