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0年網際網路世界將會是什麼樣?

2020-12-04 中國科學技術館

在下一個50年裡,數字世界將會呈現什麼模樣?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1月1日的報導梳理了一些專家、研究人員、科學家、工程師和未來學家們的回答。

世界將虛擬化

上周早些時候,皮尤研究中心發布了該中心就專家們想像中的未來數字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所做調查的結果。該中心網際網路和技術研究主任李·雷尼是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說,就我們的數字存在最終將如何進一步定義我們的生存方式而言,被調查者的回答是有啟發性的,「他們談論了一旦這一技術能夠被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所使用,人類的定義將會是什麼」。

據專家稱,這種狀況也許很快就會出現。哈佛大學伯克曼·克萊因網際網路與社會中心研究員、2014年出版了《社交機器》一書的朱迪絲·多納特寫道,在今後短短1/4個世紀內,我們現在搜索或使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將被認為是「老掉牙的」。確切地說,我們的數字存在將不會與實體世界分離,而是會深深地根植於其中。

多納特還寫道:「鍵盤、滑鼠和顯示器都會消失。」

維基媒體基金會首席產品官託比·內格林把網際網路與電相提並論,因為它已經成為「無處不在的公用事業,某種我們預期將隨時可用並唾手可得、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千絲萬縷聯繫的東西」。

我們前面的世界將是現實與虛擬的混合,而且人們往往將無法辨認哪些是現實、哪些是虛擬。

新的交流形式

由於數字時代的到來,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小了——不管是就口頭還是書面交流而言。但專家們一致認為,我們仍在進化中。在不遠的將來,打字信息將逐漸讓位於口頭和聽覺的交流,就像蘋果智能語音助手Siri和亞馬遜語音助理Alexa所展示的那樣。

網際網路上最大的開源材料集合網站之一Ibiblo的創始人保羅·瓊斯說:「你再也不需要上網搜索了,你只需提問。這更像是進行交談。」

多納特說,技術方面的進步將適應這個口頭交流的新時代。

瓊斯和多納特都指出,基本上無處不在、自動更正的預測性技術將變得更加準確,這將使通信變得更快,並且不需要那麼多的腦力。此外,得益於我們把語音與增強現實(AR)相結合的能力,我們將能夠理解每一個人並與之進行交流。

隱私不復存在

每次你吩咐Alexa再買一袋貓糧的時候,你就是在向一家價值10億美元的公司提供更多關於你的信息。為了便利的緣故,你已經做出了犧牲一些可能具有私密性的信息的決定。

這樣的情況將會有增無減。瓊斯說,這些新技術將越來越擅長於了解我們想要什麼。瓊斯說:「如果你有某些習慣,那麼(這些設備)會根據這些習慣幫助你。它們將會進行預測。這會讓人感到恐怖,卻又有一種熟悉感。」

報導稱,由於這一原因,企業營銷和廣告的方式將發生顯著變化。它們將變得更加個性化,規模也將明顯縮小。多納特寫道:「量身定製的廣告。你的手腕上會短暫地閃現一隻你可能購買的漂亮手鐲,你將會看到自家客廳里舖上更漂亮的地毯和擺上新家具後的情景。」

健康數據革命

隨著收集人們健康信息的持續連接的可穿戴式技術的出現,生物數據革命的端倪已經出現。接受調查的專家們普遍相信,這對社會來說可能是件大好事,這實際上可以讓我們獲得大量數據,並用其造就更好的醫療保健服務。

美國電子前沿基金會負責國際言論自由事務的主管吉利恩·約克寫道:「我們將獲得更多關於人們如何進食、鍛鍊和其他日常生活的信息,它們將讓醫生和研究人員能夠更好地訂製各種計劃,以服務於我們的需求,幫助我們變得更加健康。」媒體心理學家帕梅拉·拉特利奇對此有同感,認為「生物數據具有改善醫療服務、支持教育以及滿足其他需求的潛力」。

悲觀情緒滋長

所有人都樂觀地期盼,網際網路的未來將意味著和諧、團結、更好的交流、自由流動的信息、更便利和更健康的世界。但是,所有這些希望都伴隨著大量的警告性提示和限定條件。

談及自己所收集到的回答,雷尼說:「有一些我們仍然難以解決的重大且複雜的問題。我感覺現在處於一個拐點。我們現在得解決這些問題,以確保最壞的情況不會發生。」

就像對於每一種新技術一樣,在某種程度上,這項工作需要時間去充分理解其影響以及如何才能以最好的方式應對。內格林說,「我們充其量只是處在網際網路的青春期」,距離真正理解這意味著什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自:參考消息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50年後的未來意識世界
    【50年後的未來意識世界】 我們都知道整個世界分為物質世界和意識世界,每個人都是物質和意識的結合體。唯物主義思想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一定能動性和推動作用,意識世界是不能獨立存在,必須依賴於物質世界。這種思想是基於當時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水平認知為基礎的。
  • 從科學的角度,預言未來50年的生態圈,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相信不少人都曾聽到過2012年是世界末日,在這一天,太陽將要消失,整整三天的時間都是黑漆漆的夜晚,這種說法來源於瑪雅曆法,它認為瑪雅所奉行的曆法將要在這一天裡結束,當然順利活到了2020年的我們,深知這個預言是錯誤的。這是雖然是從一種玄學的角度來預言未來,但是對於未來,特別是在人類生命中無法到達的未來,總是懷著一種期盼,希望通過某種方式提前知道那時候的情況。
  • 未來20年,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在未來5-10年,軟體將顛覆大多數傳統產業。 人工智慧:計算機了解世界的能力呈指數級增長,比如說現在僅一臺電腦就可以輕鬆擊敗了世界上最好的棋手。 自動駕駛汽車:2018年,世界第一款自動駕駛汽車亮相。 未來,可能沒多少人願意再買車了,也越來越少人考駕照了,因為一個手機定位,汽車自動到來,並自動把我們送到目的地。
  • 未來50—100年人類將進入一個變暖的世界
    觀測事實表明,20世紀是近千年來最暖的100年,這種變暖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據有關科學家分析,認為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的影響所造成的。未來的氣候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全球變暖將會持續下去嗎?根據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預測,未來50年—100年,人類將完全進入一個變暖的世界。
  • 未來30年,網際網路將「從有到無」?5G+AIoT將成為超級網際網路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年一屆,而網際網路、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早已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未來30年,網際網路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5G的登場,會帶來哪些新商機?數字經濟為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 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
    你是否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很多人都說,這是無稽之談,但是,有時候,多一分猜想,未來就多一份可能的美好。億萬年的造化,形成了日月星辰,造就了暑來寒往,保持了溫度的基本穩定,才適應了萬物生長和人類生存,一旦打破平衡,地球能量急劇擴張,變成火球,冰山融化,海水沸騰,後果想都不用想。在一級文明時人類現已可以把握核能並運用在世界飛船上,進行太陽系內的航行。那麼人類還需多久把握核能呢?現在咱們是這樣運用核能的,用核能燒水發生動力就跟蒸汽機燒煤相同。
  • 圖解未來50年前沿科技趨勢與22個預測
    近15年來,我們深入研究網際網路結構的變化,提出在過去50年裡,網際網路從網狀結構進化成為大腦模型是21世紀前沿科技爆發的根源,包括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區塊鏈,雲機器人,城市大腦,人工智慧等50多個科技概念的產生和興起都與網際網路大腦的發育有關。
  • 未來的人類社會,將會是什麼樣的?
    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以宏大的視角審視人類未來的終極命運,表達出驚人的預測:「人工智慧和生物基因技術正在重塑世界,人類正面臨全新的議題。生命本身就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生物本身就是算法;計算機和大數據,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未來,只有1%的人將完成下一次生物進化,升級成新物種,而剩下99%的人將徹底淪為無用階級!」
  • 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將會消失?如今這個行業正面臨著失業
    眾所周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如今人們的生活幾乎是日新月異,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取代了功能機,行動支付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支付方式,電商的出現導致實體店步入了寒冬,智慧機器人的出現也取代了傳統的流水線員工,而這些都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成果和需要付出的代價。
  • 三維網際網路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儘管我們正在享受著二維網際網路的便利,但同時也暢想著三維網際網路更進一步的愜意體驗。  3D電影之後,三維互聯成為萬眾期待  何為三維互聯?三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在現有網際網路的架構下,網際網路網站和APP全面兼容3D技術,可以兼容提供2D、3D服務,這樣的網際網路稱之為三維互聯。
  • 傳感器的未來: 10年後我們將會生活在一個極端透明的世界
    1989年,發明家約翰·羅姆尼(John Romkey)將一臺烤麵包機連接到網際網路上,使之成為第一個物聯網設備。10年後,社會學家內爾·格羅斯(Neil Gross)看到了這個趨勢,他在《商業周刊》上發表了一個著名的預測:「在下個世紀,整個地球都會蒙上一層電子皮膚。地球將利用網際網路作為支架,來支持和傳播它的感覺。現在,這層皮膚正在縫合。
  • 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黑科技如何「預見」未來
    2020年11月22日,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開館,11月23日至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今年大會採取了「線上+線下」形式。 打造「365天不落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
  • 專訪英特爾高級院士:我們如何看待未來50年科技
    」調研結果,以及她對未來50年科技變化的期許。為什麼讓大家現在就思考未來的50年?Bell:一部分原因是英特爾成立50年了。我們有前瞻的傳統,然後就開始思考接下來的50年會怎樣。如果你回顧一下戈登·摩爾在1965年的原始論文,就會發現他早就有了精彩絕倫的敘述。
  • 如果科學技術高度發展,未來世界什麼樣?那是一個科幻的現實世界
    現今世界的變化速度往往令我們激動不已。在過往的幾十年中,有大量曾經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的事物變為了現實。以前人們只把科幻作品看作是一種美好的夢想,而現在人們對待科幻作品的態度早已悄悄發生了變化,人們從心底裡認為科幻不只是想像,更是一種對未來的描述。對於科學出現之前的人類而言,未來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未來並不意味著會更好。事實上幾千年以來,人類社會幾乎沒有變化,以中國大地為例,後一個朝代並不一定比前一個朝代更好,例如之後的很多朝代都無法與漢唐盛世相比。
  • 百度王海峰Quora精華整理:未來5-10年,NLP領域將會有什麼進展?
    我始終相信,科技能夠改變世界。百度為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在這裡我從事的技術工作可以快速直接地讓用戶受益。這就是我一開始加入百度的原因。在百度最初的幾年時間裡,我領導了NLP、語音、圖像、數據挖掘、知識圖譜、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多個團隊。後來,我意識到偉大的產品將會連接技術與廣大用戶,反過來也會更加促進技術進步。
  • 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日程介紹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有哪些活動
    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日程介紹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有哪些活動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在11月22日-24日在浙江烏鎮舉辦
  • 網際網路汽車將會帶來什麼?
    2014年10月東風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汽車電子、智能汽車等領域合作。  2014年11月長安與華為在車聯網和智能汽車領域組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15年1月上海通用與百度發布車聯網解決方案「百度Carlife」。  2015年3月北汽和樂視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網際網路智能汽車生態系統。
  • 2045年世界是什麼樣?
    新京報製圖/張妍30年前,沒有多少人預測到今天,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等新技術能如此地改變世界,而今天的我們,是否又能想像30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在1月20日啟動的未來論壇上,來自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學者們就討論了未來人類發展的方向,論壇的主旨演講嘉賓,新任谷歌工程主管的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是30年前成功預測今天網際網路發展的少數派之一,他也預測未來30年,新技術將呈現爆炸性的發展,人與機器將創造更高級別的智慧。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點燃數字經濟引擎賦能未來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烏鎮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是每年都在不斷深化的主題,映射著不同發展階段網際網路行業的責任和使命。
  • 50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三星公司發布未來科技創新預測
    50年裡成為司空見慣。三星公司為了紀念三星KX在英國倫敦國王十字車站開設新的體驗空間和零售店,特別邀請了未來學家,展望未來50年的數字進化,並預測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城市、旅行以及工作生活,包括我們的食物、休閒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