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為何遍及世界?外國網友吵開了……

2020-12-01 鐵血網官方號

眾所周知,近40年來,中國的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建立完善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之後,如今的中國早已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

——2018年,中國工業產值佔全世界30%,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和。

中國製造遍及世界,這就是當前世界製造業格局最現實的客觀狀態。

對此,就有外國網友提出了疑問:

為什麼大多數東西都是在中國製造/組裝的?

1、Albert

You ask why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but you should change that question to, 「Why are a lot of items made in China」 ? Not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 I am going to guess that you are younger than 40 so don’t really have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he progress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ver time.

你問為什麼所有的東西都是中國製造的,但是你應該把這個問題改成,「為什麼很多東西都是中國製造的」?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中國製造的。我猜你還不到40歲,所以對製造業的發展沒有太多經驗。

I only go back to the 1950’s so I will start there but the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goes way back in history. Back in the 1950’s and early 1960’s Japan was the country most well known for being the place to get all your cheap 「crap」 manufactured. Cheap toys, cheap plastic merchandise. They progressed to manufacturing better quality and value added merchandise until the labor costs priced them out of the cheap goods manufacturing segment.

我只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但製造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早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初,日本就以製造廉價「垃圾」而聞名。便宜的玩具,便宜的塑料製品。直到勞動力成本把他們擠出了廉價產品的生產環節,他們開始生產質量更好、附加值更高的商品。

They moved their cheap goods manufacturing to other low labor cost areas like South Korea, Taiwan, and Hong Kong to name just a few. Those countries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as Japan and progressed from making cheap goods to manufacturing higher quality value added merchandise. This took place in the 70’s and 80’s. By around 1990 the labor cost in these countries got too expensive and factories began to move to China. And the trend continues. China started out manufacturing cheap goods and has progressed to more technical value added products. Now, as labor costs are increasing in China you will begin to see more factories making cheap goods moving out of China to other low labor cost countries.

他們把廉價商品製造轉移到其他低勞動力成本地區,如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這些國家追隨與日本相同的趨勢,從製造廉價商品發展到製造高質量的增值商品。這發生在70年代和80年代。到1990年左右,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變得過於昂貴,工廠開始遷往中國大陸。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中國大陸開始製造廉價商品,並已發展到更具技術附加值的產品。現在,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你將開始看到更多生產廉價商品的工廠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低勞動力成本國家。

2、Charles

I have been traveling a lot to China for the production of IoT products. This falls on the Engineering triangle. China can produce Quality, Fast, Cheap.

出於其對物聯網產品的生產,我經常去中國。這屬於項目管理三角形。中國可以高效率地生產質量好、價格便宜的產品。

I feel all the answers about cheaper labor is missing the point of the question. Since the majority of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have cheaper labor. From most of Africa, South America, India, and so on... Cheap labor has already been pointed out. Here are a few more:

我覺得所有關於廉價勞動力的答案都沒有抓住問題的重點。因為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動力更便宜。比如非洲大部分地區,南美洲,印度等等…廉價勞動力這一原因已經被指出。這裡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Mostly because it has a billion people, about the same as the rest of the developed world combined, but isn''t yet developed enough to be heavy in service industries.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有10億人口,與其他發達國家人口總和大致相當,但還沒有發展到服務業佔很大比重的程度。

Chinese have been very lucky to get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train before cheap automation made that path to development obsolete.China has invested a lot in infrastructure. Factories have reliable power, good highway and rail system to port, and large modern ports.

在廉價的自動化技術這條發展道路過時之前,中國人很幸運地坐上了工業化的火車。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工廠有可靠的電力,還有良好的公路和鐵路系統,以及大型現代化港口。

3、Edwin

If you pick Quality and Time:

如果選擇質量和時間:

China has the capacity for quality items too, the bulk of electronics like Lenovo, Apple products come from China. They are generally high quality and available immediately. But those products are not always "Cheap." Let me ask you this? Do Apple products have this reputation?

中國也有能力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像聯想、蘋果等大部分電子產品都來自中國。他們通常是高質量的,並且可立即獲得。但這些產品並不總是「便宜」。我問你?蘋果產品有便宜的聲譽嗎?

China only makes whatever quality someone is willing to pay for. iPhones are made in China but you don''t see people complaining about the build quality on them.

中國只生產人們願意購買的任何質量的產品。iphone是中國製造的,但你不會看到人們抱怨它們的質量。

Lastly, when you see a product with "made in China" sticker, it''s not all made in China. China usually is the assembly point for most products, the parts come from a wider range of places.

最後,當你看到一個貼著「中國製造」標籤的產品時,你會發現它並不全是中國製造。中國通常是大多數產品的裝配點,零件來自其它廣泛的地方。

4、Andrew Simm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firms choose to produce in China

企業選擇在中國生產的原因有很多

- Massive 1.3 Billion people market to sell "Chinese made" goods to

-龐大的13億人口市場

- Extensive network of infrastructure, ports, roads, airports,rail, huge factories

-基礎設施、港口、道路、機場、鐵路、大型工廠等形成廣泛網絡

- Cheap labour cost with better productivity than some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勞動力成本低廉,生產率高於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

- An undervalued currency makes it cheaper for foreign firms to invest/hire

-低估的貨幣使外國公司投資/僱傭更便宜

- Economies of scale and the network effect of operating in a global manufacturing hub

-規模經濟與全球製造中心運營的網絡效應

5、Jeremy Andrews

Everyone has tackled the obvious economic explanations, but I would argue that the real reason is actually political. There are plenty of semi-stabl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low wages, so the real question is out of all of them, why did China get the blessing to become the world’s factory?

每個人都給出了顯而易見的經濟解釋,但我認為真正的原因實際上是政治原因。世界上有很多低工資的半穩定國家,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

Richard Nixon normalized relations with China in 1972, and this resulted in China opening up to the world (and vice-versa). Under Jimmy Carter in 1979, the US establish full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he PRC. This was largely a continuation of Nixon’s earlier strategy and was, again, primarily targeted at undermining Soviet interes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all this, Deng Xiaoping made a very favorable impression on the American people, most importantly top business executives and politicians. Several agreements were made involving cooperation on military and scientific matters, some of which were obxted to by the Secretaries of Defense and State. Carter trusted the Chinese a bit more than he should have, arguably, but Deng was just too charismatic

1972年,理察·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這使得中國向世界開放(反之亦然)。1979年,在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的領導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尼克森早期戰略的延續,也是為了破壞蘇聯的利益。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當時的中國給美國人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給商界高層和政界人士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幾項協議涉及軍事和科學方面的合作,其中一些遭到了國防部長和國務卿的反對。可以說,卡特對中國的信任超過了他應該有的程度。

Then we se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eems to be asleep on the steering wheel for the next decade,Without that event, China’s rise as the world’s factory seems a lot less inevitable. Without the US manufacturers moving to China, and without such easy access to the American market, supply chains simply never would have been arranged the way they were. Outsourcing might still happen of course, but it’s likely that a different nation or nations would have become the world’s factory. Globalization may have been inevitable, but China becoming the world’s factory was far from inevitable.

然後我們看到,美國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內似乎在方向盤上睡著了,如果沒有這樣的事實,中國崛起為世界工廠似乎就不那麼不可避免了。如果沒有美國製造商轉移到中國,如果沒有如此容易進入美國市場,供應鏈根本就不會以現在的方式安排。當然,外包仍有可能發生,但是很可能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國家會成為世界的工廠。全球化或許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遠非不可避免。

So, now we have to correct everything, the first thing is not to buy made in China!

所以,現在我們要糾正一切,首先不要買中國製造!

6、Eddie L

Do put on your hearing aids and you will hear the growing anti- US sentiments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把你的助聽器戴上,你會聽到不僅是在中國,而且幾乎在全世界大多數地方,厭倦美國的情緒都在日益上升。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more willing to choose a kind China than to let the United States or other countries become the people to supply everything!

我相信,世界更願意選擇一個善良的中國,而不是讓美國或其他國家為世界供應一切!

7、Takhe opi

Yes! It is 360 degree opposite.The World has started hating US more and more.Don't buy anything made in China, sure...lets throw away your phone first.

是的,全世界都越來越討厭美國了。不要買中國製造的任何東西,當然……首先把你的手機丟掉。

8、Great Asia

So ignorant. The anti-us sentiment is growing across the globe. That's PM Abe of Japan visited Iran recently. Japan and other European powers are moving closer to Russia and China to hedge the "US risk".

真是無知。全球的反美情緒都在增長。所以安倍總理最近才訪問了伊朗。日本和其他歐洲大國正在向俄羅斯和中國靠攏,以對衝「美國風險」。

9、jim kuan

人們終於明白宏觀經濟了。中國對美貿易不平衡之所以巨大,是因為中國是全世界產品的最終組裝地,之後這些產品出口到美國。以iPhone為例,從每部出口到美國的iPhone中,中國只賺10美元。其他利潤流向全世界各地的零件廠商,蘋果公司也獲得了高額利潤。而這700美元的售價都被打上了中國的標籤。這就是你們的貿易不平衡!

10、adviser to the Gods

Bought a MAGA cap? Made in China!This American will always 1st buy a product made in India, Pakistan, Mexico, Malaysia, Thailand or Indonesia before one made in China. China will never change their attitude. Best if America was to cut Chinese imports by 75%.

買過MAGA帽子嗎?中國造的!在購買中國製造之前,這個美國人會首先購買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馬來西亞、泰國或印度尼西亞製造的產品。中國永遠不會改變他們的態度。美國把中國的進口削減75%就好了。

But can America do it? A twilight America!

但美國能做到嗎?暮色中的美國!

不可否認,網友「 adviser to the Gods」的反問可謂精髓:

美國能做到嗎?暮色中的美國!

正如網友「 jim kuan」所說的一樣:

中國對美貿易不平衡之所以巨大,是因為中國是全世界產品的最終組裝地,之後這些產品出口到美國。以iPhone為例,從每部出口到美國的iPhone中,中國只賺10美元。其他利潤流向全世界各地的零件廠商,蘋果公司也獲得了高額利潤。而這700美元的售價都被打上了中國的標籤。這就是你們的貿易不平衡!

所以,什麼才是世界對「中國製造」應該有的正確認知?

打擊中國製造,就是在打擊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就是在損害全世界工業參與國根本利益!

相關焦點

  • 外國網友:尖端科技中國不是不能生產,而是比較落後!
    近些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一直在世界上被人們津津樂道。近幾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實在是太多了,自從第一艘載人飛船升空之後,中國所取得的科技發展成就,一項接著一項地往外蹦。而這也讓大家開始從心底裡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一流強國,已經開始在任何方面都不輸給外國的那些老牌科技強國。
  • 當中國拍好科幻電影 世界驚嘆:外國網友花一天畫吳京側顏
    這兩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電影改變了好萊塢式科幻的既有審美,用中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看待世界和未來,成為中國科幻電影方興未艾的「最佳註腳」。當中國人能拍好自己的科幻故事時,世界都會為之驚嘆。好萊塢業界媒體《好萊塢報導者》以「中國首部大製作科幻電影將登陸美國」為題,稱《流浪地球》是一部能與好萊塢電影叫板的中國電影,其特效質量與《星際穿越》等同類型美國電影不相上下。外國網友也紛紛曬出觀後感。一位網友不但點讚《流浪地球》,還祝大家新春快樂!
  • 為何說世界分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中國人的信仰我們永遠做不到
    有人說:世界上有隻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外國。這句話看似霸道,但卻極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所蘊含的「大道理」。從信仰上可以發現,中國與外國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信仰,在外國,火是上帝賜予人類的;大洪水時,為了拯救一部分人類,使人類不至於滅絕,上帝又幫助人類建造了諾亞方舟。
  • 中國「鍵盤俠」嘲笑C919首飛成功,遭外國網友「打臉」
    中國「鍵盤俠」嘲笑C919首飛成功,遭外國網友「打臉」 「青春上海」微信公號 2017-05-06 21:18
  • 被外國網友稱為「像科幻小說」的中國港口,長這樣!
    世界第七大港口的貨櫃碼頭「沒有一個工人」,看呆外國網友,還被他們紛紛點讚,這是什麼神操作?
  • 美國網友:中國人為何不信上帝?澳大利亞網友:中國人是無神論者
    在西方有很多國家認為佛教就是中國的宗教,但其實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怎麼信佛,不過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國家文化,民族以及家族,所以很多外國網友對於中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比如在美國論壇上,一位外國網友發出了這樣的問題:中俄為什麼不相信上帝?
  • 為何澳大利亞如此不友善?外國網友用「狗和鱷魚」打了個有趣類比
    澳大利亞煤炭 最近一段時間,中澳關係又成了熱門話題,源於近段時間中國對澳大利亞進口煤炭進行了限制,澳大利亞方面則直接「跳了」,要求中國官方給個解釋。但是,這還需要解釋麼?
  • 大量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日美首當其衝,為何優秀人才願意來中國
    近些年來,關於中國科學家前往外國的報導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感慨中國留不住人才,大量人才外流。但是,其實人才外流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問題,外國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中國。尤其是近些年來,大量的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其中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數量眾多。
  • 視界 | 看到中國這次拯救行動 外國網友都在說:謝謝!
    5月10日,在中國大連,當地警方從非法獵捕者手中救出的37頭斑海豹幼崽回到大海的懷抱。這條暖心的新聞登上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引來不少外國網友隔空比心。BBC報導稱,中國警方幾個月前從非法獵捕者手中救出了71頭小海豹。
  • 中國長徵11號發射成功 外國網友評論:中國高科技領域發展太快了
    近期中國長徵11號發射成功,而且是一箭雙星,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極其震撼的成果,很多外國網友紛紛評論這件事情,感嘆如今的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越來越發達了。下面看看外國網友的評論:>其實西方發達國家一直都對中國進行了高科技方面的技術封鎖
  • 為什麼中國可以自己建造空間站?外國網友的答案出人意料
    而在火星探測上,雖然是中國首次進行,卻定下了一次實現「繞落巡」的目標,這是中國的首創,表現了中國航天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在大型航天項目上,中國也有北鬥系統和空間站。很多人好奇,明明中國的航天實力不是最強的,為什麼中國可以自己建造空間站?
  • 外國網友《我的世界》中做《Bad Apple》 綿羊也能當屏幕
    外國網友《我的世界》中做《Bad Apple》 綿羊也能當屏幕 近日,有外國網友在
  • 中國空間站面向全球開放,邀請各國科學家入駐!外國網友怎麼看?
    5月29日,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與聯合國外空司在維也納共同舉辦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布儀式,正式開啟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向全世界各國科學家發出盛情邀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
  • 中國新型輕型運動飛機完成首航,外國網友:竊取的西方技術
    當日,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平穩飛行12分鐘後安全著陸,成功實現首飛。對此引發外國網友激烈討論,一起來看看外國網友是如何評論的:David vs Goliath:只要不斷學習,用努力重新創新全球的每一項技術,就能幫助中國在未來超越其他任何人。中國是未來的技術領導者!太棒了!Nicholas Ngo:它能從香港直飛澳門/廣東嗎?Addict Brian:這就是努力工作和奉獻精神能為中國帶來的。
  • 令外國網友困惑的神秘中國武器:這難道是外星科技?
    近年來,中國武器裝備發展速度飛快,各類先進的武器讓人應接不暇,大到航母兩棲攻擊艦,小到士兵步槍防彈衣,無不體現出中國軍隊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外國網友早就對中國下餃子般的武器更新習以為常,但近日,有一款神秘的中國「武器」,卻讓他們百思不解,想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外星科技。
  • 中國龍和西方龍差別巨大,外國網友:中國的龍才是真龍
    不過中國傳說中的龍,和西方傳說中的龍差別是巨大的。兩個龍的形象做個全方位的對比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龍全方位勝出,就連外國網友都說,中國的龍才是真龍,西方的龍醜的掉渣啊。中國傳說中的龍,在遠古的時候是一種圖騰崇拜。其中也反映了我國遠古居民溫文爾雅的性格特點。龍的形象是儒雅的,龍的性格是溫順的,龍是掌管雨的天神,主管風調雨順。我國古代是農耕文明,所以對龍的崇拜和信仰無以復加。
  • 「外國」都是天堂,中國將去往何方?外國的月亮會比中國的圓嗎?
    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這一說法,但眾所周知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月亮只有一個,不存在什麼「圓」與「更圓」的說法。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能讓很多人滿意,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更多地是出於一種慣性思維,對於某種事物的人為認知。
  • 這次量「身高」,外國網友眼紅:中國真先進
    (中國登山隊)人類為什麼要登山?一位登山家曾給出經典答案:「因為山就在那裡。」勇攀高峰,是人類的不懈追求,其中特別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更是無數攀登者的終極目標。(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不過令人稍顯遺憾的是,此前兩次測繪中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很多都還來自外國,比如我們的定位主要依靠美國的GPS系統,但這次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 國際「朋友圈」遍及世界五大洲 越來越多外國人長沙經商
    中新社長沙1月4日電 題:國際「朋友圈」遍及世界五大洲 越來越多外國人長沙經商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巴基斯坦人哈茨波在湖南-非洲企業合作中心註冊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經常飛往世界各地談生意。連日來,他正忙著梳理過去一年的業務收入。  「國際、開放、友好,開通了很多國際直飛航線,供應商來這裡非常方便。」
  • 又一中國製造走出國門,冥幣在國外爆火,老外:怎麼不早拿出來?
    文:十二 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產品在國外的流行,許多外國友人都被我國的國貨震驚到了。無論是老乾媽還是辣條,經常讓外國人感嘆:這麼好的東西為何不早拿出來?如今老乾媽在國外爆火,經常被搶購一空,西方的口味也逐漸被東方化,可見中國製造的產品多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