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2021-01-1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香港零售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曾經店鋪林立、人潮洶湧的香港街景。

  (資料照片)

  香港不僅有「購物天堂」的美譽,當地的商鋪租金也以「天價」聞名。銅鑼灣羅素街曾連續幾年成為全球最貴零售地段,遠超美國紐約第五大道及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但這一排名恐怕不久後將會改變。隨著今年香港整體零售行業特別是奢侈品銷售額大幅下滑,商鋪租金也出現拐點。

  租金調整持續一兩年

  媒體近日在銅鑼灣發現,某著名連鎖珠寶品牌店鋪門可羅雀,空蕩蕩的店內只有員工聊天的聲音。旁邊的另一家店鋪,由於租約到期已經拉上鐵閘。銅鑼灣一家瑞士手錶商——積家店鋪,如今已成為本地的折扣化妝品店。位於香港中環最繁華地區的寇馳旗艦店也在9月易主,提前兩年退租,取而代之的是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報導稱,阿迪此次拿下這家店鋪的租金僅為此前的六成。

  資深人士稱,香港零售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高檔珠寶鐘錶以及高檔消費品,而這類店鋪的跌幅也是最嚴重的。隨著零售業銷量持續下跌,今年香港整體的租金跌幅將達到15%至20%,而一些地段比較好的地方跌幅會更大,比如銅鑼灣的跌幅可能超過40%。香港租金目前基本已回落到2011年至2012年的水平。

  零售不旺,商鋪的租金必然受到影響。有業界人士表示,香港商鋪租金的調整將持續至少1至2年。

  客流量和購物慾雙降

  特區政府統計處的報告顯示,2015年前8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下跌2.2%。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總幹事林志挺表示,已經過去的內地「十一」黃金周,用零售業商家的話講,就是「水淨鵝飛」,非常冷清,一方面客流下降,另一方面遊客購物的意願大幅下降。

  「零售寒冬」一詞不斷成為香港媒體、業界人士甚至政府官員的常用詞,仿佛香港零售業重回2003年「非典」時的困境。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部分原因是赴港旅遊放緩,近期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也可能削弱消費願望。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陳淑玲表示,現在零售市道比「非典」期間差很多,香港內部出現了一系列不友好事件,影響內地遊客來港;加上匯率因素,外國零售品牌直接在內地開店,外圍經濟也不好。

  「絕不可否認零售業出了大問題。」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近日在《晴報》專欄撰文指出,「今年1月到7月的零售總值是2831.5億元(港幣,下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8%,零售貨品的總數量反而上升1.7%,這反映出問題的所在:賣出的商品多了,但收到的錢卻減少,等於就算用了減價促銷的手段,也幫不了營業額。」

  零售遭遇「港囧」有緣由

  陳淑玲指出,10多年前,香港零售業主要靠本地居民消費帶動,但現在很大程度靠內地遊客做大市場。

  有分析人士表示,香港的零售業今年以來一直遇冷,與消費模式的改變脫不了干係。港澳回歸之初,成為不少內地居民境外觀光的第一站。隨著海外出行越來越方便,「首站」、中轉功能削弱,赴港自由行的高峰已悄然過去。香港不少地區已經形成「藥房、金鋪、鐘錶店和化妝品店」並駕齊驅的街面模式,維多利亞港、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固有的景點卻沒有更大突破。所以,更多消費者選擇在香港買一些平價的貨品、去歐洲代購,而不再青睞本港的高價貨品。因為隨著歐元的貶值,歐洲代購要便宜15%左右。

  雷鼎鳴認為,零售業出現不景氣,若按此態勢發展下去,香港低失業率會有所不保,這絕對不是香港之福。而香港零售業遭遇「港囧」,其他行業也難以獨善其身,樓市、金融和地產股都已露出端倪。

  傳聞重提擴大自由行

  面對市場的不景氣,香港政府推出很多措施。比如,給旅遊發展局3億元作宣傳,今年年初又增加8000萬元,特別作為振興消費和旅遊推廣。此外,還成立1000萬元的「旅遊配對基金」。但是,這些措施卻多發力於宣傳方面,難產生真正的影響。

  零售界不斷有傳聞,政府有意在年底或明年初重提擴大自由行計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歐陽熊萬提出,中國內地對於香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與香港零售業表現是分不開的。「越來越多的內地遊客到香港來,對香港零售業才有幫助。」

  部分香港廠商看到了內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機遇。陳淑玲說,香港人很知道變通,現在內地的網際網路O2O以及電子商務正在大力發展,香港的零售商應該要抓住機會,應對新的環境。她認為,香港零售正經歷低潮,但不能因為低潮而不做改變。

相關焦點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提高英語成績,下面這些方法是關鍵
    學習方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學好英語也要有很正確的方法,打好基礎是關鍵。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般情況下,高中的學生英語成績不好,主要原因是對於英語沒有興趣,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 搞科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搞科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新中國的立國之本
  • 香港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跌幅破歷史紀錄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日公布,香港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數字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跌幅破歷史紀錄。與2018年同期比較,2019年香港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數字下跌9%。
  • 人類的徵服之戰—與細菌的對壘
    細菌的壽命也相當之長,有的甚至長達數千年,所以,對付細菌這樣的物種要比對付病毒難得多。代價也要高! 不得不說,抗生素(細菌致命殺手)的發明,不僅阻斷了絕大部分細菌感染性疾病,更大大提高了人類的壽命和生存質量。(古代人絕大多數死於細菌性疾病)。其意義是裡程碑式的!從這個意義,西藥(尤指抗生素)以催枯拉朽式壓倒中藥所謂的清熱解毒藥是有必要的。它確有優勢!而優勢又在哪裡呢?
  • 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曾經的「購物天堂」日落西山!
    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香港統計處12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的零售額臨時預估值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連續9個月下跌並創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業內人士預計零售業的跌勢仍未見底,將持續到2020年上半年。
  • 香港房價有多貴?千尺豪宅售價1千萬元,僅僅才92平方
    世界上房價痛苦指數最高的地方,不是中國大陸,而是中國香港。 一般我們看電視,聽到香港千尺豪宅,我們以為大概會是下面這樣子的: 這種樓在香港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港島和九龍。對於香港來說,實用面積30多平米的已經非常大了,還有很多實用面積在15平米以下的房子。
  • 香港零售業崩塌,商鋪租售價格重返2006年!
    疫情下的香港零售餐飲業持續低迷,香港商鋪市場空置率飆升。地產中介美聯工商鋪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四大商鋪核心區的空置率高達9.2%,當中銅鑼灣的空置率升至12.2%。該行認為,香港商鋪市場正進入「超大型調整期」,核心區的租售價格預計會重返2006年至2007年的水平。
  • 大學英語六級在香港不吃香 考不考自己說了算
    亨德森教育集團教科院「小雅思」考試中心主任林海燕介紹,選擇去香港讀研的人數佔比不重,英語四、六級在我國目前的大學教育和就業、升職、加薪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並不會因為香港部分高校考研不再承認英語六級而動搖六級在學生心中的地位。   近幾年來,香港名校碩士研究生持續升溫,許多內地學生紛紛選擇去香港名校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