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帶你上天堂下地獄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編者註:本文摘取自南懷瑾先生講述的《圓覺經略講》,其中佛陀指出輪迴的根本就是愛欲,要出輪迴,必須先斷愛欲,但是斷愛欲之事,絕非一般人能行。所以南懷瑾先生就藉此機會講到當初佛陀度化兄弟難陀的故事。

佛陀度化難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佛經裡提到釋迦牟尼佛的兄弟難陀出家的故事。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他的兄弟一個一個都跟他出家了,最後留下難陀,他的父王也準備將王位交給難陀。不只是這位父王擔心釋迦牟尼佛會將難陀帶去出家,難陀的妻子也害怕丈夫會出家,所以對難陀管得極嚴。難陀要出門,在離開之前,先在難陀的額頭點上口紅,規定口紅沒有幹以前要回來,否則處罰。難陀的妻子長得非常漂亮,難陀也非常愛,所以無話不聽。怕太太是因為愛太太,因為愛,所以怕,不愛就不怕。後來因緣成熟。時間到了,釋迦牟尼佛託缽來到王宮化緣。難陀的妻子當然緊張,怕丈夫隨佛一去不回,但是,難陀不出去也不行,兩人爭執了老半天,最後還是老辦法,用口紅在難陀額上一點,規定把飯送出去,倒在缽裡,馬上回來。難陀到了門口,把飯一倒,釋迦牟尼佛沒有講話,用手一招,難陀就跟他走了,難陀就跟他走了,難陀便如此出家了。

難陀出家以後,六神不安,無心修道。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告訴難陀說帶他去東海玩玩,叫他抓住衣角,使個神通,便到了海邊。沙灘上有具屍體,佛陀帶著難陀慢慢走向它,這具屍體是女的,雖然死了,仍然很漂亮。佛叫難陀仔細看看屍體臉上有什麼?屍體的臉上有一隻白白的蟲,佛問難陀知不知道這蟲從哪裡來的?難陀不知,佛說這隻蟲是這具女屍體的主人變的,因為太愛自己的面貌,所以死後捨不得自己的美色,變成蟲在屍體臉上爬。

然後,佛又問難陀去過天堂沒有?一般凡人哪能去得了,於是,佛又叫難陀抓住衣角,升到欲界天。天上美女成林,佛問難陀這些仙女比起你的妻子如何?唉呀!簡直不能比啊!太漂亮了!既然你喜歡這裡,就到處多玩玩,我等會兒再來接你,佛說完就避開了。難陀當然高興極了,在眾美色中穿來走去,看到的都是美豔動人的仙女。難陀後來覺得奇怪,怎麼沒有男人?仙女告訴他男性只有一位,我們這五百位仙女都屬於這位男性的天主。那麼,這位天主呢?仙女答道,我們的老闆還沒有上升,正在人間修行。又問,此人是誰?他名叫難陀,生在印度,他的哥哥是佛,他現在跟著他的哥哥出家修行,等修行果報成功以後,上升做天主,我們在此等他。難陀一聽,趕緊回頭找哥哥。佛說你知道了,好!我帶你下去好好修行。難陀回去以後,盤腿也不怕腿痛了,念佛也不怕心亂了,拼命用功修行,用功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這五百天女。

過了幾天,佛告訴難陀說有個地方你要去看看。哪裡?地獄。到了地獄,景象當然很可怕,其中有個大油鍋,火燒得猛烈,兩個惡鬼手拿叉子等著,看得難陀又害怕又好奇,問這兩個惡鬼,你們等什麼人?此人犯什麼罪?惡鬼說此是淫惡之罪,此人現在正在修行,但是,修得動機不純,為了貪圖性愛之欲而修行,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此人享完天福以後,便到地獄來受此果報。難陀一聽,大吃一驚。這下子才真發心修行。

人最愛的是自己的生命,為什麼會如此愛惜生命?這就是欲的本身,「愛欲為因,愛命為果」,二者互為因果,而循環不已。眾生愛已命的欲最嚴重。所以,打坐修行要空掉自己的身體。希望能忘掉「我」,結果忘不掉,空不掉,「愛欲」之故。所以,以人類文化來說,愛惜自己的生命是必然的現象。若論及愛情的哲學,愛情的出發點如何?是不是自私的情慾與貪念呢?喜歡異性,以及愛惜自己的生命,這些都是貪的根本,也就是生命的根本,生生世世輪轉生死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上天界下地獄,佛陀如是教化自己的弟弟
    在很久以前,世尊的弟弟難陀,娶班扎日嘎為妻,兩人感情非常好,發誓終生廝守,不願意出家。有這時,佛陀對他說了一聲「善來」,難陀鬚髮自落,就現出比丘相了。也有經中說,佛陀親自來到他身邊,他因害怕佛陀,不敢反抗,不得不讓理髮師剃髮。但不管怎麼樣,難陀總算出家了。難陀天生福報很大,具有三十種大丈夫相,跟佛陀只差兩相。他出家以後,覺得佛陀非常莊嚴,就把自己的袈裟做得和佛陀的一模一樣。當他穿上袈裟,好多比丘從遠處看,都把他當成佛陀,走近一看才發現不是。
  • 《釋迦牟尼的故事》—最強大心靈的佛陀傳記
    《釋迦牟尼的故事》—最強大心靈的佛陀傳記【基本信息】書 名:《釋迦牟尼的故事》作 者: [英] 亞當斯·貝克夫人/著出版社: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1月書號:978-7-5527-0344-
  • 中國神話體系中,為什麼只有「地獄」,沒有「天堂」?
    在西方各國的神話體系之中,都強調了「天堂」與「地獄」的說法,作為一種勸人向善的賞罰措施而存在。成型後的神話體系魏晉以後,隨著巫文化的逐漸消失,本土文化與佛教文化,以及出現的道教文化,各種文化碰撞之後,一度出現過所謂「天堂」的地方。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人,對此並不感冒,「家國天下」的思想影響之下,再是極樂之處,似乎也沒有家這般舒服,更何況是去和佛陀或是天神一起呆著這樣的想法了。
  • 清萊寺廟的黑與白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組圖)
    [原標題]清萊黑、白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從「地獄」通往「天堂」的橋梁(圖片來源:羊城晚報)心中有信念,目標再高,也定能達到。白廟:當佛陀遇見機器貓藍天白雲映襯下的白廟如仙境般美麗(圖片來源:羊城晚報)饒是在清邁古城內已看過了大大小小數十座寺廟,但遠遠地看到白廟的第一眼,心情仍然只能用簡單的兩個字來形容:震撼。
  • 佛教的天堂地獄是真的存在的嗎?原來南懷瑾先生早就說過答案!
    現在我們社會之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屬於自由信仰,就是無宗教的意識形態,但其實佛教的文化和思想還是體現在我們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的,比如當我們恨一個人的時候,肯定會說「像你這種人,肯定是要遭報應的,死後可是要下地獄的」。「地獄」這種詞,肯定不是儒家的詞,畢竟咱們孔老夫子可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還有當我們說一個人毫無準備地魯莽做事的時候,我們肯定會說「這屬於臨時抱佛腳,是要不得的」。
  • 天堂與地獄的故事你聽過嗎?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鍋裡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裡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 天堂與地獄各有多少層?
    天堂與地獄各有多少層?(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製圖:於發文)佛教毫不懷疑天堂與地獄的存在,因為天堂與地獄,都在生死範圍的輪迴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獄,人人都有經驗的可能,甚至可說,人人都曾去過天堂地獄。
  • 從《天堂與地獄》故事說起
    天堂與地獄先從一則宗教故事《天堂與地獄》說起,是關於天堂與地獄的生活場景對比。同樣是一鍋肉湯,地獄裡的人圍著肉鍋一臉餓相、瘦骨伶仃,每個人都拿著比手臂還長的湯勺,每個人都無法把湯送嘴裡;而天堂裡的人,雖然也拿著長柄湯勺,但是互相餵給對方,個個臉色紅潤、身寬體胖,幸福而快樂。故事著眼在人與人、人與物結成的社會關係,寓意人類協作可創造天堂,反之就是製造地獄。也是彌爾頓《失樂園》裡「人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的註腳。
  • 多次謀害佛陀的提婆達多居然在地獄裡睡覺,比三禪天還舒服,怎講
    多次謀害佛陀的提婆達多居然在地獄裡睡覺,比三禪天還舒服,怎講。佛陀和提婆達多是堂兄弟,從小的時候,提婆達多就經常和佛陀競爭。等到佛陀證悟成佛後,提婆達多就跟隨佛出家了。但是經過多年的修行提婆達多也沒有證得聖果,就想讓佛教給他申通,但被佛陀給拒絕了。
  • 看了這個故事就明白:天堂地獄就在一念間!
    善惡只在一念之間(圖片來源:鳳凰博客)佛教中有個故事,說一日佛祖閒坐於花園的井邊向下望去,看到無數生前作惡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惡而飽受地獄之火的煎熬。此時,一個江洋大盜透過地獄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即向佛祖高聲呼救。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盜生前雖然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隻小蜘蛛時,卻突生惻隱之心,移開腳步使其得以存活,成了一生中罕見的善業。於是,佛祖決定用那小蜘蛛的力量來救他脫離苦海。一根蜘蛛絲從井口垂了下去,那大盜發現了,立即抓住遊絲向上爬去。
  • 天堂與地獄的入口
    思及此,似乎要感謝秦始皇的「暴政」,才讓我們省了不少溝通的時效,而不至於像印度那樣長期陷入貧富巨大差距的困境,讓八成百姓過著地獄般的蒙昧生活。據說全球有11億人仍過著隨地大小便的日子,而其中印度佔了六億。這樣的數字,並不誇張,如果你像我一樣進出印度二十餘年,經常在動輒十幾小時的各種公路上,嗅聞著人畜各種排洩物瀰漫在空氣中,什麼樣的數字統計,都不會感到驚奇了。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發心」的區別
    小乘佛教的發心就是:我要把自己修行清淨,我要自己得利益,我要自己得解脫,我要走,我不要再來啦,娑婆世界不好。《楞嚴經》第三卷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弟子與佛陀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佛陀問他:「你現在這麼修,是為了什麼呢?」 他說「為了解脫。」 「那解脫之後呢?」
  • 佛教:為什麼「好人多磨難,壞人樂逍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佛教裡講: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世果。「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遭遇磨難,往往是前世種下過惡因、造下過惡業;今生受享福報,多是前世行善積德所致。「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每個人自身因緣不同,受報的時機也是不一樣的。佛家講,因果報應有四種,即現世報、來生報、多生報和不定報。
  • 佛教:地獄是空還是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那麼地獄到底時空還是有?有人說地獄是宗教家拿來嚇唬人的,我勸大家還是要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讀書人去問一位法師,又沒有地獄?法師答曰:沒有。這個讀書人覺得信不過,於是又去問一位禪師:師父啊!有沒有地獄?這位禪師曰:有。讀書人就說:師父啊,這就怪了,我問某某法師有沒有地獄,他說沒有,問您老人家,您卻說有,叫我相信誰呢?
  • 天堂和地獄的寓言,你明白什麼了?
    天堂和地獄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兩隻老虎路過一片肥美的草地,其中一隻老虎見這裡的環境優美,便留戀起來。    另一隻老虎勸說道:「這裡雖然景色不錯,便不見一隻牛羊,它根本不適合我們的生存啊。」那隻老虎不聽,在草地上居住了下來,結果沒幾天就餓死了。
  • 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有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他就去問上帝:萬能的上帝啊,都說人死後要上天堂或下地獄,那麼天堂和地獄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上帝說:你真的想知道嗎?那人說:當然。於是上帝說:那好吧,你跟我去看!於是上帝帶那人去了一個房間,打開門一看,只見一大群人圍著一口大鍋,鍋裡有菜、有肉、有湯,他們每人手裡都有一隻湯勺,但是所有湯勺的把手很長,每個人盛上食物想盡力送到嘴裡,但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於是,每個人都陰沉著臉,因為長久的吃不上飯,這群人餓得面黃肌瘦、搖搖欲墜。上帝問跟來的那人:這就是地獄,你看怎麼樣夥計?那人說:唉,這些人真是可憐!
  • 佛教是不是有神論?佛陀是佛教中的「神」嗎?還有佛?
    哈嘍,你好,我是大頭娃娃,歡迎你來到我的腦洞錄。今天想聊一個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佛教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神或上帝存在?如果有神,那神是誰?如果沒有,那佛和佛陀又算是什麼?小時候經常見別人佩戴玉佩,還有一句俗語這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
  • 佛陀詳解阿難的七個夢,預言佛教衰微的末法時代
    世事無常,佛陀說過,凡事皆有成——住——壞——空的過程。法,也一樣。阿難陀的七個夢,經佛陀解釋,預言著佛教衰頹的末法時代必然到來。尤其是獅子身上蟲啃噬獅子肉,也會有佛教內部的腐化和分崩的一天。 臨終問佛陀如何對待女眾佛陀成道第四十九年。佛陀結束使命,將要入滅了。
  • 「天堂」還是「地獄」?
    作者:五洋化工孔麗君分享一則寓言故事:地獄中眾人手持長長的筷子,卻無法將夾到的食物放進自己的嘴裡,於是人人挨餓、個個愁眉苦臉;而天堂中的人也有很長很長的筷子,但是他們夾的食物都放進對方的嘴裡,所人人飽食、個個心滿意足。聽完你又有什麼想法,「天堂」和「地獄」,你想在哪裡?
  • 公案故事:武士想體驗天堂地獄 禪師這樣滿足他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摘自《星雲禪話·一切現成》,原題為「地獄與極樂」,主人公是日本臨濟宗的白隱慧鶴禪師。 某天,有一位武士去拜訪白隱禪師,請教是否真的有地獄與天堂極樂,或者這二者只是傳說而已。他請求禪師讓他體驗一下,什麼是真實的地獄和極樂世界。 白隱禪師聽了,立刻以最惡毒的話辱罵他,武士非常的驚訝於憤怒。到最後,武士實在忍耐不住了,隨手拿起一根木棍,就要打白隱禪師。武士一面追打,一面大罵:「你算什麼禪師?根本就是一個無禮的狂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