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鬆動還疼痛,齲齒或牙周炎難逃,口腔醫生:三點建議可遠離

2020-12-03 營養師芙蓉花

如果說起牙醫,可能不少人對於他們的印象就是收入高,也因此,不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名牙醫,而牙醫收入高也應證著另一個事實——那就是普通人看牙非常的貴。

看牙貴,已經是很多人心中的固化印象,也因此很多人對於看牙這件事儘量逃避。牙疼就騙自己說是上火,牙掉了就騙自己說是年紀大了,反正能拖就拖,堅決不去看牙。表面上說著自己對牙齒不在意,實際上牙齒不好所帶來的痛只有自己清楚。

但其實如果平時就把牙齒保養好的話,那麼根本就不需要花太多錢,自己也能得到一口好牙。

至於怎麼去保養牙齒,那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自己的牙為什麼會出問題?

01牙齒為什麼會出現問題?

通常而言牙齒出現問題都是兩個情況:

1. 齲齒

齲齒這個名詞我們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它還有一個別名,相信大家就很熟悉,叫做蛀牙。蛀牙這個名詞是我們從小聽到老的,所以患者一旦得了蛀牙是知道自己的牙齒有問題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患者可能直到滿口掉牙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就是你的牙齒可能得了牙周病。

2. 牙周炎

如果平時我們對於口腔清理不注意,口腔中很多殘渣滋生出細菌,會逐漸產生化學作用不斷礦化,形成一系列類似於小石子狀的東西,這種就叫做牙結石。它對我們的牙齦會有非常大的傷害,比如說會讓牙齦發炎,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注意,就會進一步發展成牙周炎。

得牙周炎的時候,初期我們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只會感覺到牙齦有些紅腫,如果這個時候沒有非常好的口腔保健意識而忽視了,那麼牙齦就會形成牙周袋。所謂牙周袋就像是我們衣服上的口袋,裡面堆積著大量的牙結石,非常難清理,牙結石不斷的破壞著我們的牙周組織,牙周炎也會越變越重,從輕度轉向重度。我們的牙齒點會慢慢的鬆動,直到掉落。

很多人都有過得蛀牙的經歷,也深受蛀牙之痛,可這裡告訴你牙周炎要比蛀牙更加可怕。

成年人得了蛀牙以後,可能就只掉單個牙齒,但是成年人一旦得了牙周炎以後,可能一掉就是半口牙甚至全口牙。

所以注意口腔健康,提防牙齒出問題,一定是要放在心上的。

02牙周炎有什麼症狀?

牙周炎在初期是很少有非常明顯的症狀的,但不明顯不代表沒有,如果有以下症狀的時候,您就需要警醒了。

1. 看自己的牙齦開始出現紅腫

2. 平日裡刷牙或者啃硬物的時候,牙齦有出血現象

3. 吃東西的時候感覺比以前更容易塞牙,照鏡子的時候觀察到自己的牙縫越來越大。

4. 平時無論怎麼清潔口腔,但口氣依舊難聞

5. 牙齦紅腫開始流膿

以上幾種症狀,只要您有一項症狀和其符合。那一定要注意,可能牙周炎已經找上您了。

一旦發現自己得了牙周炎,其實不用太過於害怕。雖然牙周炎對於口腔的傷害非常大,但是它是一種慢性疾病,除了去醫院以外,平時只要在口腔護理上用心,牙周炎還是能很好的控制住,並且逐漸治癒的。

03三種護理方法

只要每天堅持堅持一下三件事,就能遠離牙周炎或者齲齒,牙齒不再鬆動,更不會疼痛。

1. 每天堅持刷牙,早晚兩次不能改變

2. 平時飯後記得漱口

3. 把普通的牙膏換成中藥牙膏粉。

這三點裡面相信前兩點很多人都不太陌生,平時也能去做到,但是為什麼用中藥牙膏粉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那看看下面這篇短文,相信您對於中藥牙膏粉的作用就有理解了。

只要我們平時注意,就能做到很好的預防和控制,遠離口腔困擾。

相關焦點

  • 牙齒脫落,牙周會經歷4個階段,若你有請及時防治,建議收藏轉發
    這時候他才說出了實情,說自己最近牙齒鬆動還疼痛,實在是吃不下東西,要不是因為同學聚會,跟本就不會來。我這同學還很無奈地告訴我們說,他本以為,這些牙齒問題都是80歲以後才會發生的事,卻不想現在就發生到自己身上了。這就牽扯到了很多人會進入的一個誤區——牙齒問題是因為年紀導致的。
  • 專家:牙齒鬆動、牙齦萎縮、牙周炎、早防早治是科學有效方案!
    建議每半年或者是一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口腔檢查俗稱「洗牙」。洗牙的好處非常的多,不僅能夠穩固牙齦,健固牙齒還可以阻絕一些雜菌的依附,保持口腔健康,也對牙周炎有一定的預防作用。02發現牙齒問題及時治療一般牙齒疾病非常容易發現問題,如果發現牙齒鬆動、牙釉層脫落髮黃或過於發白,齲齒,就要及時進行治療,越早療效越快就可以康復
  • 口腔:牙齒過敏是怎麼回事?
    牙齒過敏,在醫學上稱過敏性牙本質或牙本質過敏,是指牙齒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會突然產生酸痛感覺,或一閃而過,或短暫持續,當刺激去除後,這種酸痛感就會消失!牙齒感覺過敏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牙體疾病共有的症狀,發病的高峰年齡在40歲左右。有專家指出:牙齒敏感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對於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牙齒敏感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 30歲年紀因為一些不注意的小問題導致全口牙齒鬆動,侵襲性牙周炎...
    現代年輕人由於工作繁忙,生活極不規律,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問題,29歲的李先生最近就經常牙齦出血、口腔異味,一開始自己並沒有在意,直到最後出現了牙齒鬆動,才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侵襲性牙周炎,多顆牙齒都不能保留了。 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叫做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口腔疾病。
  •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口腔醫生告訴你怎麼做?
    牙痛起來的時候,恨不得把牙齒拔了,或者有的朋友害怕拔牙,就想自己買藥吃。其實,找對痛因,才好對症下藥。所以為了給大家科普,我去跟口腔科醫生請教:人們一般牙痛的原因第一是齲洞。就是我們常說的牙齒蛀蟲,蛀牙,牙洞。當有牙洞後,一旦我們吃東西把東西塞進牙洞,或吃的冷熱刺激食品後就會出現牙痛。這種情況下,是要到口腔科醫生那裡補牙的。第二種是出現牙髓炎。
  • 牙齒鬆動多因牙周炎,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變壞,所以平時做好3件事
    牙周炎初期牙周炎就是我們日常對於口腔清潔沒有做到位,平時吃飯的殘渣殘留在口腔中,導致細菌滋生破壞牙齦而形成的疾病,在初期的時候牙周病是非常沉默的,但它不但是還是會露出馬腳,比如說在刷牙的時候我們牙齒出血疼痛就是牙周病最初期的徵兆。
  • 大連齒醫生口腔科普 還在用牙籤剔牙?可能你的牙齒缺失就是這樣來的!
    牙齦發炎 ·停止使用牙籤剔牙 ·嚴重者可到醫院上藥或者做牙周潔治 牙齒鬆動 ·到正規口腔機構就診 ·判斷此鬆動牙是否有保留價值 ·有保留價值:牙周潔治或者牙齒固定
  • 牙齒酸軟、疼痛無力,這是怎麼了?
    很多人在吃東西時 會出現牙齒酸軟、疼痛無力的症狀 這種情況叫做「酸倒牙」 而酸倒牙,意味著你的口腔健康在拉警報!
  • 提示牙齒問題更嚴重,醫生:莫忽視,每天3件事須堅持
    其實醫生告訴大家牙疼只要找到病因,在家裡就可以輕鬆治療。那牙疼的病因有哪些呢?目前醫學界認為蛀牙的形成主要有三個因素——細菌,糖類以及個體,總而言之,我們蛀牙的形成就是當我們吃糖過多,糖類依附於的牙面上。 這些糖類又與細菌中綜合作用侵蝕了我們的牙齒,使我們的牙齒產生蛀牙。
  • 醫生提醒:牢記這5個小妙招,讓你的牙齒比別人...
    齲齒:俗稱「蟲牙」或者「蛀牙」,不論乳牙或恆牙都可以發生齲齒。齲齒可造成咀嚼能力喪失,嚴重時可發生牙髓炎、牙周膿腫、頜骨骨髓炎等併發症,危害全身健康。 2. 急性牙髓炎:牙髓炎俗稱牙神經痛,多半是由齲齒的感染髮展到牙髓腔而引起的,是造成劇烈牙痛的主要原因。牙髓炎疼痛的特點是自發性,當遇到冷熱等刺激時疼痛加劇,夜間睡覺時疼痛可更加嚴重。
  • 我市對7-9歲兒童進行免費口腔健康檢查
    「六齡齒」是口腔中咀嚼面積最大的牙齒,如果被破壞,會使患者咀嚼效率下降,加重胃腸道負擔,影響患者營養的吸收。二是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六齡齒」是最先萌出的恆牙,也是牙根最粗壯的牙齒,是其他牙齒萌出時的標尺,它被破壞後會導致其他牙齒萌出不齊;三是.影響患者顏面部形態。「六齡齒」齲壞後,由於疼痛的關係,患者往往會用對側牙齒咀嚼,長時間偏側咀嚼會導致患者顏面部發育不對稱。
  • 牙齒鬆動,這4點影響需重視,口腔醫生:3個「牢固牙齒」技巧
    以上四點就很明顯的看出,如果牙齒出現了鬆動,不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去護理自己的口腔,那麼後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旦感覺自己牙齒鬆動,一定要將口腔保健提上日程。當然牙齒出現鬆動以後,也不需要太過於絕望,而且牙齒鬆動並不代表著牙齒就一定會掉,牙齒鬆動只需要平時對牙齒護養上點心是完全可以恢復的。通常大家所遇到的牙齒鬆動都是因為牙周炎所導致,因此如何有效預防牙周炎就是我們護養口腔的一大重點。
  • 牙齒和健康的關係,你知道多少?
    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疾病等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除了影響咀嚼、說話等功能和美觀外,還會導致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口腔炎症,尤其是牙周炎等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那麼,這些老年人常見的口腔問題你知道嗎?
  • 牙病越拖越嚴重 你知道該如何保護好牙齒嗎?
    例如突然覺得牙齒咬東西沒有力量,或者牙齒出現鬆動,出現不太好的口氣。這都是身體在提醒你:牙周狀況不好了。建議儘早去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口腔檢查。  好好刷牙能不能護好牙周?  很多口腔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雖然通過有效的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但是並不能將其完全清除乾淨。隨著菌斑不斷形成,唾液當中鈣和磷等礦物成分會附著其上,形成牙石。
  • 牙髓發炎,吃點藥就好,口腔醫生:必須根管治療
    口腔門診時,經常遇到有患者因為牙齒疼痛前來就診。通過專業檢查後,當告知是牙髓發炎時,患者當即就說:醫生,給我開點藥吧!我總會耐心的告知,不行!吃藥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必須對牙齒做根管治療才行! 牙髓發炎,不像腸炎、胃炎、咽喉炎等疾病,吃吃藥物就可以解決的!
  • 頻繁聚餐易「上火」誘發口腔疾病
    然而狂歡過後,很多人會出現牙齒疼痛、嘴巴起泡、面部腫脹等情況。民間流傳這叫「上火」,但從西醫的角度看,這些現象的本質是炎症反應。在口腔門診,經常見到患者因「上火」來就診,檢查發現主要為以下五類疾病。智齒冠周炎——所謂智齒冠周炎,主要是因為智齒萌出空間不足或位置不正,導致牙齒和牙齦之間容易藏汙納垢,食物殘渣滯留且不易清潔,長此以往便滋生細菌、局部發炎。
  • 最裡面那顆牙齒是蛀牙,空了三分之一疼了有半年,到底怎麼辦?
    燒哥牙醫,聊聊口腔問題~先判斷那顆牙齒是智齒還是第二磨牙,像智齒蛀牙這種,已經蛀到三分之一,疼了這麼久,可以考慮拔除,如果是第二磨牙疼痛劇烈,還伴有鬆動,初步判斷是急性根尖炎,有可能根尖有膿液,頂到牙齒浮起,咬合就會疼,原因是牙髓受感染了,沒有清除掉。牙齒鬆動特別疼是拔還是治?
  • 口腔檢查都包含哪些項目?
    但是80%的人都做不到, 只有牙齒疼痛影響吃飯的時候, 人們才會想起醫生的建議。以齲齒為例,齲病在腐壞牙本質深層之前,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患者也不易發現這樣的小齲洞,只有定期檢查,醫生才能夠發現淺齲和中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