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打衛星針對中俄
一場失敗的公關戰
2月13日美國斷然拒絕了中國和俄羅斯關於防止太空軍備競賽的提案;2月21日美國海軍就發射飛彈擊中還未來得及墜入大氣層的間諜衛星。這一切發生得如此巧合,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倪峰向記者解讀整個事件說,這絕不是巧合,美國的拒絕就應是這次打衛星的前兆。
美國周密的公關戰
倪峰告訴記者,可以從近期美國政府發布的相關消息看得出來,美國在為飛彈打衛星進行有計劃的公關戰,這也說明美國海軍發射飛彈打間諜衛星是早有安排。
首先,美國在今年1月突然發現,在外太空飛行的一顆美國間諜衛星失去能量供應,可能會在今年2月或者3月墜入地球。而這個衛星不僅可能對地面造成足有兩個足球場的損害,而且衛星上還存在有毒燃料,可能對地球環境造成汙染。這為美國使用飛彈打擊衛星安上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
緊接著,美國政府表現得非常的緊張,「慌亂」制定攔截計劃,只是想證明這是一個突發事件,他們並非早有預謀。
他們作為衛星的主人,在這一刻表現出了「負責的態度」,又充當了「拯救世界的衛士」,主動承擔起了毀掉間諜衛星的工作。為了儘可能降低打衛星可能在世界上產生的政治衝擊,美國政府一方面表現出對動用飛彈打衛星的猶豫,更放話出來說:如果美國一擊未中,可能請俄羅斯伸援手。但眾所周知,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太空武器技術。這些不過是美國飛彈打衛星行動前放出的煙霧彈,試圖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
劍指中國和俄羅斯
在政治目的方面,倪峰認為美國的行動或多或少有向中俄兩國示威的成分。中國和俄羅斯在美國眼中一直是主要的抗衡對手,也是主要的防禦對象。在近期美國空軍公布的白皮書中,同樣有相關的太空計劃,而且在字裡行間中透露出,其目的主要針對中國和俄羅斯。(本報記者 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