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17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2020-12-05 經濟日報

1月13日—14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2017年學術年會。本次年會採用特邀報告、主題報告、專題報告、青年學者報告、牆報交流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優秀科研成果,同時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發展迅速,已由第三梯隊成功躍升至第二梯隊。

智享海洋科學饕餮盛宴

此次年會是一次知識與經驗的獲取,更是一場智慧和靈感的碰撞,來自國內外涉海單位的1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應對全球性問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年會共舉辦報告157場,其中特邀報告6場。特邀報告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王斌,百度集團副總裁王海峰,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加拿大科學院及工程院院士王泉,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擔任主講人,分別做了《大洋鑽探—回顧與展望》《Earth system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a Monsoon perspective》《人工智慧的機遇與挑戰》《新型智能材料進行海洋能量收集研究》《認知海洋,藍色解碼》《三極變化對全球與區域的影響:過去、現在和未來》六場學術報告,集中展現了海洋前沿成果和優秀科研力量,提出了海洋科研領域的新現象、新機理,為加速學術融合提供了新見解、新途徑,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年會匯集了13場科研創新單元主任報告。功能實驗室主任、聯合實驗室主任及海外研究中心主任分別就研究動態、最新成果、發展規劃做了主題報告,全面介紹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在體制機制、科學任務、科研產出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此外,共舉辦專題報告116場、青年學者報告22場,展示牆報209份,評選出「優秀青年學者報告獎」6項,「優秀牆報獎」6項,激發了青年科學家努力探索、敢於嘗試的創新熱情,為開展原創性研究奠定了基礎。豐富多彩的內容,耳目一新的形式,在海洋科學的饕餮盛宴中,海洋科技創新的靈感不斷迸發,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相繼湧現。

打造創新發展藍色引擎

此次年會是一場暢談學術、激發創新思維的總結性大會,更是一場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盛會。新型颱風預報模式、《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相繼發布,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打造了藍色發展引擎。

區域海洋動力學與數值模擬功能實驗室主任喬方利發布了新型颱風預報模式,在湍流這一國際難題上取得了新突破。他指出,波浪破碎產生的飛沫可大幅度增加海氣之間的熱量通量,使得預報的颱風變強;而波浪產生的湍流混合及降雨過程則可減少海氣熱通量,使得預報的颱風變弱。這些物理過程共同作用可大幅減少颱風強度的預報偏差。基於上述理論,喬方利團隊發展了一套適用於颱風科學研究與實際預報的中尺度區域海氣耦合模式,顯著提高了颱風強度的預報水平。該研究結果為提高颱風強度預報奠定了堅實科學基礎,對颱風預報以及海洋減災防災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為世界海洋減災防災貢獻了最新中國方案。

新華社海洋事業部主任牛曉民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報告》主要包括指數評價結果、中國評價分析、分項指數分析等,基於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應用及創新環境四個維度,對全球25個樣本國家的海洋科技創新情況進行指數評價。結果顯示, 2017年位居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德國、日本、法國、挪威、中國、韓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報告》指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指數達到67.3,已由第三梯隊成功躍升至第二梯隊,未來中國將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並逐步向第一梯隊靠攏,為全球海洋經濟與海洋科技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報告》由海洋國家實驗室與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編制。

奏響海洋強國華彩樂章

陳宜瑜理事長介紹了海洋國家實驗室的學術成就和未來展望。他指出,在科技部、發改委、農業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山東省、青島市政府的支持推動下,海洋國家實驗室科研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劉延東副總理視察並指導實驗室建設,海外聯合研究中心、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建設相繼啟動,大洋鑽探取得重要進展……海洋國家實驗室步入快速發展新時期。下一步,海洋國家實驗室將按照中央建設部署要求,圍繞國家強國目標,進一步完善「核心+網絡」的戰略部署,探討引領未來發展的新途徑,帶動國家科技力量的優化布局和自主創新能力躍升,積極推動國家海洋事業發展,為建設海洋強國奏響華彩樂章。

吳立新主任對2017年工作進展作了總結報告。他指出,2017年海洋國家實驗室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2017年,海洋國家實驗室SCI收錄論文985篇,在Nature及其子刊發表論文49篇;獲批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四個專項,經費約2億元,在研項目經費達45.8億元。海洋國家實驗室積極推進大型科研平臺建設,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等聯合發起大洋鑽探船建設計劃,全球第三條大洋科考船「夢想號」將於2021年下水,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積極爭取億級超算建設,與山東省科學院、浪潮集團合作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領域最快的2600萬億次/秒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創新海洋科考管理模式,建立了國家級深遠海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2017年中國三艘4000噸以上的考察船全部來自海洋國家實驗室;建成智慧海洋等三個聯合實驗室、海陸氣候環境變化等三個開放工作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海洋國家實驗室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著力推進藍色科技一線進展,認真完成各類方案立項工作,為建設海洋強國奏響華彩樂章。

此次年會作為海洋國家實驗室舉辦的第三次學術年會,是對該階段學術成果的集中展示和成功檢閱。年會的成功舉辦,集中展示了海洋國家實驗室最優秀的科研成果,彰顯了海洋國家實驗室雄厚的科研實力,展現了海洋國家實驗室的強大凝聚力和號召力。作為中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海洋國家實驗室將繼續匯聚全球科技優勢單元,圍繞「海洋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前沿引領性、戰略性、基礎性、顛覆性科技創新,聚焦重大科學目標和任務,努力成為代表國家水平的海洋戰略科技力量,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繪就宏偉藍圖!

海洋國家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主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青島市科技局副局長吳緒永,青島藍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嶽國峰及來自國內外涉海單位的1200餘名海洋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出席會議。科技部基礎司副司長郭志偉、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司長曲探宙出席會議並致辭。

(見習編輯:陳蓉蓉)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
    (中國網10月31日訊)2017年10月31日上午,中國海洋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的中國海洋科技」。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山青表示,過去的五年,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不斷加強,《全國海洋科技興海規劃》、《海洋可再生能源規劃》等法規相繼出臺,更加明確了海洋產業的政策導向。五年間,海洋經濟發展持續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速,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周年 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開幕。記者從此次學術年會上了解到,經過五年的運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山東省作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
    11月28-30日,山東省作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創新發展與糧食安全」,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山東省科協副主席、山東農學會理事長、山東省農科院院長萬書波,青島農業大學校長宋希雲,山東省作物學會理事長、山東省農科院副院長張立明等領導出席會議,來自全省各地的專家、學者和農業科技工作者270餘人參加大會,共享山東作物科學創新發展成果,以高質量創新助推山東農業高質量發展。
  • 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支持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設等...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王鎮富 張楊)今天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支持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設、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海研究中心在青島藍谷啟動
    1月11日至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舉辦。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宣布啟動建設深海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
  •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召開
    9月30日,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化大樓312報告廳召開。生化與細胞所所長劉小龍,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王學才應邀出席開幕式。
  •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6年10月2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2014年4月17日-20日在青島黃海飯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承辦。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記者李靜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啟幕。凝心聚力協同發展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在講話中談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自2000年發起至今,幾代海洋人二十載問海求索,不懈奮鬥,共築起凝心聚力、協同發展的大舞臺。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視察,發表了「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的重要講話。總書記深沉的海洋情懷,給予了我們莫大(博客,微博)的鼓勵。
  • 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召開聯合實驗室年會
    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召開聯合實驗室年會2012-03-07 11: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獐子島        瀏覽量: 1842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3月4日,中科院海洋所與獐子島漁業在青島召開海洋生態養殖聯合實驗室
  • 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
    10月8日~9日,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本次年會由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海洋學會聯合主辦,來自百餘家機構的400多位代表參會,交流論文達200餘篇,涉及極地基礎科學研究、極地工程技術、極地戰略政策等領域。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作大會發言。
  • 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召開2017年學術年會
    華龍網11月24日21時50分訊 2017年11月18-19日,2017年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學術年會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理科大樓一樓會議大廳(LA101)順利召開。副理事長陳國平、宋方洲、柴友榮、楊星勇、江渝、 戴雙雙、秘書長湯華以及其它理事和會員共220名出席了會議。
  • 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領域專家學術交流會在青島召開
    青島新聞網11月30日訊(記者 韓彤彤)28日上午,面向未來的海洋腐蝕與防護學術研討暨侯保榮院士從事科研工作50周年學術交流會在青島召開。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宮聲凱等出席會議,來自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兄弟院所、高校及合作企業的專家等200餘人參加會議。
  • 青島藍谷又一新成果!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入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8月21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以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Weakening Atlantic Niño-Pacific connection
  • 青島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研究中心 實驗室6月運行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西區工程)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東區工程)    青島新聞網4月16日訊 今天9時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
  • 第十四屆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兩千人共享盛會,綻放青島!
    2018年10月20日,主題為「HPC+一切皆可計算」第十四屆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HPC China2018)在青島勝利閉幕!大會特邀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吳立新院士,中國工程院陳左寧院士、王恩東院士,齊魯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王英龍研究員,CCF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主任孫凝暉研究員出席大會。
  • 關於厄爾尼諾現象,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新研究成果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今天,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蝴蝶效應與厄爾尼諾在全球變暖下的自我調節機制》的文章。該成果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為第一作者,吳立新院士為共同通訊作者,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在讀博士生耿濤以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的多位知名學者為合著者的科研團隊共同完成。
  • 2019年油氣地球物理學術年會在南京成功召開
    2019年油氣地球物理學術年會在南京成功召開 2019-12-11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舉行 發布十大海洋前沿問題
    新華網青島8月16日電(郭亞麗)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協在會上發布了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本次論壇以「加快海洋科技創新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戴民漢等六位院士做了現場主題報告,就當下海洋科技領域熱點問題交流了觀點。
  • 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
    12月18日,依託研究總院管理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水合物國重室)在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系統回顧了2018-2020年水合物國重室科研創新成果,總結建設經驗,審議未來發展方向,安排部署「十四五」攻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