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家族中有許多巨大且兇猛的食肉恐龍,鋒利的牙齒和爪子是它們的共同特徵。那麼,食肉恐龍會不會吃同類呢?古生物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真的有食肉恐龍會以同類為食,這種異常兇殘的恐龍就是生存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瑪君龍。
在距今67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馬達加斯加已經是一座被海洋包圍著的大型島嶼了。由於受到季風和海洋暖溼氣流的影響,島上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現在正是旱季剛剛開啟的時節,森林還是鬱鬱蔥蔥的。幾隻未成年的小瑪君龍正在森林中相互追逐,它們的媽媽外出捕獵去了,只能將它們留在森林之中。沒有了媽媽的看管,小瑪君龍玩得忘乎所以,在森林裡又蹦又跳。它們還不知道,像這樣在森林中肆意暴露自己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
一隻在樹上休息的脅空鳥龍發現一個大傢伙正在樹木間移動,它叫了幾聲,然後拍打著翅膀向遠處飛去。雖然小瑪君龍看到了脅空鳥龍匆匆飛走的背影,但它們並不知道這是危險的信號——就在距離小瑪君龍不遠的樹木後面,一隻兇神惡煞的恐龍正虎視眈眈地盯著它們,這是一隻年輕的雄性瑪君龍。
雄性瑪君龍一步一步地悄悄接近目標——貪玩的小瑪君龍。雄性瑪君龍看到時機已經成熟,突然加速衝了上去。直到看見一個碩大的黑影向自己衝了過來,小瑪君龍才知道大難已經臨頭,紛紛四處逃竄。身高腿長的雄性瑪君龍很快就追上了其中的一隻,它一口便咬住了小瑪君龍的尾巴,將它狠狠地拋到空中。
可憐的小瑪君龍重重地摔到地上,奄奄一息,只能等著雄性瑪君龍將自己吃掉。其他小瑪君龍與死亡擦肩而過,這次恐怖的經歷教育它們就算是同類也是非常危險的,想要活下去,必須倍加小心。
發現瑪君龍
瑪君龍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 世紀末,當時法國人佔領了馬達加斯加島並且將這裡變成了殖民地。1896 年,法國古生物學家來到了馬達加斯加島並在島的西北部發現了一些恐龍化石,從化石的特徵來看,應該是某種獸腳類恐龍。由於發掘出的化石有限,古生物學家簡單地將其歸入了巨齒龍屬。
半個多世紀後的1955 年,古生物學家在之前發現化石的地方又有了新發現,這次出土的化石帶有齒骨及牙齒。經過對比研究,古生物學家確認這是一種新的恐龍,於是將其命名為瑪君龍。
1955 年發現的瑪君龍化石保存在法國巴黎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古生物學家發現,其中一個頭骨化石上長有圓形的角,而且顱頂很厚,這是腫頭龍類的特徵。古生物學家認為,在發掘出土的瑪君龍頭骨化石中混著一隻腫頭龍類的化石,於是便將這種恐龍命名為瑪君顱龍。
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量瑪君龍的化石,對於化石細節的研究為我們揭開了關於這種恐龍更多的信息。
強悍的食肉動物
瑪君龍是一種體形中等的食肉恐龍,體長6—7 米,體重超過1 噸。有一些化石碎片顯示,某些大的瑪君龍體長可達8 米,體重約1.5 噸。
瑪君龍的頭部其實並不算很大,長度約0.6米。不過它們的頭又寬又高,而且相當堅固。考慮到瑪君龍的腦袋上長著一個小圓角,而且顱頂骨骼很厚,因此,它們很有可能會將腦袋作為武器來撞擊敵人。在瑪君龍的大嘴中長有鋒利的牙齒,牙齒的邊緣有密集的鋸齒結構。與大部分食肉恐龍相比,瑪君龍的牙齒較短,短牙齒有一個好處——不容易折斷,能夠牢牢咬住拼命掙扎的獵物。
從整體上看,瑪君龍是強壯彪悍的食肉恐龍。它們的脖子較短,身體強壯,身後有一條長長的大尾巴,可以在運動時幫助身體保持平衡。瑪君龍的運動能力還是很強的,它們以後肢行走和奔跑。別看其後肢不長,但是肌肉十分發達,最高奔跑時速能達到30 公裡。
「馬達加斯加島的魔鬼」
瑪君龍名字的含義是「馬達加斯加島的蜥蜴」,其實「馬達加斯加島的魔鬼」這個名字更適合它們。瑪君龍生活在距今7000 萬至6600 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是當時馬達加斯加島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白堊紀時期的馬達加斯加島是個神奇的地方,這裡不僅生活著瑪君龍,還生活著牙齒外翻的惡龍、小型的巨龍類恐龍掠食龍以及像鳥類一樣長有羽毛的脅空鳥龍。除了恐龍,此時的馬達加斯加島上還生活著巨大的青蛙、蛇和鱷魚。
從瑪君龍的體形上看,它們更適合捕食那些體形巨大、行動緩慢的恐龍,掠食龍就是符合這個特點的理想獵物。掠食龍的體長可達15 米,不過對於瑪君龍來說,它們並不是無法殺死的獵物。瑪君龍在捕獵中會死死地咬住獵物的脖子讓其窒息而死,或者在獵物身上留下許多傷口讓其因為流血過多而亡。
白堊紀時期的馬達加斯加島有周期性的旱季。每當旱季來臨,食物會變得非常匱乏,為了爭搶食物,瑪君龍對同類非常不友好。古生物學家曾在瑪君龍化石上找到了許多咬痕,這些咬痕正是其他瑪君龍留下的。對同類大打出手還不算什麼,古生物學家甚至還在一具成年瑪君龍的胃裡發現了小瑪君龍的殘骸,瑪君龍也因此成為目前已知的唯一同類相食的恐龍,真的是非常兇殘。
瑪君龍是一種獨特的食肉恐龍,它們的身體結構和行為與其生存的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生活在食物資源有限的島嶼上讓它們變得非常殘忍兇猛,這就是生物進化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