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如何能成"網紅"?寫廢話、聊食物、暢想未來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9日電(宋宇晟) 近日,一組由一名9歲男孩寫的詩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詩中不乏童真的語言,例如「媽媽很賤,我愛她」這樣的句子。事實上在近幾年,詩歌常常是以草根的形態出現在中國的新聞裡,同時也帶火了一批草根詩人。如何通過寫詩這種並不很新、甚至有些古老的方式讓一個普通人走紅?這其實還是件挺有「技術」的事兒。

資料圖:烏青(左)和堂弟六回在工作室內賣詩歌卡片,有時他們還會到街上擺攤兒。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形式上出新意:寫廢話、說大白話

  詩歌在中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從《詩經》以降到鼎盛的唐詩,又走到今天,像五言七言、絕句律詩這類形式上的變化都被中國人嘗試過了。要想在形式上出新意,就必然不能走尋常路。

  寫廢話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烏青的代表作《對白雲的讚美》:「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別白特白/極其白/賊白/簡直白死了/啊——。」

  這首詩傳到網上後被網友爭相仿寫,湧現一大批「烏青體」詩歌。仿寫詩人的口吻大多是找樂子,當然還有不少人帶有嘲諷、揶揄之意。

  這篇寫於世紀之交的詩作在十多年後藉助網絡的力量被廣泛傳播。2014年,《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烏青詩選》在出版兩年之後也突然賣斷了貨,出版社又緊急加印了3萬冊。

  而去年年底的一篇報導還稱,烏青在網際網路上賣詩,他的網店一個月能有1萬多的營業額。

圖為著名詩人趙麗華。 吳佳蔚 攝

  除了寫廢話,大白話也成了詩的新形式。

  「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這是趙麗華那首梨花體代表作《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當年,該詩曾被認為是回車鍵和大白話的組合。不過這並不妨礙「梨花教主」的走紅。2006年,文學界甚至為此分成了「挺趙派」與「倒趙派」,針鋒相對。

  詩壇泰鬥、75歲的四川詩人流沙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趙麗華的這些口語詩歌「不能算是詩」。而廊坊市作家協會主席張立勤與另一位作家李宏志稱讚趙麗華是詩歌「聖壇」上的一個聖鬥士,認為她在「以一己之力與無知愚昧作戰」。

資料圖:「食物派詩人」的詩作。

  題材上做文章:談網購、聊食物

  當然,形式上的「創新」並不是走紅的唯一途徑,內容也一樣能做出不同。不需要像前述幾篇詩作那樣引起爭論,新穎的題材同樣能火。

  像網購這樣的新題材就被配入了古詩詞中。今年5月,網友「twitwi」發了一條關於網購的微博「要是古時有淘寶,唐詩宋詞起碼得有一半是描寫等快遞心情的」。隨即,一天之中被轉發39000多次,引來7000多條評論。

  不少網友在微博評論中爭當「詩人」,爭相改編起唐詩宋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順豐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偏遠地區不包郵」等惡搞金句頻出。

  還有媒體對這些網友所寫的網購題材的詩句加以總結,將其分為下單前的哀傷、等待時的抓狂、收貨後的興奮等幾類。

  當然,除了這種新時代中的題材,很多經典題材也是長盛不衰的。比如食物和情感。

  今年,網上盛傳的「食物派詩人」的作品就被認為體現了「一個吃貨的文學修養」。

  「我是在大海自由徜徉的糖醋魚,你是在天空肆意翱翔的麻辣翅根,那天午後,你飛到水面問我:『你我之間,究竟是誰,比較下飯?』」

  今年 3月,河南濮陽高三女生王登稜在便籤本上寫的幾首小詩被同桌拍照發微博,兩天之內被轉發8萬餘次。有網友表示,「竟然看餓了」。

  而同屬於經典題材的情詩也能玩出新花樣。2011年,「三行情詩」開始在網上流行。2013年,一首「螃蟹在剝我的殼,筆記本在寫我/漫天的我落在楓葉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的詩走紅網絡。

  該詩甚至一度衝進熱門微博榜,不僅點讚的網友眾多,很多人還發起了模仿寫詩狂潮。

資料圖:9歲「詩人」童彥文。圖片來源:廈門日報

  出名要趁早:關鍵還得年紀小

  此外,梳理近年來網上走紅的詩歌作品,小孩的詩成了無法繞開的話題。人們總能在微博上發現,作文紙上寫著歪歪扭扭字跡的詩作。孩子成了因詩成名的又一「網紅」群體。

  2014年,一個三年級男孩的詩歌《挑媽媽》在網上吸引了3萬人轉發:「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今年,廈門的9歲男孩童彥文的詩走紅網絡。其中,一首名為《小朋友》的詩這樣寫道:「他是如此快樂/他笑嘻嘻著來到世界/他會開心,會傷心/他不像大人那樣/他就是小朋友。」

  不過,「網紅」也並不好當。這位9歲的小「詩人」走紅後被蜂擁而來的記者堵在家裡,只得放下手中的書。原本計劃要寫50篇詩的他發狠說:「我再也不寫詩了。」隨後就拋下滿客廳的記者,跑去看花盆裡的螞蟻,拒絕回答任何和詩歌有關的問題。

資料圖:8歲女孩寫詩"等我身體也有了曲線" 。圖片來源:生活報

  同樣是在今年,一名8歲小女孩寫在作業本上的詩在朋友圈刷屏了。這首詩不但表達了對媽媽的「怨念」,還暢想了自己的未來:「等我的身體也有了曲線,我就會是一個媽媽,我會有一個小孩子,她一定要是女的。我要帶她走遍全球,我一定不老是騙她說『你現在還小,等你大一點再說吧。』我要給她買一隻她最喜歡的寵物,我一定不對她說『我現在很忙,下次再去吧。』」

  當下的中國詩歌:怎麼讓說相聲的不敢擠兌詩人?

  雖然大多數人可能會對前述「網紅」們的詩作感到挺有意思。但在主流詩壇看來,或許那都不叫「詩」;而一些被大家斥為不像「詩」的作品,在主流詩壇眼中卻有可能算是一種嘗試。

  例如,作家蔣方舟就曾明確表示力挺烏青的詩。她認為,「烏青是在很努力的探索語言極限」。而廣受大眾歡迎的詩人汪國真似乎並不為主流詩壇推崇。詩人歐陽江河甚至直言,汪國真的詩全都是「假詩」。

  似乎,主流詩壇的意見與大眾相左,已經成為當下中國詩歌評價的常態。

  這種狀態可以做如下解讀:一方面,大眾通過對草根詩人的認可,在事實上表達對詩歌的「圈子化」「精英化」質疑;另一方面,專業寫詩的人也在抱怨大眾不理解當代詩歌。

  詩人西川就曾坦言:「大家認為詩歌就是『啊,長城啊,你真長啊』類似這樣的東西。他們覺得這就是詩歌、這就是詩人的作品。但是詩人已經幾十年都不寫這種東西了。」他笑言,正是因為這種一貫的看法,現在連說相聲的都敢擠兌詩人。

  那麼,當代的詩人在寫什麼詩呢?歐陽江河曾這樣形容他寫詩的初衷:為中文尋找新的可能。顯然,這和多數「網紅」們僅限於抒發感情的詩作是不可能相同的。

  西川還曾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我曾和歐陽江河一塊坐飛機,江河跟空姐聊天,他就問空姐,你知道誰是西川嗎?空姐說不知道。再問,你知道海子嗎?空姐說知道,就是那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又問你知道顧城嗎?她說知道,就是那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西川調侃道:「這個空姐非常有文化,對所有非正常死亡的詩人都知道。這其實是詩歌的尷尬:如果你不變成一個社會性事件,別人就關注不到你這。」

  在這種狀態之下,「詩歌理論、詩歌寫作,如何與這個時代的公眾展開對話?」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學評論家李敬澤曾指出,我們有必要嚴肅地面對和回應這樣一個生態。

相關焦點

  •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在中國的古代帝王中間,有不少才華橫溢之人,他們或作詩,或寫詞,或繪畫,都在文學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在作詩這件事情上,中國作詩數量最多的皇帝當屬乾隆。乾隆皇帝一生活了89歲,當了60年皇帝,3年太上皇,自號「十全老人」。
  • 網紅主播培訓總教頭所志國:企業自主培養網紅員工 是網紅經濟下的...
    淘寶帶貨主播則「閃亮登場」,各路豪傑都殺入了網紅主播的帶貨大軍。但是,幾百萬主播中,號稱能帶貨的婉如過江之鯽。可是真正能銷售的,卻是屈指可數。這種環境下,企業進退兩難。一方面,如果放棄帶貨銷售,則趕不上風口,錯過商機;一方面,找不到真正的帶貨型主播,圖搭上巨額的坑位費和宣傳費。
  • 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原標題:又一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飲食均衡才是關鍵   牛油果、車釐子、藜麥……一大批新興食物以高調的價格進入消費者視野,在網紅、博主的推文中它們有著健康、營養、減重、降壓等功效,有的還帶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薦的「光環」,成為消費升級、
  • 還記得那個寫「廢話詩」成為網紅的浙江小夥嗎?現狀活成這樣?
    不這樣一個浙江小夥,他寫的詩被稱為「廢話詩」,為什麼廢話是能把他帶火?他的現狀又是怎樣的?這個小夥叫做烏青,他寫的詩歌被當代人戲稱為「廢話詩」,為什麼人們要這樣子來戲稱他的詩呢?不妨讓我們來看看他所寫的一首詩描述雲的詩,我們可以看出它與傳統的詩歌大相逕庭,沒有了所謂的押韻和旋律,用通俗易懂甚至過於重複的字眼來描述,讓人看起來沒有一點內涵和深度,可能這是他的一個境界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吧,不少事人感嘆這位年輕詩人未免也太大膽了吧。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奇瑞小車成「網紅車」,尾部寫滿黑體字,網友:太溜了
    原來這一輛奇瑞代步車型的尾部寫滿了文字,這一輛奇瑞風雲2在尾部寫上「定個目標,找不到媳婦不換車,找到媳婦必換車,並且還留了手機號,再給媳婦買輛車,我要換車太難了,好難呀,我要媳婦兒,小姐姐請加我」,這些字讓車主徹底的火了起來。
  • 騎士娛樂MCN旗下百萬網紅「財才說」 攜手36氪創始人劉成城開播聊...
    (原標題:騎士娛樂MCN旗下百萬網紅「財才說」 攜手36氪創始人劉成城開播聊創業!)
  • 暢想AI未來!手機應用第一場景,功能更多交互為主
    智慧型手機裡的Siri、小愛同學都有著AI技術的加持,全民AI成了很多網際網路/科技廠商要做的事兒。百度一直都堅持著AI技術廣泛使用,在輸入法領域更是深耕AI帶來的各種應用,最新的AI助聊成了當下熱門話題,也成了大家比拼文採的好時候。AI助聊第一版主要是問題,帶來的智能幫寫、智能糾錯、智能預測功能一聽就懂,使用也超級簡單。
  • 到西澳探秘網紅袋鼠島
    提起澳大利亞,人們都會想到袋鼠,如今澳洲有一種短尾矮袋鼠成了新晉網紅
  • 打造網紅餐飲店的四要素:起名字、搞裝修、造爆品、做營銷
    這裡是公眾號贏銷參謀,每天寫文章文章創業和營銷~關於打造網紅店的一些小套路,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您也可以就此看一看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去打造一家網紅店!網際網路時代,起名字很重要,據說<十點讀書>有一半的粉絲關注得益於它的名字取得好!
  • 網紅「死神辣條」來路成謎,商家稱辣味來自印度魔鬼辣椒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紅「死神辣條」存在產品定位不明、誇大宣傳等問題,此外,部分在售的相關產品,其來路成謎。在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凱看來,儘管部分商家會註明「請勿吞食」,但並不能免責,「不讓人吞食的東西能當食品賣嗎?」
  • 閒來無事寫古詩,如何下手修改(實例)
    有朋友求問:閒來無事,作詩一首,哪裡改一下會更好?楊浮葉,柳絮絨。江水白鴨嬉,桃花暗吐紅,輕撫魚竿蓑衣笑,轉瞬即成垂釣翁。釣來落花隨流水,釣出布穀聲聲鳴。黃昏至,炊煙重。林中歸鳥靜,依稀月朦朧。小酌清酒隔窗看,逍遙自在意從生,生吟庸詞詩一首,生得睡意枕春風。
  • 「藥材大王」變身「網紅」
    他還是快手APP上擁有5000多個「粉絲」的「網紅」,常常在田間地頭直播,嘮嘮種地那些事兒。  南秀斌接觸「快手」是在兩年前,一群「網紅」跑到合作社開滿桔梗花的藥材地裡拍視頻,把藥材地變成了網紅「打卡地」。南秀斌這才知道了短視頻的魅力。於是,他開始註冊帳號,把一年四季種藥材、發展採摘園的農事拍成小視頻發在網上,而且嘗試直播。「粉絲」越來越多,南秀斌也成了「網紅」。
  • 毫無底線的網紅,正在摧毀下一代的未來
    女兒想當醫生,本身就是網紅的父親希望她也能夠成為一名網紅,結果父女吵了起來,生氣的父親被食物給噎住危及生命的時候,是女兒用醫學知識救回了父親,這時父親才改變了醫生是一個沒有出息的職業的想法。正當女兒高興父親同意了自己的學醫願望時候,她的哥哥把父女爭執視頻發到網絡,瞬間成為了一個網紅。
  • 新一屆普法網紅畫漫畫拍視頻寫歌詞 普法網紅大賽成武漢普法新陣地
    長江日報訊(記者夏晶 通訊員吳靜)經過海選、網絡點讚、現場評審,新一屆普法網紅已經產生。他們有的會畫漫畫,有的自編自導拍視頻,還有的既能寫歌詞又能唱歌,個個身懷「絕技」。他們都來自基層,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宣傳民法典。
  • 又一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飲食均衡才是關鍵
    牛油果、車釐子、藜麥……一大批新興食物以高調的價格進入消費者視野,在網紅、博主的推文中它們有著健康、營養、減重、降壓等功效,有的還帶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薦的「光環」,成為消費升級、經濟自由的標籤。最近,奇亞籽又加入其中,作為被國外官方推薦的「Super Food」(完美食物),在消費者「密密麻麻,密集恐懼症要犯了」的感嘆中,奇亞籽成為新一代「網紅食品」。但專家指出,對於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而言,沒有必要盲目跟風「Super Food」,食物均衡才是健康飲食的關鍵。
  • 網紅也能「批量」生產?揭秘MCN: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
    直播帶貨像野草般瘋狂生長,超級網紅動輒上億元的銷售數字司空見慣,直播達人成了「行走的貨架」,手握眾多網紅資源的MCN機構受到資本追捧。與此同時,網紅與MCN機構之間糾紛頻現,MCN機構屢屢被曝水平參差不齊,內部水深「坑」多。 網紅經濟是迎風起飛還是曇花一現?一團火熱背後有多少泡沫?參與者如何避「坑」脫困?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2021計劃|嗨,我準備好做「網紅」了
    2021的開始,我想宣布一件事: 我準備好做「網紅」了! 「網紅」這個詞,好像流行了很多年。大家又好像不太喜歡這個詞,說起"網紅「似乎總是負面比較多。
  • 康震能書會畫,現場作詩遭群噴,才華被質疑,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欄目捧紅的,不僅是那些有著深厚詩詞儲備的才女才子,同時也捧紅了像康震一樣的國學大師。現場作詩真正內涵之所在,足以常人望而卻步;更為難得是,不同典故的連接。康震的一字一句,顯露出他的真才實學。
  • 網紅劉海怎麼剪剪多長 網紅劉海怎麼剪圖解
    網紅劉海怎麼剪圖解2019年流行網紅劉海很多,但無外乎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薄,薄劉海成為當下流行劉海造型的主流,當然也不能僅僅局限於空氣劉海一種,好看的薄劉海很多,怎麼剪最好呢?剪多長?想要自己動手剪劉海的小姐姐們可以參考下下面的教程。自己剪劉海有哪些技巧?
  • 網紅經濟下的「超級物種」如何延續
    從目前的行業實踐看,「網紅經濟」主要有3個盈利來源:直播平臺上粉絲打賞、社交媒體上植入品牌商廣告、電商平臺上向粉絲銷售商品。無論哪種模式,「人紅好賣貨」都是「網紅經濟」變現的普遍路徑。每天,在消費者眼前刷屏的超級網紅依舊活躍在各個平臺,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能被大眾所熟知的都是頭部網紅,還有千千萬萬個在看不到的角落裡還沒崛起,就因為技術壁壘、流量不足已經沒落了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