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心參加金磚國家「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第三屆會議

2020-09-27 全國產經平臺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金磚國家(BRICS)「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第三屆會議於2020年9月23-24日在線舉行。本次會議由印度擔任主席國,來自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50餘人參會。21世紀中心作為金磚國家「海洋和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中方聯合牽頭單位,陳其針副主任率團在線參會。

會議以「海洋極地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五國參會代表分別報告了本國海洋與極地科學研究進展、發展藍圖、金磚國家合作現狀,並圍繞金磚國家海洋極地領域科研優先合作主題、共享航次和船時、《聯合國海洋可持續發展十年規劃(2021-2030)》等主題進行了討論。五國均認識到在自願參與、平等和互利互惠的原則下,期望進一步加強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科技創新合作,發揮金磚五國間雙邊及其他形式的多邊框架科技創新合作潛力,推動五國海洋與極地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工作。此次會議更新了金磚國家在海洋與極地科學領域優先合作主題,就改進合作研究項目的申請程序和資金支持提出了建議,並重申了前期關於基礎研究設施共享、聯合航次共享和聯合調查研究的承諾,將通過卓有成效的合作行動推動相關工作,並開展「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發展路線圖編制工作。會議決定「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第四屆會議將於2021年在中國青島舉辦。

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是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領域。2015年3月,金磚五國科技創新部長級會議期間,各國共同籤署《金磚國家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建立「海洋和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作為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機制的13個工作組之一,「海洋和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分別於2018年、2019年在巴西、俄羅斯召開兩次工作組會議,在推動金磚國家海洋極地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目前,「海洋和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中方工作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共同牽頭開展。

(來源: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銳科技,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21世紀中心參加金磚國家「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第三屆...
    21世紀中心參加金磚國家「海洋與極地科學」專題領域工作組第三屆會議 2020-09-2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莫斯科宣言
    我們強調金磚國家在遙感衛星領域進一步開展合作的重要性。  21、我們強調應確保包括空間行動安全在內的外空活動的長期可持續性。我們歡迎聯合國和平利用外空委員會第六十二屆會議通過報告,提出關於外空活動長期可持續性的21條指南。我們支持為解決該問題設立的工作組,並為落實其商定的架構和工作方案作出貢獻。
  • 極地強國建設是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網上海10月27日電(記者谷業凱)2016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27日在上海召開。年會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海洋學會聯合主辦,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山青做了大會發言,國務院參事徐錠明和澳大利亞南極局Gwen Fenton女士在會上做了特邀報告。
  • 21世紀的極地環境保護需要更加密切而深入地國際合作
    英國科學家在南極冰蓋開展科學考察在大會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前副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Jean Jouzel教授的主題發言,著重介紹了我們能從極地深層冰芯數據了解到的歷史和未來氣候變化的訊息
  • 2016第三屆海洋材料與腐蝕防護大會在寧波舉行
    2016第三屆海洋材料與腐蝕防護大會在寧波舉行 2016-09-22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第二屆中國極地青年論壇在中國科大召開
    5月25—26日,由中國極地青年科學家協會(APECS China)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極地青年論壇」在中國科大東區活動中心五樓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辦
  • 海洋日報|中國極地科學基礎研究確定6大優先領域
    國內時事1.中國極地科學基礎研究確定6大優先領域 10月8日,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在「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表示,由極地考察辦公室牽頭組織編寫的《極地科學基礎研究優先領域》規劃,已確定6大優先領域,希望未來5
  • 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金磚國家等青年交流會舉辦
    10月31下午,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金磚國家等青年交流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交流會的主題為「國家對青年人才的培養、青年學者的成長經歷與收穫」。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學會學術部部長、企業工作辦公室主任宋軍出席交流會並講話。以金磚國家為主的大會「青年差旅獎」資助的青年學者、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資助的青年學者參加交流會。
  • 國際極地領域專家齊聚江科大研討極地船舶
    金山網訊 21日,由江蘇省教指委主辦、江蘇科技大學承辦的2019年江蘇省研究生「極地科學與海洋工程」學術創新論壇暨「極地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研討會,在江蘇科技大學舉行。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挪威、瑞典等極地領域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以及河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以及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等18家高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研究生代表參加學術研討。會議以主題報告的形式開展。開幕式中江蘇科技大學長江學者吳國雄教授做題為「極地流體力學:波/冰/體相互作用」的大會學術報告。
  • 中科院「十四五」規劃海洋領域專家研討會召開 | 海洋領域專題研究...
    發展規劃局局長謝鵬雲,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趙千鈞,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副局長楊為進,前沿科學與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務局、科技促進發展局、發展規劃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海洋領域專題研究組組長、海洋所/煙臺海岸帶所所長王凡,海洋所黨委書記王輝、侯保榮院士、孫松研究員、孫黎研究員,南海海洋所副所長林間,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李碩,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黨委副書記代亮,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高峰研究員,聲學研究所張春華研究員及院屬相關單位代表等
  • MOSAiC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現場工作總結會議在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
    新聞速遞  2020年12月21日,MOSAiC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現場工作總結會議在珠海市伍舜德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辦,南方海洋實驗室負責承辦。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及相關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員參與了此次會議。
  • 國家海洋局:海洋合作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領域
    新華網廈門11月6日電(記者付敏、楊維漢)6日,2015廈門國際海洋論壇暨第五屆發展中國家海洋可持續發展部長級論壇在廈門開幕。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海洋合作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合作領域。
  • WMO第三屆「定量降水估計與預報」國際會議在南信大開幕
    中國氣象報記者 賈冰 通訊員 何曉進 張玲 張錦文報導  日前,為期五天的WMO第三屆「定量降水估計與預報」國際會議在寧召開,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會議旨在提高天氣預報中定量降水估計和預報能力。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17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本次年會採用特邀報告、主題報告、專題報告、青年學者報告、牆報交流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優秀科研成果,同時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發展迅速,已由第三梯隊成功躍升至第二梯隊。
  • 北大應用物理中心組織的第四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舉行
    ,旨在利用知名大學和國際會議所創造的良好國際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外學者交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學者投入到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推進高能量密度科學發展,為國家大科學工程和高新技術發展貢獻力量。此次國際會議邀請到了多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和學術領頭人,旨在利用知名大學和國際會議所創造的良好國際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外學者交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學者投入到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推進高能量密度科學發展,為國家大科學工程和高新技術發展貢獻力量
  • 「阿秒光源前沿科學與應用」香山科學會議召開
    阿秒光源是21世紀初誕生的一種新型光源,具有寬頻譜、窄脈寬、高光子能量、高時空相干性等優點,其脈寬與原子內電子運動尺度相當,為物理、化學、生物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超快過程探究和高時空解析度成像提供了新技術,為了解化學反應和人工光合作用、生物結構特性及生命機理、新材料合成與應用等科學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法。  會上,10位專家作專題報告。
  • 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滬舉行 致力推動中國地球科學轉型
    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教授2日在上海參加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時如是說。1500餘名專家學者,來自中國180餘家單位,34個專題、逾千篇論文摘要、每天9個分會場同時開講,不設主席臺、不辦開幕式,青年學者與院士平起平坐……當天,為期3天的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會場內濃鬱學風撲面而來。
  • 綠會參加2018APEC海洋垃圾防治創新途徑研討會
    《亞太經合組織(APEC)海洋垃圾防治創新途徑研討會》7月26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海洋垃圾防治創新途徑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辦。此次會議是由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主辦的。
  • 十一院空氣動力科學中心《氣體物理》第三屆編委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11月12日,十一院空氣動力科學中心《氣體物理》編輯部在廈門組織召開第三屆編委會第五次會議,共有35位編委、嘉賓出席會議,會議由主編李鋒主持。會議首先由編輯部進行工作匯報。>1、加強對期刊讀作者群體的分析,進一步思考和明確期刊定位及期刊特色,充分發揮主辦單位優勢,重點關注交叉學科,辦一本特色鮮明的期刊;2、講究期刊發展的戰略和戰術,在戰略上不過分關注評價指標,在戰術上講究方式方法;3、充分發揮編委會在組稿審稿工作中的作用,持續提升期刊品質;4、精選專題內容
  • ...輕型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三屆技術委員會會議暨天津大學...
    本站訊(攝影 唐蒙)5月17日,輕型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三屆技術委員會會議暨天津大學氫能動力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舉行。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舒歌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蘇萬華等知名專家教授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