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會「打洞」:可能帶來癌症治療新策略

2020-12-09 中國科學報

作者:唐一塵

兩個軌道重疊的免疫細胞 圖片來源:Sadjadi等人

一種被稱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的白細胞能在組織中挖掘隧道,從而有可能使其他CTL快速到達受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

近日,研究人員在《生物物理雜誌》上報告說,一些CTL會在通過細胞外基質(ECM)——組織的主要成分——創造通道時緩慢移動。隨後,其他CTL會快速通過這些通道,大概是為了有效搜索並清除目標細胞。

「人們尚未弄清免疫細胞的遷移行為以及它們在ECM中的搜索策略,目前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對此有較大興趣。」德國薩爾州大學高級研究作者Heiko Rieger說,「我們的發現表明,組織ECM的調節特性將對免疫反應的效率產生影響,並可能帶來癌症治療新策略。」

CTL在清除病原體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中發揮關鍵作用。為了找到目標,它們必須在複雜的生物微環境中導航和遷移,這些環境是由ECM塑造的。ECM主要由膠原蛋白組成,在幾乎所有細胞功能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薩爾州大學研究人員使用3D網絡模擬了不同濃度的牛膠原蛋白的ECM,並使用光片顯微鏡的3D活細胞成像分析了人體CTL在基質中的遷移軌跡。CTL顯示了3種不同類型的運動:慢、快和混合。由論文第一作者Zeinab Sadjadi建立的數學模型表明,細胞移動在快、慢狀態之間切換。

在靶細胞存在的情況下,膠原中的自然殺傷(NK)細胞也有類似的運動類型。NK細胞具有與CTL相似的免疫功能。「CTL和NK細胞運動軌跡特徵的相似性,表明了兩種細胞通過膠原網絡遷移的共同機制。」Rieger說。

根據最初的發現,研究人員假設CTL移動緩慢,因為它們要推開並撕裂膠原纖維形成通道,從而促進膠原網絡中其他T細胞的快速移動。實驗證據支持這一假設。例如,遷移的T細胞在完全相同的軌道上接連移動,它們在膠原基質中的通道狀空洞中快速移動。

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限制是,它使用的是合成膠原基質。但活組織中含有許多可能影響免疫細胞遷移行為的其他成分。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分析T細胞對ECM的長期影響。他們還將研究這些通道是否能增強CTL在膠原基質中尋找靶細胞的能力。Rieger說:「了解CTL如何在這些組織中遷移,可能會帶來預防癌症早期轉移的新治療策略。」(唐一塵)

相關論文信息:

http://dx.doi.org/10.1016/j.bpj.2020.10.020

《中國科學報》 (2020-12-07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免疫細胞會「打洞」
    圖片來源:Sadjadi等人一種被稱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的白細胞能在組織中挖掘隧道,從而有可能使其他CTL快速到達受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近日,研究人員在《生物物理雜誌》上報告說,一些CTL會在通過細胞外基質(ECM)——組織的主要成分——創造通道時緩慢移動。隨後,其他CTL會快速通過這些通道,大概是為了有效搜索並清除目標細胞。
  • 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北聯nk免疫細胞
    近幾年,癌症的治療牽掛是不少醫患的心,繼手術治療、放化療外,免疫治療儘管很多尚在研發階段,但無疑給腫瘤患者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那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是多少呢?一起看看相關的介紹吧。
  • NK細胞免疫療法開赴癌症治療新徵程
    (由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本次報告發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4年登記資料) 細胞免疫療法 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 放眼全球,針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癌症免疫療法一直被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近來來,美國、日本、德國等醫療水平領先的國家,都在癌症的細胞免疫療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 「治癒癌症」更近一步!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近些年來,針對T淋巴細胞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人類治癒癌症帶來了希望。然而,這種類型的治療手段對於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效果。PD-1及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大約在20%左右,仍有80%左右的患者對治療耐受。因此,需要尋找可以預測療效的新的生物標記物。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一直以來,人們就期望著有一種疫苗,能幫助免疫系統識別並根除癌症。目前看來,新生抗原是腫瘤免疫治療的理想靶標。因為新生抗原只在腫瘤中進行特異性表達,所以幾乎不太可能誘導耐受性,損傷正常組織細胞。  根據CBinsights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的觀點,新抗原疫苗和之前那些失敗的腫瘤疫苗非常不同,它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疫苗,已經被奉為癌症治療的下一個重大突破。
  • 基於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手冊(患者版)
    腫瘤的免疫治療雖發展晚,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臨床,並有望最終成為治癒腫瘤的重要武器。目前的免疫治療策略包括針對腫瘤細胞或免疫調節分子的單克隆抗體,基於細胞的療法,例如離體活化T細胞和天然殺傷(NK)細胞的過繼轉移,以及癌症疫苗。在參與免疫應答的免疫細胞中,樹突細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相當於免疫抗癌大軍的司令塔。
  • 一種新興的癌症細胞療法 - 過繼性免疫治療
    目前TIL療法主要致力於提高T細胞的質量和表徵,以及能簡化獲得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圖2)。例如,研究提出PD-1和4-1BB能作為腫瘤標記物對外周血細胞庫進行篩選,獲得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析輸注腫瘤特異性T細胞是否比傳統輸注TIL細胞更有效,這為T細胞個性化治療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的策略。還有研究提出在接種疫苗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後,能潛在地分離出腫瘤特異性T細胞。
  • 不斷創新的聯合免疫治療策略 或可有效防治腫瘤
    效應免疫細胞可以攻擊生長在手術無法治療的區域的癌細胞。此外,免疫治療優先針對腫瘤,而不是健康的細胞和組織。因此,副作用是可以治療的,比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要輕。最後,免疫治療與免疫記憶的產生有關,在治療結束後維持長期的抗腫瘤反應。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免疫治療可能是一種對抗癌症的新方法。細胞因子治療癌症在20世紀80年代的臨床試驗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olivia chan • 2020-01-21 14:32:54
  • 新一代治療性細胞試驗成「潛力股」,免疫治療新風口
    來源:免疫時間國際期刊《Nature》近日發表綜述性文章,重點介紹了將各種NK細胞定向療法用於癌症,並確定兩大研究方向:優化用於過繼轉移的治療性NK細胞的來源和增強NK細胞體內毒性和持久性。近日,國際權威雜誌Immunity發文闡述了腫瘤免疫治療面臨的十大關鍵挑戰。結合我國臨床實踐,有三個主要考題尤其值得臨床界深思:首先是傳統臨床前研究動物模型與人體腫瘤免疫學關鍵特徵上的差異,限制了臨床前研究結果向臨床轉化的成功率。很多動物模型不能完全模擬人的免疫微環境,包括免疫細胞組成、腫瘤抗原、免疫細胞抑制狀態等。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眾所周知,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中所做出的貢獻。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在腫瘤的免疫治療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擊敗了諸多醫學科學家,榮膺此殊榮。有些民眾可能會感到迷惑,為什麼諾貝爾獎會頒發給研究腫瘤免疫治療的科學家?
  • 免疫成像技術、策略及在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靶向用於免疫治療的細胞或小分子的顯像方法會提供對免疫療法的有效及失效機制的特異性信息。以這種方式監測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造血幹細胞在體內的行蹤。雖然這種策略能夠簡單和特異性的標記感興趣的免疫細胞,但它仍存在缺陷。首先,顯像劑對細胞功能有直接影響。例如,用PET或MRI跟蹤細胞的氧化鋁和鐵氧體,會導致細胞毒性。此外,由於細胞分裂期間對探針產生代謝或稀釋,隨著時間的推移,靈敏度會下降。
  • 免疫細胞在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治療中發揮什麼作用?
    免疫細胞在控制腸道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最近康奈爾大學研究者們一項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發現,腸道中的一些免疫細胞能夠調控腸道真菌的菌群結構。這些細胞的抗真菌能力的缺陷將會導致克羅恩氏病以及其它類型的炎症性腸病(IBD)[4]。這項研究結果闡述了腸道真菌群落與局部和全身免疫細胞間的密切聯繫及在腸道炎症治療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為我們治療腸道疾病打開了另一扇新的大門。
  • T細胞機械力,如何發力癌症免疫治療
    T細胞機械力,如何發力癌症免疫治療 2020-12-02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提高免疫治療的成功率,可能對擊敗癌症至關重要
    這些微生物中的一些會激活炎症反應並破壞粘液層,從而創造出支持腫瘤生長的環境; 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梭桿菌存在於三分之一的腸癌患者中,並且這些細菌最常出現在結腸右側癌症中,梭桿菌陽性的右半結腸患者預後通常更差。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為患有梭桿菌的患者提供益生菌膠囊後,可糾正腸道的生態系統,治療後患者體內的梭桿菌顯著下降。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新一代測序技術、新的分子標誌物、新的影像學工具、新型分子診斷方法等轉化醫學的新發展與新應用,為腫瘤的研究和臨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腫瘤免疫治療為代表,最近在癌症研究和治療方面有非常新穎的突破。新一屆的腫瘤與免疫治療研討會將在往屆的討論基礎上,增加腫瘤免疫治療、深度測序、非編碼RNA與腫瘤發生、腫瘤幹細胞與靶向治療策略、腫瘤細胞自噬、腫瘤臨床多中心與多學科協作研究等內容。
  • 新一代細胞療法:星塵生物以轉座子策略革新細胞治療
    目前,星塵生物運營總部設在上海,同時在臺北和德國雷根斯堡都設有研發分部,公司專注於創新型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臨床轉化並致力於為癌症患者提供新一代的細胞治療產品。動脈網(微信號:vcbeat)專訪了星塵生物執行長Dr. Jay Zhang,為讀者揭示新一代細胞治療的策略將如何革新現有的細胞療法。
  • 癌症治療新發現!逆轉缺失免疫T細胞可對抗致命腦瘤
    T細胞功能障礙有助於癌症患者的腫瘤免疫逃逸,並且在膠質母細胞瘤(GBM)中尤其嚴重。近日,杜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GBM患者中缺失的T細胞的蹤跡,它們被大量的隔離在骨髓中。骨髓中T細胞的隔離是T細胞功能障礙的腫瘤適應性模式,其逆轉或可成為一種有前途的免疫治療輔助手段。
  • CAR-T免疫細胞不僅能治療癌症,未來還能治療愛滋病?
    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還可能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比較高。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數據,全球範圍內愛滋病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HIV/AIDS)人數從2013年末的 3430 萬人增至 2018 年末的 3790 萬人,攜帶者數量仍逐年增長。
  • 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很樂觀,有望治療更多的癌症患者
    人體好比一個戰場,nk細胞就像駐紮在身體內的軍隊,奮勇抵禦外界襲來的病毒與細菌。正因為nk細胞晝夜不停的保護著體內的「和平」,被生物學家研究開展到醫學治療上,目前在大型疾病的治療上面,都能見證到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