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下的「超級物種」如何延續

2021-01-10 愛加菲的Makayla

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價值

--如涵控股孫雷

有關網紅生命力的話題,其實由來已久。從PC時代開始,人們開始將網絡上的紅人稱之為網紅。儘管經歷了時代的變化和更迭,網紅的話題始終都吸引著人們的關注,並且由此產生了流量,繼而開始有了變現。

時勢造英雄

都說時勢造英雄,在上一輪消費場景的變遷中,中國出現了以張大奕、薇婭、李佳琦為代表的「超級網紅」。

2014年淘寶流量成本不斷推高,微博成為網紅新的流量入口,微博大V張大奕通過穿搭和審美輸出高效率獲取流量,繼而收穫了一大批粉絲,截至目前,她的微博粉絲量已經達到1163萬,自營店鋪「吾喜歡衣櫥」始終保持每年20%的收入增長量,至今無人趕超。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不斷發展,人們對新鮮消費場景的需求不斷變化,2016年,淘寶直播應運而生。此後,直播如星星之火,顛覆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帶貨方式。

「口紅一哥」李佳琦的走紅,薇婭直播間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數據,這無疑為淘寶直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截止2019年11月11日,淘寶直播間成交近200億,超過50%的商家在直播間獲得井噴式的銷售增長。

回顧網紅的每一次變遷,其實背後都代表的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和變化。當初,芙蓉姐姐、天仙MM的火爆是論壇和貼吧的火爆所造就的;後來,博客、微博開始興起,以韓寒、郭敬明為代表的網紅開始出現;當微博,直播興起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以張大奕為代表的網紅開始出現,並且開始與商業產生越來越多的聯繫;當直播火爆的時候,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卻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消費模式變革,以papi醬、溫婉、野食小哥為代表的新生代網紅又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

通過回歸網紅的變遷,可以看出,網紅是標籤化較為明顯的存在。他們火爆的背後其實與承載他們的載體有著很大的關係。從當初的論壇、貼吧,到後來的博客、微博,再到後來的直播以及短視頻,其實,網紅的更迭的背後更多地是網際網路傳播載體的變化,網紅儼然已經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標籤化的存在。

時至今日,無論網紅「超級物種」的出現,還是直播間的奇蹟,這和網紅們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更要承認的是他們站上了網紅經濟的風口。

網際網路行業地快速發展,自媒體和社會化媒體的高速的發展,為網紅們「野蠻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千禧一代」消費習慣、社交方式地改變,為網紅變現施肥澆水,網紅加入電商行業的「雜交」,流量紅利無阻礙接入電商平臺又讓整個消費零售行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埃森哲研究顯示,超過70%的中國消費者更喜歡通過社交媒體直接購買商品。當網紅經濟遇到了資本和新技術,遇到了開放的創業環境,遇到了廣泛的消費需求,其成為消費經濟的增長點也就不難理解了。

小米總裁雷軍曾說,「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一點,用在網紅「超級物種」的誕生上也是合情合理。

時勢過去了,英雄呢?

網紅經濟可以紅多久?

直播帶貨能夠火多久?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從目前的行業實踐看,「網紅經濟」主要有3個盈利來源:直播平臺上粉絲打賞、社交媒體上植入品牌商廣告、電商平臺上向粉絲銷售商品。無論哪種模式,「人紅好賣貨」都是「網紅經濟」變現的普遍路徑。

每天,在消費者眼前刷屏的超級網紅依舊活躍在各個平臺,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能被大眾所熟知的都是頭部網紅,還有千千萬萬個在看不到的角落裡還沒崛起,就因為技術壁壘、流量不足已經沒落了的網紅。

萬物生長都有規律,當繁花落盡一場空時,哪座青山依舊還能笑春風呢?

如涵作為國內最大網際網路關鍵意見領袖服務商,採用網際網路與直銷零售的運營模式,在第三方電子平臺上運營在線商店,它的「KOL」運營模式作為新的電商模式探索方式,在一開始就被很多人所不看好,但如涵的發展速度還是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

無論是超級頭部的張大奕穩定增長的自營模式,還是以中腰部紅人為支撐的平臺模式,如涵2020第二季度的財報也讓不少唱衰的媒體刮目相看。財報中顯示,如涵控股已籤約的KOL數量已經由2018年9月30日的102位躍升為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146位。合作品牌數也由2018年的350家增長為2019年的701家。如涵作為時尚達人認證新浪微博現在也有41萬粉絲。

文字可以摻雜態度,圖片暗含感情,可數據不會。

從最新一季度的財報中可以看到,這一季度如涵GMV達9.2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淨收入達2.727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自如涵控股將業務重心轉向平臺模式後,該業務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服務收入為6480萬元,同比增長85%,已經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如涵控股的盈利狀況正在持續改善,經調整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248萬元,實現扭虧為盈。這是過去幾年,如涵控股首次實現非雙十一季度的單季盈利。此外,公司經營性活動提供的淨現金流入72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淨流出910萬元,這意味著公司正在進入良性循環。

未來路在何方?

達爾文的《進化論》說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大逃殺中,存活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兇猛的,而是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自身改變最積極的。

網紅經濟興於風口,網際網路的流量和網紅之間的阻隔不斷被消弭,網紅和粉絲們之間的距離因為載體的變化而呈現出被逐漸拉近的現象。網紅和流量的天然聯繫在成就彼此的同時,同樣告訴我們,隨著流量時代結束,特別是流量的去中心化的時代的來臨,網紅、流量與平臺之間的關係開始呈現出並不是強關聯的關係,一場網紅與流量之間關係的重新關係架構正在上演。

歷史的馬車轟隆隆地不斷前行,留下的是經驗,也是啟示。

超級網紅的無法複製,流量變現的成本日益增加,網紅經濟衰退……以人為驅動的KOL帶貨模式是一條長期的賽道,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是整個行業需要不斷深思的。

網紅與商業本身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從品牌到IP到變現,網紅距離資本越來越近。孵化張大奕的如涵控股的上市讓大眾看到了網紅與資本之間存在的巨大聯繫,並且看出資本在網紅投資過程當中扮演著的重要角色。

早期網紅的商業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品牌傳播的層面上,與行業本身之間隔著很多層的障礙,所以早期網紅的變現或者商業化的道路其實並不是特別是順暢的。

後來,隨著人們對於網紅認識的逐步深入,網紅不再僅僅只是承擔品牌層面的東西,而是開始與IP更多地聯繫在一起,未來,如何將網紅和IP之間的壁壘打通,讓網紅能成為獨立的IP乃至品牌,是如涵一直想做,也正在做的。

縱觀歐美,紅人自成品牌的不在少數,卡戴珊為丈夫侃爺的椰子帶貨,吸金無數,她個人的美妝品牌也是日進鬥金。提到她,讓人聯想到的不僅是她傲人的身材,更是那張強大的商業版圖。

隨著人們對於網紅認識的逐步豐富和全面,有關網紅的變現同樣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狀態。從單純的品牌露出,到後來的IP衍生開發,再到後來的資本運作,其實,有關網紅的發展更多地呈現出來的是深度和全面的發展態勢。

網紅為核心的相關產業鏈不斷延伸,並且開始通過資本的運作開始擴大,從而讓網紅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持續發展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未來,只有那些能夠孵化出網紅,並且能夠對網紅背後蘊藏著流量進行深度開發的公司和項目才能在未來網紅經濟的全新變革過程當中獲勝。可以預見的是,網紅的IP化、資本化、全產業鏈的運作才是未來網紅髮展的主要方向。

對於網紅承載載體的把控能力,直接決定著能否把握的未來網紅經濟。如涵控股信奉長期主義,而不是短暫性的收割粉絲紅利。我們將粉絲視為一種財富,而不是營銷工具。這也是如涵一如既往做著紅人孵化的原因,我們在孵化紅人的同時,也在傳遞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人們總對如涵有著質疑,什麼時候才會有第二個張大奕,其實如涵在做的不是機械化的複製,而是順應時勢,通過頂流紅人的引導和頭部紅人的支撐發展一批又一批的新紅人。

從當初的「野蠻生長」到當下的產業化運作,網紅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發展的快車道。隨著流量紅利的見頂,網紅,這個與流量密切相關的存在已經呈現出發展瓶頸,如何更好得量變,從而在下一波紅利到來之時最好準備引起質變,是如涵一直在堅持的。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網紅經濟下的「超級物種」能否再現神話,又有多少紅人能晉升為「超級物種」,這需要時間來回答,但機會一定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相關焦點

  • 成都網紅經濟魅力四射 賦予經濟發展新動能
    而如今,這座以生活消費聞名的城市,正嘗試讓「網紅」賦予經濟發展以新動能。  「網紅」城市不僅是「紅」  從CEO王高飛的出席就可以看出,「超級紅人節」是微博的年度大型活動。此番落地成都,幾乎沒有人表達出驚訝,畢竟這裡有相當龐大的網紅基數。比如對知名的「辦公室小野」來說,從公司到會場,「走路十幾分鐘就到了」。
  • 新零售行業集體陷入焦慮,超級物種如何破局?
    投稿來源:華牛原創9月23日,北京商報報導稱,「超級物種」北京中駿·世界城店已經停止營業。該門店於去年底開業,至今不到一年。這已經是超級物種近月來第二次關店。7月,超級物種關閉了其上海五角場萬達店。而在6月,界面新聞報導稱,超級物種北京的幾家門店面積縮減,原有的花坊、果坊等工坊也部分撤離。新零售行業分析師王利陽曾表示,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等新零售項目,當初都是相關方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捧」出來的明星項目,多少都有點網紅的體質。商業模型存瓶頸?有業內人士認為,超級物種的接連閉店可能與永輝內部的「兄弟鬩牆」有關。
  • 網紅主播培訓總教頭所志國:企業自主培養網紅員工 是網紅經濟下的...
    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世界型的經濟下滑。而危機中永遠存在商機,由於全民皆「宅」,抖音、快手等小視頻平臺火爆登頂。淘寶帶貨主播則「閃亮登場」,各路豪傑都殺入了網紅主播的帶貨大軍。但是,幾百萬主播中,號稱能帶貨的婉如過江之鯽。可是真正能銷售的,卻是屈指可數。這種環境下,企業進退兩難。
  • 「網紅經濟」助力疫後經濟復甦,成都在行動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詞的意思,那麼這些名字對你來說代表著什麼:丁真、李子柒、辦公室小野……他們是粉絲千萬的四川網紅。而幾乎每一個成功的網紅背後都有一個幕後推手,那就是MCN機構。 如今, MCN機構已成為城市新經濟的重要組織部分。在後疫情時代,如何引導和輔助MCN機構發展,利用「網紅經濟」撬動經濟疫後快速復甦,已經成為全國各城市研究的重要議題。成都也不例外。
  • 退市的如涵,退潮的網紅經濟
    儘管人們對於如涵控股的私有化並不意外,但是,作為網紅經濟的代表,如涵控股的跌宕起伏無疑代表了一種商業模式的發展印記。提及如涵,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網紅以及張大奕,而張大奕的成份似乎更多了一些。所以,我們在看待如涵退市這件事情上,需要更加客觀和理性地去看待,而不僅僅只是一味地分析失敗的原因,將這個曾經的網紅經濟第一股看得一文不值。什麼成就了如涵?1、網紅電商,開啟了流量變現的第一步。其實,無論如涵的模式如何改變,它都逃不出網紅電商的底層邏輯。
  • 網紅經濟漸具馬太效應,誰會是下一個李子柒?
    5月11日東興證券發布了《網紅經濟:漸具馬太效應,平臺佔據優勢》的報告,報告指出以網紅與粉絲關係為核心商業模式的網紅經濟已經漸具馬太效應,長短視頻、音樂、音頻、文學、遊戲、直播等領域的網際網路媒體平臺方較為受益於網紅經濟模式,打造超級網紅,將成為提昇平臺變現效率的的高效手段。
  • 超級物種工坊進化論,如何打造常逛常新的體驗感?
    根據進駐城市的消費水平與商圈顧客需求的不同,超級物種核心三大工坊+合作物種組合進化,首創國內新零售工坊式經營模式,以年輕品牌+網紅元素+輕食餐飲+區域特色為核心,配套超級物種的消費客群,將標準化與區域化經營相互融合,給消費者帶來更強烈的場景體驗,打造業內獨一無二的新零售到店體驗新模式。
  • 打卡新去處——超級物種寧波水街店盛大開業
    10月17日,定位優質生鮮食材體驗店的超級物種寧波水街店開業,現場熙熙攘攘十分熱鬧。據悉,該店是超級物種在寧波開設的第六家門店。超級物種現身寧波新「網紅」打卡地超級物種寧波水街店佔地總面積400多平方米,SKU超過2000個,坐落於風姿綽約的百變水街。
  • 從網絡走紅到網紅經濟:生成邏輯與演變過程
    ;後果影響;網紅經濟 內容摘要:網絡走紅現象作為近年來中國網絡社會蓬勃發展的一道獨特景觀,既見證了微觀個體命運的戲劇性變化,又體現了一股強大的經濟社會力量。
  • 超級物種在寧波第六家店開業 佔地總面積400多㎡
    超級物種在寧波第六家店開業 佔地總面積400多㎡來源:聯商網2019-10-22 18:16聯商網消息:10月17日,定位優質生鮮食材體驗店的超級物種寧波水街店開業,現場熙熙攘攘十分熱鬧。據悉,該店是超級物種在寧波開設的第六家門店。
  • 超級物種重慶首店開業 ,2018年重慶再開10家超級物種門店
    自2017年1月1日誕生以來,超級物種作為永輝旗下高端生鮮新零售品牌,在全國範圍內遍地生花,自我競速中。作為超級物種布局西南,開拓大重慶市場的重要起點,備受關注的超級物種龍湖重慶時代天街店於2017年12月29日正式開業。
  • 錦繡瀟湘 文博雲展丨網紅長沙,造就火爆夜經濟
    網紅長沙,火爆夜經濟照亮了城市。超級文和友外排隊的人群,梅溪湖畔閃亮的芙蓉花,解放西路的嗨歌勁舞,冬瓜山大快朵頤的燒烤……構成了這座城市生動的另一面,長沙因此名列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前三。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潮經濟·2020網紅城市百強榜單》顯示,長沙「網紅指數」排名第六。「茶顏悅色、超級文和友、五一路、太平街,為什麼能成為長沙夜經濟的名片?」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新的消費時代,場景即消費,渠道即產品。
  • 網紅長沙,催生夜經濟更火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福芳 唐璐 10月1日,長沙市地鐵單日客流突破200萬人次,客流強度排全國前三;10月3日,超級文和友取號超過3萬桌;國慶節以來,連續8天酒店入住間數保持10%以上增長;凌晨2時,湘江兩岸、國金中心、五一廣場、黃興路步行街、太平街等網紅地,照樣車水馬龍……這是今年國慶假期在遭遇秋雨
  • E.I親子時裝締造新商業零售超級物種
    參與三場大秀、明星四季聯袂、與國際超級IP史努比聯名、與公益機構歌路營開展戰略合作關注社會親子情緒,與房產地產等新興樓盤共同打造親子社區……無論從定位、模式、戰略、運營,E.I 品牌都站在童裝市場與親子消費市場的前沿。在醞釀了一整年的新零售體系下,E.I調整了整個品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開啟了全渠道零售高能模式,正式向業界宣布零售新物種的誕生——全渠道推商分銷模式!
  • 超級物種遭遇轉折期:三年虧十億,還能「搶救」嗎?|新零售案例
    從誕生之時起,超級物種就被市場上視為盒馬鮮生有力的競爭對手,與盒馬經營模式相似,超級物種對標臺灣的上引水產和義大利的網紅超市Eataly,採用「高端超市+生鮮餐飲+O2O」的經營模式,合伙人自營+內部孵化的運營方式為超級物種打造出「私人廚房」、「超級研習社」等獨具特色的明星產品。
  • 從網紅到長紅!專家匯聚佛山探討文旅和網紅經濟融合發展
    佛山日報訊 記者招鈺英報導:昨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協辦的「2020中國文旅和網紅經濟融合發展峰會」在南海舉行,多名文旅專家與來自全國近百家城市、景區、鄉鎮、文旅企業、媒體和旅行社等相關機構代表探討文旅融合新業態。
  • 超級物種再次關店 盒馬已領先一步?
    首先,超級物種的定位開始受到更多的質疑。與其他新零售業態不同的是,脫胎於傳統商超永輝的超級物種,既有成為網紅的潛質,又有豐富的商超零售經驗,這本是超級物種的優勢,但也有可能成為劣勢。相比於傳統商超,超級物種門店的選品更加精緻,更加追求高級感,而且打通了線上銷售渠道;而相對於其他新零售門店,超級物種卻又充滿了傳統商超的氣質。
  • 永輝超級物種,走到了十字路口?
    超級物種是永輝超市2017年年初推出的「超市+餐飲+O2O」的新零售業態,而在永輝本身就擁有的用戶基數下,超級物種可以運用線下優質的服務體驗,進一步抓住生鮮經營特點和用戶心理。有了先天優勢,超級物種賣貨速率也風頭無兩,翻臺率較高,此前3天就能賣出一般日料店一年銷量的新聞更是讓外界對這個「新物種」刮目相看。超級物種的新業態似乎正中消費者下懷。
  • 新零售關於盈利模式的賽跑 :超級物種、盒馬誰贏?
    儘管超級物種聲稱關店是正常的營運調整,不足為奇。但連續的門店關閉正暴露出超級物種甚至是永輝超市(需求面積:5000-10000平方米)的更多問題。   首先,超級物種的定位開始受到更多的質疑。與其他新零售業態不同的是,脫胎於傳統商超永輝的超級物種,既有成為網紅的潛質,又有豐富的商超零售經驗,這本是超級物種的優勢,但也有可能成為劣勢。
  • 永輝董事長張軒松首次公開演講:一個超級物種的誕生 | 獵雲網
    大家好,這個時代有很多新興時尚詞彙,如:物種、基因、分享和生態。作為一家實體企業,永輝也結合了時代的特點,對這幾個名詞做出了自己的一番詮釋。首先是物種論。永輝近期提出了一個名為「超級物種」的新商業模式,這是個以輕時尚及輕奢餐飲為基礎,餐飲+超市+網際網路業態的商業模式,以「80後」和「90後」等新消費群體作為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