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運動,你可知道霧氣下落的時候水分子是四處亂撞的?

2020-12-05 硬帥痞

把微小水珠組成的霧氣裝進一個密封的玻璃容器內,你會發現霧氣的上方部位有下沉的跡象,下沉的速度與空氣的黏度和水珠的大小、相對密度緊密相關。

但是,當你在顯微鏡下面觀察霧氣中的一個水珠時,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不是按照一定的速度下沉,而是做不規則的運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布朗運動。大體地去看,這種運動才是一種有規則的下沉。這些微小的水珠不是原子,但是它們又小巧又輕盈,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單個分子衝擊它們的表面。於是,它們就這樣被撞來撞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只有大體上來說才有受重力影響的下沉趨勢。

霧氣水珠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人類感官也是可以感受到分子的運動或碰撞的,從而我們將會有多麼豐富奇特的經驗啊!像細菌這樣的有機體,體積如此之小,受到這種現象的影響更是不在話下。它們的運動受制於周圍環境的分子熱運動,而自身卻沒有多少自由選擇的餘地。好奇的人們會猜想,如果它們自己有點動力的話,能否從一處到達另一處?這顯然是有很大困難的,因為處於熱運動的洪流中,它們就像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只能隨波逐流。

與布朗運動十分相似的是擴散現象。在一個裝滿清水的容器中,溶解少量的高錳酸鉀,並使得容器內的濃度不同,小點代表高錳酸鉀分子,從左至右濃度逐漸降低。這個時候,你若棄之不理的話,容器中就開始了緩慢的「擴散」現象。高錳酸鉀將從左向右散布過去,從高濃度向低濃度散布,直到均勻地分布在容器中。

在這個簡單無趣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點,高錳酸鉀不是人們設想的那樣,在一種單一趨勢或力量的驅使下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的地方湧去,就像通常國家的人口由稠密的地區向稀疏的地區流動一樣。事實上,高錳酸鉀液體並不是那樣的。每一個高錳酸鉀分子對於其他的分子而言,都是各自獨立並非發生碰撞的。可是,每一個高錳酸鉀分子卻遭受到水分子的連續撞擊,向著不確定的方向蔓延——一會兒朝著高濃度的方向,一會兒朝著低濃度的方向,一會兒則斜向移動。這就像蒙住眼睛運動的人,充滿了「行走」的欲望,但卻沒有特定的方向,不斷地改變著他的路線。

雖然高錳酸鉀分子進行著無規則的運動,但是總體上還是朝著低濃度的方向移動,從而使得最後容器內的濃度幾乎處處相等。這似乎是一個令人大為不解的問題,其實不然。如果想像一層濃度恆定的薄片,考察某一瞬間某一薄片的高錳酸鉀分子的運動,由於隨機而動,每一分子被帶到左邊或右邊的概率是相等的。正是由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假想在兩層薄片之間存在某一平面的分子,由於左面比右面有更多的分子參與隨機運動,因此來自左面的分子比右面的多。繼而,總體上將會表現出一種從左至右的流動,這種流動的大體趨勢是明確的,直至均勻分布。

如果想用數學語言來表達這些想法的話,偏微分方程可以精確地反映擴散定律。我不想用生硬晦澀的專業術語來向讀者解釋什麼,即便它的含義也可以用普通的語言來描述 。之所以提到嚴格的數學定律,是為了說明當它適用於每一個具體的情況時,物理上的精確性是不一定能保證的。由於以純概率論為理論基礎,因而它的精確性只是近似的。

照此說來,如果它是一個完美的近似,那也是由於在擴散現象中有不計其數的分子參與這一運動的緣故。由此不難想到,如果分子的數目很少的話,這種在適當條件下可以觀察到的偏差就更大了。

相關焦點

  • 不要做職場「布朗運動」!
    我有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八年裡換了十四個工作,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職業,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晃就30歲了,本應該三十而立,他反而更加迷茫,更加恐慌。我給他做了一個布朗運動的物理實驗。在平靜的水面撒一粒花粉,這粒花粉會無規則地胡亂漂移,這就是著名的布朗運動。
  • 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
    很多同學在學習到物理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這裡的答案是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由於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撞擊,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做無規則運動,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
  • 最新研究:微米級的柔性粒子的布朗運動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布朗運動,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作布朗運動的微粒的直徑一般為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布朗運動的名稱源自於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於1827年在顯微鏡下他觀察花粉粒時產生的抖動感。從那以後,對布朗運動的性質進行了深入研究:它們是由快速運動的分子撞到運動較慢的微粒中引起的,正如愛因斯坦和佩林後來在1900年代初期所解釋的那樣。
  • 你的努力只是在做無規則的布朗運動
    不禁想到布朗運動。什麼是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就是微小粒子表現出的無規則運動。像碰碰車一樣,在一個小範圍內看似有規則,其實也是無規則運動。用物理上力學解釋就是,不同方向矢量的力相互抵消。3這就像畢業後的一群朋友們,有的目標一致,堅持不懈,工資像線一樣攀漲,而有的方向很亂,一會做這個一會做那個,一直在做布朗運動,所以工資也一直在原地打轉。
  •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我們都知道吵架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可為什麼當事人卻越吵越來勁,甚至引發「戰爭」的持續升級呢?很多爭吵都是由於細枝末節的小事引起的爭端,但它卻點燃了雙方的情緒,在爭論過程中說出很多無關的惡語,這些惡語又引發更多的爭論,給激動的情緒火上澆油……這就如同一個「超連結」引發無數個如散彈一般的「超連結」呈幾何級彌散開去,爭吵的內容也從一個具體事件升級到人身攻擊。
  • 「布朗運動」式旅遊,如此隨性,適合你嗎?
    "布朗運動"的本義是一個物理概念,大意為任何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非常小的微粒(布朗微粒)都永遠處於無休止的沒有規則的運動狀態中。在旅遊語文中「布朗運動」是個新成員。它特指那種「想到哪兒就走到哪兒,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隨意旅行」。在一個「一生必去的N個地力」之類時尚暴力君臨天下的語境中,所謂「布朗運動」即「隨意旅行」是一個溫和的反動。
  • 布朗運動對人生的啟迪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花粉,呈現無規則運動,後世把這種現象稱為布朗運動。(圖片來源:百度)花粉在水中的運動是無規則的,那麼是否可以計算出花粉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的論文劃時代出現,提出了計算花粉被水分子撞擊的運動規律和公式。
  •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什麼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   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布朗運動是將看起來連成一片的液體,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其實是由許許多多分子組成的。液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不斷地隨機撞擊懸浮微粒。當懸浮的微粒足夠小的時候,由於受到的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是不平衡的。
  • 水分子的人體之旅
    如果你的尺寸再縮小數千倍,仍然會比水分子大上一萬倍。此刻你已成為一顆布朗運動顆粒,受到水分子更為猛烈並且永不停息的襲擊。每個分子都比一架噴氣式飛機運動得更快,而你會很慶幸它們沒有更重一些。不過儘管如此,你仍然過於龐大,不能跟上水分子旅行的腳步。
  • 布朗運動模型-醉鬼走路也有規律
    我們都知道,人喝醉了酒的時候,小腦會被酒精麻痺,失去平衡的能力,走路也會變得東倒西歪,直線都走不了。有人說酒醉的人走路是沒有規律的,那麼是不是這樣的呢?還是說即使醉了,走路也還是有規律的呢?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R·布朗。布朗是英國的一位植物學家。1827年,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時,驚奇地發現,這些懸浮在靜止水面上的花粉微粒,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 《回到未來》的布朗博士竟然是神秘博士?!
    他總是強調說你不能隨意改變時間,因為你隨時都有可能改變未來。他總被周圍人嘲笑,因為他顯得那麼古怪。他是誰?他就是《回到未來》中的布朗博士。不過,他也可能是「那位」神秘博士,對吧?好吧,至少這是粉絲們的想法。他們相信自己最愛的發明家其實是一位時間領主,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他們可是煞費苦心了。讓我們看看他們給出的證據。
  • 智能家居:從「布朗運動」到「奧爾森困境」
    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1827年發現懸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力運動的現象,被稱為「布朗運動」。但是,人們長期不知道其中的運動原理。沒想到到了1965年,居然在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中取得了一種利益理論的回應。
  • 科普 | 布朗運動
    就這樣,布朗運動自發現之後,經過多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們逐漸接近對它的正確認識。到本世紀初,先是愛因斯坦和斯莫盧霍夫斯基的理論,然後是貝蘭和斯維德伯格的實驗使這一重大的科學問題得到圓滿地解決,並首次測定了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也就是為分子的真實存在提供了一個直觀的、令人信服的證據,這對基礎科學和哲學有著巨大的意義。從這以後,科學上關於原子和分子真實性的爭論即告終結。
  •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九重奏》是一部怎樣的現代舞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像生命的輪迴,像行星之間的公轉和自轉,現代舞《九重奏》首演後,觀眾們給出來的感受五花八門,想像力讓人驚訝。《九重奏》是謝欣舞蹈劇場今年推出的最新作品,也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聯合委約作品,由謝欣領銜8位舞者,用身體譜寫一出「九重奏」。7月10日晚,《九重奏》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世界首演。
  • 從布朗運動到大一統,無人駕駛才能根治中國的擁堵頑疾
    網上有個經典的笑話,是說分子層面的不規律布朗運動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只有顯微鏡能看見,但到了中國,你站在天橋上,看下面的馬路無時無刻都在上演著布朗運動。每一輛機動車都沒有與鄰近機動車相似的駕駛規律,加塞兒,龜速超車,突然急剎,甚至是逆行等等等等,每個個體都毫無規律的在橫衝直撞。
  • 白噪聲與布朗運動
    下面我們對白噪聲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布朗運動做一簡單介紹。在百度上搜索「什麼是白噪聲」,可以得到大量的對白噪聲的解釋、定義。然而這些關於「白噪聲」的詞條充滿了專業術語。這使得控制、數學專業的學生很難理解。例如:「之所以稱為白噪聲,是因為他和白光的特性類似,白光的光譜在各個頻率上有相同的強度,白噪聲的譜密度在各個頻率上的值相同」等等。
  • 農家媳省錢養雉雞,一有動靜就會四處亂撞,如今年銷額3000萬
    在雲南省富民縣有一個叫做小史的農家媳婦,通過省錢養殖了一種七彩山雞,一年淨賺上百萬元,聽說她養殖的七彩山雞警覺性強,一有動靜,就會像這樣四處亂撞,容易造成大量死傷。那麼,她養殖的這種七彩山雞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雞種呢?小史又是如何通過它一年淨賺百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