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魔法」助金屬玻璃問世

2020-11-23 新華網客戶端

  在適當的條件下,一種被稱為金屬玻璃的未來合金,會比現在的鋼材更堅固輕便,也更耐腐蝕和磨損。過去50年中,人們在數百萬種可能的成分組合中,已經評估過幾千種,但只有少數幾種可能是有用的。

  現在,由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和西北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科學小組報告,他們找到了發現和改進金屬玻璃的捷徑,僅用較少時間和成本,就能發現新材料。

  發現新材料速度快200倍

  理想的狀況是,將兩種或三種金屬融合在一起,會得到看起來像金屬的合金,其原子排列成剛性幾何圖形。

  科學小組利用斯坦福同步輻射光源中一個結合了機器學習的新系統,能快速篩選數百種樣品材料,使團隊發現了3種新混合物製成的金屬玻璃成分,速度比以前快200倍。

  西北大學教授克裡斯·沃爾夫頓是使用計算機和人工智慧預測新材料的先驅,也是論文合作者之一。他說,通常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時間,新材料才能完成從發現到商用的過程,「這一成果極大縮短了新材料發現所花費的時間。」

  材料科學的前景將改變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科學家一共才研究了大約6000種金屬玻璃的組成成分,而這套新系統能夠製作並篩選20000種成分。

  雖然有其他團隊也在使用機器學習預測尋找不同種類的金屬玻璃,但此次科學家通過實驗的快速驗證和預測,然後將結果循環到下一輪機器學習和實驗中,是此次進步的獨特之處。

  實際上,這種方法可以用於各種實驗,特別是在尋找材料,如金屬玻璃和催化劑方面大有裨益。NIST材料研究工程師傑森·海垂科-席目爾說,人工智慧將改變材料科學的前景。

  為全球科學家提供實用工具

  該論文是美國能源部資助此項目的第一個科學成果,SLAC正在與矽谷人工智慧公司Citrine Informatics合作,改變了新材料的發現方式,為全世界科學家提供了實用的工具。

  該公司由史丹福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前研究生創立,他們創建了一個材料科學數據平臺,其中電子表格和實驗室筆記中的數據以一致的格式存儲,所以能用來供人工智慧系統學習使用。

  近來,評估新材料的速度非常緩慢,即使每天都可以檢測5種潛在類型的金屬玻璃,仍要花上一千年時間來研究每一種可能的金屬玻璃組合,以克服有毒、昂貴成分,或去掉易碎的性質等。

  沃爾夫頓說,最終的目標,是讓科學家能夠獲得機器學習模型中的直接反饋結果,並在第二天甚至下一個小時內,就準備好另一套待測試的樣本。(記者 房琳琳)

相關焦點

  • 機器學習的發展使新型金屬玻璃問世速度加快
    如果將兩種或三種金屬結合在一起,就會得到一種通常看起來像金屬一樣的合金,其原子排列成剛性。但是在特殊的條件下,我們也許可以得到一些全新的東西:一種稱為金屬玻璃的未來派合金。其原子排列的方式與玻璃的原子排列非常相似。但它的玻璃狀性質使其比現在最好的鋼材更堅固更輕,而且更耐腐蝕和耐磨。
  • 歐洲團隊從原子層面揭示金屬玻璃形成過程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柏林4月27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一個歐洲研究團隊利用歐洲同步加速器的X射線研究了金屬玻璃的形成過程,從微觀角度揭示了合金從液體到固體的「玻璃化轉變」過程。這一認識上的飛躍將給世界金屬玻璃及其他玻璃材料研究帶來重要影響。 金屬玻璃(又稱非晶合金)是在快速(例如不到1秒)冷卻時不結晶的合金。與緩慢冷卻並結晶的傳統合金不一樣,金屬玻璃的原子不形成規則的晶體結構,而是大致保持其在熔融體中的位置。這使金屬玻璃既像鋼一樣堅固,又像塑料一樣具有彈性。
  • 多屏顯示魔法玻璃環幕屋 多媒體科技
    多屏顯示魔法玻璃環幕屋 多媒體科技 2008年08月07日 10:11作者:編輯:王瀟寧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魔法學校,那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 .: 六十年來再突破,無限長的微納金屬玻璃問世
    由於該聚合物的存在,在熱加工過程中金屬玻璃表面的流體失穩被顯著地壓制了。另一方面,通過控制熱拉溫度和速度,金屬玻璃在過冷區間的晶化失穩也同時可以被控制。結果通過三次熱拉,聚合物中的金屬玻璃的特徵尺寸可達到40納米(圖1b)。通過熱拉一片長度為5釐米的大塊金屬玻璃,最終可以生產3200千米的納米金屬玻璃(圖1c)。其形態均勻規則且有序。
  • 歐洲團隊從原子層面揭示金屬玻璃形成過程,或有助新材料創建
    科技日報柏林4月27日電 近日,一個歐洲研究團隊利用歐洲同步加速器的X射線研究了金屬玻璃的形成過程,從微觀角度揭示了合金從液體到固體的「玻璃化轉變」過程。這一認識上的飛躍將給世界金屬玻璃及其他玻璃材料研究帶來重要影響。金屬玻璃(又稱非晶合金)是在快速(例如不到1秒)冷卻時不結晶的合金。
  • 《魔法學徒的一天》助你所向披靡的五星英雄
    《魔法學徒的一天》助你所向披靡的五星英雄 作者:GM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20-03-18 15:24:00手機訂閱
  • 「玻璃心」碎了?其實是「液態金屬心」碎了-虎嗅網
    一款液態金屬製作的吉他已經悄然問世,世界上第一款液態金屬智慧型手機也早已進入市場。那麼,液態金屬到底是什麼?它和我們今天的主角玻璃又有怎樣的關係呢?理論上,只要冷卻速度足夠快,讓冷卻過程材料來不及結晶,所有液體都可以形成玻璃,金屬也不例外。金屬玻璃,顧名思義,就是處於玻璃態的金屬,也叫做非晶態金屬,商品名叫液態金屬。下面如果提到非晶金屬、非晶合金,指的都是金屬玻璃。像玻璃、瀝青、塑料這些材料,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很大,在降低溫度時粘度會迅速升高,容易形成玻璃態。
  • 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讓窗戶發電成真
    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研製出了一種全透明的太陽能搜集器,可以讓普通的玻璃或窗戶變成光伏太陽能電池,並且加以利用。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圖片來自騰訊)    報導稱,窗戶對於建築物的意義,大家都非常清楚,除了讓陽光進來之外,還可以起到通風和空氣流通的作用。
  • 高強度抗彎日用陶瓷問世
    據悉,一種超高強日用陶瓷問世海外,這種瓷抗彎強度高達170mpa以上。日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日用瓷器如瓷質餐具等,強度普遍均低,不耐用。因此為提高日用瓷的強度,國外一公司通過不斷探索,開發成功一種超高強日用瓷。據介紹,這種日用瓷是由二氧化矽、氧化鋁、鹼金屬氧化物和氧化鎂組分燒製成而成。
  • 研究發現金屬冰川玻璃
    冰川玻璃態既有非晶的結構,又像晶體一樣能夠熔化;冰川玻璃態具有與玻璃態不同的玻璃化轉變溫度、脆度、密度、反射率和分子結構。因此,研究冰川玻璃態具有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非晶合金的形成液體屬於簡單原子體系,近年來,該體系中有關液液相變的工作常被報導,但缺乏對液液相變產物——金屬冰川玻璃態的研究。一些研究認為它具有「超穩定」性質,也有研究認為這是納米晶效應。
  • 新型鎂鈦合金玻璃問世
    **近,日本的科學家設計出了一種用鎂鈦合金作為可變換層的新玻璃,能使透明的窗戶隨用戶需要而變為鏡子。     一般而言,可變換的玻璃只能調整透明度和顏色,而在這種鎂-鈦合金玻璃中,折射率是可變化的,其原理是利用鎂鈦合金作為可變換層,提升了原有玻璃的特性。
  • 魔法物理實驗:敲一敲冷凝玻璃會怎樣?
    將燒熔的玻璃滴入冰水中,玻璃會迅速凝固成長長的蝌蚪狀。這種形狀雖然奇怪,但也還是可以理解。如果敲一敲它會發生什麼事?讓我們跟隨每秒 130000 幀的高速攝像機來看一看。 用錘子敲擊蝌蚪腦袋一樣的玻璃頭,沒有任何問題,可一旦你稍微對它細細的「尾巴」施加壓力,玻璃並不是被掐斷,而是迅速全體碎裂!
  • 新方法成功製備金屬玻璃纖維
    金屬纖維和玻璃纖維不僅在工程應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玻璃光纖),在科研領域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工程金屬材料由於不具有超塑性變形的能力,它的製備效率低而且能耗很高。由於玻璃在其過冷液相區具備超塑性變形的能力,所以能用高效率、低能耗的熱塑性成型的方法製備出表面光滑且尺寸均勻的玻璃纖維。金屬玻璃像普通玻璃一樣在其過冷液相區也具備超塑性變形的能力。
  • AI助聊很神奇,抗衡google就靠它
    如今百度輸入法的用戶又迎來的新的福利-AI助聊新功能,AI助聊是百度深耕AI領域的結果,它讓輸入法更懂我們,更有趣。它具備智能糾錯、智能幫寫、智能預測三大功能。體驗很簡單,就是把百度輸入法更新到最新10.0版本,點開輸入法鍵盤右上角的ai助聊icon就能實現。
  • Low-E玻璃並不Low!聽專業解析玻璃家族中的新貴!
    Low-E玻璃的問世玻璃是一種非晶態固體的非金屬材料,世界上最早的玻璃製造者是古埃及人,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2世紀後,商品玻璃出現,隨著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其性能不斷提升。現今,玻璃作為建築業中重要的材料,使用量飛速提升。人們對玻璃的要求,已不僅僅是停留在其外觀上,擋風防寒只是其基礎功能,而玻璃的熱量控制、製冷成本和內部陽光投射舒適平衡等成為了技術研發的新主題。由此,Low-E鍍膜玻璃作為玻璃家族中的新貴脫穎而出,並迅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 可異地加工高透型LOW-E玻璃成功問世
    近日,記者從鍍膜玻璃公司獲悉,可異地加工高透型LOW—E玻璃成功問世,這意味著北玻在可鋼化LOW—E技術上又躍上了一個新臺階,為鍍膜玻璃行業「先鍍膜後鋼化」之路開闢了一道先河。    據悉,這項技術在國內是一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目前國內大部分可鋼化LOW—E膜繫結構都存在著產品透過率很難提高的問題,這是因為在鍍膜層中加了一層防止可鋼化LOW—E玻璃中的銀層在高溫下被破壞的阻擋層,就是這個阻擋層降低了產品的透光率,但是如果一味地減少阻擋層厚度,產品就會因阻檔層的減薄而無法經受鋼化的考驗,所以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鍍膜線還仍舊停留在以生產普通LOW—E為主的運作模式上
  • 我國成功製備高性能「金屬玻璃」
    發表於:2011-08-09 08:58:13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據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近年來在金屬玻璃的製備和機理研究上獲得一系列重大進展,並成功製備出用於衛星太陽能電池等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
  • 浙江大學研製成功大規格新型金屬玻璃
    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日前在浙江大學研製成功。它的成功突破了目前金屬玻璃作為結構材料和複合材料大規模運用的根本性障礙。
  • 「人造變色龍」問世:藉助金屬納米顆粒
    納米砂磨機訊:「人造變色龍」問世:藉助金屬納米顆粒 一款機械人造變色龍能夠藉助皮膚上的金屬納米顆粒進行顏色變換,顏色範圍幾乎達可見光譜的所有色調。中山大學教授楚盛和武漢大學教授王國平團隊用近兩年時間完成了相關研究。日前,該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主辦的《ACS納米》雜誌。  自然界的變色龍不是靠色素細胞變色,而是靠調節皮膚表面的納米光子晶體結構,通過改變對光的反射特性而變色的。
  • 中國科學家成功製備系列高性能「金屬玻璃」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李斌)經過多年攻關,中國科學家近年來在金屬玻璃的製備和機理研究上獲得一系列重大進展,並成功製備出用於衛星太陽能電池等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他還將鐵、鎳、銅等合金製備成了高強度的金屬玻璃。  「和相應的晶態合金比,非晶合金具有高強度、熔點低、流動性好等特點,幾乎可以像塑料一樣成形,能夠實現短流程精密製備複雜形狀的零部件。」張濤說。  2003年,張濤回到祖國,並在北航建立了非晶態合金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