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只有三種狀態嗎?不,有十八種!通過光揭示物質「隱藏」的相!

2020-10-18 博科園

大多數人認為水只存在於三種狀態之一:固態冰、液態水或氣態蒸汽。但是物質可以存在於許多不同的階段——例如,冰有十八種已知的階段(取決於原子在空間上的排列方式)。壓電材料(如麥克風和超聲波)的廣泛應用是可能的,這要歸功於對外力(如壓力、溫度或電)如何導致相變的基本理解,從而賦予材料新的特性。一項新研究發現,金屬氧化物有一種「隱藏」的相。

這種相使材料具有新的鐵電性質,當它被極快的光脈衝激活時,能夠分離正電荷和負電荷。這項研究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Keith A. Nelson、Xian Li和Edoardo Baldini領導,他們與Andrew M. Rappe、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生Tian Qiu和Jiahao Zhang合作,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上。該研究打開了創造材料的大門,人們可以在一萬億分之一秒內打開和關閉屬性的開關,現在有了更好的控制,除了改變電勢,這種方法還可以用來改變現有材料的其他方面

例如,將絕緣體轉變成金屬或翻轉其磁極,這為快速功能材料重組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該小組研究了鈦酸鍶,一種用於光學儀器、電容器和電阻的副電學材料。鈦酸鍶具有對稱的非極性晶體結構,可以被「推入」具有極性的四方結構的相中,這種結構長軸上有一對帶相反電荷的離子。Nelson和Rappe之前的合作為這項新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該研究依賴於Nelson利用光誘導固體材料相變的經驗,以及Rappe在開發原子級計算機模型方面的知識。

可以根據光譜報告他認為正在發生的事情,但對所發生的事情提供一個強有力的物理理解之前,這種解釋只是推測性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從太赫茲頻率研究中獲得的額外知識,這兩位化學家開始研究他們的理論是否成立。Rappe挑戰是用精確的計算機生成鈦酸鍶來補充Nelson的實驗,每一個原子都被跟蹤和表示,它們對光的響應方式與實驗室中測試的材料相同。發現,當鈦酸鍶被光激發時,離子被拉向不同的方向,帶正電荷的離子向一個方向運動,帶負電荷的離子向另一個方向運動。

然後,不是離子立即回到原來的位置,而是像鐘擺被推後那樣,在其他原子中產生的振動運動阻止了離子立即回到原來的位置。這就像鐘擺,當它達到振動的最大高度時,會稍稍偏離原來的軌道,一個小缺口把它固定在遠離初始位置的地方。由於尼爾森和拉普有很強的合作歷史,他們能夠在理論模擬和實驗之間來迴轉換,反之亦然,直到他們發現實驗證據,證明理論是正確的。這是一次非常棒的合作,這說明,創意可以慢慢醞釀,然後在10多年後全面回歸。

這兩位化學家將與工程師在未來的應用驅動研究方面展開合作,比如創造具有隱藏相的新材料,改變光脈衝協議以創造更持久的相,以及觀察這種方法如何應用於納米材料。目前,兩位研究人員都對他們的研究結果感到興奮,並對這一根本性突破在未來可能帶來的結果感到興奮。這是每個科學家的夢想:和朋友一起構思一個想法,規劃出這個想法的結果,然後有機會在實驗室裡把它轉化成某種東西,這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

參考期刊《科學

DOI: 10.1126/science.aaw4913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水在2000℃高溫下竟可以結冰?科學家發現水的第20種形態:冰十八
    我們都知道,水有三種形態:固態的冰、液態的水、氣態的蒸汽。其中液態水作為生命之源,塑造了地球萬物。 然而如果你只認為「水」僅有這三種形態那就大錯特錯了,僅僅是冰,在此之前我們就曾知道17種結晶態。不過這個數字在2019年和2020年先後更新成了18種和19種(加上液態與氣態,水的形態則是變成了20種和21種)。
  • 我們知道物質有固氣液三種狀態,但實際遠超你的想像!
    中學物理就已經教過,物質一般分為三種狀態:固狀、液態、氣態。還有人可能了解有液晶態和等離子狀態等,但是到底有多少種物質狀態呢?百度百科中介紹了7種狀態氣態、液態、固態、等離子態、超臨界態、超固態、中子態。但是百度百科中分類介紹得不清楚,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 物質有3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那麼光又屬於哪一種?
    筆者-小文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原子是構建一切人們認知事物中的基礎,也是最為神奇的一種物質。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原子大致可以歸類為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以及氣態,而水作為地球上含量最為豐富的化合物之一,它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轉化也是最為常見的。當水是液態的時候,它是可以流動的,而當水變成固態之後,它的體積會膨脹,而水變成氣態之後,它就變成了水蒸氣。
  • 水在2000多度高溫下竟能結冰?科學家造出神秘超級冰:冰十八!
    構成我們身體的物質絕大部分是水,在地球上雕琢地形,塑造生命環境的是水,嗯,或者也可以說,還有它的另外兩種相態,水蒸氣和冰,也參與了46億年轟轟烈烈,滄海桑田的地球改造過程。羽狀冰/資料圖然而你如果認為一氧化二氫就只有這三種狀態,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 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黑色不是一種顏色,但光可以消除
    有一個同學向我提問: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這是一個比較中二魔幻的問題,但也是個好問題,我們來聊聊這個問題吧!我還真這麼做了,結果卻讓人很失望——七種水彩混合後的顏色不是黑,而是灰,而且是一種泛著赭紅色的灰。所以我一起很奇怪,黑到底是什麼顏色,它既不是所有光的集合,也不是所有顏色的集合嗎?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黑不是顏色,它甚至不是一個獨立的量。正如物理給我們揭示了熱的本質分子運動後,我們就明白了原來冷不是一種物質,而僅僅是「不熱」。
  • 有哪8種物質狀態?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有多達8個物質形態,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逐漸增加。
  • 物質一共有幾種狀態?
    物質一共有幾種狀態?科學家目前已經發現了超過6種物質狀態,並且還有越來越多的新狀態被發現。首先是4種物質的基本狀態:氣態、液態、固態和等離子態。前三種我們或許已經非常熟悉,第四種等離子態是熱的帶電氣體,由帶正電的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
  •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Emma Chou • 2020-03-12 14:02:05
  • 物質有六種狀態,除了固態、液態、氣態,你還知道哪幾種?
    水,溫度低了為冰,即固態,溫度高了會成為氣體,水蒸氣,平常為水,即液體。這是我們的常識,那麼物質的另外三種狀態是什麼?想要搞清楚另外三種狀態,其實不難,因為無論再怎麼折騰,它也離不開物質的構成。我們講一個通俗一點的版本,只需要理解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我們就可以像搭積木似地,把它搭出來。
  • 光與火不是一碼事,那麼物質到底有幾種形態?
    光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我們人眼能夠看到的光是屬於可見光,在光波頻譜(電磁頻譜)中只佔一小段波段,在380nm~780nm之間,其餘頻譜為不可見光,主要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現在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大家都比較熟悉,空氣是氣態,水是液態,石頭木頭等是固態。
  • 神秘而強大的第四種物質狀態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理學類小學時,我的老師告訴我,物質存在三種可能的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但其實,她沒有提及的是一種特殊的電化氣體——等離子體,這是第四種特別重要的物質狀態。之所以我們較少提及,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很少遇到天然的等離子體,除非你有幸看到過北極光,或者是通過特殊的濾鏡來觀察太陽,又或是像我小時候那樣——喜歡在雷雨天將頭伸出窗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是稀缺品的等離子體,卻佔據了宇宙中可觀測物質的99%以上(如果我們忽略暗物質的話)。
  • 量子力學科普:量子相變,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華麗變身
    相變相變,通過來說就是由一種「相」轉化到另外一種「相」,「相」,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成物質的外部參數(溫度、磁性等),最簡單的「相」就是物質的狀態,物質可以有有多種的存在狀態,例如:我們喝的水,水是液態,我們呼吸的空氣,空氣是氣態,自然界中大多數的金屬是以固態的當時存在,氣態、液態、固態就是物質的三種「相」,其本質上就是物質分子或者原子之間距離的不通過
  • 稀有而極端的第六種物質狀態
    ​物質一共有幾種狀態你可能從很早之前就知道三種最常見的狀態——固體、液體和氣體。在地球表面,這三態隨處可見,巖石是固體,水是液體,而我們呼吸的空氣是氣體。三種狀態在溫度和壓力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轉換。但這顯然不是故事的全貌。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通常來說這一變化不會多麼顯著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
  • 光的傳播真的不需要介質嗎?以太真的不存在嗎?
    其中一些,比如聲波,需要介質才能通過。其他的,如光或引力波,似乎完全不需要介質。不管它們是怎麼做的,當它們最終到達目的地時,所有這些信號都能從它們所產生的效應中被檢測出來。但是,在沒有任何介質的情況下,波真的有可能在真空中傳播嗎?早在19世紀末,人們就提出「以太」作為光通過的介質。我們現在不相信這是事實。證明乙醚不存在的證據是什麼?
  • 水在零度以上不能結冰?科學家:2000的高溫能結成超級冰
    地球為何被稱為「水球」,那是因為地球被百分之七十的水環繞著,可以說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任何動植物都離不開水,同時也包括了我們人類,人可以七天不吃飯,但是絕不能三天內不進一滴水,所以說水是我們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
  •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而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科學家就開始了對水的研究探索,可能很多人覺得,水這種物質太簡單了,只要是學物理的都知道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而且它的三種形態轉化也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價值,事實真是如此嗎?
  • 一種司空見慣的物質「水」,為什麼說是自然界最複雜物質之一?
    正如標題所言,是真的太複雜了,據科學家表明它幾乎有七十多條「反常特性」,即便是現實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大家眼中司空見慣的水,卻被稱為自然界最複雜的物質之一。按理來說,許多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體積減小,可是水水恰恰相反,水變成冰不僅體積變大,密度還減小了,另外一個奇怪就是熱水竟然比冷水還快結冰,這涉及物理和化學過程得用更深的科學去探討。
  • 物質有多少狀態?固體,液體和氣體嗎?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 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有多達8個物質形態,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逐漸增加。下面怪羅簡單介紹下吧: 第四種是熱的帶電氣體(等離子態),它由帶正電荷的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火焰是由激發態和等離子態共同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