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19年已經進入了最後一個月,年初的一些計劃都實現了嗎?
過年仿佛就在眼前,目前春運的機票開始上線,一年一度的春運已經拉開了帷幕。
但是你知道嗎?不僅中國人存在著春運,細菌也有著「春運」之說,並且次數與人類的一年一次相比要多得多。
而最多的細菌遷移場所你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就是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鈔票!
往前推十年,我們經常拿著鈔票出門買東西,當你買菜接過鈔票那一剎那,在你手中就進行了3000多種細菌的大「春運」。
曾有實驗通過隨機挑選的紙幣和硬幣做細菌培養發現:
鈔票的棉麻纖維間隙間的豐富營養物質養活了數以萬計的細菌,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還有酵母菌和黴菌等真菌,有的竟然還發現了綠膿桿菌的存在。
而整個鈔票上大約有十多個種類的細菌,他們能夠在上面存活兩三周到兩三個月。
紙幣細菌測試實驗結果告訴我們,鈔票上存在的細菌種類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毛黴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多種。
而這些細菌可能引起發燒、腹瀉、毛囊炎、肺炎、敗血症等症狀。
不同的細菌導致的危害各不相同
其中大腸桿菌是條件致病菌,它會通過汙染食物、水或者通過密切接觸進入人體後,進行內源性感染。
嬰兒、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積燒傷患者,如果被大腸桿菌侵入血流,就會引起敗血症。
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創口感染能夠引起化膿和毛囊炎,肺和血液感染等;
鏈球菌可以引起扁桃體炎,咽喉炎;
皮炎是由鏈珠菌引起的,所以有口腔潰瘍或者手上有傷口的人務必要小心;
免疫力低下的人要特別小心毛黴菌,它通過呼吸道傳播,嚴重時會造成死亡;
沙門氏菌能引起人體食物中毒,引發腸胃疾病,它在外環境中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水、牛乳及肉類食品中能生存幾個月,可以引起腹瀉,急性腸胃炎和敗血症;
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這類細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能夠不被殺滅,對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鈔票是「髒」的,但是你知道最髒的鈔票是什麼嗎?
那就是美元和人民幣。
因為美元是世界上流傳很廣的錢,而人民幣是人口使用較多的紙幣,且其有更長的更新周期。還有一點是因為這兩種紙幣的材質都為亞麻和棉。
美元材質中亞麻佔25%,棉佔75%,這種材質很適合微生物生存,表面的纖維結構間隙聚集了大量微生物。
而1988年於澳大利亞印刷的塑料紙幣由高分子聚合物製成,相對於亞麻紙幣而言,有更潔淨的表面,容納微生物的量大大減少。
自此,許多國家也開始變更鈔票的材質,加拿大和英國已逐漸使用塑料鈔票取代紙鈔。
而在我國雖然沒有對鈔票進行更換塑料材質,但電子支付的興起大大減少了紙幣在市場上的傳播。
現在大到連鎖超市,小到路邊賣煎餅的阿姨,都已經開始使用手機支付,並且現在很多人基本不帶現金出門了。
電子支付的興起,大大縮小了紙幣的細菌革命。
但是,手機屏幕的細菌容納量又是足夠讓人安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