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什麼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什麼

發表於 2017-10-31 10:34:59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

  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布朗運動是將看起來連成一片的液體,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其實是由許許多多分子組成的。液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不斷地隨機撞擊懸浮微粒。當懸浮的微粒足夠小的時候,由於受到的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間,微粒在另一個方向受到的撞擊作用超強的時候,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運動,這樣就引起了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即布朗運動。

  布朗運動特點:

  無規則

  每個液體分子對小顆粒撞擊時給顆粒一定的瞬時衝力,由於分子運動的無規則性,每一瞬間,每個分子撞擊時對小顆粒的衝力大小、方向都不相同,合力大小、方向隨時改變,因而布朗運動是無規則的。

  永不停歇

  因為液體分子的運動是永不停息的,所以液體分子對固體微粒的撞擊也是永不停息的。

  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顆粒越小,顆粒的表面積越小,同一瞬間,撞擊顆粒的液體分子數越少,據統計規律,少量分子同時作用於小顆粒時,它們的合力是不可能平衡的。而且,同一瞬間撞擊的分子數越少,其合力越不平衡,又顆粒越小,其質量越小,因而顆粒的加速度越大,運動狀態越容易改變,故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溫度越高,液體分子的運動越劇烈,分子撞擊顆粒時對顆粒的撞擊力越大,因而同一瞬間來自各個不同方向的液體分子對顆粒撞擊力越大,小顆粒的運動狀態改變越快,故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肉眼看不見

  做布朗運動的固體顆粒很小,肉眼是看不見的,必須在顯微鏡才能看到。布朗運動間接反映並證明了分子熱運動。

  布朗運動的實質:

  最基本的運動是組成分子的原子中電子的繞核運動,而力的基本成因是電,原子與原子也是靠著這種運動中電力的變化而結合成分子,分子間的作用力也自然離不開電,運動的電子靠很近時會產生強大的電力,這種強大的電力會推動分子高速運動或突然相對的靜止,在物質微粒之間一定的溫度下總保持一定的距離,溫度變化電子運動速度也會變化,相互作用的電力也會越強,微觀中各種微粒之間的比較不象宏觀裡物體之間的差別那樣很懸殊,因此相互作用在微觀視野裡比宏觀更激烈而更難理解,這就是「布朗運動「 的實質。

  電子的不停繞核運動使分子相互作用是布朗運動的根本原因。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
    很多同學在學習到物理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這裡的答案是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由於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撞擊,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做無規則運動,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
  • 科普 | 布朗運動
    就這樣,布朗運動自發現之後,經過多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們逐漸接近對它的正確認識。到本世紀初,先是愛因斯坦和斯莫盧霍夫斯基的理論,然後是貝蘭和斯維德伯格的實驗使這一重大的科學問題得到圓滿地解決,並首次測定了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也就是為分子的真實存在提供了一個直觀的、令人信服的證據,這對基礎科學和哲學有著巨大的意義。從這以後,科學上關於原子和分子真實性的爭論即告終結。
  • 白噪聲與布朗運動
    下面我們對白噪聲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布朗運動做一簡單介紹。在百度上搜索「什麼是白噪聲」,可以得到大量的對白噪聲的解釋、定義。然而這些關於「白噪聲」的詞條充滿了專業術語。這使得控制、數學專業的學生很難理解。例如:「之所以稱為白噪聲,是因為他和白光的特性類似,白光的光譜在各個頻率上有相同的強度,白噪聲的譜密度在各個頻率上的值相同」等等。
  • 布朗運動對人生的啟迪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花粉,呈現無規則運動,後世把這種現象稱為布朗運動。(圖片來源:百度)花粉在水中的運動是無規則的,那麼是否可以計算出花粉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的論文劃時代出現,提出了計算花粉被水分子撞擊的運動規律和公式。
  • 布朗運動:過去-現代-未來
    Peter Hänggi的研究因其對反應速率理論的開創性貢獻、遠離平衡的隨機過程中的各種新現象、時間相關的量子力學、量子耗散、量子熱力學以及相對論布朗運動和相對論熱力學而聞名於世。他最著名的成就包括對隨機共振現象的描述、隧道效應的相干性破壞以及開創了對布朗馬達的研究。
  • 布朗運動模型-醉鬼走路也有規律
    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R·布朗。布朗是英國的一位植物學家。1827年,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時,驚奇地發現,這些懸浮在靜止水面上的花粉微粒,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布朗於是對這種運動進行了記錄,把微粒的這種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嚴格的數學定義,是在1923年由諾伯特·維納提出的,同時他還提出了在布朗運動空間上定義測度與積分,從而形成了維納空間的概念。
  •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雖然惡毒的語言如子彈一般連續發射,但爭吵的內容卻始終不得要領,甚至會忘了當初為什麼發生爭執,只有激動的情緒觸發了更劇烈的對抗……「布朗運動」是物理學當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那些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規則的隨機性運動。它在吸收能量以後可以變得越來越激烈,但卻不會推動事物朝著某個既定的方向前進。
  • 智能家居:從「布朗運動」到「奧爾森困境」
    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1827年發現懸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力運動的現象,被稱為「布朗運動」。但是,人們長期不知道其中的運動原理。沒想到到了1965年,居然在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中取得了一種利益理論的回應。
  • 你的努力只是在做無規則的布朗運動
    不禁想到布朗運動。什麼是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就是微小粒子表現出的無規則運動。像碰碰車一樣,在一個小範圍內看似有規則,其實也是無規則運動。用物理上力學解釋就是,不同方向矢量的力相互抵消。3這就像畢業後的一群朋友們,有的目標一致,堅持不懈,工資像線一樣攀漲,而有的方向很亂,一會做這個一會做那個,一直在做布朗運動,所以工資也一直在原地打轉。
  • 編程融入物理,三年級就可以學習哦-布朗運動「濟南機器人編程」
    題:布朗運動定義: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其因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所發現而得名。作布朗運動的微粒的直徑一般為10-5~10-3釐米,這些小的微粒處於液體或氣體中時,由於液體分子的熱運動,微粒受到來自各個方向液體分子的碰撞,當受到不平衡的衝撞時而運動,由於這種不平衡的衝撞,微粒的運動不斷地改變方向而使微粒出現不規則的運動。
  • 布朗運動,無意中看到物質內部的混亂世界,打開原子科學的大門
    三、布朗運動——無意中看到物質內部的混亂世界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在花粉顆粒的水溶液中觀察到花粉不停的無規則運動。隨後,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不僅僅是花粉顆粒,其他懸浮在流體中的微粒也擁有這樣的無規則運動。
  • 馬爾可夫與鞅&布朗運動與現代金融&複製與對衝&孿生風險中性
    也許,從布朗運動的數學表達,就能夠看出: 標準的布朗運動的數學描述轉譯過來,可以表達為:如果t=0時,位置為0,那麼在任何有限時間區間Δt內,布朗運動滿足均值為0方差為Δt的正態分布——方差隨時間線性增加。
  • 【正說物理】布朗運動
    布朗微粒的直徑約1~10微米,而人類肉眼最小分辨的尺度為100微米,所以要觀測布朗運動需要藉助顯微鏡等工具。    物理學中把分子原子的尺度範圍定義為「微觀」(0.0001微米),布朗微粒比分子尺度大一萬倍,顯然是宏觀微粒。
  • 最新研究:微米級的柔性粒子的布朗運動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布朗運動,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作布朗運動的微粒的直徑一般為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布朗運動的名稱源自於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於1827年在顯微鏡下他觀察花粉粒時產生的抖動感。從那以後,對布朗運動的性質進行了深入研究:它們是由快速運動的分子撞到運動較慢的微粒中引起的,正如愛因斯坦和佩林後來在1900年代初期所解釋的那樣。
  •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九重奏》是一部怎樣的現代舞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像生命的輪迴,像行星之間的公轉和自轉,現代舞《九重奏》首演後,觀眾們給出來的感受五花八門,想像力讓人驚訝。《九重奏》是謝欣舞蹈劇場今年推出的最新作品,也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聯合委約作品,由謝欣領銜8位舞者,用身體譜寫一出「九重奏」。7月10日晚,《九重奏》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世界首演。
  • 不要做職場「布朗運動」!
    我有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八年裡換了十四個工作,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職業,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晃就30歲了,本應該三十而立,他反而更加迷茫,更加恐慌。我給他做了一個布朗運動的物理實驗。在平靜的水面撒一粒花粉,這粒花粉會無規則地胡亂漂移,這就是著名的布朗運動。
  • 妙用WPS演示製作布朗運動演示動畫!
    利用WPS演示可以製作出精美的演示動畫,下面筆者就以物理課件《布朗運動》為例簡要介紹一下WPS演示強大的動畫的製作能力(筆者提示:該教程中提到的觸發器是WPS Office 1690版剛剛增加的功能)。
  • 神奇的分子運動帶你看世界
    布朗在花粉顆粒的水溶液中觀察到花粉不停頓的無規則運動。進一步實驗證實,不僅花粉顆粒,其他懸浮在流體中的微粒也表現出這種無規則運動,如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後人就把這種微粒的運動稱之為布朗運動。作用力,導致微粒的布朗運動。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論文以Vortices as Brownian Particles in Turbulent Flows(湍流中旋渦的布朗運動)為題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上。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發生隨機的布朗運動,這一現象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R. Brown)於1827年發現。愛因斯坦(A.
  • 南科大夏克青課題組揭示渦旋運動規律的奧秘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講席教授夏克青課題組在與同濟大學教授鍾錦強課題組的合作研究中揭示渦旋運動規律的奧秘,發現熱對流系統中泰勒渦的運動符合郎之萬模型描述的慣性粒子布朗運動。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