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崩塌,商鋪租售價格重返2006年!

2021-01-13 經訊

疫情下的香港零售餐飲業持續低迷,香港商鋪市場空置率飆升。地產中介美聯工商鋪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四大商鋪核心區的空置率高達9.2%,當中銅鑼灣的空置率升至12.2%。該行認為,香港商鋪市場正進入「超大型調整期」,核心區的租售價格預計會重返2006年至2007年的水平。

香港四大商鋪核心區指的是銅鑼灣、尖沙咀、中環、旺角這四個區。美聯工商鋪在今年春節前後對四區共7503間商鋪統計後發現,目前有689間空置商鋪,較去年第三季度多207間,空置率達9.2%,是2016年有記錄以來新高。

報告指出,銅鑼灣的空置率為四個核心區之冠,因過去半年多時間,示威活動時常發生在銅鑼灣而產生直接影響;此外,銅鑼灣以遊客消費為主,社會事件期間訪港旅客急跌,商戶生意轉差,加上該區租金較貴,令不少商戶選擇結業,推高空置率。

空置率第二高的是中環地區,達11.8%,亦是有記錄以來新高。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分析員陳浩璋指出,經濟轉差導致不少在中環設立辦公室的公司縮減規模或者搬離中環,加上中資公司審慎擴充,未有大規模租用寫字樓,白領階層及跨國公司職員消費的消費力降低,從而導致該區的商戶生意減少,進而令空置率攀升。

截至2020年1月底,香港零售額已錄得連續12個月跌幅,且從2019年7月,即社會事件開始後,跌幅逐步擴大至雙位數字。新冠疫情在2020年1月底爆發並持續至今,香港零售業界預料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額跌幅可達30%-50%。

在當前零售寒冬中,不少業主已經開始對商戶減租。美聯旺鋪董事盧展豪表示,據他了解,目前有大約六、七成的業主開始減租,普遍傾向分階段進行,即減租三個月或半年,部分減租幅度高達50%;暫時未見到減租一年或以上的。

他還指出,目前商戶欠租的情況比較嚴重,許多商戶今年1月、2月的租金都未繳清;而此前香港出臺的多項扶持零售業的措施只是杯水車薪,如果商戶的收支持續不平衡,仍會選擇結業。港府於今年2月成立抗疫基金,當中包括向每家零售商戶發放8萬港元津貼;2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亦宣布向每名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1萬港元現金,刺激消費。

至於續租情況,盧展豪坦言,從來沒有見過租客傾向以短租約續租,很多人表示無法看清疫情後經濟變化情況乃至社會運動會否捲土重來,對未來沒有信心。「大家都傾向先租半年,因為不知道半年後的情況會如何變化。」他說,甚至有商戶在業主提出減租五成的情況下都不願意續租。通常而言,當市道向好時,商戶會傾向與業主籤訂長期租約,以規避租金上升而導致營運成本增加的風險。

盧展豪表示,香港商鋪市場進入了一場「超大型調整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內地自由行政策叫停及部分關口關閉,令核心區的商鋪市場雪上加霜,疫情亦打擊本地消費者的信心。此外,今次疫情較非典的影響更廣泛,預計持續時間更長;加上即使疫情完結,社會事件是否會捲土重來,中美貿易爭端會否在今年下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後再現亦是未知數。他還指出,香港經濟正處於繁榮期的尾聲和衰退期的初段,失業率預計會繼續上升,市民的消費也會更加審慎。

「我們認為,今次疫情過後,商鋪市場未必可以複製2003年後的反彈大奇蹟。」

盧展豪表示,到今年底,前述四個核心區鋪位的租金及售價預計將較2013年的歷史高位下跌六至七成,相當於重返2006年、2007年的水平,目前水平大概與2010年相若。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非典過後,港澳自由行的開通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誘因,但此次疫情後,中國經濟恢復也比較困難,所以未必會有類似的政策出臺,令香港經濟「痊癒」。「商鋪市場隨時有可能回到2003年之前的水平,當時既沒有自由行,經濟狀況又差。」黃氏指出。

美聯工商鋪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度,空置鋪位的數量仍會繼續上升,預料將達到900間,空置率整體可高達12.5%,其中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地區可高達14%-15%,旺角區由於有較多民生消費,空置率料從當前的6.4%升至9%左右。

相關焦點

  • 香港零售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曾經店鋪林立、人潮洶湧的香港街景。   (資料照片)   香港不僅有「購物天堂」的美譽,當地的商鋪租金也以「天價」聞名。隨著今年香港整體零售行業特別是奢侈品銷售額大幅下滑,商鋪租金也出現拐點。   租金調整持續一兩年   媒體近日在銅鑼灣發現,某著名連鎖珠寶品牌店鋪門可羅雀,空蕩蕩的店內只有員工聊天的聲音。旁邊的另一家店鋪,由於租約到期已經拉上鐵閘。銅鑼灣一家瑞士手錶商——積家店鋪,如今已成為本地的折扣化妝品店。
  • 香港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跌幅破歷史紀錄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日公布,香港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數字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跌幅破歷史紀錄。與2018年同期比較,2019年香港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數字下跌9%。
  • 智庫·報告 | 危中有機:全球不動產租售市場運行回顧與展望(2019...
    從房價指數看(圖5),歐美大部分經濟體近十年寫字樓租售市場運行平穩,冰島、美國、德國寫字樓價格漲幅較大,以巴西為代表的南美市場增長乏力。從租售市場整體表現看(表2),2019年歐美地區主要城市大多數交易額增加,空置率降低,收益率相對穩定。2020年2月以來,歐美地區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多國不斷緊急出臺經濟刺激措施。疫情造成當前不動產租售市場交易情況相對不樂觀。
  • 香港有一家鋪子,年租金過億,頂一座萬達城!奢侈品巨頭都租不起
    好的商鋪不僅僅自己能享受豐厚的租金,還可以像傳家寶一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商鋪地段的租金也在上漲,這是一筆不斷升值的財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電商行業的崛起,實體店生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電商跟商鋪具有同等的性質,但它也有一個優勢,電商的產品價格低廉,更容易積累客戶。而且開一家網上店鋪無需承擔高昂的租金,在這種情況下,實體店行業沒有以前景氣了。
  • 2014年北京購物中心商鋪租金指數計算方法
    蓬勃發展的商業物業市場需要一個反映商鋪租金價格水平、波動幅度和變動趨勢的指標工具,為商鋪投資者、經營者及各類投資人提供決策及參考的依據。  本文為2014年北京實地商圈調研,從租金指數、租金水平、銷售額等方面分析了購物中心的商鋪租金計算方法,投資者、經營者和管理者能夠及時了解影響商業地產變化的因素及其程度,透析商業地產現狀,預測未來發展形勢。
  • 56平方米的小店鋪,被人花5萬元買走,54年後賣出3.8億「天價」!
    香港商鋪價格高,是因為香港租金特別高。作為購物天堂,香港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無數國家的遊客,這些人肯定會去香港瘋狂購物,所以香港的零售業特別發達。零售業的發達,也促進了香港房地產業的發展,很多人在香港靠著投資商鋪也發了大財。
  • 香港:非住宅物業按貸成數今起寬至五成
    原標題:香港:非住宅物業按貸成數今起寬至五成   疫情衝擊工商鋪市道,政府亦要 「減辣」救市。
  • 香港「鬧市」的店鋪值多少錢?僅56平方的面積,如今賣出3.8億
    在香港的很多人普通人,其實居住的環境也很一般,並不見得比內陸的房屋建築好多少,但是因為香港是全球商業貿易中心,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因此很多人寧願呆在破舊的小公寓裡,也不願意離開半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香港的房價是居高不下,在全球房地產市場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昂貴。而作為商業的活動的最基本組成的商鋪的價格,就自不待言了,更是租金高得誇張。
  • 安迪•沃霍爾藝術品市場回暖:重返2006-2007年高峰
    安迪•沃霍爾,《金寶湯罐頭之一》(一組10幅), 1968年作。安迪•沃霍爾,《花》(一組10幅), 1970年作。2013年5月2日在蘇富比(紐約)有限公司以653,000美元 (約合人民幣 4,003,347元)成交(含買家佣金)。
  • 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曾經的「購物天堂」日落西山!
    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香港統計處12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的零售額臨時預估值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連續9個月下跌並創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業內人士預計零售業的跌勢仍未見底,將持續到2020年上半年。
  • 租售同權何時實現?陸銘:必然是個漸進的過程
    租售同權何時實現?  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必然是個漸進的過程;租購併舉或將按下加速鍵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聚焦多個民生看點,其中針對房地產領域,再度提及「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並明確提出了住房租售同權。而廣州自2017年7月,便率先提出租售同權。如今隨著租售同權再度被提及和補充,租購併舉或將按下加速鍵。
  • 綜述:香港亂局惡果浮現 經濟「海嘯」見端倪
    中新社香港8月21日電 題:香港亂局惡果浮現 經濟「海嘯」見端倪中新社記者 楊喆兩個多月來,香港社會紛爭持續,暴力事件頻發,嚴重衝擊旅遊、零售、餐飲等直接關乎民生的重要產業,對於本已受困於外部經濟環境不穩定性的香港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 香港銅鑼灣羅素街商鋪租金貴絕全球 達每平方呎1736港元
    11月14日,據戴德梁行發布的一份名為《全球主要大街》的年度報告,香港銅鑼灣羅素街商鋪的租金全球最昂貴。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該報告調查了全球主要零售市場的商鋪地段租金。而香港銅鑼灣羅素街租金達到1736港元/平方呎,成為全球最貴地段。
  • supervisor劉:一不小心與零售業相識十年
    supervisor劉:一不小心與零售業相識十年 作者 熊宇家(原創)他回憶2006年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應用工具存在,它將最終構成生活的基本要素,那一年調查數據顯示,每天有近900萬人上淘「逛街」,於是他也從一個國營企業Job hopping去lay資源充分合理配製的市場,最後選擇了去效率最大化零售行業。
  • 租售同權、免稅概念、互聯金融、轉基因等於市場獲得支撐前幾位
    7月7日概念獲得支撐前列為租售同權、免稅概念、互聯金融、轉基因、海洋經濟。支撐前5位:租售同權、免稅概念、互聯金融、轉基因、海洋經濟漲跌,租售同權、互聯金融2種窄幅整理平均漲跌0.25%,免稅概念大幅上漲漲跌3.81%,轉基因、海洋經濟2種震蕩上行平均漲跌0.57%。震蕩情況,租售同權、免稅概念、互聯金融等5種大幅震蕩。
  • 香港房價,下跌了……
    ,價格下降,10月香港疫情總體稍有和緩,房價趨勢立馬見長。>香港的租金價格自今年9月份起,總體呈現大幅下跌趨勢。 再拿小編在香港讀書的時候租的學生公寓來說,地處旺角地鐵站附近,距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只有3-4站的距離,交通便利。當時小編以6200港幣的價格租下一間單人間,如今官網上的價格已經變成5800元... 還記得,和小編同在香港念書的朋友班上有位土豪同學,直接整租海景別墅,價格不菲,看得小編羨慕不已!
  • 樓市周期預示著香港房價2020將繼續升高
    香港樓市周期不難發現,以六年為一個周期,以1997年開始計算,之後每約六年都發生大轉變,包括2003,2009,2015,2021年;同樣,我們同樣可以利用江恩的50%分割,得出三年為次一級周期,分別得出2000,2006,2012,2018年,而2000年,2006年分別都系中期「轉勢」年,如2000年跌到三年後2003年,2006年跌到2009年金融海嘯。
  • 租售同權不敢出租怎麼辦?
    在這種形勢下,國家為了保護租戶的權益,提出了租售同權的概念。但是這卻讓許多以租房為收入來源的人因為租售同權不敢出租自己的房屋,怕自己會有所損失。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開這個誤解。租售同權的本質是租房和買房,同屬於平等的權利享受範圍。租房以前本身也是可以就近上學的,只不過是排位要在戶主之後,同時還要附帶諸多的條件,包括租房合同、社保等一系列的條件。
  • inNews:Prada市值漲65% 香港零售業連跌22個月
    VF 集團在2020財年(截至2020年3月底)錄得104.9億美元的總收入。【in零售電商~貼身的消費信息】1、香港零售業連跌22個月、鋪位業主寧空不降租、愛馬仕逆勢擴張排隊人多引來警察零售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香港傳統旅遊區出現大量吉鋪,但經濟學者和物業專家表示,香港鋪位業主基本財力雄厚,因此多數不願大幅折價租鋪,因事關收益率,折價租鋪儘管贏得少量租金,但損失「本金
  • 2020中國零售業下半場元年
    聯商專欄:中國改革開放40年,零售市場在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助推下實現了高速發展,這種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需求不足的機會型發展,機會型發展的一個特徵是風口型發展,靠的是膽量和機會的適時把握,在管理上可以說是粗放型的。2020年零售業的發展將進入下半場,即對存量資產的精細化管理來創造價值,資本推動的商業模式創新將進入低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