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科技:天氣惡劣打車貴,原來滴滴是依靠它來調價的 | 創業

2021-01-09 動點科技

2009 年上線的墨跡天氣無疑是國內當下天氣類 APP 中的翹楚,據比達諮詢發布的《2017 年第 3 季度天氣類 APP 產品監測報告》顯示,9 月墨跡天氣活躍用戶數為 2.65 億人,排名第一,排在第二的天氣通(1.09 億)則與墨跡天氣至少有一倍的差距,墨跡天氣在天氣類 APP 領域依舊一家獨大。

雖然競爭激烈,但一家名為 彩雲科技的公司依然在 2014 年 2 月推出了一款天氣類 APP:彩雲天氣,並基於背後的天氣預報能力做了一套針對 B 端市場的 API 服務。

據了解,彩雲天氣的 APP 截止目前下載量已經超過 300 萬次,雖然與墨跡天氣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彩雲科技創始人袁行遠認為:「我們是判斷天氣下不下雨,而墨跡天氣則是將這個信息分發給用戶而已,而且彩雲天氣已經為滴滴出行、餓了麼、高德地圖、小米手機、金立手機、科大訊飛、新浪天氣通、2345 天氣王等 B 端企業提供了超過 800 億次的精準天氣預報服務。」

時間回到 2008 年,彼時的袁行遠從山東科技大學畢業,並在青島一家軟體公司做了一年的搜尋引擎,之後他又來到阿里巴巴從事算法工程師工作,直到 2013 年,在阿里工作 3 年之後,已經拿到阿里期權的袁行遠決定離職創業,開始著手解決精準天氣預報的問題。

與傳統天氣預報的技術手段不同,彩雲科技試圖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方法做天氣預報。「利用深度學習,我們可以讓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做得更準,那當然也可以讓天氣預報做得更準了。」袁行遠介紹,人臉識別通過輸入大量的人臉圖片來訓練模型,從而讓模型具有識別這個人是誰的能力。而人工智慧天氣預報也可以類似地通過向模型中輸入大量的衛星雲圖、氣象雷達數據等,從而讓模型具有自動預報的能力,並可以不斷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袁行遠表示,精準天氣預報對 B 端客戶而言非常有價值,「比如,滴滴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實時調節接單價格,餓了麼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實時調節配送員的配送費等,航班應用需要利用實時天氣數據預測飛機的延誤情況等。 」

此外,對人工智慧來說,數據很關鍵,彩雲科技通過與國家氣象局合作,從而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氣象數據資源,而這些訓練數據也已經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促使彩雲天氣預報平均準確率提高到了 90% 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彩雲科技的願景並不是只做一家提供天氣預報服務的企業,據袁行遠介紹,他的最終目標是要做一款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強人工智慧產品。2017 年初,彩雲科技推出了一款名叫彩雲小譯的同聲傳譯類 APP。

彩雲小譯界面很簡潔,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按鈕,打開 APP 之後,軟體會默認實時識別用戶說的話,並對其進行中英文互譯,從而幫助語言不通的兩個人進行簡單的交流,而且通過該 APP 還可以將國外的英文網站,以中英對照的形式展現,從而幫助人們更為流暢地瀏覽外網。

據介紹,彩雲小譯採用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翻譯,又以譯言網等高質量翻譯數據作為訓練資料,並可以自動識別普通話、英語等語種,無需按鍵即可實時錄音並翻譯,其「普通話-英語」的翻譯準確度已經達 80%。

那麼,有了彩雲天氣之後彩雲科技為什麼又做了這麼一款跟天氣相隔如此之遠的翻譯類產品呢?

對此,袁行遠解釋,智能天氣預報與同聲傳譯在內核上其實都是一樣基於深度學習的,而且做這種更前沿更 AI 的項目有助於打造彩雲科技的品牌。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同聲傳譯產品並不多,具體有騰訊的翻譯君、百度翻譯、訊飛翻譯、搜狗等,其中百度和訊飛甚至都還對外提供了 API 接口,從而可以幫助更多的企業獲得翻譯能力,動點科技此前報導的 WT實時翻譯耳機便採用了訊飛的翻譯引擎,另外途鴿也與百度合作發布過一款共享 WIFI 翻譯機產品。而我們今天報導的彩雲小譯同樣也採用了訊飛的技術,只不過只是採用了訊飛的語音識別模塊而不是翻譯引擎。

而在前幾年,包括墨跡天氣在內的天氣 APP 以及軟體翻譯平臺都在進行硬體嘗試,比如墨跡天氣曾出了一款名叫空氣果的產品,而訊飛自己也出了一款名叫曉譯的翻譯機。那麼,彩雲科技是否也要做硬體?

「感謝行業先驅為我們探索成功的道路和不成功的道路,但我們現階段不會做。」袁行遠說到。

據悉,彩雲科技目前有員工 28 人,2017 年已經完成 63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本文 彩雲科技:天氣惡劣打車貴,原來滴滴是依靠它來調價的 | 創業來自動點科技.

相關焦點

  • 滴滴打車:一年行駛裡程可繞地球3.4圈(組圖)
    上線僅兩年的滴滴打車,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記者近日從滴滴打車運營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獲悉,在深圳使用滴滴打車的的士司機將近3萬,約佔深圳整體的士司機的80%,深圳用戶使用滴滴打車時選擇微信支付的比例約90%,相對其他城市較高。
  • 彩雲天氣: 328萬元大獎背後的故事
    在過去,氣象臺對不同地點進行天氣預報時(比如奧運會的各個場館),需要找預報員來值班,成本通常比較高,而我如果讓機器通過雷達數據去分析不同地點的天氣情況,則會極大的降低成本,把先進的科技帶給普通人。另一方面,我認為做彩雲天氣最有意思的部分在於,我不知道它最終能不能實現。比如說做個電商類或社交類的App,不管它的商業模式是否成功,但起碼在技術上,這個應用是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實現的。
  • 青島七部門約談滴滴出行 要求整改旗下「花小豬打車」
    聯商快訊:11月20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青島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公安局、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青島市通信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和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等七部門聯合約談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約談緣由是滴滴出行旗下的一款「花小豬打車」軟體。
  • 都說「滴滴」要涼了 趁這個機會這些打車軟體想上位
    在經過了一系列可以說是「天怒人怨」的滴滴打車安全事故後,滴滴發布了很多旨在提高滴滴出行安全係數的措施,先不說效果如何,明面上的整治決心很多消費者是看得到的。昨日(9月15日)滴滴恢復了深夜出行服務,同時將試行深夜運營規則。也就是說,類似於北京三裡屯這些打車困難地帶,乘客們不用忍受黑車、摩的的坐地起價行為了。
  • 「我這不是滴滴,我這是黑車。」南寧小夥打車被漫天要價還遭威脅?
    小陳當時上的是一輛白色的私家車,就在上車後他聽到司機的手機傳出「滴滴出行」的聲音,這個小小的細節讓小陳以為自己乘坐的就是滴滴車。而行至到園湖路口準備下高架橋的時候司機丟了一個二維碼給小陳讓他先掃55元,聽到司機報的價格,小陳立刻驚呆了!因為,他並不是第一次打車走這條路線,以往最多也就30元。為此,小陳立即向司機提出了疑異。
  • 打車界拼多多,花小豬攪亂網約車江湖,滴滴狠起來自己都打
    一款名叫花小豬的打車應用橫空出世。 花小豬打車打出了「全網超低一口價」以及「百億補貼計劃」「打車能賺錢」的口號。 「一口價」是說價格不受行車路線和車程時間影響。 不論司機怎麼繞路,開多久,堵多久,都按叫車時顯示的價格計費。
  • 滴滴七年:打商戰、鬥人性,九九八十一難還要過幾關?
    舉一個滴滴在運營策略上翻車的例子。2017年4月,滴滴上線了動態調價機制,即在用車需求旺盛的早高峰或陰雨天氣,根據需求供給的差距大小動態的調整打車價格,加價部分全部付給司機。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可以提高司機的出車積極性,增加供給,另一方面可以讓真正有需求的用戶通過提高價格的方式快速的打到車,本質上是經濟學在商業層面的一次應用和嘗試。
  • 滴滴的補貼大戰,出行市場的"擠出遊戲"?
    還比如平時認準的品牌在天貓開旗艦店,那它可能很少會用京東和拼多多。然而,網約車這件生意很難建立二級交互,用戶不可能衝著某位司機的緣故進行二次服務,因為這個是不可定向控制的。所以網約車只能依靠提高一級服務效率、平臺補貼、用戶習慣來發展市場或者維護市場。用戶忠誠度不高,這也意味著平臺護城河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深,一波補貼過去就有一波客戶流失,滅不完的敵人,永不停歇的戰役。
  • 誰在驅動滴滴發動機?
    過去十年裡,它是最會打仗的公司,也是牽動了線上線下資源最多的項目,甚至是史無前例的網際網路燒錢補貼的創業。 但如果你將滴滴的取勝秘訣,歸因於補貼、燒錢。 那、就、錯、了。
  • 萬字長文講述滴滴出行程維五年從80萬人民幣到估值500億美元+
    「一開始,所有的人都跟我說,司機連智慧型手機都沒有,做打車軟體這種想法根本不靠譜。但正是市場基礎不成熟的情況下,創業才可能成功。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了,司機和乘客的用戶習慣也教育好了,市場已經成熟了,但這時候,你再做打車軟體,基本上沒有機會了。」
  • 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獲滴滴軟銀20億投資 估值超60億美元
    (原標題: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獲滴滴軟銀20億投資 估值超60億美元)
  • 滴滴與中國天氣籤署戰略合作 將在滴滴App內展示天氣信息
    新浪科技訊 12月3日下午消息,滴滴宣布和「中國天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滴滴App內嵌入由「中國天氣」提供的氣象服務產品,未來用戶和自駕車主都可以掌握天氣變化情況,提前規划行程。
  • 阿福的「打車行動」是雙贏之舉
    在上海生活的德國人阿福Thomas,是一位網紅級的知名博主,日前他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視頻:給了一位滴滴司機2萬塊小費,讓司機開車700多公裡,送他去司機的江西撫州老家轉轉!這個瘋狂的打車之旅,其實是成人之美,讓司機能與好久沒見的家人團聚,還掙了一筆「路費」。
  • 滴滴與「中國天氣」籤署戰略合作 將在滴滴App內展示天氣信息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導】中國天氣網訊 2020年12月3日,滴滴宣布和「中國天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滴滴App內嵌入由「中國天氣」提供的氣象服務產品,未來用戶和自駕車主都可以輕鬆掌握天氣變化情況,提前規划行程。滴滴將攜手「中國天氣」持續提升用戶出行體驗,共建智慧出行。
  • 女子卡不離身遭"境外打車"扣1500元 滴滴:建議報警
    (原標題:女子卡不離身遭「境外打車」扣千元:工行稱已凍結,滴滴建議報警) 9月12日20時17分,剛乘飛機抵達北京的楊女士剛打開手機,收到了這樣兩條簡訊:您尾號為XX卡9月12日18:53POS
  • 滴滴的出現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
    滴滴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很像一個段子,「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只信鴿。 信鴿死了,他悲痛不已,說不能把它土葬,得火葬,然後把骨灰撒在風中。 誰知那鴿子越烤越香,於是他買了瓶啤酒……」無論滴滴最開始的初心是什麼,是不是程維所說的,讓天下沒有難打的車,屠龍者最終還是變成了惡龍。
  • 軟體推薦:預測精準到街道的彩雲天氣
    向左滑動彩雲天氣,這款應用會給出常規的某地24小時天氣、一周天氣和接下來一天內的空氣預測。除了客觀的天氣,這款應用還會給出具體建議,如未來兩小時不會下雨,放心出門等,十分貼心。
  • 僅憑手機號碼就能查到一個人幾乎所有隱私 滴滴打車記錄精確到秒
    作者:虎龍吟只要提供對方的手機號,就可以查到包括手機通訊錄、滴滴打車記錄、支付寶帳號、全國開房記錄、淘寶購物地址、順豐送貨地址等幾乎一個人的全部個人信息!看到這些,你是不是驚呆了?這,可能嗎?然而,這卻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 航天專家描繪技術應用藍圖:未來用衛星就像用滴滴打車
    在19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副院長葛玉君的一番話,讓在場嘉賓喜笑顏開。「我們希望用戶可以像使用滴滴打車一樣使用衛星。」
  • 滴滴與「中國天氣」達成合作 將在滴滴App內展示天氣信息
    2020 年 12 月 3 日,滴滴宣布和「中國天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滴滴 App 內嵌入由「中國天氣」提供的氣象服務產品,未來用戶和自駕車主都可以輕鬆掌握天氣變化情況,提前規划行程。滴滴將攜手「中國天氣」持續提升用戶出行體驗,共建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