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次試射核飛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布朗運動、容易誤傷他國

2020-12-05 火星方陣

文/行走斯圖卡

中國火箭軍在彈道飛彈技術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不僅是解放軍的核心戰鬥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戰略飛彈部隊之一,東風飛彈家族也是目前全球體系最全、綜合性能最強的彈道飛彈系列之一;而回顧歷史,如此偉大的成就,我們的先輩是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積累而成,其中的辛苦我們現在恐怕難以體會到,但是從一些其他國家發展同類武器的坎坷中,可以看出當年我們先輩曾經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據環球網12月3日援引《新印度快報》的報導稱,不久前,印度陸軍戰略部隊司令部首次夜間試射具有核能力的「烈火-3」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這也是繼11月16日在夜間首次試射同樣可以攜帶核彈頭的「烈火-2」之後,印軍在半個月內連續進行的第二次中程核飛彈發射測試。

但不幸的是,此次「烈火-3」發射試驗被判定失敗,初步原因認為飛彈存在「製造缺陷」。軍事觀察人士表示,印度要實現戰略飛彈部隊全天候作戰能力的雄心,遭遇重大挫折。如果原因確實是由存在缺陷的零部件導致的,這對於「印度製造」而言,也是相當難堪。

結合最近的報導,我們可以發現印度研製了大地系列和烈火系列彈道飛彈後,一直到兩周前才首次進行了彈道飛彈的夜間發射實驗,實際上這就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自1989年印度首次試射彈道飛彈以來,直到兩周前都從未進行過夜間發射,實際上就是不具備完整的全天候作戰能力。

事實上,夜間發射彈道飛彈是一項技術活,涉及到裝備展開、電纜敷設、地形連測、飛彈起豎、諸元輸入、點火發射等流程環節,在夜間環境下不僅時間緊迫,而且任何細節都不能出錯,對部隊實戰化要求很高。

從報導的細節來看,印度此前試射烈火-2型飛彈是通過固定發射臺,但這次試射烈火-3型飛彈是通過發射車,後者更接近實戰環境,然而除了岔子。不管是飛彈的問題還是發射程序的問題,烈火-3的失敗足以證明要走出自己的彈道飛彈之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據印度媒體報導稱,這枚烈火-3飛彈發射後僅飛行了一百多公裡,便因為偏離預定軌道,最終只能被迫自毀;拋開其他所有問題不談,烈火-3飛彈的發射重量約50噸,可能比東風-41飛彈還要重,但是射程僅僅只有3500公裡,技術水平的差距一目了然——當然,我們也可以嘲笑印度飛彈繼續展示「布朗運動」的絕技,這都要感謝先輩們的付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這個底氣。

回到印度試射烈火飛彈這件事本身,不管是印度為了實現「戰略核飛彈大國」的雄心,還是為了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展示肌肉,這次試射失敗必然會讓印度在這些問題上大大減分,對於這樣一個「有大國之心卻無大國之命」的國家,正確的方式應該好好學習中國,而不是處處和中國攀比!

相關焦點

  • 沒有人比我更懂布朗運動:印度試射防空飛彈,發射前先轉移群眾!
    不過飛彈試射總有一定的失敗機率,為避免飛彈陷入無規則布朗運動誤傷無辜群眾,DRDO臨時疏散了發射臺附件2.5公裡半徑內的5個村莊約6000人,包括他們的家畜也被轉移到了當地的營地和學校裡面。好在飛彈測試期間這些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的人們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助,具體金額為老年人每人300盧比,兒童每人150盧比,牛飼料補助為每個家庭100盧比。
  • 印度最新殺手鐧飛彈重大挫折!試射8分鐘布朗運動,一頭栽向大海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瘋狂試射各種新型飛彈,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飛奔。不過,一種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具備殺手鐧效應的飛彈,卻又失敗了,要造高技術軍工武器,並非那麼簡單。
  • 印度炫耀自家烈火5核飛彈,東風:要不來比比
    圖為印度烈火5遠程飛彈為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印度投入了大量資源,最近印度對外炫耀稱自行研製的烈火5洲際核飛彈即將服役,印軍宣稱這款飛彈的射程高達5000公裡,射程足夠覆蓋半個亞洲,它的服役將極大提升印軍的實力,而這也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 印度潛地飛彈試射,除夕之時突然放個大鞭炮,再次給對手敲響警鐘
    在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印度突然放了個大鞭炮,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20年1月24日,就是除夕的當天,印度突然進行了K-4潛地飛彈的試射,這是印度自行研製的一款可以進行水下發射的戰略飛彈系統。印度選擇發射的時機非常的微妙,就是在除夕當天,而且這是印度在6天之內第二次進行K4潛地飛彈的試射,等於是再次給對手敲響了警鐘。
  • 印度試射新型國產地空飛彈,原型彈前不久剛做「布朗運動」
    在國產「阿斯特拉」(Astra)中距空空飛彈基礎上研製的快速反應防空飛彈系統(QRSAM)近期首次試射成功,但它的原型「阿斯特拉」依然不靠譜,去年12月在用戶測試試射中直接變成了「布朗運動彈」。據外媒報導,上個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位於印度東海岸的昌迪普爾綜合靶場(ITR)測試了其自主研發的快速反應防空飛彈系統(QRSAM),飛彈成功命中空中目標。
  • 印度核飛彈發射失敗?劇烈爆炸驚醒周邊村民,一片慌亂紛紛逃命
    據印度「ANI」電視臺12月18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深夜,印度在東北部奧裡薩邦的巴拉索爾海岸連續發射了兩枚「大地-2」近程戰術核飛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宣布,此次飛彈試射取得了成功,然而據奧裡薩邦當地的電視臺爆料,在兩枚彈道飛彈升空後不久,一顆火球突然砸向了發射場周邊的村鎮,並在靠近村民房屋的農田裡砸出了一個深度達到
  • 印度靶場布朗運動研究世界領先,新加坡藉機生彈,只為成功找個媽
    據印度媒體報導,在新近於新加坡舉行的第4次「印度-新加坡對話」上,印度防長拉格納特·辛格和新加坡防長黃永宏就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探討。雙方在會議上還交換了一份合作意向書,而這份意向書上提到了一個頗讓人眼前一亮的合作項目——印度將向新加坡開放其位於昌迪普爾的飛彈靶場,新加坡可以藉此來試射各種飛彈和飛行器。印度最著名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飛彈測試基地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位於昌迪普爾的3號綜合測試場,一個是位於阿卜杜勒·卡拉姆島上的4號綜合測試場。
  • 印度成功地試射了反雷達殺手飛彈,到底長得什麼模樣
    RUDRAM-1 印度成功地試射了根據印度 官方的說法,這種飛彈可以尋找很寬的頻率範圍,並精確命中目標。該飛彈由國防研發部門研發,在印度空軍的蘇-30 MKI戰鬥機上進行了測試,它也被稱為Rudram-1,魯德拉姆。 這將是印度空軍戰術武器的一部分,這種飛彈Rudram-1是印度第一個本土研發的反輻射飛彈,其速度為2馬赫。
  • 印度感染病例過億,軍隊損失慘重,莫迪還有什麼資本挑釁他國?
    不過,與印度軍隊耀武揚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國內的慘狀卻讓外界觸目驚心。截止26日10時30分,印度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接近600萬,累計死亡病例也即將突破10萬大關。外媒指出,印度現在已經成為感染率和死亡率最快的國家。
  • 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
    很多同學在學習到物理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這裡的答案是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由於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撞擊,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做無規則運動,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
  • 朝鮮今年第8次試射或為「北極星-2」彈道飛彈 日韓關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韓聯社5月21日援引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韓聯參)消息稱,朝鮮當天下午4時59分許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朝向半島東部海域試射消息引發外媒關注,CNN稱,白宮官員表示朝鮮試射的是中程彈道飛彈。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高官認為該飛彈並非洲際彈道飛彈,印證了此前韓軍的推測。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舉行了記者會向朝方提出抗議。韓聯參正在就飛彈型號等具體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韓聯參表示,從飛彈飛行距離來看,此次試射可能並未以失敗告終。飛彈落在了半島東部海域。
  • 印度飛彈這實驗沒布朗運動,只打偏200公裡,被戲稱還不如二踢腳
    如果說印度飛彈什麼最出名,那麼肯定是被無數人嘲笑挖苦的「布朗運動彈」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印度飛彈從設計到實操都十分不靠譜,但是這次印度的飛彈試驗還是嚇了大家一大跳。因為這次印度試驗的是自己的最新式「無畏」巡航飛彈,結果發射出去後發生了故障,飛彈一直偏航了200多公裡才落地,引起全世界所有知道此事的人哄堂大笑。這次印度實驗的「無畏」巡航飛彈,其實說是新式飛彈,實際上就是把印度原來的"無畏"巡航飛彈換一個印度國產發動機而已。
  • 朝鮮北極星3潛射飛彈試射成功!外形竟與美軍現役洲際核飛彈相似
    10月3日上午,朝中社發布消息稱,朝鮮國防科學院10月2日在朝鮮東海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了「北極星-3」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從消息所配圖片來看,此次試射和北極星2的陸地機動載具試射不一樣,是一次真正的水下發射。
  • 印度彈道飛彈到底有多厲害?缺少這種關鍵部件只能布朗運動
    據印媒當地時間2月7日報導,7日印度成功試射自主研發、可攜帶核彈頭的"大地-2"彈道飛彈。這款射程達到350公裡的短程飛彈,可以攜帶500至1000公斤彈頭,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這回的實驗如同上個月中旬發射的烈火-5飛彈一樣,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什麼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在某一瞬間,微粒在另一個方向受到的撞擊作用超強的時候,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運動,這樣就引起了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即布朗運動。而且,同一瞬間撞擊的分子數越少,其合力越不平衡,又顆粒越小,其質量越小,因而顆粒的加速度越大,運動狀態越容易改變,故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 印度局勢內憂外患,邊境衝突尚未解決,國內6個邦開始鬧起了獨立
    據美媒「外交政策」報導稱,近段時間,印度局勢可謂是內憂外患,先是莫迪呼籲開放經濟,指出人們需要和疫情共存,引得一眾專家高呼,印度或將出現疫情大爆發。隨後,印度又開始搞事情,同時與周邊多個國家叫板,遭到了他國的敲打。為了扭轉局勢,印度不惜下血本,向美國、俄羅斯等國拋出軍火大單。
  • 印度高調亮出核武庫,叫囂鄰國已不是對手,此番操作含金量多少?
    據瑞典智庫研究報告中披露的印度軍方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不難看出印度核武庫擴張速度之快,難怪印度驕傲自滿,多次高調挑釁鄰國早就不是他們的對手,那麼此番印度主動亮出核武器,含金量又有多少呢?事實上,從未加入任何核控條約的印度對核武庫擴張政策上是高度支持的。相關研究指出,如今印度已經將200枚核彈頭組裝所需材料完成了提煉。實際上,印度並不是單純的擴張核武庫、增加核彈頭數量而已,在核威懾中打擊方式是重要一環。印度軍工企業正在進行「烈火」系列陸基飛彈的研發,除此之外,印度積極和法國深入合作,曾籤訂一筆巨額訂單軍購了多架陣風戰機,繼續維持其空中核打擊的優勢。
  • 智能家居:從「布朗運動」到「奧爾森困境」
    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1827年發現懸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力運動的現象,被稱為「布朗運動」。但是,人們長期不知道其中的運動原理。沒想到到了1965年,居然在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中取得了一種利益理論的回應。
  • 媒體稱印度成功測試國產反導系統,南亞反導角力日趨激烈
    儘管外界不看好印度國產反導系統的性能,但印度仍在推動其試驗和部署,因為反導系統和核武器一樣超越了武器本身意義,成了國家間博弈的政治工具。據《印度快報》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12月28日成功測試國產AAD攔截彈 ,從而推動了雙層飛彈防禦系統的發展。
  •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雖然惡毒的語言如子彈一般連續發射,但爭吵的內容卻始終不得要領,甚至會忘了當初為什麼發生爭執,只有激動的情緒觸發了更劇烈的對抗……「布朗運動」是物理學當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那些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規則的隨機性運動。它在吸收能量以後可以變得越來越激烈,但卻不會推動事物朝著某個既定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