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私有雲伺服器,輕鬆打造家庭級NAS網絡存儲

2020-11-22 太空船

序言:

記得幾年前,網上出現不少免費雲盤,某企業甚至打出永久免費的口號。可惜後來雲盤開始變相收費了,而提供的免費的雲盤空間不但不大,上傳下載網速也有所限制,而且安全方面也是留一手,說白了,就是想讓用戶掏腰包。相信有段時間,不少人都忙著從免費雲盤下載自己昔日上傳的各種資料吧。這兩年隨著網絡進入雲計算2.0時代,各種私有雲伺服器產品也應運而生。這類產品最初都是針對公司企業而研發,但如今針對家庭和個人使用的私有雲伺服器也陸續出現,我這次要體驗的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就是定位於家庭級NAS網絡存儲。究竟它有哪些功能和設計,實際體驗又是如何?就讓我為大家解答一二吧。

包裝與配件:

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包裝較為簡潔,一個長方形的白色紙盒除了正面中間的LOGO和「先河私有雲」字樣外,就沒有其他文字符號和顏色點綴了。包裝盒採用天地蓋的開啟方式,帶有防啟封標籤,盒子的底部貼有一張產品和廠家的相關信息標籤,包括序列號。

打開包裝盒,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機身由紙片模具加以固定,紙質配件則全部裝入一個塑料收納袋裡,而其他配件則裝入一個獨立的小紙盒子。

清點一下,隨機的配件包括了致眾測用戶的一封信、內含產品保修卡的快速入門指引、用戶指南說明書、合格證、電源線、電源適配器和一條網線。比較令我感動的是那封信,共有三十一個先河研發人員的親筆籤名,非常走心。

外觀與細節:

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整體造型類似於四方柱,四個邊角均採用弧形過度設計,機身尺寸為135 x 135 x 215mm,不包含硬碟的話,重量約1.46kg。和企業級的私有雲伺服器比較起來,它的塊頭算小了,可插入最多兩塊3.5英寸的硬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家庭和個人的使用需求。

機身的外殼以金屬材質為主,側面為一體化的金屬材質外殼,並加入了拉絲工藝處理,堅固耐用且富有質感,很是美觀,而機身的頂部和底部外殼則均為塑料材質。

在機身的側面設有一個藍色指示燈,開機之後就會亮起,不過在我看來,這個指示燈偏小,從側面看,不容易分辨是否已經亮起了,如果廠家能將它與下方的LOGO整合在一起就更有格調了。

機身側面的背部上方為進風口,開口尺寸不小並帶有金屬網罩,在保證進風量的同時又能有效防止灰塵等異物進入機身內部。

進風口的下方則是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所有接口,從左到右依次序是復位孔、電源插口、網絡接口和兩個USB 3.0接口。USB接口可以接駁U盤、移動硬碟、數位相機、數碼攝像機等設備,進行數據遷移,而且還能直接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直接讀取U盤和移動硬碟上的各種媒體文件。

機身頂部邊框和蓋子雖都為塑料,但工藝可圈可點,邊框表面加入一層防刮花的UV塗層,觸感如同鋼琴烤漆,而且電源鍵也設計於此。電源鍵的鍵程適中,按感不錯,每次開機單擊,都會發出「滴」的一聲,而關機則需要長按該鍵約3秒。

蓋子的正面也採用了和機身側面金屬外殼一樣的拉絲工藝,顏色上也一致,如果不是它的反面告訴我這是塑料的話,我一開始還把它當金屬材質了。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盒子還採用的是磁吸式設計,當蓋子靠近頂部邊框的時候,就能自動吸附合上。

機身的底部塑料外殼則採用了磨砂工藝,多個條狀型散熱孔圍成一圈,它們是機器的出風口。在底殼的中間還貼有產品的銘牌,同時設有四個防滑矽膠腳墊,確保機身水平放置時可以更加平穩。

硬碟長時間屬於待機狀態會產生有一定的熱量,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在機身底部內設有一個散熱風扇,能快速將機身內部的熱量排出,延長硬碟的使用壽命。值得一提的是,風扇非常靜音,而且散熱效果不錯,我曾經將先河私有雲伺服器連續開機數天,但機身始終沒有出現發燙問題,我想這也跟它採用金屬外殼有關係,因為金屬材質散熱速度比較快。

取消蓋子就可以看到兩個硬碟槽了,取下硬碟支架還能看到內部的元件與風扇。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在硬體方面的配置還不錯,處理器採用的是Marvell armada 385雙核處理器,主頻可達到1.6GHz,同時搭載了2GB的運存內存和512MB的存儲空間,能確保系統穩定且流暢地運行。

兩個硬碟支架都設有一個小把手,向上抽出即可取出整個支架,為了方便用戶正確插入支架,廠家在支架上設有紅點的標識,而頂部邊框也同樣設有紅點和數字標識,這樣用戶就不會插反方向。

安裝硬碟是需要拆下支架兩側的支架條再裝入硬碟,而兩個支架條分別標有L和R的字樣,所以扣上支架條時也好分清左右。

先河私有雲伺服器最高可以支持單個8T容量的硬碟,兩個硬碟槽也就是16T,這樣的存儲容量空間對於家庭和個人,甚至是企業來說,也是綽綽有餘了。其實除了3.5英寸的硬碟外,硬碟支架也同樣可以安裝固態硬碟和2.5英寸的機械硬碟。

手機APP體驗:

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官方手機客戶端就叫做「先河私有雲」,有安卓和蘋果iOS兩個版本,鑑於我手頭上只有安卓手機,所以就跟大家談談安卓版的界面設計和操控體驗了。初次運行APP,需要使用手機註冊一個登陸帳號,而後就是掃描機身上的二維碼進行綁定。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對硬碟的管理有Raid1模式和LVM模式,Raid1模式需要兩塊等容量的硬碟,一塊存儲一塊備份,數據相對安全些;而LVM模式一塊或兩塊硬碟都可以,純粹用於數據存儲而不備份。我就雖有兩塊硬碟,但並非等容量,所以選擇了LVM模式。

手機客戶端的桌面非常簡潔,默認有8個選項,插入U盤或者移動硬碟之後,還會多出一個選項圖標。目前,軟體商店、先河商城和先河論壇都還沒有開放,等以後開放了,用戶就可以下載安裝其他軟體,實現更多的功能。

控制面板共有系統信息、系統性能、軟體管理和網絡設置四個子選項,比較常用到的就是查看CPU和硬碟的溫度,以及硬碟空間的使用情況。先河私有雲伺服器控溫優秀,在讀取硬碟時,溫度一直控制在30°C到45°C之間,可見散熱效果是相當不錯的。

手機備份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功能,可以手動選擇需要備份的類別和路徑,也可以一鍵自動備份,包括聯繫人、簡訊和通話記錄,讓手機裡的資料迅速上傳到先河私有雲伺服器裡的硬碟;而本地文件分全部數據和已經備份數據兩個列表,而且對文件進行分門別類,便於查找和管理;家庭圈,顧名思義了,這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空間,最多支持10人同時使用。除了家庭圈內的文件可以被訪問、下載外,其他的本地文件就只有管理員才能看得見,把私有和共享區分開來。

先河私有雲伺服器還具備了投屏功能,在同一個區域網內,可輕輕鬆鬆地將雲盤裡圖片或者視頻文件推送到電視機裡瀏覽或播放,輕鬆與家人齊分享。此外,分享功能也讓它具備了一定的社交功能,可將雲盤裡的文件以連結的形式分享到各個社交平臺裡,如QQ、微信等。

我家安裝的是電信光纖專線,經網速測試,最大接入速度約11M,相當於50M到100M的寬帶。關於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上傳下載速度測試,我先使用的是5GHz頻段的WIFI(手機為vivo X20 Plus,支持5GHz頻段),然後再開啟4G網絡使用流量進行測試。

為了避免用戶不小心開啟數據流量而產生過高的費用,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在我的設置裡還有一個相關開啟或者關閉使用流量上傳/下載的選項。經過測試,在區域網內使用WIFI的傳輸速度已經達到了12M/S左右,不過開啟4G網絡使用流量的傳輸速度明顯下降了,只有600K/S左右,希望這項以後能再進一步優化。

電腦端體驗:

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電腦端軟體在其官方網站就可以下載,界面較為簡潔,和手機客戶端基本一致,即使是初次接觸也容易上手。

相比較手機客戶端而言,電腦端軟體的功能設置會多一點,對雲盤裡文件管理的效率也會相對高一些,尤其是區域網內的文件數據的傳輸,速度比較快。當然了,在家裡可以依賴電腦端,但出門在外,用的更多的還是手機客戶端。

在區域網內,從電腦上傳到先河私有雲伺服器的速度非常快,若是單個文件傳輸的話,最快可達到60M/S左右,而同時多個文件傳輸,則最快可達到12M/S左右,這個我自己也有點不解,多個文件傳輸的話,怎麼速度會下降這麼多呢?

不管是使用手機APP還是電腦端軟體,打開一部幾個G的電影,加載時間幾乎是零等待,而且拖動即播,緩衝時間很短。先河私有雲伺服器最多能支持10個用戶同時訪問,一家人共享資源,互不幹擾。不過電腦端軟體的集成的視頻播放器應該在進一步優化下,因為出現個別1080P的高清視頻無法播放的現象。

結語:

現在硬碟挺便宜的,像我之前剛買了一塊2T的硬碟也才三百多塊,把它插入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後,我仿佛就有了一個空間巨大的隨身資料庫和網絡平臺,外出旅行拍的大量照片可以任性地上傳並分享,出差途中也可以點播已存的各種影視作品,各種文件的遠程存取都十分方便。個人數據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也非常重要,先河私有雲伺服器支除了家庭圈的數據可以訪問外,其他的數據都只有管理員才能使用。與其去使用各種限制的免費雲盤,倒不如入手一臺先河私有雲伺服器,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雲盤。

相關焦點

  • 輕鬆組建雲存儲方案,我有鐵威馬NAS
    雖然公有雲方便,但近年來各種限速、付費等問題,且還時不時出現個人隱私問題。而NAS網絡存儲的出現就很好的解決數據存儲的問題。NAS除了被廣泛用在企業之外,也適合於個人及家庭用戶,搭建屬於自己的私有雲,使用起來更高效便捷,也更安全。    相比網盤的不靠譜,NAS的數據完全由自己掌控,而且不受速度的影響,隨時訪問,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束縛,被人偷窺和偷盜的風險也大大降低。
  • 雲存儲系統讓生活在網絡上駕雲飛翔
    不同類型的雲存儲系統運營商對外提供的服務不同。根據云存儲系統提供的服務類型和面向的用戶不同,雲存儲系統服務可以分為個人級應用和企業級應用。  一、個人級雲存儲系統應用  1、網絡磁碟  相信很多人都使用過QQ、163的」網絡磁碟」服務。
  • QingCloud私有雲是什麼?青雲qingcloud私有雲產品種類、特點及服務...
    青雲QingCloud 技術領先的企業級雲服務商,一站式解決跨境電商多平臺運營、多帳號關聯問題。
  • IPFS星際特工榮獲「雲伺服器、雲存儲設備、雲存儲伺服器」三項...
    2020年7月4日,IPFS星際特工又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獲得了新的榮譽,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雲伺服器、雲存儲設備、雲存儲伺服器」三項外觀專利!專利號:ZL 2020 3 0017243.2專利號:ZL 2020 3 0017244.7專利號:ZL 2020 3 0017256.X作為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領域的布道者和引領者,一直以來,星際特工技術團隊都在專注於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軟硬體研發,並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精益求精,致力於把星際特工打造成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領域世界一流品牌,以引領行業前沿
  • 技術宅迷思:是選8毛錢一天的百度網盤還是自建私有雲
    目前個人可用的雲存儲方式可分為公有雲和私有雲兩大類。公有雲是指類似於百度網盤這類由第三方為用戶提供的雲存儲服務商。而私有雲則是通過搭建NAS(網絡附屬存儲器)為單一用戶單獨使用而構建的雲存儲服務。私有雲以硬碟等存儲器件為介質,來對家庭或企業的數據、資料進行存儲、備份。從最理想狀態分析,私有雲比公有雲更具備管控性。
  • ...艾客迷你私有雲NAS詳測_AKiTiO MyCloud Mini私有雲(MCS-LN2SPA...
    一提到雲存儲,很多人腦海裡都是一個概念,就是很空、很不實際,而且這個概念也離自己很遠很遠。但其實隨著網際網路的進步和科技發展,如今私有雲已經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實體,並且它沒有那麼高深莫測,即便是小白用戶都可以很好的應用它來為自己的生活、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 蘇州國科與雲杉網絡聯手打造「雲服務」
    【IT168 資訊】在國內公有雲市場群雄逐鹿,價格競爭日益激烈之時,誰將創造出下一代創新的雲服務模式?在創新的雲服務模式下,又能給企業客戶帶來什麼新的服務品質和效益?  8月15日下午,蘇州國科與雲杉網絡在蘇州科技園舉辦「LiveCloud彈性私有雲服務和國科可信雲發布會」,聯手打造並推出「國科雲服務」。
  • 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雲計算市場的繁榮使得企業擁有令人眼花繚亂的雲伺服器託管服務類型,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以及裸機伺服器等等,如果您對此感到迷茫,那麼今天由知了云為您言簡意賅地介紹這些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
  • 普華集團小型智能雲伺服器BSC雲盒SE版震撼發布
    對等網絡技術的發展為解決傳統雲服務痛點提供了2.0版新方案,BSC雲盒SE版正是利用這一技術創造性研發的小型智能雲伺服器,它作為BSC雲平臺的基本單元與核心構成要件,具有存儲能力、計算能力、分布式能力以及唯一標識能力等多種能力。
  • 金山雲推出KingStack藍光雲一體機 實現低成本高可靠數據存儲
    近日,金山雲全新上線私有雲KingStack 5.0版本,通過創新性地將私有雲平臺與藍光光磁存儲融合,打造藍光雲一體機解決方案,解決了大規模數據存儲成本高、能耗高、存儲時間短、數據不安全等問題,能夠有效應對政府、金融、醫療、科研、廣電等領域數據的備份歸檔
  • 京東私有雲三大技術方向解析
    京東雲平臺首席架構師、系統技術部負責人 劉海鋒要強調的是,劉海鋒和他的團隊所負責的是京東私有雲項目(京東基礎雲服務)。不是對外提供雲服務的京東公有雲。而這種共存的狀態,在亞馬遜、阿里、騰訊以及其他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中都存在。京東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
  • 網絡存儲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2011年春季的SNW(世界網絡存儲,Storage Network World)大會上,我們大致的了解到儲存網絡的未來發展方向。儘管光纖信道一直統領著儲存網絡領域,然而,雲存儲已經成為業內熱門話題。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雲存儲,以及其為啥能成為業內共同關注焦點?在2011年4月7日,星期四,也是SNW大會的最後一天,Facebook宣布將推出開放式計算工程。
  • 從VCF雲能力九宮格,看懂「真」全棧企業雲平臺
    在此背景下,VMware歷經十年,經過不停的技術創新研發演變過來的一個全新全棧企業級雲產品VMware Cloud Foundation(以下簡稱VCF),就能夠幫助企業級用戶輕鬆構建和運維具有公有雲體驗的私有雲或者混合雲,實現「一致的基礎架構,一致的運維體驗和一致的安全保證」,真正讓企業提高業務敏捷性靈活性,同時降低總體雲建設和運維成本。
  • 雲計算環境中的容量管理|應用程式|伺服器|私有雲|內存_網易訂閱
    因此,組織採用私有雲可能被人們認為在特定計算機上的容量不足,也可能被認為公共雲環境中的成本攀升。  Greene為雲計算環境中的容量管理提供的關鍵主題是:  需要建立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從自己的角度理解的容量模型。 採用應用程式團隊在配置容量時可能並不真正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要求比較苛刻的應用程式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處理。 清理不是自然發生的,並將會浪費容量。
  • 拒絕毒網盤 打造私人空間 聯想個人云存儲T1測評
    提起雲存儲,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各種網盤,其實不然,雲存儲是分為「公有雲」和「私有雲」的,我們常說的網盤就屬於公有雲,數據都保存在人家的伺服器中,而私有雲就是將數據存放在本地的智能網絡設備,也就是這次筆者所體驗的產品——聯想個人云存儲T1,平時如果數據比較多,又經常需要備份、調取的話,使用雲存儲就會更加方便了,那麼這款產品表現如何,筆者帶大家體驗。
  • 挑戰傳統NAS的國產新秀!極空間Z2私有雲評測:簡單到人人都會用
    五、 總結:接近傳統NAS形態的個人云 性價比極高值得一試作為一款新興的國產私有雲產品,極空間Z2的這次首秀就展現了完善度很高的系統,讓人對它的未來更是期待萬分。和一些市面上已有的NAS產品相比較,尤其是最近頻繁出現的個人云產品,極空間Z2做到了同配同價。在相同的配置上,大家的價格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千元左右的售價,相較於群暉同配下2000+的價格,顯現出了極高的性價比。
  • 「金牌」英特爾加持 助企業打造千變萬化的雲
    內存和存儲方面,英特爾和騰訊也在通過傲騰固態硬碟和3D QLC NAND改進雲存儲伺服器的性能和可擴展性,並嘗試在下一代傲騰技術——Barlow Pass、Alder Stream上展開進一步合作。 此外,過去10餘年中,英特爾和百度在搜索、人工智慧、自動駕駛、5G、雲計算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創新成果。
  • 微秒級數據處理,華為雲存儲的「快」節奏
    長久以來,受限於網絡和存儲的因素,微秒級時延或者響應時間在實際應用中是可望不可及。但是,伴隨著5G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應用都開始湧現出來——比如今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醫生就在遠隔3000公裡外操作手術器械,完成全國首例基於5G的遠程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這項成就得益於5G網絡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特性。
  • 高於市場4倍增速 青雲在私有雲市場做對了什麼?
    「很多私有雲起步是開發測試雲,因為企業還沒想好生產怎麼上雲,以及構建什麼樣的創新生產系統。」她表示。  目前,數位化轉型正從1.0邁向2.0階段,改變從1.0的IaaS層變成2.0的IaaS、PaaS和SaaS層同時發生。一個很明顯的關鍵是,企業對全棧雲平臺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何為全棧?從IT架構來看,從基礎設施網絡、IaaS、PaaS到應用,這是一個能力不斷豐富和完整化的過程。
  • 最易用的五盤位旗艦級NAS 聯想個人云存儲X1評測
    今年十月份的時候,聯想新推出了一款代號為X1的個人云存儲產品,這是聯想自去年進入NAS領域後的第三款作品。相比起之前主打主流級的T1和入門級的A1,聯想個人云存儲X1則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全能型NAS,這款產品憑藉著超高的規格和五盤位混合RAID,在同規模的市場上已經直逼更早樹立起專業NAS產品線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