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位到來的節氣,後面還有小寒和大寒,這一年的節氣就這樣要結束了。而冬至節氣通常在12月21號~23號到來,這主要看太陽到達黃經270°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因年份不同,可能在21號到來,22號或者23號都可能,所以這三天就是冬至交節的時間。
冬至節氣在農村很熱鬧,是我國傳統「四時八節」的最後一個節,有人可能對四時八節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也展開說一些。四時是說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八節是說的這四個季節的八個節氣,春季的立春、春分,夏季的立夏、夏至,秋季的立秋、秋分,冬季的立冬和冬至。而冬至就是冬季最後一個時節,有總結和傳承的意味。
今年的冬至時間是在陽曆12月21號到來,農曆冬月初七。
冬至含義是什麼?
冬至含義我們就要看古籍中對冬至的解釋,據《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對冬至的描述是:「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可以看出,古人對冬至的認識,說冬至節氣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中旬到來。但是,今年冬至節氣是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還是在上旬,這解釋有差別啊?這是因為今年農曆閏四月,所以農曆來的比較遲,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終藏之氣」這裡指的就是寒氣,寒冷節氣;「至此而極也」說的是到了冬至節氣這天,寒冷天氣就要達到極致點了,所以這也是數九寒冬的開始。
冬至節農村有啥風俗呢?
其實,對於冬至節,人們主要還是在「補冬」上,是人們通過吃「熱食」來補身體以抵禦寒冷天氣。在這裡南北方還是有不同之處的,比如南方人流行冬至節吃湯圓,而北方認也是「冬至吃餃子」,其實都是象徵團團圓圓美好祝福。至此,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冬至日如今人們更喜歡做各種臘肉,比如臘腸、臘肉、臘雞、臘魚等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