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超過美國和俄羅斯

2020-11-07 六分儀地球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布萊斯空間技術諮詢公司在一份季度報告中稱,今年前9個月,中國進行了25次太空發射,比美國多次,俄羅斯排名第三,同期進行了8次發射,超過了法國的6次。

該報告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是該國航天發射領域最活躍的公司,共進行25次發射,領先於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 X,後者在同期進行了15次發射活動。

中國與美國的競爭日益加劇,而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正在穩步獲得進展。但觀察家認為,儘管中國一直在加大追趕力度,美國在航空航天項目、活動和技術方面仍遙遙領先。

中國一直在推進一項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包括在2022年前建立空間站,在2045年前建立月球空間站。

今年6月,中國將「北鬥」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送入軌道,「北鬥」導航系統是中國對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回應。

今年9月中國還成功發射了一艘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新華社稱這是「和平利用太空」的有力保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拉賈拉特南國際研究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助理教授麥可.拉斯卡(Michael Raska)表示,中國的空間計劃、技術和能力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步。

拉斯卡說,「中國在運載火箭、航天跟蹤測控設施、戰略飛彈和下一代精確導航衛星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但上海的軍事專家倪樂雄表示,中美兩國在技術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並指出太空是兩國進行廣泛戰略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

「衛星發射可看作兩國戰略競爭中在尖端技術領域的競爭……因為這些衛星很多都是軍民兩用的,但它們的主要用途仍是防禦性質的」。倪如此表示。

他還表示,儘管有政府的支持,但中國仍落後於美國。在美國,SpaceX和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色原點(Blue Origin)」等私營企業佔據業內領先地位。該報告稱,總部位於加州的SpaceX今年前9個月發射了184顆太空飛行器(但發射次數只有15次,如10月25日一次發射了60顆「星鏈」小衛星),使這家私營公司成為世界上發射太空飛行器最活躍的私營公司。

中國也有失敗的發射。今年9月,中國的光學遙感衛星「吉林一號高分02C」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兩個月前,「快舟十一號」商業固體火箭發射失敗,箭上搭載了兩顆衛星。中國在3月和4月也有過衛星發射失敗的記錄。

拉斯卡認為,儘管美國仍是全球空間活動的最前沿,但激烈的競爭表明,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所有擁有重要戰略意義衛星網和獨立發射設施的國家正在考慮如何保護和武器化所擁有的衛星系統」。

拉斯卡說:「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太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因為太空資產可能越來越容易受到來自各方的威脅,這些威脅能欺騙衛星,使衛星系統失效,破壞或摧毀衛星。」

中國載人航天機構(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個月表示,中國計劃在2020年建成空間站,並為此已挑選了第三批18名太空人,其中包括7名飛行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有效載荷專家。

拉斯卡認為,「太空計劃提供了地緣政治影響和行動自由」,「對於中國來說,空間設施加速了解放軍的轉型;經濟上,推動經濟和技術進步,增加了中國航天工業收入」,「換句話說,中國視航天工業為中國崛起、實力投射和全球影響力的關鍵。」

相關焦點

  • 西昌發射中心傳來好消息,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已超過美國,打破壟斷
    據央視新聞近日報導,2020年11月12日,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一片歡呼,天通一號02號成功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此次發射任務成功打破國外在相關領域的壟斷。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11月13日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剛好超過美國,此前中美兩國航天發射次數正好打平。
  •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2019年即將結束,世界各國的航天發射活動也接近尾聲。截至30日,中美俄歐等主要航天國家和實體,進行了超過100次航天發射,使2019年的航天發射繼2018年之後,連續第二年超過100次。中國以34次航天發射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榜榜首位置。美俄航天活動也各有特色。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令人振奮和遺憾的瞬間吧。
  • 俄羅斯、美國和中國航天發射數據的比較:中國人取得了明顯的領先
    、中國和美國。圖為中國火箭發射根據2010年到2019年統計的結果,俄羅斯無疑是最成功的航天發射次數的領先者,這10年,俄羅斯一共發射了俄羅斯、美國和中國這三個國家發射次數分別佔全球的30.3%、24.5%和24.6%。
  • 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再次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7月各國數據大盤點
    2020年航天發射數據統計:中國以19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但失敗次數3次,也是世界第一。我國今年完成了新一代的長五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的載人飛船送入近地軌道,為下一步的空間站建設和新一代飛船載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截止8月1日,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保持世界第一
    今年的航天發射前三甲還是中美俄三強。中國再次以21次發射高居榜首,領跑全球,美國以18次發射居第二。第三名俄羅斯則只有9次發射,在發射次數上已經被中美兩國甩開。中國中國今年前七個月總共完成了21次航天發射,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世界操持第一。其中三次發射失敗,均為新型號運載火箭,因此失敗率較高。
  • 美國奪回第一名,2020年全球火箭發射次數及入軌太空飛行器狀況
    美國發射情況1、發射次數:42次(截止2012.12.15),居全球第一,今年預計還有3次發射。從現在經費情況看,俄羅斯航天領域要取得重大的突破還有待努力。其他國家發射情況其實本來打算將歐洲、日本及印度等單獨列出的,奈何他們今年發射次數確實有點少,只好一併寫了。1、歐洲:今年目前為止發射了6次,成功5次,失敗1次,個人感覺沒有什麼重要的載荷。
  • 2020第一季度世界各國航天發射總次數出爐了,中國佔了多少次?
    2018年時,我國航天年發射次數是歷年之最,年發射次數達39次,而全球全年發射總次數為114次,我國在第一季度發射次數12次,約佔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說完前兩年的情況,讓我們來看看2020年第一季度世界各國航天的發射次數如何了?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今年疫情以來,中國的航天也出現了兩次重要型號的失敗:3月17日新型號長徵七號甲與7月10日新型號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中國航天怎麼了?不嚴謹了?人才流失了等等。
  • 2020各國火箭發射次數出爐,我國排名跌至第二且失敗率創新高
    2020年即將過去,今天提前來回顧2020年人類的航天任務。 在2020年,我們創造了不少的成就。儘管2020年世界各國的航天機構都因為疫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過今年的火箭發射任務次數加起來也超過了100次。 但今天我們就只重點提前三位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
  • 中國航天發射數超美國 排名世界第一
    原標題:中國航天發射數量超越美國排名世界第一【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撰文稱,中國在2018年首次在航天火箭發射數量上超越美國,在這一指標上躍居世界第一。該雜誌根據12月中旬的數據統計計算得出,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35次,而美國只有30次。
  • 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有望突破40次
    1月17日消息,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天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該集團宇航部部長尚志說,2020年中國航天宇航發射任務依然保持高強密度趨勢,發射次數有望突破40次,發射60餘顆太空飛行器。2020年還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並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高」主要體現在發射密度上,2020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發射有望突破40次,發射60餘顆太空飛行器,再創歷史新高。此外,長徵五號B、長徵七號甲、長徵八號三型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在2020年實現首飛,賦予今年航天任務「新」的特點。
  • 2020中國航天的那些高光時刻
    據美國《太空》網站統計,如果將這次發射計算在內,2020年全球一共進行了114次航天發射,該數據已經是連續第三年「破百」。其中美國和中國分別以44次和39次位居年度發射次數排行榜冠亞軍。  《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與往年美俄中三國激烈角逐航天發射前三強不同,2020年中國與美國在發射次數上遠遠將其他國家甩在後面:排名第三的俄羅斯發射次數為17次,其後依次是歐空局(5次)、日本(4次)、印度(2次)、伊朗(2次)和以色列(1次)。
  • 盤點2020中國航天的那些高光時刻
    據美國《太空》網站統計,如果將這次發射計算在內,2020年全球一共進行了114次航天發射,該數據已經是連續第三年「破百」。其中美國和中國分別以44次和39次位居年度發射次數排行榜冠亞軍。《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與往年美俄中三國激烈角逐航天發射前三強不同,2020年中國與美國在發射次數上遠遠將其他國家甩在後面:排名第三的俄羅斯發射次數為17次,其後依次是歐空局(5次)、日本(4次)、印度(2次)、伊朗(2次)和以色列(1次)。
  • 中國航天實力在可見的未來,會超過美國和俄羅斯嗎?
    神舟一至五號火箭系統總指揮 黃春平我們現在跟美國比,跟俄羅斯比可能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正在用一種加速度在發展。在可見的未來應該可以超過他們,有的已經超過他們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我剛才講了,我們現在的航天是獨立自主的,自己一個國家做出來的,而他們是協作的,這是很可貴的,從體制來說,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方面來說,完全可以超過它。
  • 2020年世界各國航天發射統計,中美競爭激烈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重大進步,2018和2019連續兩年成為航天發射次數最多的國家,並且在不同航天探測領域都取得重要進展,包括空間站建設,月球探測以及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今年7月23日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 俄羅斯航天科技快速衰落,火箭發射屢屢失敗,重大事故頻繁曝光
    來看兩條消息,中情局10月4公布的最新解密文件顯示,60年前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時,雖然美國公眾感到驚訝,但情報機構對此並不意外。第二條消息是說俄羅斯現在的航天領域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將70多臺火箭發動機送回生產線以更換有缺陷的零部件,導致「質子」號的發射中斷了一年時間,去年,俄羅斯的火箭發射次數首次少於美國和中國。這些事情反映了俄羅斯現在在航天領域的沒落,哈薩克獨立後,俄羅斯必須持續租用境外的火箭發射場,目前支撐該國航天的運載火箭有質子號和聯盟號。
  • 中國航天讓俄羅斯折服:俄高官提議撇開美國,中俄合作探索月球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近日,俄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俄方尊重中國的成就。羅戈津在《共青團真理報》的廣播直播中稱,俄羅斯航天員已準備好乘坐中國和美國的航天飛船飛向太空。
  • 美國評選世界四大航天強國,中國名次出現變動,俄羅斯掉出前三甲
    前段時間,美國媒體公布了航天強國榜單,引起了各國廣泛注意。在這份榜單中,美國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名,這點沒有爭議。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作為老牌軍事強國卻掉出了前三甲,中國名次也出現了變動,具體是怎麼回事呢?美國為什麼是航天強國第一名?
  • 2020:中國加速進軍太空時代,前三季度航天發射接近去年全年
    截至目前,美國今年航天發射的總次數為29次,與我國基本持平。區別在於,美國29次發射中SpaceX有16次,佔比55%,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國民營火箭公司還未有發射行動。進入新世紀後,尤其從2007年左右開始,我國航天發射漸趨密集,年年發射次數都在持續增長。到2018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蟬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