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激活抑癌基因?就算不降體重,運動也能大幅降低小鼠肝癌發病風險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

前兩天奇點糕看到過這麼一條熱搜:「量體溫的日子過去了.jpg」,「量腰圍的日子開始了.jpg」,雖然這段時間裡,奇點糕們也沒少嘮叨大家要鍛鍊,但該胖的總歸會胖,對吧……

所以大家的運動習慣,還是要早一點撿起來啊,萬一胖出了脂肪肝糖尿病,損失可就大了。生命在於運動,就算不以減肥為目標,動和不動的區別也很大。

近期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顯示,長跑等運動可以激活小鼠肝細胞內的p53等抑癌基因,同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緩解肝損傷,即使是肥胖小鼠的體重不下降,肝癌發病風險也會大幅下降[1],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一張圖信息量很大

肝癌的各種危險因素裡,B肝C肝肯定是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二,而再往下數就是肥胖了。在歐美國家,肥胖可能導致了全部肝癌的15-35%[2],原因也不用奇點糕多說,脂肪肝可太普遍了,合併上病毒性肝炎更危險。

而由於目前還沒有獲批的治療藥物,脂肪肝的治療還是要以飲食控制、運動這些手段為主,很多研究都提示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與肝癌風險降低有關。但這背後具體的機制,還有很多待填補之處。

本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團隊的研究,就是希望進一步理清機制上的問題。研究團隊採用了肥胖/糖尿病模型小鼠,並在此基礎上用化學致癌物誘導肝癌的發生,而讓小鼠運動的方式,就是上面圖裡的神器——轉輪了。

事實證明,小鼠們鍛鍊的熱情比很多人都強,在轉輪上一周最多跑到了40公裡,即使是後來新鮮勁過了,平均一周也要跑20公裡……不過由於是肥胖/糖尿病模型小鼠,即使是運動組小鼠的體重也超過了40克,在鼠界稱得上胖鼠一群。

所以有些鼠(Ren)不容易瘦,得怪基因……

研究團隊選取了兩個時間節點——實驗12周和24周,分別分析小鼠肝臟出現癌灶前的細胞層面異常,以及24周時的肝癌發病情況。12周時的結果不出所料,跑轉輪顯著改善了運動組小鼠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脂肪肝程度也相對更輕。

但細胞層面的分析才是更大的發現。研究團隊發現,運動組小鼠肝臟內不典型增生的肝細胞比例明顯下降,而肝細胞p53基因和下遊抑癌基因p27的表達水平,都出現了明顯上升。

已經踏上癌變不歸路的細胞比例減少,再加上抑癌基因發揮作用,肝癌發病風險自然就低。本次實驗中的肥胖/糖尿病模型小鼠,正常情況下餵養6個月的肝癌發病率達到64%,但在運動組,這個發病率被降到了15%!

對比過於鮮明……而且運動組小鼠肝臟結節也明顯少了

這保護效果,實在槓槓的。而且為了確認這種保護效果的來源,研究團隊又單獨進行了另一組實驗,發現假如只通過飲食控制小鼠體重,而不讓它們運動,肥胖/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肝癌發病率仍然會非常高,所以運動才是真正的保護傘。

而在機制層面,除了前面發現的p53和p27基因,研究團隊進一步的實驗還顯示,運動有效抑制了JNK1激酶介導的損傷後肝細胞過度增殖,畢竟過度增殖的下一步,可能就是癌變了,所以JNK1的影響還值得深挖。

用論文通訊作者Geoffrey Farrell的話說,把運動背後的機製做清楚了,才能在將來的臨床實踐中,通過藥物治療重現「運動的保護作用」,降低肝癌的發病率和兇險程度,改善患者的預後[3]。

能做到當然是最好啦,如果做不到……哪裡有大個兒能跑的轉輪,奇點糕在線等,挺急的。

參考資料:

1.Arfianti A, Pok S, Barn V, et al. Exercise retards hepatocarcinogenesis in obese mice independently of weight control[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

2.El‐Serag H B, Kanwal F. Obesity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ype and reality[J]. Hepatology, 2014, 60(3): 779-781.

3.https://www.techexplorist.com/exercise-prevent-liver-cancer-study/31607/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閱讀原文

原標題:《長跑激活抑癌基因!科學家發現運動能激活肝細胞的p53等抑癌基因,就算不降體重,也能大幅降低小鼠肝癌發病風險丨科學大發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激活抑癌基因!運動可降低肝癌發病風險
    另一項發表在《肝臟病學雜誌》的研究,為運動降低肝癌風險提供了新證據。該研究顯示,長跑等運動可以激活小鼠肝細胞內的p53等抑癌基因,同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緩解肝損傷,即使是小鼠的體重不下降,肝癌發病風險也會大幅下降。
  • 澳大利亞研究:長跑可激活抑癌基因!科學長跑至少滿足3個指標
    在跑步這件事上,有些人熱衷於長跑,認為這樣能夠提高自己的體力和耐力,卻忽略了長跑帶給身體的其他好處。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長跑除了能幫助減肥,還能激活抑癌基因。《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長跑的好處,並提醒你科學長跑應滿足的幾項原則。
  • 澳洲研究:長跑可激活抑癌基因,每次跑多少才有效?願你能堅持
    跑步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有氧運動了,但長跑好還是慢跑好?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是後者,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慢跑都是比較適合的一種運動。如果說長跑能激活抑癌基因,你信嗎?澳洲有研究就發現了這一點,但每次泡多少才有效?要注意什麼?
  • 這4點運動建議,幫助腫瘤患者激活「抗癌」基因!
    既往不少大型觀察性研究證明了運動對於防癌、抗癌的積極作用,但這其中的緣由我們卻知之甚少。近期,研究人員發現了運動與防癌抗癌的一個奧秘:運動可激活P53等抑癌基因,降低試驗小鼠的肝細胞癌發生率![1]
  • 運動能防肝癌,多虧這個「細胞衛士」!美國癌症專家詳細解讀
    研究人員通過人口數據發現,經常鍛鍊的人患肝癌的機率較低。通過動物實驗,他們證實了運動可阻止與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關的脂肪肝小鼠肝癌的發展。他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背後的機制。原來,運動預防肝癌是通過分子信號通路起作用的,其中兩種通路發揮了重要作用——抑癌基因TP53和應激活化蛋白激酶JNK1。
  • 抑癌基因或許會促進癌症發展 它還有什麼神秘作用?
    我們都知道,抑癌基因能夠有效保護機體免於癌症的產生,然而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有時候這些抑癌基因或許也會促進癌症進展,而且在疾病發生過程中或許還扮演著其它角色,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共同學習,揭開抑癌基因的神秘面紗!
  • 中國科學家《癌症研究》封面成果:讓抑癌基因不再「沉默」
    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新的靶向藥物和研究方向,在對付腫瘤時喚醒人體自身的免疫機能,讓抑癌基因不再做「沉默的羔羊」。南開大學藥學院楊誠教授課題組研究了腫瘤惡性演進中抑癌基因共沉默現象,並針對這一現象設計了通過納米微球運載的人工單鏈環狀DNA,通過吸附miRNA以提高機體抑癌基因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腫瘤進展。
  • 明星抑癌基因p53的那些亮點研究
    p53抑癌基因是生物機體中一種抑制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基因,當該明星基因突變後就可能會引發腫瘤產生,近年來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精力對該基因進行研究,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明星抑癌基因p53的突破性研究進行盤點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
  • 《自然》:腸菌竟能把抑癌p53掰成促癌p53
    他們發現兩種常見的功能獲得性促癌p53突變,實際上有很強的抑癌能力,甚至比正常p53更強,只不過在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沒食子酸等的影響下,這兩種突變型p53超強的抑癌能力被完全消除,最終導致腫瘤進展不受控制[1]。
  • 院士論壇 | 王紅陽院士:基於抑癌基因pten的膽管癌治療新策略
    pten抑癌基因的表達缺失與膽管癌患者預後的不良生存有密切聯繫膽管癌惡性程度高,進展快,臨床就診時患者多屬於晚期,且已復發轉移,可手術率低。而目前以吉西他濱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對患者的療效並不理想,亟待發現療效更好的藥物。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北大發現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
    一個基因突變 身高降低2.2釐米《自然》的一項新研究鑑定出了一個與秘魯人群身高偏矮相關的遺傳突變——FBN1基因的一個突變,FBN1基因能編碼細胞外基質的一種蛋白,而細胞外基質是一種能支持細胞並調節細胞生長的網絡。
  • p53抑癌基因可預測12種癌症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_網絡...
    N肖宏 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因為基因檢測顯示患卵巢癌的風險高,日前選擇預防性切除自己的輸卵管和卵巢,兩年前她為防乳腺癌已經切除了乳腺。「朱莉積極防癌」,再一次引起人們對癌症早期檢測的強烈關注和討論。 就朱莉而言,以自身情況呼籲人們增強健康意識的行為是值得讚嘆的,但我們更需要普及防癌知識,端正公眾對科學防癌的正確認識態度。
  • 基因TP53如何抑癌?一文解讀
    TP53基因突變常見於各種基因檢測報告,在人體基因裡,TP53是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低表達,在惡性腫瘤中高表達。TP53基因翻譯的P53蛋白是細胞生長、增殖和損傷修復的重要調節因子。原癌基因如EGFR、ALK、KRAS等,這些基因一旦發生激活突變,就會驅動了腫瘤的增殖。就像汽車油門,輕微踏上正常行駛,而突變的癌細胞是一直踏著,不鬆開,因此需要使用相應的靶向藥物去阻斷,達到抗腫瘤的目的。
  • JCI:王紅豔研究組揭示免疫細胞調控慢性炎症相關肝癌發生的新機制
    該工作揭示巨噬細胞利用激酶STK4抑制Toll-樣受體(TLR)介導的炎症反應,降低慢性炎症導致肝癌的發生發展;並創新性提出巨噬細胞內STK4作為炎性肝癌的診斷標誌物,相關工作已經申請中國專利。肝癌是世界上發病高、嚴重影響生存質量的一類癌症。其中,慢性遷延性炎症和抑癌基因的缺失是導致肝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前期鑑定的眾多抑癌基因調控肝癌細胞增殖或凋亡的機理已經明確。
  • 科學家發現新的結腸癌抑癌基因
    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小組新發現了結腸癌的一個抑癌基因PAQR3,並從細胞、動物和人群三個層面
  • ...砒霜竟可以復活結構性突變的最強抑癌蛋白p53,恢復其抑癌活性丨...
    我們都知道,在人體內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突變後,就會編碼癌蛋白,誘發癌症;而抑癌基因突變,會導致抑癌蛋白失去抑制癌症形成和發展的能力。因此,從理論上講,消除癌蛋白和恢復抑癌蛋白活性,都能用於癌症的治療。  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每日一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二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解析1 解析:B癌基因雖然最早在可導致腫瘤發生的病毒中被鑑定
  • 多吃這類食物 不僅延壽還降低患肝癌風險!
    B肝患者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病毒對肝臟的損傷,保護肝細胞,抑制肝病進展。及時找出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對於可控因素如飲酒、藥物等有效避免和消除;對於病理因素引起的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應及時治療原發病,將其控制在最佳穩定狀態,有效防治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預防並降低肝癌的發生率。定期檢查不容忽視。
  • Nature子刊:上海交大發現,著名抑癌基因PTEN,有促進腫瘤作用
    、與腫瘤發生關係密切的抑癌基因。 研究團隊等以肝癌為研究對象,發現相較於癌旁組織,癌組織中PTEN和PTENα/β的蛋白水平變化不一致性,存在PTEN降低而PTENα/β不變或升高的情況。在PTEN蛋白水平降低的肝癌病人中,PTENα/β的蛋白水平不變或升高組的病人生存期相較於降低組更差。
  • 挑戰傳統認識:肝硬化不是肝癌的發病誘因,而是保護因素?《細胞...
    引起肝癌的危險因素因此備受關注。  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類型。臨床上發現,其中約90%的病例有肝硬化(cirrhosis)的背景。肝硬化也因此被廣泛認為是肝癌的一個發病因素。  然而, 近日發表在《細胞》雜誌旗下的一篇文章卻對肝硬化和肝癌的關係提出了相反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