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9日,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本次年會由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海洋學會聯合主辦,來自百餘家機構的400多位代表參會,交流論文達200餘篇,涉及極地基礎科學研究、極地工程技術、極地戰略政策等領域。
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作大會發言。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汪品先,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研究員周宏巖,中山大學教授程曉,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李忠勤作特邀報告。
年會圍繞全球變化背景下的冰凍圈雪冰演化、極地海洋環境變化與生態效應、極地新興汙染物賦存及生態環境影響、極地生物資源——基礎認識與利用潛力、極地古海洋與古氣候演化及其全球影響、太陽風能量注入對極區大氣和空間環境的影響、南極天文學研究、極地政策與「冰上絲綢之路」、極地戰略與科學重點領域研討、極地站基生態環境學術與發展研討和極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與應用等11個研究方向作了分組報告,全面展示了南極冰蓋過程與氣候變化、極地新型汙染物特性及變化、海洋古氣候記錄、極光和電離層特徵及變化、極地生態系統及資源特性、極地遙感與大地測量技術、極地環境監測技術及我國極地戰略等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