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周年 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開幕。記者從此次學術年會上了解到,經過五年的運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據了解,此次年會作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辦的第六次學術年會,集中展示了運行五周年科研碩果,促進了海洋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的思維交流,彰顯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雄厚科研實力和強大感召力。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講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供圖)

這些科研碩果包括: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裝備等重大戰略任務穩步推進,全球最大的區域海洋觀測網「兩洋一海」定點觀測系統邁入實時化時代;以自主研發的譜系化水下滑翔機、Argo浮標、深海大浮標、實時潛標、聲學與電磁傳感器等為代表的一批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取得突破;深海多圈層能量與物質循環理論取得重要進展。公共科研平臺支撐能力跨越式提升,基本覆蓋海洋領域重點學科方向和事關海洋科技長遠發展的關鍵領域,服務能力和運行效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兩年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比肩全球頂尖的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獲得每十年一次的「第四屆(2029)世界海洋觀測大會」舉辦權,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成為亞洲第一位榮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領導力最高獎——Ambassador獎的學者,並同時成為中國海洋界首位AGU Fellow。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報告(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供圖)

舉世矚目科研成果的背後,是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探索的不斷深入。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刻把握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按照中央在重大領域組建一批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的重要部署,加快推進實驗室治理現代化,勇挑「試點」重擔,大膽探索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思路、運行管理體制與機制。探索建立理事會管理、學術委員會指導、主任委員會負責的「三會」治理模式,充分體現「去行政化」和機構「扁平化」;打破傳統人才管理體制,試行科研人員以「雙聘」為主,與協同單位共享科研成果,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瞄準世界前沿問題、關鍵核心技術及引領未來發展的顛覆性技術,自主設立「鰲山科技創新計劃」「問海計劃」項目,寬容失敗、鼓勵探索,為重大科學計劃的凝練提供預研;探索「盤活存量、開放共享」的大型科研基礎設施管理運行模式,極大發揮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據悉,本次年會將持續至23日, 設5個專題報告會場,共有99個專題報告、20個青年學者報告,匯聚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相關焦點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啟幕。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五年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啟幕。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五年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記者李靜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啟幕。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
  • 青島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研究中心 實驗室6月運行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西區工程)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東區工程)    青島新聞網4月16日訊 今天9時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備受關注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終於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
  • ...所聯合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首次實現幹涉成像雷達...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海洋和內陸河湖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生態文明思想,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陸海統籌」國家發展戰略,為我國陸海水資源的調查監測工作提出了內在要求和新的方向。對陸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的水資源調查監測是自然資源部「兩統一」職責的具體內容之一。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海研究中心在青島藍谷啟動
    1月11日至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舉辦。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宣布啟動建設深海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
  • 青島藍谷又一新成果!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入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8月21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以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Weakening Atlantic Niño-Pacific connection
  • 位於鰲山灣畔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打造世界級藍色高地
    1青島海洋工作者,永遠記得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也永遠記得那個特殊的日子——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大廳裡滿含深情地說:「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
  • 關於厄爾尼諾現象,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新研究成果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今天,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蝴蝶效應與厄爾尼諾在全球變暖下的自我調節機制》的文章。該成果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為第一作者,吳立新院士為共同通訊作者,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在讀博士生耿濤以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的多位知名學者為合著者的科研團隊共同完成。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17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1月13日—14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2017年學術年會。新型颱風預報模式、《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7)》相繼發布,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打造了藍色發展引擎。 區域海洋動力學與數值模擬功能實驗室主任喬方利發布了新型颱風預報模式,在湍流這一國際難題上取得了新突破。
  •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報導!關於全球變暖,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近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黃剛教授團隊、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的研究團隊,在全球變暖對印度洋偶極子事件的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正位相印度洋偶極子強事件在全球變暖下表現為發生頻率增加
  • ...山東首個園區內載人無人駕駛項目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
    韓星攝日前,在國內頂尖技術的「加持」下,青島的「無人安全駕駛」夢想變成了現實——全省首個園區內載人無人駕駛項目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園區內試運營。可以實現最高時速60公裡 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園區內,6輛無人駕駛小巴正在平穩運行;目前,園區共設置了7個站點,每個站點前都會有車輛自動停站。
  • 山東推動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早日獲得中央批准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順利召開。他表示,在國家部委的指導下,在理事會的領導下,在兄弟單位的支持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創新探索、重大戰略任務實施、科研平臺建設、國際合作深化、服務地方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將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奮力拼搏,努力為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 山東省於傑副省長到青島調研海洋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委創建國家實驗室領導小組會議精神,5月23日,山東省副省長於傑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調研,並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推動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落實、落細
  • 關於全球變暖,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新發現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近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黃剛教授團隊、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的研究團隊,該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子刊《自然氣候變化》進行了線上報導,進一步彰顯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海洋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重要國際影響力。
  • 青島助力我國「兩洋一海」 實時觀測實現跨越式發展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牽手」海大構建先進實時觀測系統
    近日,青島助力我國海洋科考再迎跨越式發展。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共同承擔的西北太平洋綜合科考航次在黑潮延伸體海區的科考任務順利結束,完成了我國在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體實時定點觀測系統一期構建。這也標誌著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兩洋一海」,即「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關鍵海區深海實時觀測能力建設實現了全面跨越發展。
  •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報導!關於全球變暖,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新發現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近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黃剛教授團隊、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的研究團隊,在全球變暖對印度洋偶極子事件的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正位相印度洋偶極子強事件在全球變暖下表現為發生頻率增加。
  • 中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發布2019年多項研究新成果
    中新社青島1月12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中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12日在青島結束2019學術年會。會上,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集中展示了「透明海洋」 「海底發現」 「藍色開發」等重大任務推進情況及2019年新取得的眾多科研碩果。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稱,2019年,全球最大的區域海洋觀測網「兩洋一海」定點觀測系統邁入實時化時代,一批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自主研發取得突破,深海多圈層能量與物質循環理論取得重要進展。
  •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施工現場,多數建築主體已經完成,工人們正在清理廢料。據介紹,項目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封頂,三期也已開工,全部建設工作預計2014年年底前完成。按照規劃,實驗室將以"方向優勢+功能實現"的組合方式,建設15個海洋功能實驗室、9個公共實驗平臺和3個技術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