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祖良
2019年8月30日,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學硅藻材料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距離今天約一年時間。這一年來,聯合實驗室凝心聚力,探索出硅藻材料在五大領域的應用!
8月20日,以」硅藻材料項目工作總結及未來規劃」為主題的聯合實驗室一周年工作總結會議在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台州樓4樓會議室順利召開。
此次會議由聯合實驗室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大陟主持,參與會議的有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洪,美國工程院院士、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兆凱,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北京研究院院長馬斐,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秘饒玉欣,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兆凱生物總經理張江濤,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北京研究院副院長羅均龍,王兆凱院士助理羅豔珺,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滕勇,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餘鵬等三十餘人。
秉承著腳踏實地幹實事的工作風格,會議之初,孫大陟教授直奔主題,對聯合實驗室這一年來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孫大陟教授說:「聯合實驗室誕生那天起,就承擔著將硅藻材料適合的、高精尖的科研領域摸清,產業化的產品儘快做出來的重大責任。這一年來,所有的工作,也都是圍繞這一任務進行開展。目前,聯合實驗室已探索出硅藻材料在生物可降解塑料、超疏水塗層、鋁基複合材料、相變材料、重金屬吸附材料五大領域的應用。」
孫大陟老師做聯合實驗室一年工作匯總報告
在談及下一階段規劃時,孫大陟教授表示,硅藻材料不僅會引發生物技術領域的革命,還具有極強的戰略縱深,能夠衍生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的產業鏈。因此,硅藻材料項目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在這五個領域裡,重點篩選商業價值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進行技術上的攻堅克難,完成從學術知識到商業化的蛻變。
在孫大陟教授對硅藻材料的五個項目進行初略的介紹與講解後,負責各自項目的項目責任人開始了項目進展的細緻闡述。
首先做項目匯報的是南方科技大學在讀博士李濤,負責生物可降解塑料項目。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愈發重視,限塑令上升為禁塑令這一政策變革,直接提振國內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量,甚至拓展到生物降解產業鏈的上遊原材料提供以及下遊的垃圾分類降解。
李濤做《生物可降解塑料項目報告》
李濤博士表示,因之前科學技術瓶頸的限制,國家對生物降解的設定標準比較低,只要塑料製品降解率達到90%以上,就可稱為生物降解塑料。這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全降解,未降解的10%依然會轉變為微塑料,繼續汙染土壤與環境。而聯合實驗室硅藻殼改性的生物降解塑料,是真正意義上做到的100%全降解,對土壤零壓力。此外,李濤博士重點提到,在土壤降解實驗過程中發現,硅藻材料的特殊性能,能夠起到調整降解速率的作用,原本需要半年的降解時間的塑料,可調速到只需90天即可達到效果,這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是絕無僅有的發現,也是未來硅藻殼改性PLA全生物降解塑料的最大亮點。
南方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孫浩洋負責的超疏水塗層項目,是聯合實驗室探索最早的項目之一。基於硅藻殼材料天然的生理結構,聯合實驗室開發了一種具有表面微納結構的超疏水塗層,可使材料表面接觸角達到150°以上。同時該塗層具有極強的耐摩擦,耐刮擦及耐腐蝕等性能,可進行大規模製備。此項科研成果已於2020年初正式對外公布並申請專利,但科研人員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繼續研發優化,才有了此次噴塗超疏水塗層的鋼材連續進行粘黏50次,依然具備防水功能的重大突破。(市面一般防水塗層在進行10次以內的粘黏後,就會失去防水功能)
孫浩洋做《超疏水塗層項目報告》
而後,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博士後呂沙、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研究助理教授黃景濤、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在讀博士鍾淦聖分別為大家講述了鋁基複合材料項目、相變材料項目和重金屬吸附材料項目的情況。
呂沙做《鋁基複合材料項目報告》
黃錦濤做《相變材料項目介紹》
認真聆聽項目匯報後,在場專家各抒己見,進行思維的碰撞。馬院長身為科研學者,關注的角度更為精準。當看到PPT裡的數據報告時,馬院長當即以專業的角度,給予實驗材料質量可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以達得到更為準確的數據效果的建議;另外,還提出鋁基複合材料的應用方向可直指軍工領域,一個百分點的改變,都是不可限量的前景;王院士則對相變材料更為感興趣,與黃錦濤助理教授現場展開學術交流,共同討論互溶性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及相變材料的各種可能性,並為其發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張江濤總經理與餘教授則熱烈的討論起鋁基複合材料中,硅藻殼燒結溫度的選擇。
馬院長為鋁基複合材料項目報告提出可行性建議
王院士提出對互溶性問題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