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學術交流的饕餮盛宴——顆粒的測試與表徵分會場成功舉辦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2020年10月24-25日,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同期舉辦16個不同主題的分會場,儀器信息網對「第4分會場:顆粒的測試與表徵」進行了跟蹤報導。該分會場由中國顆粒學會顆粒測試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測試專委會」)主辦,測試專委會榮譽委員蔡小舒,秘書長周素紅,主任葛寶臻,副主任沈建琪、韓鵬、董青雲、張福根等近200位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出席。

分會場現場

       顆粒的測試與表徵分會場會期1天,共設置特邀報告與學生報告43個。會議伊始,測試專委會主任葛寶臻發表致辭,對與會代表表示歡迎和感謝。談及新冠病毒,以及美國對我國科技發展的打壓,葛寶臻倡議顆粒工作者應大膽創新,積極參與病毒顆粒的相關研究,開設新課題,共同探索解決顆粒測試領域的難點問題。

葛寶臻致辭

      尺寸和折射率是粒子的兩個基本參數。在基於光散射理論的粒子測量中,通常根據粒子的折射率測量其粒徑,或者根據粒子的粒徑測量其折射率,無法同時測量粒子的尺寸和折射率。天津大學教授呂且妮在《噴霧場粒子尺寸和折射率同時測量》報告中提出了一種擴展幹涉粒子成像(IPI)技術,採用雙光束照射的雙光路的IPI實驗系統,可同時測量粒子的尺寸和折射率。這種測量方法還可獲得粒子的位置信息,結合粒子追蹤測速/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TV/PIV),可實現粒子場粒子尺寸、速度和折射率的同時測量。該技術引起參會人員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呂且妮作《噴霧場粒子尺寸和折射率同時測量》特邀報告

       微塑料為粒徑小於5mm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薄膜,普遍存在海洋及內陸環境中,已成為新的全球性環境汙染問題。由於缺乏微塑料在天然環境中的濃度和特性等信息,造成微塑料新型汙染物環境效應的研究正面臨挑戰,因此,亟需建立微塑料收集、分離、表徵和定量的標準化方法。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高峽在《「微塑料」分析測試技術》的報告中,簡要介紹了微塑料樣品的採集、分離方法,以及目視鑑別法、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拉曼光譜法等微塑料分析測試技術,並探索顯微紅外光譜及粒度粒形成分分析儀在微塑料鑑別中的應用,測試對比發現,顯微紅外光譜點掃描+反射模式、粒度粒形成分分析儀均具有較好的鑑別效果。

高峽作《「微塑料」分析測試技術》報告

       常用的噴霧粒徑和速度測量技術有雷射衍射粒度儀、幹涉粒子成像儀、相位都卜勒粒子分析儀等,但這些技術都有各自的應用範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上海理工大學副教授周騖在《基於離焦成像的噴霧粒徑和速度測量技術》報告中,提出一種基於離焦成像的前沿測量技術,採用單鏡頭雙相機系統以解決離焦成像中的二義性問題;基於離焦成像原理提出了顆粒粒徑和深度測量的不同圖像處理算法,分析了不同算法的測量誤差與影響因素,並對該方法在噴霧測量中的應用展開研究。該方法有明確的測量深度範圍,可獲得數目濃度;易與3DPTV方法相結合獲得三維顆粒速度場。

周騖作《基於離焦成像的噴霧粒徑和速度測量技術》報告

       此外,中國計量大學教授於明州、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彭力、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於海濤、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張洪朋、山東理工大學教授劉偉等行業大咖紛紛帶來精彩報告;同時,多家顆粒測試與表徵儀器名企的技術咖齊聚本會場,共同奉獻了一場學術盛宴。

報告人:珠海真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福根

報告題目:不同雷射粒度儀測量結果存在差異的深層原因探討

報告人:儀思奇(北京)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楊正紅

報告題目:顆粒球形度的表徵、分級及其應用

報告人:貝克曼庫爾特商貿(中國)有限公司 張強

報告題目:高分辨粒度表徵技術與其研發、質控應用

報告人:馬爾文帕納科公司 楊凱

報告題目:通過毛細管動態光散射技術擴展流體力學尺寸測量的範圍

報告人:大昌華嘉科學儀器部 姜丹

報告題目:增材製造中TPU材料的性能表徵

報告人:珠海歐美克儀器有限公司 官澤貴

報告題目:鋰電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粒度分布測試方法優化及應用研究

報告人: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 寧輝

報告題目:動態光散射技術的測量進展及應用

部分參會人員合影

      更多報導請關注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專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分會場丨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
    本次分會場由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SAMPE 中國連續第8次舉辦。該分會場主題為「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複合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和檢測技術貫穿於複合材料的研發、應用、結構設計和服役等過程,該分會場所涉及的試驗和檢測技術是複合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多年來一直是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踴躍交流學習的平臺。
  • 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通知(第...
    >口頭報告以及牆報交流,會議同期將舉辦郭慕孫先生百年學術紀念論壇、2020年海峽兩岸納米及超微顆粒材料未來發展高端學術研討會、青年科學家論壇、2020年會同期舉辦顆粒/粉體技術、設備和儀器展,展覽內容包括:測試分析儀器,顆粒/粉體製備技術及設備
  • 第二十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在重慶成功舉辦
    2020年8月19日,「第二十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在重慶保利花園皇冠假日酒店盛大開幕。本屆會議由中國航空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中國航空學會失效分析分會、中國航空學會結構與強度分會、中國航空學會材料工程分會、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承辦。
  •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複合材料測試及評價精彩預覽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複合材料測試及評價精彩預覽 2020-10-1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20-11-13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需求很火熱,發展正當時——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側記
    學術年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出席。學術年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最新進展的交流。  繼大會報告後,八個分會場同時上演。其中的「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更是火爆異常!
  • 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圓滿成功 日立高新華麗亮相分會場
    2018年5月5日,為期四天的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在浙江杭州盛大開幕。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平臺。
  • 熱點分會場之「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精彩分享
    大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最新進展的交流。延續往屆會議大家對第2分會場「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的關注熱度,該會場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分會場之一。  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原子尺度上實時動態觀察物質在熱、電、氣、壓力、磁、液體及化學反應等外部條件作用下的微結構演化成為可能,實現了在電鏡內部對物理和化學反應的動態、實時原位觀測。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表徵與測試技術是科學鑑別納米材料、認識其多樣化結構、評價其特殊性能及優異物理化學性質、評估其毒性與安全性的根本途徑,也是納米材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1 納米材料的表徵納米材料的表徵是對納米材料的性質和特徵進行的客觀表達,主要包括尺寸、形貌、結構和成分等方面的表徵。
  • 第二十一屆全國複合材料學術會議在呼和浩特成功召開
    2020年8月26日,由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內蒙古科協聯合主辦,中航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國航空學會複合材料分會承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複合材料學術會議本次大會的9個分會場覆蓋了「金屬基複合材料」、「陶瓷基及碳基複合材料」、「樹脂、預浸料及中間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增強體」、「複合材料結構設計與應用」、「複合材料工藝與裝備」、「性能表徵與檢測」、「結構功能一體化複合材料」、「綠色複合材料及回收利用」等複合材料的熱點領域和重點方向,共交流論文100餘篇。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17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1月13日—14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2017年學術年會。本次年會採用特邀報告、主題報告、專題報告、青年學者報告、牆報交流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優秀科研成果,同時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發展迅速,已由第三梯隊成功躍升至第二梯隊。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材料表徵分會場集錦_資訊中心_儀器...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儀器信息網聯合報導:2020年11月22日,「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市新希望皇冠假日酒店盛大開幕。為期三天的大會吸引了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電子顯微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千餘人參會。
  • 第六分會場--掃描探針顯微鏡(STM/AFM)報告安排--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中國電鏡網官方微信電鏡網為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旨在促進顯微學領域學術交流        本屆年會將設立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分會場,材料科學分會場包含:1.顯微學理論、技術與儀器發展;2.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3.功能材料;4.結構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變與擴散;5.先進顯微分析技術在工業材料中的應用;6.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場(STM/AFM等);7.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8. 低溫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9. 生命科學顯微成像技術研究分會場;10.
  • 21大咖雲解析顆粒應用與檢測前沿發展|8大亮點搶先看
    其中生物製藥向的顆粒學研究;與環、健康息息相關的氣溶膠研究;不斷向「小」進軍的超微及納米顆粒研究;以及顆粒檢測與表徵新技術研發都是近年來顆粒學研究應用的熱區之一。特別在疫情之下的2020,更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 顆粒『圈』群賢畢至 第十一屆全國顆粒測試學術會議廣州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1月16日,為期兩天的「第十一屆全國顆粒測試學術會議暨2017全國粉體測試技術應用研討會」在廣州如期召開。大會由中國顆粒學會顆粒測試專業委員會主辦,華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珠海真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院所、檢測機構、儀器設備廠商等顆粒測試『圈』內12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
  •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2020年內分泌代謝...
    原標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2020年內分泌代謝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6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主辦
  • 遊戲《控制》深度評測,SCP愛好者的一場饕餮盛宴
    雖然遊戲的支線中有體型巨大的BOSS戰,但是在主線上正經的BOSS戰並沒有多少,甚至前期是BOSS後期就變精英怪了,讓人更想不明白的是居然沒有最終BOSS戰,最後的一場戰鬥居然是打一波一波的小怪,從遊戲開始到最後,所有的雜兵精英怪一次性扔給玩家去刷,這種偷懶的最終BOSS戰設計無疑是遊戲的扣分項。
  • 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
    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市能源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低碳汽車熱管理前沿技術創新團隊聯合舉辦的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ISNMHMT2020)於2020年12月11-13號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
  • 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普及腫瘤防治知識 聚焦前沿學術交流
    11月13日,一場以「絕處逢生」為主題的科普大會,將把本次CCO大會的科普系列活動推向一個高潮。「我們邀請了重量級嘉賓,將從醫者、科技、人文、患者四個角度,展開一場關於腫瘤的多元深度對話,引發公眾對生命的思考,傳遞醫學人文的溫度,提高腫瘤防治工作的關注度」。
  • 2019年度南開物理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邢曉東) 為了提高物理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加強交流,增進師生了解,物理科學學院聯合泰達應用物理研究院及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教研室,於201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省身樓和第三教學樓舉辦了「2019年度南開物理學術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