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詳解阿難的七個夢,預言佛教衰微的末法時代

2021-01-09 呂航

前文提到,阿難受女眾叨擾影響最多,一度耽擱了他開悟證果。為了提攜將承接衣缽的繼承人,佛把阿難調到自己身邊做侍者(行政秘書)。

佛陀成道的第22年,阿難成為佛的侍者。

此前,這個崗位沒有固定,初期是舍利佛和目犍連擔任,後來其他大弟子也輪流侍奉過。這一次,佛以競聘的形式,要找一個常隨侍者。但是,包括佛出家時的五個元老之一憍陳如在內,多位上首侍者應徵,都沒有獲得同意。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就明白了,佛是要阿難做侍者啊。阿難推辭不過,提出三個條件:

一、佛陀的衣服,無論新舊,他都不穿;二、如有信眾請佛陀應供,他不侍奉前去;三、不是去見佛陀的時候,他不去見,此外都願侍奉佛陀。

目犍連和舍利弗把阿難陀的條件,轉呈給佛陀。佛陀非常歡喜的讚嘆道:

阿難真是有品格的比丘,他提出的要求,是為了避免譏嫌,怕別人批評他是為了物資利益才侍奉佛陀的。

從此阿難陀做了佛陀的侍者,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5年(一說是27年,直到佛陀涅槃。管理事務的能力超群,深得佛陀的信賴。

他很能隨機應變,高效操作。四眾弟子來參拜佛陀時,他總能安排出適當時間會面。佛陀再忙,他也能見縫插針,善巧方便,保證一心赤誠趕來的弟子們不虛此行,滿意而歸。

他也很有同理心,善解人意。遠道而來的弟子,在等候佛陀接見之前,都喜歡和阿難陀先談談,感受他親切的慰藉和教誡。什麼話到了阿難陀的嘴裡,經他說出,信眾們就更樂意歡喜奉行。

佛陀詳解阿難七個夢

光陰似箭,時光荏苒,轉眼間阿難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

一天,佛陀在舍衛城普會講堂為波斯匿王說法時,發現阿難陀面露憂鬱神情。一問之下,阿難陀說出他夜裡夢見七樁怪事,深感不詳,心內不安。

來,說說。佛陀問夢見哪七事。

——第一個,夢見江河湖海都被烈火焚燒,火焰直衝雲霄。

佛陀聽後,面色一變,似有所悟地道:這預示著未來僧團中的比丘,惡逆盛,善心少,如淨水化成火焰,獲取供養,復起鬥爭。第二個夢呢?

——第二個,夢見太陽將沒,娑婆世界一片黑暗,天上沒有一個星星。

將近八十歲的佛陀,很感慨的解釋道:佛陀將要涅槃了,諸大弟子也都會涅槃,人天的眼睛即將消滅。第三個夢呢?

——第三個,夢見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出家僧伽墮落陷坑,在家人踏在他們的頭上!

佛陀喟然一聲嘆息,說道:暗示未來比丘開演說經大會,口頭宣講,身不奉行,互相嫉害,不畏因果,終於墮落。白衣(百姓)乘機上座,輕慢僧寶,誹謗比丘,毀壞塔寺。第四個夢呢?

——第四個,夢見比丘法衣不全,躑躅在荊棘之中!

佛陀顯然有些激動了,說道:是說未來的比丘,捨棄法衣不穿,棄戒樂俗,蓄養妻子,這真是大法的不幸。第五個夢呢?

——第五個,夢見茂密的森林中,有很多的山豬扒掘旃檀大樹的樹根!

佛陀顯露出憂愁的樣子說道:可見未來比丘只為生活打算,販佛像,賣佛經。第六個夢呢?

——第六個,夢見大象厭棄小象,百獸之王的獅子死去。名華(花)撒在頭上,禽獸仍然恐怖遠避,但不久身內生蟲,還食獅子肉!

佛陀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道:大象棄小象於不顧,是說未來僧團長老比丘,自私自利,不肯提攜年輕比丘!獅子蟲還食獅子肉,是說破壞佛陀正法的,不是外道,反而是七眾弟子內部,自我毀滅。第七個夢呢?

——第七個,夢見我頭頂須彌山,但我並不覺得重!

佛陀那黯然的樣子稍為寬解了一些,說道:阿難,佛陀三個月後進入涅槃,諸大比丘,諸天人民,要靠你承教啟經,結集法典!

世事無常,佛陀說過,凡事皆有成——住——壞——空的過程。法,也一樣。

阿難陀的七個夢,經佛陀解釋,預言著佛教衰頹的末法時代必然到來。尤其是獅子身上蟲啃噬獅子肉,也會有佛教內部的腐化和分崩的一天。

臨終問佛陀如何對待女眾

佛陀成道第四十九年。佛陀結束使命,將要入滅了。

他提前宣告,將在迦毘羅衛城外30餘裡的拘屍那迦羅城的娑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夕陽西下。這個日子終於還是到了。

隨侍佛陀25年的阿難陀,德慧雙長,日漸成熟。這是佛陀沉痛內心中最後的安慰了吧?

在阿難為其鋪設的床座上,佛陀頭衝北方面向西,吉祥地安臥著,面對如血殘陽,靜靜凝視著眼前的一眾弟子。諸大弟子們都已開悟,唯有阿難陀心事重還沒開悟。這是佛還放不下的地方

阿難陀跪在床頭,臉趨近佛陀,輕輕問道:

世尊,以後對女眾當採取什麼態度?

佛說:想要離煩惱證悟的人,不可以把女眾放在心中。你要將年老女眾看做母親,年輕女眾看做姊妹。阿難陀,千萬要記好!

感情脆弱的阿難,一陣難過,眼淚就迸出來。

阿難啊,不要悲傷。緣聚緣散,有生就有滅,有相會就有別離,有繁榮就有衰微。佛說:你服侍我那麼久,堪忍能忍,我將以加持力回報你的功德。你好好用心修道,不久就能開悟證果!

夜幕降臨,皎潔的月亮升起來。

這一天是二月中旬的滿月,月光如流水照進娑羅樹林。每個人都流淚不止,空氣中充滿離情別緒。大家公推他請問佛陀道:

佛陀涅槃後,以誰為師?佛陀涅槃後,以什麼安住?佛陀涅槃後,惡人如何調伏?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面色平靜,慈祥和藹地答道:

阿難啊,你和大家好好記住,你們要以戒為師;依「四念處」安住;遇到惡人時,默擯置之(無聲地不理會);經卷開篇寫上「如是我聞」,就叫人起信;你們只要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處!

思維著佛陀的話,大家沉默不語。佛陀進入安養的涅槃!

二祖阿難懷遺憾涅槃

佛入滅三天後,阿難動身去參加第一次聖典結集。

這三天裡,他病倒在床,每日只能進食一點湯羹。日日思念著佛陀,內心悲傷不已。

兩個多月後,阿難到達王舍城。因為第二天就開始結集了,阿難如此遲到,收到已經接替佛陀升為首座的大迦葉的訓斥。阿難沉默不語,不為自己做一句辯解。

當時,大迦葉已選定499個大阿羅漢作為結集的正式編撰者。最後一位名額,大家公推博聞強記又親隨佛陀的阿難。但因阿難還未證果,這個決定就委決不下。

這給阿難以很大的刺激,他連夜發奮修行,爭分奪秒,夜半即證阿羅漢果。第二天,會場大門還沒開,他已經使神通先進入了會場。大家發現阿難證悟後,非常欣喜,紛紛向他道賀。

在會上,阿難一字一句地,清晰誦出《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譬喻經》、《法句經》等佛教經典,為後世佛弟子學佛留下了寶貴的依據。

二十年後,因緣成熟,大迦葉將法傳給了阿難,自己到雞足山入滅。佛祖涅槃後,大迦葉尊者稱為「初祖」,阿難尊者稱為為「二祖」。在佛教領袖阿難的領導下,佛法穩定弘揚。

幾十年砥礪弘法,阿難已經120歲了。一天,偶然聽到路上一位青年誦偈子,錯漏百出。他忍不住糾正,而對方不認識他,自然不肯相信。青年回去問自己師父,他師父說:你不要聽阿難胡說,他已老朽,聰慧已失。

這話傳回阿難耳裡,令阿難產生了挫敗感。我為眾生誦出佛典,我還在世就已經以訛傳訛。可見世人「我執(自我意識過強而固執)」深重,不依佛法奉行,我繼續留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

阿難是佛的諸大弟子中最小的一個。如今各位師兄都早已先後入滅,只剩他一人,如同森林被砍光後只留下的一棵老樹,枝殘葉疏,不堪遮風擋雨。這樣思維著,阿難去意已決。

直到臨涅槃的那天,為了平息正在交戰的摩竭陀與毗舍離兩國的紛爭,他選擇到兩國界河也就是恆河的上空入滅。以便聖體可平分為二,分別留給兩國人民。這份心意,令兩國國王慚愧。為不辜負阿難最後為大家著想的心意,兩國決定交好,不再爭戰。

溫文爾雅,謙和慈悲的阿難涅槃了。他複述佛教經典的歷史功勳,無論對當時的佛教走向,還是對當今的法脈傳承,都有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他一生都替人著想的菩提精神(大乘佛教的博愛思想)將永垂於後世弟子的心中。

阿難陀故事上部:為女人緣苦惱的美少年阿難,開創女眾出家為尼先例

相關焦點

  • 佛陀預言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最後只剩一句話,聽到的人還可得渡
    佛陀預言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最後只剩一句話,聽到的人還可得渡。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渡化了不少眾生,證得阿羅漢的也不在少數。這就是佛在世的好處,讀經書和聽佛說法,肯定不是一個層次。佛陀仍舊沉默,不作回答。阿難尊者象這樣請問了三次,佛陀才對阿難及大眾說:「我入涅槃後,佛法將要滅亡的時候,在這造五逆業的濁惡世間,魔道興盛。魔在佛門內,外表裝作修道人的樣子,破壞搗亂我們的正道。穿著世俗人的衣裳,喜歡豪華的袈裟及各種彩色的服飾。喝酒、吃肉、殺害生命、貪圖口味。沒有慈愛之心,互相憎恨嫉妒。
  • 請廣為弘揚末法時代防疫祛災咒
    由於十種不清淨心,末法時代眾生第一被煩惱所制,一切眾生多可憐;第二人間遍地鮮血;第三,耕作種植的果實不能隨意享用飢虜;第四,人們痛苦極多;第五,路上不見人;第六,各種猛獸遍滿城市;第七,天下到處空房;第八,見到猛獸皆無所留戀地經過;第九,雖有個別人也不敢居留;第十,城中多有鬼魂遊蕩肉眼可見。彼此不懂讚賞,只有抬高自己貶低他人。等等。
  • 楞嚴經·卷六|阿難為眾生請教安住道心之法(23)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阿難整理了衣服,在大眾中合掌頂禮佛陀,心跡圓明,悲欣交集。
  • 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陀
    釋迦牟尼(佛陀),佛教創始人,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 其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29歲時出家,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布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 他為佛陀安排了帝王式的葬體,佛陀涅槃後究竟誰是佛陀?
    阿難陀尊者穿上外衣,入城裡去了。末羅族的官員剛在開會討論要事。當他們獲悉佛陀入滅的消息,都顯得非常惋惜。他們立刻擱下所有要務,以能替佛陀的葬禮作出安排。日上梢頭的時候,全拘屍那的人都知道佛陀在娑羅樹林去世的消息了。許多人都搥胸痛哭。他們怪自己沒有在佛陀入滅前去給他作最後的敬禮。人們帶著鮮花、末香、樂器和布帳來到森林。
  • 佛的預言:此事之後,佛法在印度少流傳500年!
    據大唐玄奘法師所著《大唐西域記》記載,佛陀一生下來,就能夠說話,並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7步,步步都生出一朵蓮花,然後左手指地、右手指天,高聲說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意思即,我今為世上最上者,已經了斷了塵緣生死。
  • 佛陀故事:五百女子矢志出家 佛陀無奈立八敬法
    阿難見到佛陀這麼堅決地不允諾,而且佛陀反覆地申說僧團中不能讓女人加入的理由,阿難低頭沉思,不敢再向佛陀有所表示,但他又想到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以及那可憐的五百女人,她們的愁容,她們的哭聲,而且自己承諾他們盡心向佛陀要求,他不能不再向佛陀說道:「佛陀!你說僧團中不讓女人加入,難道佛陀的教法中有男女的區別嗎?」 佛陀耐心地向阿難解釋道:「阿難!
  • 佛教通史 010-大千世界和十大弟子
    因為所謂種姓制度是由天神身體的幾個部分轉換出來的,難道三十億個世界都這種種姓嗎?一定要記住,佛教作為沙門思潮裡的重要的一支,是以反抗婆羅門教為姿態登上歷史舞臺的。而且佛教是一種最具平等性的宗教——佛教徒一律平等,不光是沒有種姓的差別。佛陀曾經宣稱說「今我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於我法中,出家修道,如有人問:姓誰種姓?答:我是沙門釋種」。
  • 霍金預言2600年地球毀滅 佛教:且呢!
    霍金提出的地球將會變成一個「火球」,這一理論和佛教關於地球毀滅的說法極度相似。佛教說,當地球即將毀滅時,天空中會依次出現七個太陽。第一個太陽出現時,燒盡一切樹木;第二個出現時,溪流沼澤變乾涸;第三個出現時,一切大江大河全部乾涸;第四個出現時,無熱惱大海也滴水不剩;第五個出現時,深達一百由旬的大海水蕩然無存;第六個出現時,雪山融化;第七個出現時,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圍繞在須彌山周圍的七座大山以及鐵圍山全部成一片火焰。火焰向下焚盡一切地獄,火舌又直衝上方,燒毀梵天所有空空蕩蕩的無量宮殿。
  • 佛教預言:轉輪聖王在家成佛
    三千年輪迴,世間黑白顛倒,世人善惡不分(末法時代一切都發生顛倒)。寺廟、道觀淪為汙濁腐臭之地(寺廟道觀沾滿了汙濁腐敗之風,不是出家人和修行者居留的處所),聚眾說法的大多是邪魔歪道之人(聚眾演說、拉幫結派多是心懷不軌的陰謀集團或邪教組織)。轉輪聖王在家修行傳法(在家修行,傳揚佛法),不改變肉身而可成佛(成就肉身佛陀)。
  • 釋迦牟尼涅槃時 弟子阿難提出的四個問題
    佛陀從早晨開始,臉上就放出巨大的種種亮光,這種亮光普照十方世界,六道眾生聽到世尊即將涅槃,於是都奔走相告,趕往佛陀的住所,勸請佛陀不要進入涅槃。 當時弟子四眾、各大菩薩、閻浮諸王、大臣、長者、四天王諸天子、八部諸王、山海諸王、師子象王、各鳥獸王,其中除了迦葉、阿難二眾以及阿闍世王不在之外,都紛紛捧持供奉的食物來到佛的住所,請佛接受供養。佛陀一一拒絕了。
  •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誰?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餘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誕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方),取名悉達多,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太子誕生後七天,聖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養育成人。太子天資聰穎,從小通達五明、四吠陀。成年後,娶耶輸陀羅為妃,不久生下羅睺羅,後來成為佛教第一位沙彌。
  • 釋迦牟尼佛早有預言,2千多年後會有佛陀降世
    第三世多傑羌佛真身降世這一大事因緣,釋迦牟尼佛早有預言  在《蓮花生大師本生傳》——洛珠加措著俄東瓦拉 翻譯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研究室編 1990年出版>第二十八章「 向阿難問顯宗」第204頁原文「在紅臉的地方佛涅槃後二千一百年.....
  • 古代世界的形成(下)——佛教中國化
    中國文化對於佛法的追求,是從中國皇帝的一個夢開始的。東漢永平年間的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金人。身高六丈,後腦發光,從空中飛來。明帝說給大臣們解夢,有人說:所夢者,即天竺聖人。明帝趕緊遣使,從洛陽出發,前往天竺,去求佛法。漢使過天山越蔥嶺,輾轉至大月氏,遇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於是,白馬馱經,與使者東返,在洛陽城正西門外,依據天竺舊式,建造白馬寺。
  • #略說《心經》小乘法及其二個宗派#
    (第十九段)以上說的是二乘「獨、緣」二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下面要講的是小乘人修的四諦法。小乘又叫「聲聞」,意思是聽聞佛陀用聲音宣講四諦法而悟道證道的,故名聲聞;其所悟所證次於二乘緣覺、故又稱小乘。最初結集時,佛的堂弟阿難未證得「無學」果位,無學指斷了八十八品見惑及八十一品思惑,並斷盡一切見思煩惱,得三明六通,已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對佛陀的教法,在三界內已無惑可斷,也無再可學之法,稱為「無學」。小乘四向四果中,唯阿羅漢果為無學,餘四向三果為有學。
  • 佛教:世事無常的真相,為什麼是佛陀證悟的第一個內容?
    上一節我們講到,佛陀講法49年,只講一個內容,那就是如何解脫苦的束縛。據說佛陀的說教,並不像我們現在講課或開會一樣,有各種會議紀要等各種記錄,而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進行,後來為了便於記憶,遂漸演變成採取偈頌的形式,也就是我們後來看到的偈語。
  • 佛陀法力廣大,魔王波旬為什麼不害怕,甚至到跟前耀武揚威?
    熟知佛教歷史的人們在知道佛陀的同時也會知道魔王波旬的,因為他和佛陀有著好幾段的故事,一個是佛陀開悟前夕,魔王波旬的幹擾,再者是佛陀涅槃前波旬的跑到佛前要求佛陀進入涅槃,甚至揚言在未來要讓自己的徒子徒孫進入寺院中破壞佛陀的法。
  • 諸法空相——李唐與他的佛教藝術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歷經變化,而佛教藝術也在千年的發展當中逐漸成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的佛教藝術,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李唐作品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後,將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時代開始,並持續至今。
  • 重磅: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但是有一天,當親眼見到高山下的加德滿都谷地,依然有那麼多與佛陀有著遙遠血緣聯繫的釋迦族人在日夜生息時,心頭油然而生親切和歡喜,仿佛這是一份佛陀悄然留給後人的、「佛陀故鄉依然存在佛教」之外的驚喜。 在法顯大師的記錄中,古迦毗羅衛城因為琉璃王報怨的屠戮,城內的釋迦人已經消失了。另外《釋迦譜》的記載也只是提及當時琉璃王誅釋種,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