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物理界百年困惑,一個簡易的外星人定律輕鬆破解

2020-12-03 華龍新觀點

對不起,要說清楚這個問題,你需先了解幾個有趣的物理故事和物理名詞。

第一個名詞,不確定性原理

在量子物理裡,粒子有一個規律,叫測不準原理,例如電子,我們不可能同時測定電子的位置和速度,意思是說,我們找到電子,確定了位置,就無法測定速度,反過來,測定到速度,就無法找到或確定位置,物理學家海森堡把它歸納總結,叫不確定性原理。

不確定性原理

第二個名詞:量子疊加態

電子運動有能量,能量有波的屬性,如果找到電子,電子就是粒子,如果測得電子速度,電子是波,而粒子和波不能同時測定,那麼你說電子是粒子?還是波呢?還是兩者都是?

在量子物理裡,無論你想什麼辦法測定,你都無法同時確定粒子是波還是粒子,而且每一次測定的結果也是概率的,有時是粒子,有時是波,究竟是哪一種,無法確定。物理學家把粒子的這種特殊屬性叫做量子疊加態,意思是兩種狀態都有可能。

第三個故事:愛因斯坦「上帝不會擲骰子」論

在現實的宏觀世界中,我們可以同時測定一輛行駛的小車的速度和位置,我們也可以清楚判定一個人在這兒,或者不在這兒,絕不可能說這個人在這兒、又不在這兒的不合邏輯的回答,而粒子世界還真的是這樣,簡直不可思議。

所以,不確定性原理和量子疊加理論在物理界引起軒然大波,以波爾和海森堡為首的哥本哈根派贊同,愛因斯坦和薛丁格派為首反對,兩派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愛因斯坦不相信這種隨機性,他認為粒子世界是有規律可循,不是擲骰子來確定正反面,他相信粒子世界的上帝不會擲骰子。

第四個名詞:薛丁格的貓

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為了反駁海森堡等人的不確定性原理,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來辯駁,這個實驗的內容是:

把一隻貓關進一隻封閉的籠子裡,放進食物和毒藥,毒藥由一放射性元素控制,放射性元素只要發生衰變,貓一定會被毒死,但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是不確定性,遵守量子疊加態,就是說,籠子裡的貓可能死,可能不會死,這決定於放射性元素是否衰變,那麼,籠子裡的貓到底是死是活,不打開籠子看,兩種情況都有可能,誰也無法確定,只有打開看,才知死活,以此反駁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是見光死。

哥本哈根派們不僅沒有被這個實驗所擊退,反而利用這個實驗進一步推演,說量子世界就是這樣子,只要看了,測定了,不確定性就消失了,粒子疊加也沒有了,還美名其曰:叫波函數坍縮,就是上帝擲骰子落了地,知道點數了,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一次爭論。

到現在為止,這場爭論以波爾、海森寶為首的哥本哈根派完勝,以愛因斯坦、薛丁格派沉默收場,從此,不確定性原理、量子態、概率成為量子物理的基本規律而確定下來。

難道粒子世界裡,粒子真的就是混沌的、不確定性的、似是而非的疊加態?粒子世界裡真的是上帝在擲骰子,無規律可循就是規律?愛因斯坦輸定了嗎?

但是,這次,地球人破譯了一個外星人定律,把這個世紀大爭論重新擺上檯面,鹿死誰手?就看這幾十個字的定律如何判定!

物理學家波爾

第五個名詞:圓周運動定律

圓周運動定律是地球人破譯的外星人定律,又叫宇宙第一定律,內容是:

任何孤立的星體或粒子在不受幹擾的前提下,將永恆的保持勻速自轉和繞一核心周轉作圓周運動不變。

這個定律表明,任何星體若孤立存在宇宙中,或者粒子孤立封閉在核內,它們將永恆的作勻速自轉和公轉的圓周運動。事實上所有的星體不可能孤立存在,必然受到太多的幹擾,所以,星體的變速和橢圓軌道是被幹擾後的結果。

這個定律也表明,星體和粒子的自轉和公轉是與生俱來的,是慣性,不需要藉助任何力量,更不需上帝的第一手推動,地球沒有了太陽和月球,地球將自轉更穩定,周轉更圓。

這個定律還表明:宇宙粒子也是更小的動態粒子組合,隔絕外界一切幹擾,所有粒子都是勻速自轉和繞核公轉,粒子的所有不確定性和概率性都不是粒子的本質,而是來自外界不確定性的、概率性的粒子和粒子能量幹擾後的結果。

外星人定律

第六結論:公正裁定

到這裡,我們非常清楚,一切粒子的位置、運動軌道、速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隔絕外界一切幹擾,粒子的運動狀態是勻速的自轉和公轉,軌道是圓周。從這一點上來說,愛因斯坦無疑是正確的。

但是,粒子處於一個開放的空間,粒子的幹擾的能量來源顯然是不確定的、概率的、幹擾因素是混沌的、是無法確定的外環境。粒子實在太小了,經不起任何擾動,假如存在一個完全隔絕的封閉空間,粒子在裡面處於勻速自轉和周轉狀態,我們是無法觀察和測定的,因為我們的觀察和測定就是一種擾動,就必然破壞粒子的勻速自轉和周轉狀態,破壞後的結果決定於擾動的能量大小、方式、擾動的時間,如果外界的擾動的能量是不確定的,概率的,那麼,粒子的運動也是不確定性的、概率的。

公正裁定

在薛丁格貓實驗中,決定因素是發射性元素的衰變,如果這一發射性元素處於隔絕的封閉空間不受幹擾,可以確定不會發生衰變,衰敗的原因是受到開放環境的不確定幹擾,所以衰變也是不確定性,所以才有「貓是死又活」的疊加態。

從這點上看,波爾的哥本哈根派們是正確的。

但粒子遵守宇宙圓周運動的規律是其本質,粒子受不確定性幹擾時,表現為不確定性的運動狀態,不受幹擾時回歸圓周運動,所以,粒子的大概率速度是勻速度,大概率軌道是圓周,正是有這個本質,才有薛丁格方程來描述粒子的動態。

怎麼樣呢?兩派確實是個各有勝負。

其實,這種不確定性幹擾普遍存在,宏觀物體也不例外,只是宏觀物體抗擾的能力遠大於粒子,幹擾結果不明顯而已。

相關焦點

  • 破解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悖論
    量子物理的奠基人尼爾斯·波爾曾經說:「如果誰不對量子力學感到困惑,他就沒有理解它。」 為何波爾這樣說,因為量子力學太反邏輯了。 不信請看天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薛丁格的貓」悖論。
  • 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
    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篇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   薛丁格的貓理論   首先,「薛丁格的貓」是一個物理界的一個量子力學思維實驗
  • 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
    首先,這是一個極度燒腦的理論。正常來說,有一定的理論物理學基礎才能完全明白「薛丁格的貓」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但今天我叫Minecraft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我的世界》,以此來嘗試破解MC的不科學!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
  • 除了「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四大神獸還有誰?
    引言神獸出沒的物理界物理學上有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分別對應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2定律和量子力學一個毫無殺傷力但又難纏的神獸伴隨量子力學空降人間,這神獸誕生於史上最風流的物理學家薛丁格的手上,遂名曰薛丁格之貓。相比起前面那三個神通廣大的神獸們,薛丁格之貓命運最悲催,它既不能享受吞拿魚味兒的貓罐頭,也沒有貓奴給它獻殷勤。自始至終,它都活在物理帝國的刑場上,並練就了既死又活的本事。
  • 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是獨子,家裡人都很寵愛他。這些文章在物理界被公認為意義重大,奠定了薛丁格在量子力學上泰鬥的地位。薛丁格本人並不太喜歡量子理論,他說:「我不喜歡它,對於我得引入它我感到抱歉。」(薛丁格方程)1927年(40歲),薛丁格遷往柏林洪堡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933年,納粹黨奪取德國政權後,薛丁格決定離開德國,到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等地講學。
  • 你也可以看懂,量子力學的困惑,測不準原理 薛丁格的貓 !
    甚至 讓許多物理愛好者也摸不著頭腦, 以至於玻爾(量子物理學家)說到「如果一個人第一次聽到量子物理而不感到困惑,那他一定是沒有聽懂」!薛丁格薛丁格的貓 只是幫助人們理解量子世界 的一種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是1935年由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種思想實驗,由於人們對微觀世界的種種現象感到困惑,所以薛丁格就藉助宏觀世界中較易理解的事例 來解釋微觀世界的困惑現象。
  • 薛丁格貓究竟死了沒有?
    今天是物理界大神薛丁格的生日,他老人家1887年8月12日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我們首先來看看,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樣的貓。 說是薛大神(腦補式)把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裡面,並放入少量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在一小時內有50%的概率發生衰變,還有50%的概率不發生衰變。如果物質發生了衰變,旁邊的探測器會探測到,這樣會通過一個裝置啟動一個錘子。錘子會打碎一個裝有有毒物質的瓶子。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
    主要是這些概念實在太違背我們已經既定的定律或者定理,比如最著名的要數薛丁格的貓,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一隻貓它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兩種狀態疊加在一起,當我們打開盒子時,波函數坍塌那麼貓的死活就瞬間確定。在我們宏觀世界怎麼可能接受一隻既死又活的貓呢,根本無法理解。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怎麼回事?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該實驗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薛丁格的貓之所以會讓許多人產生困惑,是因為這隻貓一方面跟高深莫測的量子力學關聯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跟一個看似非常平常的日常生活的實驗聯繫在一起。
  • 「薛丁格的貓」至今無解,有著什麼樣的秘密?
    但愛因斯坦認為 : 這違背了物理學的基本定律。由此兩個學派展開了長達百年的世紀之戰。 為了反駁哥本哈根學派,同樣支持愛因斯坦 的 薛丁格展開了一個大膽的思想實驗,這就是聞名於世的薛丁格的貓。 假設將一個原子設備放入一個不透明的箱子中,同時在箱子裡還有一隻可憐的貓。如果原子衰變,那麼 毒氣瓶 將被打破 , 貓 就會被毒死。如果原子沒有衰變,那麼貓就會好好的活著。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鬼?
    量子理論曾經引起的困惑直到21世紀仍困惑著人們。正如玻爾的名言:「誰要是第一次聽到量子理論時沒有發火,那他一定沒聽懂。」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薛丁格嘗試著用一個思想實驗來檢驗量子理論隱含的不確定之處。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它犀利敏捷,直指核心,曾經是物理學界初窺量子世界的一把鑰匙;它簡單易懂,也不擺架子,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其樂融融地為之辨析爭論,而今已是人們認識量子理論的一個坐標。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
  • 物理界的「四大神獸」,你知道多少呢?
    古來就有「麒麟圖畫鴻雁行,紫極出入黃金印」,也傳頌「衣冠兼盜賊,饕餮用斯須」,可是,你可聽過「死活玄乎薛丁格貓,因果可知拉普拉斯妖(魔)。運動悖論芝諾的龜,宇宙救星麥克斯韋妖。」。今天,小編帶你去了解物理界的「四大神獸」吧!
  • 讓薛丁格的貓跳舞起來 ——破解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難題
    薛丁格的貓這個著名實驗的具體內容眾說周知,簡單概括如下:由於原子有半衰期,在其半衰期內大量原子會有一半衰變,有另一半不衰變。那麼對於單個原子,在半衰期內衰變和不衰變的概率是50%。原子衰變將放出電子,那麼將這樣的原子和一隻可憐的貓放在一個黑箱子中,並通過裝置與一個電子開關控制的毒氣瓶相連。
  • 薛丁格的女朋友為什麼不如薛丁格的貓有名?
    提到薛丁格的貓就要提到薛丁格這位物理學家,他給出了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足以和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地位相媲美。薛丁格的貓是薛丁格為了反駁波恩的統計解釋給出的一個理想實驗實驗中被困在箱子裡的貓處在活態和死態的疊加態中,只有打開箱子對貓的狀態進行測量時貓才會坍縮成死態或活態。這個薛丁格的貓問題已經困擾物理學家將近100年,至今也沒有得到解決。
  • 薛丁格的女朋友為什麼不如薛丁格的貓有名?
    進入資訊時代後,量子力學與人類的生活聯繫越來越密切,沒有學過《量子力學》課程的人也能經常聽到量子糾纏、薛丁格的貓等與量子力學相關的概念。提到薛丁格的貓就要提到薛丁格這位物理學家,他給出了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足以和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地位相媲美。
  • 薛丁格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描述了如何將一隻活潑可愛的貓變成「生死疊加」狀態。毒氣瓶的開關由一個24小時半衰期的放射性原子控制。在這24小時內,如果原子衰變了,放出α粒子就會觸動開關,毒氣瓶將被一個鐵錘砸碎,那貓就必死無疑;但如果原子沒有衰變,毒氣瓶完好如初,貓也就不會死去。由於原子具體何時衰變我們無法確定,那這段時間內盒子裡的貓有可能還活著,也可能已經死了,但只有我們打開盒子才能確定貓的生死。
  • 物理學上的四大「神獸」,除了薛丁格的貓,你還知道哪幾個?
    在物理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四大「神獸」,每一個神獸都對應著一個經典的物理學理論,分別為微積分,量子力學,經典力學與熱力學第二定律。 1、薛丁格的貓 在四大神獸中,薛丁格的貓是人們最為熟知的。
  • 物理學上的四大神獸,除了薛丁格的貓,你知道其他三大神獸嗎?
    從最早的阿基米德定律到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然後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最後到玻爾等人的量子力學,人類的物理學經過了幾千年的發現與發展。物理學界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天才物理學家,他們也提出了很多顛覆性的開創性理論。在物理學發展的路上,曾經出現過四大「神獸」,每一個神獸都對應著一個經典的物理學理論,分別為微積分,量子力學,經典力學與熱力學第二定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具體的介紹介紹。
  • 薛丁格的貓這麼火,他本人比貓有趣多了
    薛丁格(E.Schrödinger)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曾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薛丁格方程,就是以他命名的,「薛丁格的貓」也是他建立的模型。薛丁格回憶他的父親時說:「對於他的成長中的兒子來說,他是一個朋友,是一位老師,也是一名不知疲倦的談話討論的夥伴,他是一個陳列著所有吸引著我,令我著迷的事物的殿堂!」如果靠拼爹,無論是拼學識還是財力,薛丁格早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但偏偏人家還智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