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永久性先進位造業用地挺實體經濟

2020-11-29 SZNEWS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 甘霖/文

劉羽潔/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深圳今年要打好的「五場攻堅戰」之一。2日,市政協召開六屆七次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圍繞如何更好地推進我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進行專題協商。18位市政協委員先後發言,從去產能促轉型、降成本優環境、補短板惠民生等方面談問題、提建議。市政協經濟委兼職副主任、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真代表市政協調研組作中心發言,對深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落實現狀、問題進行剖析,並首次拋出市政協調研組經過半年精心調研提出的44條建議。

劃定永久性先進位造業用地保障工業用地需求

調研組認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而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土地。調研組建議,借鑑「生態控制線」政策,劃定永久性先進位造業土地控制線,保障工業用地需求。控制線內確保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不得以任何名目改變土地工業用地性質。

深圳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土地空間不足。為此,調研組還建議,深圳應大力發展「飛地經濟」,拓展產業空間。

加快金融發展支持教育醫療事業防範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

金融業是深圳的支柱產業之一。調研組建議,要加快金融發展支持教育醫療事業,防範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要打造高端醫療的社會資本引進平臺,打破公立醫院壟斷;積極引進高等教育資源,注重建設模式、引入順序和辦學機制的合理性;房價調控以穩為主,適當增加土地供給,降低住房營商成本;大力建設公共租賃房,利用租稅掛鈎實現房價調控。

鼓勵企業設科學家崗位

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調研組建議,鼓勵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未來產業領域具有實力的企業設立科學家崗位,建議政府按照任期授予「深圳技術特區創新科學家」崗位稱號,與現有人才政策對接,分擔企業科技創新用人成本,並允許有科研實力的企業參與產業基礎研究項目競爭申報。此外,調研組還建議,參照以色列的做法,引入專業評估機構審計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和效益,決定企業獲得資助的多寡。

切實降低企業用房成本

調研組調研發現,72%的企業認為企業發展最大的困擾是人才。因此,調研組提出,要切實降低企業用房成本,避免人才流失加劇。建議積極探索「開發或收購-租賃-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的創新性運營模式,由政府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成為租賃供應平臺。與此同時,考慮由政府投資,加快在東莞、惠州和深汕特別合作區批量建設條件和標準皆優於深圳的經濟適用住房。

不僅要「made in China」還要「made in Shenzhen」

深圳近年來持續打造深圳質量、深圳標準,但調研組認為,目前這方面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為此,調研組提出,要鼓勵深圳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同時要在符合深圳標準的產品或服務上貼上「深圳製造」或「深圳服務」,打造深圳新的區域品牌。未來在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所,或可看到商品上不僅有「made in China」還有「made in Shenzhen」!

相關焦點

  • 松江:錨定先進位造業繪就發展新藍圖
    依靠一條「黃金走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松江緊抓科創「牛鼻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闖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推動「松江製造」邁向「松江創造」,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書寫拼搏奮進的新傳奇。
  • 新發展階段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四大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新論述為我們指明了我國新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對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圍繞發展實體經濟,落實此次「十四五」規劃建議主要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奠定實體經濟發展基石。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 投機掏空實體經濟 「寧炒一座樓不開一家廠」盛行
    當下,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實體經濟發展也面臨重大機遇與挑戰。《經濟參考報》近期組織記者分赴10餘個省區市,走訪上百家實體經濟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形成「拯救實體經濟」報導,今明兩日陸續刊發上下篇,為振興實體經濟鼓與呼,敬請關注。   在廣東佛山,一家陶瓷企業老總的兒子做了幾年房地產,所賺利潤超過了其父親從事製造業20多年的利潤。
  • 無錫"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衝浪數字經濟新藍海
    原標題:車間「靜悄悄」「雲端」很熱鬧:無錫「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衝浪數字經濟新藍海 平均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方塊」車間,一共有14個,整齊地排列在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一隅。在這些車間裡,零星散布在126臺機器人操作臺附近的工人們,正在把做好的汽車零部件取下碼好,待檢驗完成後裝箱發貨。
  • 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強化青川縣、劍閣縣、昭化區、旺蒼縣「中部河谷產業帶」基礎支撐能力,形成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經濟走廊。促進朝天區、蒼溪縣「兩大特色產業片」錯位發展,形成特色資源開發利用優勢板塊。強化「一縣一主業、園區有特色」產業布局思路,穩步提升縣區主導產業佔比,構建特色鮮明的縣域製造業體系,培育工業經濟強縣和特色工業強鎮,實現全市製造業協同發展、良性互補。 6.提升產業園區發展水平。
  • 王菲: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在隨後召開的全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王菲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製造強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高度重視製造業發展,明確提出要加快建成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位造強省。省委彭清華書記今年來廣調研時,對我市抓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 先進位造業是什麼?工業4.0又是什麼?
    先進位造業,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中國製造2025」在未來十年中國製造業從大到強的一個重要的路徑。    5月26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省政府關於推進先進位造業大省建設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進行了審議。
  • 商務部提出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範圍,聚焦先進位造業
    記者 樊旭4月3日,商務部印發《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改革開放做好穩外資工作的通知》,提出將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位造業、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文件指出,商務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和地方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聚焦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鼓勵範圍;同時,鼓勵地方吸引相關外資企業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梯度轉移。
  • 浙江日報評論員:以非常之功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的召開深入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製造強國的戰略論述和決策部署,為浙江扛起「三個地」使命擔當,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謀劃了路徑、提振了信心。「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對於以民營經濟、實體經濟見長的浙江來說,製造業的基礎性作用尤其突出。
  • 丟掉實體經濟有多可怕?看看掉進「坑裡」的巴西
    近日,有專家提出,我國在「十四五」期間能否維持製造業比重的基本穩定,將會成為我國能否倖免於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所在。  這一話題一度引起了人們對於「去工業化」的熱議。事實上,在此之前,就不乏有觀點認為,  「去工業化」能夠優化提升經濟結構,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 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推動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製造業...
    從國內看,改革開放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大攻堅戰面臨很大挑戰;從國際看,存在許多影響經濟增長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變數,貿易保護主義加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將對世界經濟格局及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短期和長遠影響。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應對國內矛盾和外部衝擊、防控重大風險的現實與戰略選擇。
  • 區域| 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建設中的北京定位
    首先,北京製造業高端化方向,隱含了北京製造業需要發展這一重大命題。數據顯示,北京市製造業佔整個經濟的比重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相對偏低。目前,北京市製造業在地區GDP中所佔比重只有12%左右,上海的這一數值為26%左右,深圳在35%左右,寧波在48%左右,佛山在58%左右。製造業發展創造稅收、促進創新、增加就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必不可少。製造業比重高的城市,經濟活力明顯。
  • 206條最新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編發
    依據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印發支持實體經濟相關政策文件,省「四送一服」辦編訂最新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共206條。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2020年4月版 206條)一、支持科技創新政策(98條)1. 優先從「三重一創」、製造強省、創新型省份資金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國家創新發展試驗區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獎補。
  • 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於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
    一、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是有效緩解實體經濟企業困難、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國發〔2016〕48號文明確了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原則和具體措施,是推進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的重要指南。
  • ...化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
    所選取的指標具有較強的公認性和代表性,以單位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單位產出生態環境影響為導向,聚焦企業用地、能源消耗、汙染物排放等資源、環境硬約束,全面衡量企業經濟產出和社會效益。同時,依託較為完備的統計制度,確保數據可獲取、可對比、可延續、可評價。
  • 兩會好聲音丨市政協委員李培學:雙循環驅動,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青島應找準自己的位置及優勢所在,利用國際國內創新資源雙循環驅動,加快培育更高水平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體系和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體系,做大做強青島市實體經濟。」市政協委員、山東三迪時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培學表示。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歸」計劃,製造業越來越成為國家競爭的主戰場,其競爭模式不僅限於企業、行業、產業鏈間的競爭,且日益拓展為產業集群、產業網絡、產業生態間的競爭。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伴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結構和產業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調整,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更加明顯,製造業競爭更趨激烈。百舸爭流千帆競,一篙鬆勁退千尋。
  • 裝備製造業之機器人國際發展趨勢及前景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悄然來臨,以智能化為目標的製造業正蓬勃發展。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將智能製造作為重點戰略推出,進而重塑製造業。 強勁的德國工業製造業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實體經濟之巨大使其在2011年就擺脫了由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奔潰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7年2月24日廣東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  為有效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48號)要求,結合《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2018年)》(粵府〔
  • 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原標題: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30%,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22%……隨著全市「兩區」建設不斷推進,全市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經開區也迎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