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只是在做無規則的布朗運動

2020-12-04 百家號

1

畢業後,朋友小d在魔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做3d設計師助理。因為上學時自己學過cad,做過一些作品,所以面試在進行兩輪後也順利通過了。

專業是機械類,但上學一直在圖書館看跟設計有關的書籍,沒想到找工作居然也找到一份設計師助理的工作。為此小d可以說是非常的努力了。

用了幾個月在公司前輩的指導下就學會了3d繪圖軟體。可以說是公司最早到的和最晚下班的。

後來看有的朋友分分跳槽,小d也對未來開始迷茫,是否還繼續從事設計類的工作。在接觸設計這個行業後,發現根本不像大學時自己對設計工作的想像,除了加班外,每次改稿都改了又改,關鍵讓改稿的甲方老闆還根本不懂設計。還有最關鍵的點是發現自己對設計的熱情漸漸變小。

幾個哥們在一起喝酒時,小d說道。

後來小d一咬牙,決定設計先放一放,又學起了編程,幾個月後竟然也找到了一份編程的工作。

而在公司工作幾個月後,看到周圍的大牛發現自己的理科邏輯思維還是欠缺,趕上初創型的公司幾個月發不出月薪,小d果斷辭職,再也不碰程序。

在書店自學幾個月後,上次見面說現在在學視頻剪輯,發現自己還是放不下設計,而且做視頻可以用到以前學過的所有知識,以及自己對設計和構圖的理解。

朋友們都說小d指日可待,小d卻搖搖頭說,現在你們月薪不是2萬就是快到2萬,而我還在為7k的月薪打拼呀。

2

其實從某種程度還是很佩服小d的,起碼一直在學習。

而從另外的角度發現小d說的也對,當初一同畢業出來打拼的,一直堅持工作沒跳過槽的換過行業的,現在確實都差不多月薪2萬左右,而且也是這一批畢業裡最頂層工資。

不禁想到布朗運動。

什麼是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就是微小粒子表現出的無規則運動。

像碰碰車一樣,在一個小範圍內看似有規則,其實也是無規則運動。

用物理上力學解釋就是,不同方向矢量的力相互抵消。

一個點上的施加各種各個方向的力,結果可能是位置不變或是挪動很小。

而一個點上還是施加這麼多的力,但是方向一致,那麼這個點就可能變成一條線。

試想一下,所有的點同樣在一個位置,但是每個點的方向力不同,所以導致每個點後來的位置和狀態也不同,比如有的點已經變成一條線,而有的點還只是點。

3

這就像畢業後的一群朋友們,有的目標一致,堅持不懈,工資像線一樣攀漲,而有的方向很亂,一會做這個一會做那個,一直在做布朗運動,所以工資也一直在原地打轉。

有時候不要被自己很努力的假象所迷惑,其實有可能你在做無規則的布朗運動。

所以不要抱怨機會少,或是努力這麼多但是得到卻這麼少。

認真的認清自我很重要,堅持不懈目標一致也很重要。

想到看過一個句子說的很好,

對一個沒有方向的船,所有風向都是逆風

調整方向,繼續加油。寫給剛畢業的你。

相關焦點

  • 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
    很多同學在學習到物理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這裡的答案是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由於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撞擊,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做無規則運動,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
  • 不要做職場「布朗運動」!
    我給他做了一個布朗運動的物理實驗。在平靜的水面撒一粒花粉,這粒花粉會無規則地胡亂漂移,這就是著名的布朗運動。人就像花粉,職場就像水面,如果人沒有份量,就會無規則運行,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麼。在一個人的職場生涯中,真正有效的奮鬥時間也就30年,最重要的也是前10年。
  •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什麼
    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布朗運動是將看起來連成一片的液體,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其實是由許許多多分子組成的。液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不斷地隨機撞擊懸浮微粒。當懸浮的微粒足夠小的時候,由於受到的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是不平衡的。
  • 布朗運動對人生的啟迪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花粉,呈現無規則運動,後世把這種現象稱為布朗運動。(圖片來源:百度)花粉在水中的運動是無規則的,那麼是否可以計算出花粉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的論文劃時代出現,提出了計算花粉被水分子撞擊的運動規律和公式。
  • 科普 | 布朗運動
    就這樣,布朗運動自發現之後,經過多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們逐漸接近對它的正確認識。到本世紀初,先是愛因斯坦和斯莫盧霍夫斯基的理論,然後是貝蘭和斯維德伯格的實驗使這一重大的科學問題得到圓滿地解決,並首次測定了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也就是為分子的真實存在提供了一個直觀的、令人信服的證據,這對基礎科學和哲學有著巨大的意義。從這以後,科學上關於原子和分子真實性的爭論即告終結。
  • 布朗運動模型-醉鬼走路也有規律
    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R·布朗。布朗是英國的一位植物學家。1827年,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時,驚奇地發現,這些懸浮在靜止水面上的花粉微粒,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布朗於是對這種運動進行了記錄,把微粒的這種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嚴格的數學定義,是在1923年由諾伯特·維納提出的,同時他還提出了在布朗運動空間上定義測度與積分,從而形成了維納空間的概念。
  • 白噪聲與布朗運動
    下面我們對白噪聲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布朗運動做一簡單介紹。在百度上搜索「什麼是白噪聲」,可以得到大量的對白噪聲的解釋、定義。然而這些關於「白噪聲」的詞條充滿了專業術語。這使得控制、數學專業的學生很難理解。例如:「之所以稱為白噪聲,是因為他和白光的特性類似,白光的光譜在各個頻率上有相同的強度,白噪聲的譜密度在各個頻率上的值相同」等等。
  • 智能家居:從「布朗運動」到「奧爾森困境」
    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1827年發現懸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力運動的現象,被稱為「布朗運動」。但是,人們長期不知道其中的運動原理。沒想到到了1965年,居然在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中取得了一種利益理論的回應。
  • 布朗運動,你可知道霧氣下落的時候水分子是四處亂撞的?
    把微小水珠組成的霧氣裝進一個密封的玻璃容器內,你會發現霧氣的上方部位有下沉的跡象,下沉的速度與空氣的黏度和水珠的大小、相對密度緊密相關。但是,當你在顯微鏡下面觀察霧氣中的一個水珠時,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不是按照一定的速度下沉,而是做不規則的運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布朗運動。大體地去看,這種運動才是一種有規則的下沉。這些微小的水珠不是原子,但是它們又小巧又輕盈,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單個分子衝擊它們的表面。於是,它們就這樣被撞來撞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只有大體上來說才有受重力影響的下沉趨勢。
  • 神奇的分子運動帶你看世界
    三、分子運動與布朗運動分子擴散是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而形成的物質傳遞現象。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R.不只是花粉和小炭粒,對於液體中各種不同的懸浮微粒,都可以觀察到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可在氣體和液體中進行。[1]布朗描述分子運動是:1.
  • 編程融入物理,三年級就可以學習哦-布朗運動「濟南機器人編程」
    題:布朗運動定義: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其因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所發現而得名。作布朗運動的微粒的直徑一般為10-5~10-3釐米,這些小的微粒處於液體或氣體中時,由於液體分子的熱運動,微粒受到來自各個方向液體分子的碰撞,當受到不平衡的衝撞時而運動,由於這種不平衡的衝撞,微粒的運動不斷地改變方向而使微粒出現不規則的運動。
  •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九重奏》是一部怎樣的現代舞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像生命的輪迴,像行星之間的公轉和自轉,現代舞《九重奏》首演後,觀眾們給出來的感受五花八門,想像力讓人驚訝。《九重奏》是謝欣舞蹈劇場今年推出的最新作品,也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聯合委約作品,由謝欣領銜8位舞者,用身體譜寫一出「九重奏」。7月10日晚,《九重奏》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世界首演。
  • 布朗運動,無意中看到物質內部的混亂世界,打開原子科學的大門
    三、布朗運動——無意中看到物質內部的混亂世界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在花粉顆粒的水溶液中觀察到花粉不停的無規則運動。隨後,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不僅僅是花粉顆粒,其他懸浮在流體中的微粒也擁有這樣的無規則運動。
  • 30歲企業經理人如何走出職場布朗運動期
    在30歲之前,他們的職業生涯表現很優秀,但從30歲到40歲這一段,很多人都在做職業的布朗運動,無規則的跳來跳去。我把這些歸納了一下,首先舉幾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在《千萬別把自己當人才》中講的,一個30歲的人應聘到一個大集團的一個管理中心當副總經理,年薪在40萬。他在上任前找我做職業輔導,請我分析一下,這個大集團是讓他去革故鼎新還是力挽狂瀾,或者去衝鋒陷陣?
  • A股在做一個迷人的運動
    對於個股的運行規律更像是一種布朗運動。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這是一個大家在中學就學過的一個知識。有幾個特點:1.無規則;2.永不停歇;3.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4.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對應到股市中的個股,也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對應性。
  •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但這本身就如同洪水猛獸一般是沒有邏輯的,更不可能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吵架是在失控狀態下被情緒這個惡魔接管的「布朗運動」。二、生活中的「布朗運動」緣何而起?物理學家認為,分子之間的不平衡碰撞導致了布朗運動的發生;那麼生活中的布朗運動是由於什麼原因而產生的呢?——源於我們原則的缺失。
  • 「布朗運動」式旅遊,如此隨性,適合你嗎?
    "布朗運動"的本義是一個物理概念,大意為任何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非常小的微粒(布朗微粒)都永遠處於無休止的沒有規則的運動狀態中。在旅遊語文中「布朗運動」是個新成員。它特指那種「想到哪兒就走到哪兒,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隨意旅行」。在一個「一生必去的N個地力」之類時尚暴力君臨天下的語境中,所謂「布朗運動」即「隨意旅行」是一個溫和的反動。
  • 布朗運動:過去-現代-未來
    他於1977年1月在巴塞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做博士後,之後在紐約理工學院受聘為助理教授並晉升為副教授。1984年,他34歲時就在奧格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Augsburg)獲得了的正教授的稱號,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系。
  • 最新研究:微米級的柔性粒子的布朗運動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布朗運動,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作布朗運動的微粒的直徑一般為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布朗運動的名稱源自於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於1827年在顯微鏡下他觀察花粉粒時產生的抖動感。從那以後,對布朗運動的性質進行了深入研究:它們是由快速運動的分子撞到運動較慢的微粒中引起的,正如愛因斯坦和佩林後來在1900年代初期所解釋的那樣。
  • 馬爾可夫與鞅&布朗運動與現代金融&複製與對衝&孿生風險中性
    接下來,愛因斯坦受到布朗的啟發,研究分子相互作用,並提出了與Bachelier的形式非常相似的概率方程——這便是隨機遊走的數學表達,但他本人卻不知曉,這只是歷史的一次巧合。 在愛因斯坦的時代,證券價格運動,分子運動,熱傳導等對象,都被相似的數學模型描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