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時事
1.中國極地科學基礎研究確定6大優先領域
10月8日,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在「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表示,由極地考察辦公室牽頭組織編寫的《極地科學基礎研究優先領域》規劃,已確定6大優先領域,希望未來5-10年科學家能對此6大領域的創新研究有所貢獻。
2.我國形成兩船、六站等極地考察保障格局
10月8日,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會議說明目前我國已躋身極地考察大國行列,形成「兩船、六站、一飛機、一基地」的支撐保障格局。
3.「南極2」號極地全地形車出徵南極執行科考任務
10月6日,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貴州詹陽重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舉行交車儀式,由雙方共同研發的「南極2」號極地全地形車將奔赴南極,助力南極科考。
4.我國首次實現水下滑翔機在北極海域組網觀測
第十次北極考察期間,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實施了水下滑翔機觀測項目,採用「海燕」水下滑翔機搭載溫鹽深和溶解氧傳感器,對北極海域水體與生化要素進行了組網觀測。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水下滑翔機在北極海域的組網觀測。
5.我國早在史前時期就開發漁業資源
最新考古發現表明,我國沿海地區居民早在史前時期就開始經略海洋,開發漁業資源。商王朝東部邊疆到達了今天黃海、渤海西岸,並大規模開發濱海的鹽業資源和貝類資源,還通過貿易等手段從其他更遠的海洋內獲取貝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