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7 15:45:25 來源:慧聰網
快時尚的興起,讓消費者能以更便宜的價格入手時裝,而更高的棄置率也滋生了更嚴重的環境問題。
生產數量龐大的服裝在消耗龐大自然資源的同時,把有害化學物質注入土壤河流。含更多聚酯纖維成分的服裝本身也會將大量微纖維排入海中,很多隻穿過幾次的服裝被扔進了填埋場。麥肯錫(McKinsey)最新報告指出,2000年~2014年間,全球服裝產量翻倍,但消費者購買每件服裝的均價和穿著時間均出現下滑。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去年年底曾指出,快時尚是導致浪費、汙染和溫室氣體的來源之一,而以當前的條件,即便是回收利用也難以抵消其負面影響。
目前,時尚行業試圖藉助科技實現服裝由舊到新的循環利用。但綠色和平新近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這一解決方案距離真正實現還有很長的距離,消費者真正實踐所謂的「拜物主義」才是當務之急。
「拜物主義」(materialism)通常帶有一定的貶義,指相較於精神需求,更注重物質財產。綠色和平借用了 Kate Fletcher 在《Craft of Use》一書中的措辭,將真正的「拜物主義」描述為「從一個認為物質無關緊要的消費社會,轉變為真正看重物質的社會——消費者珍視物質和自己所賴以為生的地球。」換言之:在珍惜服裝方面,我們的拜物主義還不夠徹底。
綠色和平承認,服裝行業的「閉環」循環利用非常重要,當前的研究也已經取得一些進展。瑞典快時尚巨頭 H&M 基金會、香港紡織品和服裝研究所(Hong K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近期宣布,在分離混紡織物中的聚酯纖維和棉線方面有所突破,這原是難以實現紡織品循環使用的一大難題。
H&M 基金會創新負責人 Erik Bang 表示,材料分離的新方法能讓公司在不損失品質的情況下採集聚酯纖維,但棉線最後會變成粉末,這些被分解成粉末的材料也不再具有天然棉的品質。也就是說,這種技術還不能將回收材料便捷地製成服裝。
在服裝中添加更多的合成化纖織物也不合適,畢竟這些材料是引起海洋和食品超細纖維破壞性汙染的主要來源。綠色和平指責Nike 和 Adidas 等品牌使用塑料成分製作運動產品造出了大量海洋垃圾。
眼下及未來,品牌使用的原生材料遠遠多於回收材料。義大利高級企業戰略主管 Chiara Campione 指出:「循環經濟是最新一個通用於歐盟和全球的詞彙,而這個詞彙的背後是整個行業的虛幻謊言——以為循環利用能修復一個原材料密集型的系統,把不可能實現的 100%可循環當作賣。」
綠色和平指出,當前的關注應該是改變生產和消費服裝的方式。關於具體措施,綠色和平的建議包括:
通過提高品質、設計經典款式、提高耐用性等途徑,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改變消費者購買快時尚的趨勢
通過開發修補、退貨、分享、租賃、轉賣和定製服務,減少消費者囤積服裝的現狀
停止品牌在營銷和廣告中加強用後即丟/快時尚觀念模式,推廣產品的真正價值,鼓勵顧客改變觀念
綠色和平的意見看起來並無驚奇之處,但需要品牌和消費者切身做起。遺憾的事,當前的時尚行業並未出現消費速度暫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