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論文—科學網

2020-11-24 科學網

 

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奧斯陸BI挪威商學院的Jorgen Randers和Ulrich Goluke模擬了不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幅度進行了預測。

模型表明,在2030年代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到2100年降為零的條件下,到2500年全球氣溫將比1850年時升高3℃,海平面升高3米。在2020年期間所有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降為零的條件下,研究人員估計與1850年相比,全球氣溫經過最初的下降,到2500年仍將升高3℃左右,海平面將上升2.5米左右。

研究人員認為,在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後,全球氣溫可能會繼續上升,因為北極冰和含碳永凍土的持續融化可能會增加大氣中水蒸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北極冰和永凍土的融化也會減少反射太陽熱量和光線的冰的面積。

要防止氣溫和海平面如預測一樣上升,專家表示,在1960年至1970年期間,所有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應已減少到零;為防止溫室氣體排放停止後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並限制其對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的潛在災難性影響,從2020年起,每年至少需要通過碳捕獲和儲存方法從大氣中清除330億噸二氧化碳。(來源:中國科學報 魯亦)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38/s41598-020-75481-z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Taavi Pae 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 研究顯示: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抽乾泥炭地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範圍內增加。圖片來源:Taavi Pae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海外最新研究:即使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變暖或仍繼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科研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使用減複雜度模型進行的模擬顯示,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國際最新研究:即使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變暖或仍繼續
    年全球氣候使用減複雜度模型進行的模擬顯示,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論文作者、挪威奧斯陸BI挪威商學院Jorgen Randers和Ulrich Goluke用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模擬了不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幅度進行了預測。他們鼓勵其他研究者用不同模型,對「結束溫室氣體排放或許不能阻止全球變暖」這一研究結果進行探索。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僅僅停止排放可能不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最新研究認為,現在是投資積極的碳捕獲的時候了。  根據近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關於1850年至2500年之間全球氣候覆雜性的簡化模型,即使人類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少到零,全球溫度仍可能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上升。
  • 國際最新研究:即使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變暖或仍繼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科研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使用減複雜度模型進行的模擬顯示,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結束溫室氣體排放或許不能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報告》論文
    (reduced complexity model)進行了模擬,結果表明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挪威奧斯陸BI挪威商學院的Jorgen Randers和Ulrich Goluke用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模擬了不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幅度進行了預測。
  • 研究:溫室氣體零排放後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研究:溫室氣體零排放後全球氣溫或仍上升】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0-10-28 22:00 來源:
  • 全球變暖致森林土壤吸收溫室氣體能力下降
    新華社華盛頓8月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兩國研究人員6日說,全球變暖導致森林土壤吸收主要溫室氣體之一甲烷的能力下降,這可能會加速提升大氣中的甲烷濃度,進而加劇全球變暖。四川農業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報告說,森林土壤可以通過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大氣中的甲烷,但他們發現全球多個地區森林土壤的甲烷吸收能力被高估,其中在森林土壤溼度增加的地區,甲烷吸收能力降低得最為明顯。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高出20多倍。
  • 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氣溫仍上升
    本報訊 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奧斯陸BI挪威商學院的Jorgen Randers和Ulrich Goluke模擬了不同溫室氣體減排量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幅度進行了預測。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科學家發現即便沒有人類,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據 2020年11月12日發表在《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認為,即使在2020年所有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歸零,那麼全球變暖也無法避免!地球變暖,我們就認為是溫室氣體排放所致,但其實地球沒有溫室氣體也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的大氣層就有非常好的溫室效應,它讓來自太陽的輻射能穿過,卻適當的截留部分地表反射的遠紅外能量,使得地球在沒有太陽照射的晚上,也保持適當的溫度!
  • 溫室氣體最大元兇變城市垃圾?化石燃燒被推翻,全球變暖誰負責?
    全球變暖一直是環境問題中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一直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最大元兇,然而,這一論斷卻不斷被新的研究所打破。
  •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或並非溫室氣體!
    一直以來,導致全球變暖最主要的原因都被認為是因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其中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所以許多科學家們都呼籲我們要節能減排,使用清潔能源的產品,要低碳生活,從生活的各個方面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稻田土壤施肥可緩解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土壤固碳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稻田土壤約佔我國總土壤固碳潛力的40%,因此,探討稻田土壤碳循環和固碳機理對於減緩全球變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土壤固碳的能力一般是通過考察碳庫變化、團聚體形成、腐殖質形成等過程來評估,但鮮有研究表徵團聚體之間和內部的碳通量。
  • 即便從明天起溫室氣體停止排放,地球仍然需要數十年恢復「常溫」
    假如溫室氣體排放量如我們所願,得到控制,有所減少。但我們很難發現氣候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地球的自然系統需要時間吸收大氣層中的碳(Carbon)。我們可能得等待數十年溫度才會明顯下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不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只是,對於減排帶來的成效我們不能抱有太大的期望。
  • 全球變暖即將再提速?英國專家警告:溫室氣體「正反饋」啟動!
    我們地球的氣候正變得越來越溫暖,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關於變暖的原因,科學家們至今仍然有不少說法。現在來自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的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溼地和永久凍土正帶來巨量的天然溫室氣體排放,這使得人類需要更努力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才能夠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 全球變暖: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後果,問題是我們阻止不了
    文/漂流的亞特蘭蒂斯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全球變暖。這個關注度一直在上升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大家都能明顯感覺到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這都是氣候變暖導致的。什麼是氣候變暖我們所指的全球變暖是指地表、海洋和空氣溫度的異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