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黃月紅
手上刮出個細小傷口,一般人都不會放在心上,可想不到小傷口卻會帶來大麻煩。
台州的蘇阿姨搬重物不慎手撞上生鏽的鐵板,有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傷口。沒想到,3天後整條手臂黑了!差點要了她的命!
●手蹭破點皮,三天後下不了床
回想起受傷及治療經歷,今年59歲的蘇阿姨至今心有餘悸。
蘇阿姨是台州玉環市一位勤勞的農民,平時身體還算不錯。為了幫子女減輕負擔,她和老伴種了十多畝的地,農閒時還會去做些鐘點工。
一個多月前,蘇阿姨外出務工,在搬重物時,右手背不慎撞到了生鏽的鐵板。當時雖然有點痛,但不久就緩解了,而且查看後只破了一點不起眼的皮,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傷口,更沒有出血。
對於手被撞傷,蘇阿姨沒太把它當回事。蘇阿姨說,「以前也有被撞傷過,都沒有事。如果回到家還記得,那就用酒塗了一下傷口,撒一點雲南白藥。」這一次,蘇阿姨也是草草處理了下傷口。
沒想到,事發後第二天,蘇阿姨開始發燒,右手背開始腫脹,走路都覺得吃力了。
「發熱,頭暈乏力,平時回家25分鐘的路程,我走了1個多小時。」蘇阿姨說,剛開始以為自己感冒了,回來倒頭就睡。
可是,到第三天,蘇阿姨食慾差,連水都不想喝,下不了床,右手臂腫得像發酵的饅頭一樣,整個都開始發黑了。蘇阿姨的家人趕忙將她送到玉環市人民醫院。
●感染性休克,送到醫院搶救
「入院時,病人精神狀態不太好,高熱,血壓低,心率快,整個右手臂嚴重腫脹發黑,已處於休克狀態。」急診科醫師陳時強接診了蘇阿姨,仔細詢問病史,並為她做了相關檢查。
醫生發現蘇阿姨檢查出來的指標與正常值相差太大,初步診斷蘇阿姨為皮下淋巴管炎、感染性休克。由於蘇阿姨當時病情很嚴重,醫生便直接讓她住進了急診重症監護室搶救。
「血培養顯示為陽性球菌感染,這意味著是有細菌通過傷口進入蘇阿姨的血液,隨後開始損壞她的免疫系統。在監護病房的那幾天,我們每個醫護人員的心都為她懸著,生怕再出現什麼問題。」陳時強表示,好在治療及時,蘇阿姨的生命體徵慢慢開始好轉。
經過三周的對症治療,蘇阿姨病情逐漸好轉。4月2日,蘇阿姨順利出院回家了。
●小傷口及時處理很重要,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陳時強告訴錢報記者,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撞傷、擦傷、摔傷、燙傷等小意外,造成小傷口很常見,大多時候,傷口會自愈,也不會引發嚴重後果。「像蘇阿姨這樣因為小傷破口而引起的皮下淋巴管炎等感染並不多見。皮下淋巴管炎多數是通過局部創口或潰瘍感染細菌所致,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
陳時強分析,病菌很可能是通過破損的傷口入侵蘇阿姨身體的,所以才會導致她感染性休克的嚴重後果。「因為傷口沒有得到及時處理,而導致了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源的趁虛而入。」
陳時強告誡,對一些被異物擦傷、扎傷的小口,一定不要麻痺大意,應及時消毒處理。如果感到不適,應馬上就醫,千萬不要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