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科學百家講壇#!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進化論中,地球生物之初的樣子。
地球自形成以來,整個生物出現的時代,可以劃分為五個「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而地球生物誕生之初,要從「火球時代」開始講起,那就是太古代。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遍地是巖石(你知道土是從哪裡來的嗎?敬請關注百度作者:科學大偵探,下期跟你講),但在那時地殼(跟大家糾正一下讀音,qiao,讀四聲)很不穩定,火山噴發頻繁,遍地是巖漿。
後來,地殼逐漸穩定,與此同時,地球開始出現成片的海洋,竟佔全球面積的99%,陸地僅僅只有1%。
那麼你知道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嗎?科學家認為有外來原因和自身原因,讓我來告訴你!
自身原因是因為,科學家認為是從火山擠出來的,要知道火山上的水蒸氣含量高達75%!還有就是火山燃燒造成了水霧上升形成雲。
外來原因是,各種隕石帶著水資源墜落地球,為地球提供了水源。
這個時候,成片的海洋裡出現了單細胞生物。而陸地上因為強烈紫外線所以沒有產生生物。陸地出現生物必須要許多的臭氧阻擋,但是當時的臭氧層還沒有形成。
海洋中越來越多的生物出現了,然後出現了生物大滅絕。這個時候,地球海洋有了很多的食物,非常適合種族繁衍,這時候,一種形狀奇怪的生物漸漸出現了,它就是埃迪卡拉生物。
這種生物非常奇怪,讓科學家以為是古代的一種葉子,直到發現更奇怪的形狀——盤子。因為食物很多,埃迪卡拉生物漸漸變得懶惰了,後來紮根在海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植物呢!
這個時候,一種會動的生物出現了——一種移動能力很弱的蠕蟲,它們大吃特吃,吃什麼呢?當然是不會動的埃迪卡拉生物。
動物越來越多,到了寒武紀,有許多無脊椎動物已經出現了。陸地上也有了許多的節肢動物,當時的動物很大,一隻蜻蜓有1.5米長(蜘蛛、蜈蚣不是蟲子,而是節肢動物,關於兩者的區別,我最近就會講)。這時候,有一種魚長出了腳,適應了海邊的環境,然而這一演化,幫助這種東西逃過了滅頂之災。
這個時候,經歷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物種滅絕——寒武紀大滅絕。寒武紀大滅絕,在這一期間,生物突然滅絕,海裡的各種生物,陸地上的節肢動物,全部都滅絕了。
這次大滅絕,出現了一個跳躍式的進步,許多動物在那一期間後,快速出現。像三葉蟲、鸚鵡螺等動物迅速出現,讓人驚嘆。所以,寒武紀大滅絕又稱寒武紀大爆發。因為滅絕,便有越來越多動物適應了新的環境,存活下來。
此後,又經歷了生物大滅絕。
第一次大滅絕:奧陶紀大滅絕。在奧陶紀末期,海洋快速上升,海洋動物又成了霸主。在此時,氣溫突然降低,許多動物都滅絕了。
第二次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在泥盆紀晚期,氣候變冷,海洋退卻,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這個時候,陸地上出現植物和兩棲動物,魚形動物也出現。
第三次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在二疊紀末期這個時候,陸地進一步擴大,海洋又被減少。三葉蟲,珊瑚類生物全部滅絕。96%的動物全部滅絕。
第四次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這個時候氣候乾旱,海水缺氧,裸子植物崛起。
第五次大滅絕:白堊紀大滅絕。在白堊紀末期,恐龍的霸主統治結束。大量的陸地植物和海洋植物滅絕。
這就是生物的發展史,我們人類其實還是魚呢!只不過經過了數億年的演化,人類喪失了在水裡呼吸的本能。
知識連結:動物不能叫進化,應叫演化,因為生物的變化不一定是絕對有用的,就像一種有錘子頭的鯨。
知識連結:珊瑚礁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它是珊瑚蟲的分泌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度科學大偵探。
下期我會在文中講:土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