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半年的菜板有多髒?顯微鏡放大2000倍後長這樣……

2020-12-05 生命時報

疫情期間,不少宅在家裡的人被迫變身大廚,開始跟廚房打交道。

而菜板作為廚房裡的「無名英雄」,每天都為了一桌美味佳餚「挨刀」。但是,如果多年不換,菜板也可能成為病從口入的原因。

用了半年的菜板到底有多髒?把菜板放大2000倍會看到什麼?這個視頻可能會告訴你答案。

《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提醒你藏在菜板上的健康危機,手把手教你清潔菜板。

受訪專家: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 周春凌

北京積水潭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醫師 郭宇

菜板到底有多髒?

菜板中對人有害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和細菌,適宜的溫度、殘留的水分和有機物,都為這些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菜板上凹凸不平的刀痕,猶如無數個陰暗潮溼的「洞穴」,非常適合真菌及細菌的生存繁殖。

真菌

案板上可能存在的真菌包括各種麴黴菌及念珠菌等。

有時我們肉眼可見的長毛或黑斑、貌似青苔的真菌就是麴黴菌。其中,黃麴黴毒素是一級致癌物,與癌症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雖然麴黴菌對大多數人無害,但對免疫力低下人群具有致病性,比如腫瘤及化療患者、糖尿病人群以及老人兒童等,易引發皮膚病、傷口感染及呼吸道系統疾病等。念珠菌很容易生長在木質材料上。如果食用了被汙染的食品,易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引起腹瀉等疾病。細菌

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前者常引起嚴重腹瀉,特別是嬰幼兒。

沙門菌是一種腸道致病菌,常常因為誤食不潔食物引起,感染者出現嚴重腹瀉。沙門氏菌曾引起過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是人類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

不同食材有「專屬」菜板

目前市面上的菜板有各種材質,包括木質、竹製、樹脂和塑料。其中,木質菜板和竹製菜板更為常見。

1.木質菜板

木質菜板包括柳木板、松木板、榆木板等,其材質較厚,韌度強,適合剁肉或切割堅硬的食物。

但木質菜板一般質量較重,不易清洗,且吸水性強,不宜風乾,在潮溼環境中易發黴,滋生細菌。

2.塑料菜板

塑料做成的菜板質地輕,易攜帶,但多以聚丙烯、聚乙烯等材質製成,高溫下易散發塑料氣味,不合格的塑料菜板還會有化學物析出,因此一般只適用於切新鮮蔬菜和水果。

3.樹脂樹脂菜板

樹脂材料硬度高,表層耐磨性強,較少出現劃痕,容易清洗。比較適合加工肉等熟食產品或果蔬等。

4.竹製菜板

竹製菜板輕便小巧,但由於厚度不夠,多由拼接而成,不可避免會有膠的黏合部分。

有些不合格的膠質可能釋放甲醛,且竹製菜板使用時往往不能承受重擊。如果購買,儘量選用正規品牌,環保信譽好的產品。

最有效的菜板清潔法

有些人認為食物細菌經高溫烹製後自會消失,但有些菌類如黃麴黴毒素,要在20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才能消除,日常烹飪的100攝氏度無法完全清除。

因此,使用菜板要定期清潔,及時更換,才能儘量避免「病從口入」。

及時清洗晾乾

由於真菌和細菌怕失去水分,平時清洗和保存菜板首先要選擇通風、乾燥的地方,每次使用後及時清洗並晾乾。

如果用抹布擦拭,一定要保證抹布本身的整潔衛生,否則只會越擦越髒。

白醋和鹼水清洗

實驗證明,白醋和鹼水的清潔效果要優於清水,大約能去除表面70%~80%的細菌,且操作簡單。

因此,除日常使用後的正常清水洗淨外,還可以選擇適量白醋及鹼水(小蘇打)進行清潔,具體做法如下:取適量白醋或小蘇打,加入水中(自行掌握濃度),倒在菜板後,用硬板刷清潔並停留幾分鐘,再用清水洗淨、晾乾。

懸掛放置

很多人習慣把菜板立在操作臺上,這樣其接觸部位就會容易滋生細菌。平時不妨採取懸掛的方法,將菜板懸掛在通風的地方。

分類使用

專家建議,最好將熟食、水果、生食的菜板分開,至少要分生食和熟食兩個菜板。

生食的汙染物,如蔬菜上蟲卵、肉食殘留、動物血等存在菜板上,就可能被菜板上其他熟食裹挾,讓細菌直接進入人體,造成傷害。

經常更換

如果條件允許,木質菜板每3個月就可更換一次。

一般情況下,當菜板上出現過多刀痕、材質變色、表面不光滑等現象時,就需要及時更換,以免影響健康。▲

本期編輯:楊萌

相關焦點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透鏡能夠使光發生折射,繼而讓人看到放大、縮小或扭曲的像。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17世紀時科學家製造出了真正意義的顯微鏡,並被用來觀察細胞、微生物等。光有波動性,遇到比較小的障礙物會發生明顯的衍射。光經過一個很小的障礙物時可能會繞過它,即使被它反射後也容易擴大為一個光斑。
  • 不鏽鋼菜板有啥好處,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用不鏽鋼菜板
    家裡到底哪裡最髒,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年裡一直都很火。本來大家覺得家裡最髒的一定是馬桶,後拉還有人說是水壺,又或者冰箱。但其實還有一個地方,與全家人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存在——菜板。俗話說,菜板選不對,全家都受罪。菜板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廚房工具,可見它的重要性。中國人大都用木質菜板。
  • 用顯微鏡放大500倍後,畫面我看吐了
    用顯微鏡放大500倍後,畫面我看吐了 雖然我們每天都會洗澡,但是每次在洗澡的時候,總還會在身上搓下黑泥,那搓澡搓下的黑泥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用顯微鏡放大500倍後,畫面我看吐了!
  • 1000倍放大率!指尖上的顯微鏡讓朋友圈畫風大變
    1000倍放大率!最近,在國外的眾籌網站上,腦洞大開的設計者開發出了一款手機超級微距攝像頭套件--DIPLE,能夠實現最高1000倍的放大倍率,甚至已經達到了專業顯微鏡的級別。DIPLE非常緊湊,大約只有一個智慧型手機盒子那麼大,囊括了從顯微鏡頭、玻璃載片、支架等所有觀測所需部件。該顯微鏡套件能夠讓我們通過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觀測微生物、細菌、甚至人體血細胞。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那麼這個原子直徑有1米了,再小10萬倍有多小呢?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如果要把原子核放大到1毫米大小,就需要比100億倍再加100倍,要放大到1釐米大小,就需要在100億倍基礎上再增加1000倍,這樣顯微鏡就需要達到10000億~100000億倍。
  • 顯微鏡放大100倍,看完大開眼界!
    顯微鏡放大100倍,看完大開眼界!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洗澡是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當人們洗澡的時候,通常都喜歡搓一搓,這一搓就會搓出一些黑泥來。人們通常把這種東西叫做身體上的髒東西,黑泥越多說明身體越髒。有一些朋友就覺得奇怪,洗澡搓出的黑泥是什麼?顯微鏡放大100倍,看完大開眼界!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我們簡單計算一下放大多少倍能夠看到原子核。原子直徑的理論數量級約10^-10m,也就是100億分之一米,放大100億倍,原子看起來就有1米直徑。不要以為放這麼大就可以看清原子內部了,還早著呢。那麼這個原子直徑有1米了,再小10萬倍有多小呢?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
  • 讓孩子用「放大120倍的眼睛」看世界,日本發明兒童顯微鏡,佩服
    ,甚至有廠家做出孩子都可以用的迷你顯微鏡,拿在手上可以到處觀察。>肯定有很多家長們,在童年的時候上自然科學課,或是化學課,看到精密的顯微鏡蠢蠢欲動吧?顯微鏡和放大鏡有著明顯區別,它需要自己調整角度和焦距,很多我們常見的事物就會變得與眾不同。
  • 1000倍放大!掌心大小的「顯微相機」如何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還記得去年超火的那款TipScope小貼顯微鏡嗎,往手機攝像頭上一貼,就打通微觀世界"任督二脈"的那個(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時隔半年多,TipScope家終於出新品了!就是這個掌心大小、方方正正的顯微相機,重量只有65g,裝進衣服口袋毫無壓力,可以隨身攜帶。
  • 塑膠菜板和竹菜板千萬不能用,早知道為好
    大家庭小家庭,不用菜板就不行,但是你對菜板又了解多少呢,最原始的菜板可能就是簡單的木樁了吧。隨著人類的進步,科學的發展,菜板也出現了許多新花樣,有塑膠,有竹子壓縮而成的,花式多樣,形狀各異,有圓形的,有方形的,還有桌球拍形的。
  • 日本推口袋顯微鏡,放大120倍看微觀世界
    沒錯了,說的就是顯微鏡——人類觀察微觀世界奧秘的好助手。放大5000倍的蝴蝶翅膀,你們知道是什麼樣的嗎?蝴蝶,以及蝴蝶標本看了不少,但我第一次知道放大5000倍的蝴蝶翅膀長這樣:原本眼中五彩斑斕的翅膀,逐漸呈現出只有黑白兩色的世界。養過貓咪的的人,都知道主子粉嫩的小舌頭,就跟小小的貓腦闊一樣可愛。
  •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我早就想去體驗一把「蟻人」的生活了。一摁按鈕「嗖」地縮小,小指粗細的野草瞬間變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就騎乘在飛蟲的後背,放大了無數倍的世界讓我目瞪口呆。麗藻嫩綠色的細胞質在眼前像小溪般流淌。
  • 菜板用不好易「傷肝」!木菜板、塑料菜板……最權威評定來了
    有這樣一個物件——「平平穩穩坐廚房,每逢請客數它忙,酸甜苦辣都吃過,山珍海味最先嘗。」沒錯,就是案板了,急需引起重視,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毒素源頭。你肯定不敢相信,處理不當的案板,微生物可能比馬桶還要多, 有的可能只會讓你拉肚子,而有的甚至可能會引發肝癌! 這就是黃麴黴毒素。什麼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的一種真菌毒素。
  • 一滴水在顯微鏡下放大25倍後,你還敢喝嗎?
    媒體曾多次報導:80%的疾病與飲用水有關,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的安全飲水意識不強,現在很多城市都已經打造了城市直飲水,水務集團也正在慢慢的做管道升級,你家裡還沒有更換更健康衛生的不鏽鋼水管嗎?別再說不乾不淨,喝了沒病,一起來看看顯微鏡下的這個「動物園」!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光學顯微鏡的極限放大倍率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是由不同的物鏡和目鏡組合決定的,但極限放大倍率卻和物鏡目鏡沒啥關係,這和肉眼可視的可見光範圍是相關的,一般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率可以用如下經驗公式展現:>R≈λ/2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D=0.2/190×10^6=1050倍左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
  • 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強迫症都要犯了!
    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強迫症都要犯了!一說起「洗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進行的一項再尋常不過的活動了,對於每個人自身皮膚狀況來說,它分泌的油脂數量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時對於身體上的灰塵也有著不同之處,那麼大家是否有思考過?在搓澡中搓出的黑泥到底是什麼呢?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強迫症都要犯了。
  • 顯微鏡放大一千倍的「生命美圖」
    細胞骨架,看似孔雀羽靈,實則是三層細胞疊加在一起後形成的細胞骨架,藍色的細胞核、紅色的骨架,旨在測量細胞骨架彈性的強弱(顯微鏡放大1600倍)。鍾欣 攝顯微鏡下的神經細胞:黃色為神經元、紅色為神經纖維,綠色為神經膠質細胞、藍色為細胞核,細胞大小約10-30um(顯微鏡放大1000倍)。鍾欣 攝神經元細胞染色。
  • 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組圖)
    第1頁: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 ·塞利德(Andrew Syred)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捕捉的睫毛刷的特寫畫面。這是由日本藝術家西永進(Susumu Nishinaga)製作的顯微照片  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
  • 有了它,手機秒變顯微鏡,看看放大400倍後的微觀世界有多美
    小時候大家一定都用過顯微鏡,也看到過微觀世界的神奇,而這份神奇自從畢業後似乎再也沒有見到過了。而今天,在某寶上發現了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機鏡頭,Tipscope手機顯微鏡,有了它,手機可以秒變顯微鏡,最多可以將物體放大400倍。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就知道了。
  • 顯微鏡下放大100倍,看看就知道了
    顯微鏡下放大100倍,看看就知道了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對於生活品質的需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之前那個經濟與物資都比較匱乏的年代裡,人們通常10天半個月都不洗一次澡,隨著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對於美好品質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甚至有的人每天都必須洗一次澡,如果不洗的話,還會感到十分難受。其中不免就會從中搓出一些泥,那麼洗澡搓出的黑泥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