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8月1日,2020年前七個月,全世界總共進行了59次航天發射,其中成功53次,失敗6次,總體成功率為88.83%。

截止7月31日, 全世界航天發射數據統計
各國發射數據大盤點:
今年的航天發射前三甲還是中美俄三強。
中國再次以21次發射高居榜首,領跑全球,美國以18次發射居第二。
第三名俄羅斯則只有9次發射,在發射次數上已經被中美兩國甩開。
中國
中國今年前七個月總共完成了21次航天發射,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世界操持第一。其中三次發射失敗,均為新型號運載火箭,因此失敗率較高。下面我們盤點一下今年的幾次重要所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任務:
- 2020年3月9日,長徵三號B型火箭完美地的完成了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倒數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北鬥三號 GEO-2星」,
- 2020年6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順利將北鬥導航的最後一顆同步軌道衛星,GEO-3號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北鬥導航系統完成全球覆蓋和全球服務所需要的所有衛星發射。

長徵三號乙順利將北鬥導航的最後一顆同步軌道衛星,GEO-3號星送入預定軌道。
- 2020年5月5日,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完成了新一代的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的載人飛船送入近地軌道,並順利回收,完美完成各項測試。同時還進行了柔性充氣貨運返回艙試驗艙的實驗。為下一步的空間站建設和新一代飛船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一代的載人飛船
-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4運載火箭(Long March-5 Y4)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101發射工位成功發射了我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也是我國的第一次參與深空探測的任務。天問一號目前已經在去往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上。預計將於2021年1月底到達火星。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其他任務包括多次的高分系列衛星,遙感衛星和實驗通信衛星等
- 失敗的三次任務包括:長三乙發射印尼通信衛星,
美國
今年進行了18次發射,排名第二。因為電子號火箭是美國和紐西蘭合資企業,且發射地點在紐西蘭,因此本統計中將「電子號」火箭發射統計在紐西蘭,而非美國。美國的18次發射中,其中11次是由太空探索技術(SpaceX)公司旗下的獵鷹9號Block5系列火箭完成的。
- 截至8月1日,SpaceX在今年已經進行了7次的星鏈計劃(StarLink)衛星發射, 成功418顆星鏈衛星送入到550千米的近地軌道上。目前星鏈衛星網際網路已經開始了面向公眾的測試。

獵鷹9號火箭點火發射瞬間
- 2020年02月10,美國 ULA 在卡納維拉爾角使用宇宙神5號火箭(Atlas-541) 型火箭成功將歐美合作太陽探測器發射(Solar Orbiter ) 送入預定軌道。
- 2020年5月31日,SpaceX在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完成載人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Crew Dragon Demo-2),將兩名NASA的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並於8月2日安全返回。這是美國在太空梭退役後首次實現本土的載人發射任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私人航天公司的載人發射任務。
- 2020年7月30日,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在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使用一枚宇宙神5號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的2020火星探測任務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車。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火星車,大小相當於一輛SUV,重量達到了1.05噸重。同時將是美國的第9個成功著陸的火星探測器和第五輛火星車。

NASA三代火星車,毅力號是好奇號的升級版本,外觀和好奇號火星車相似
俄羅斯
俄羅斯今年表現中規中矩,一共進行了9次發射,9次全部成功了。其中包括多次國際空間站的載人發射以及貨運補給任務。
- 聯盟號火箭兩次OneWeb網際網路衛星任務,每次34顆衛星。
- 三次國際空間站任務:聯盟號載人飛船(Soyuz MS-16)運送3名航天員和兩次進步號貨運飛船(MS-14,MS-15)補給任務

老當益壯的聯盟號火箭,已經發射超過1920次
- 四次衛星發射任務:一顆格洛納斯導航衛星,Meridian M軍用通訊衛星,EKS-4飛彈預警衛星,以及兩顆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質子M火箭)
日本/歐空局/紐西蘭/伊朗/以色列/印度
日本今年進行了三次發射 ,三次發射均成功。包括:
- 2月9日,日本在種子島航天發射場使用 H-2A 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IGS Optical-7 軍事衛星。
- 國際空間站補給任務:H2B運載火箭和HTV系列貨運飛船的最後一次發射;
- 7月16日,種子島航天發射場H2A成功發射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H2A成功發射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歐空局(ESA)兩次發射:
- 兩次阿里亞娜5號火箭發射任務,分別發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四顆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
紐西蘭3發射任務由紐西蘭美國合資企業火箭實驗室(RocketLab)的電子號火箭:
- Rocketlab 公司在紐西蘭瑪希亞航天發射場的 LC-1 三次「電子號」小型火箭發射任務,兩次成功一次失敗。
伊朗經歷連續三次失敗,終於今年2020年4月22日,在伊瑪目霍梅尼航天發射場使用 一枚Qassed 運載火箭成功將 Noor-1軍用偵查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
以色列7月6日在帕爾馬奇姆 (Palmachim) 空軍基地使用 沙維特2號(Savit-2) 固體火箭成功發了一顆 「地平線-16號」 (Ofek-16)超高解析度光學衛星,這也是以色列歷史上第12次航天發射。
亞洲另一個地區航天強國印度很意外 ,在今年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進行航天發射任務。
其他相關閱讀:
參考資料:
Astronaut Statistics世界航空發射統計
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航科技以及中航科工相關報導
NASA、ESA、Roscosmos、JAXA等相關官網相關介紹
維基百科相關詞條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