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去月球送快遞啦!這條太空「物流」通道,原來是上海製造

2020-11-26 騰訊網

點火!升空!

凌晨4點30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作為探月三期的收官之戰

嫦娥五號將刷新人類無人月球

採樣返回任務新紀錄

而軌道器作為貫穿任務全過程的核心產品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

是名副其實的「太空郵差」

它將在相距38萬公裡的地球和月球之間

構建起一條太空「物流」的特殊通道

不僅要去得了,回得來

還要能按時「上下貨」

將珍貴的月壤投送回藍色星球

作為目前最複雜的空間飛行器之一

軌道器在軌共有5次分離

6種組合體狀態

承擔地月往返運輸、器間分離

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等關鍵任務

難度極大

但上海航天突破了4項關鍵技術

高可靠連接分離技術

連得穩 可靠分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個部分組合而成,多器分工合作的狀態造就了探測器在太空中不斷分離-組合-再分離-再組合的變形過程,這在我國太空飛行器中絕無僅有

軌道器要順利完成地月轉移,並將裝有樣品容器的返回器帶回地球,整個過程涉及5次分離,包括與火箭分離、與著陸上升組合體分離、與支撐艙分離、與對接艙上升器組合體分離、與返回器分離,既要保證組合狀態下器與器連得穩固,同時又要確保分離過程的安全可靠,這是探測器研製的難點之一。

軌道器與上升器分離效果圖

軌道器摒棄了傳統的艙段間包帶連接方式,創新採用多點高強度分離螺母連接,通過在各分離面配置不同數量的分離螺母以滿足艙段間連接強度與剛度要求。同時雙作動分離螺母包含兩套解鎖機構,其中任意一套動作就能確保分離面每一個分離點的可靠分離。連接穩固、分離可靠的連接解鎖與分離關鍵技術,成就了嫦娥五號的從容飛天之旅

月球軌道對接與樣品轉移技術

精準接 無縫轉

嫦娥五號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雖同名「交會對接」,但嫦娥五號採用的對接方式與我們所熟悉的載人航天採用的對接方式有很大的區別。

載人航天使用的對接機構學名叫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機構,在對接後可形成一個80釐米左右的通道,方便航天員在其中穿行。而與近地軌道的任務不同,月球探測對探測器的質量和空間有嚴苛限制,嫦娥五號的對接機構必須做到小而精,其重量要減小到周邊式對接機構的十五分之一

交會對接效果圖

為了達到這一效果

上海航天為此專門研製了

一套抱爪式對接機構

「所謂的抱爪,其實形象地說,就像我們手握棍子的動作,兩個方向一用力,就可以把棍子牢牢地握在手中。」嫦娥五號軌道器技術副總負責人胡震宇介紹。探測器採用的對接機構就是由3套K形抱爪構成的,當上升器靠近時,只要對準連接面上的3根連杆,將抱爪收緊,就可以實現兩器的緊密連接。

而軌道器和上升器對接完成後,還要將上升器上裝有月壤的樣品容器轉移到返回器中。這一動作,可謂關鍵,如何實現呢?

樣品轉移效果圖

連杆棘爪式轉移機構了解一下。胡震宇介紹:「我們利用2套倒三角形構型的棘爪,通過4次伸縮,使得容器逐漸移動到返回器中。相連後就只能單方向傳遞,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1秒捕獲、10秒校正、10秒鎖緊

對接全步驟要在這21秒內完成

為了在38萬公裡之外高速運行的飛行器上

實現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研製人員做了35項故障預案

從啟動開始到交會對接

全部採用自動控制

總體優化與結構輕量化技術

輕如燕 高負載

受探測器整體重量約束的影響,軌道器在具備強大的承載能力的同時,還得做到身輕如燕。

為了做到身材比例的完美,軌道器

首次使用大承載複雜構型輕量化結構

首次創新使用多次分離複雜構型

首次使用多冗餘路徑複合傳力結構

首次採用大承載複合材料一體成型插層變厚度承力球冠技術

等七項創新技術

結構質量比達到9.6%,真正做到了效能最優。僅僅46kg的承力球冠能夠承載3噸貯箱,具備30噸的極限承載能力,真正做到「雞蛋殼上掛秤砣」

通過積極創新設計,軌道器內有錚錚鐵骨,外有完美身材,擎得起飛天夢想,穩得住每個動作,成就了可靠的飛天嫦娥。

著上組合體落月效果圖

分布式綜合電子技術

分區管 易拓展

軌道器採用分艙段設計,各艙段都有對應的配電管理、熱控管理、信息管理需求,如果按照傳統的模式設計整器電氣,需要大量的跨艙段電纜進行信息交互,對軌道器的重量設計、分離面設計、電纜網設計以及整器總裝造成負擔。

上升器月面起飛效果圖

為此,研製團隊創新提出了分區域管理的分布式綜合電子單機設計思想,通過區域劃分和整體布局,最大可能地減少穿艙電纜與艙段內硬線連接。同時,團隊還創新提出整器電氣管理的區域化、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思想,通過制定一系列標準規範,使得綜合電子系統做到從內到外整齊標準,靈活組裝、易於拓展,跑得穩軟體,傳得好信號,點得起火工品,控得住機構。目前分布式綜合電子技術已在多種飛行器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不同以往的新路。

每一項新技術的背後

都有無數的努力

自2011年軌道器立項起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探月工程團隊

「白手起家」,展開了攻堅研製之旅

七年研製、三年貯存

嫦娥五號軌道器是團隊探月之路上

經歷時間最長、研製最為艱苦的一個太空飛行器

軌道器帶返回器「回家」

十年問天路 九天取玉盤

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這支為嫦娥五號奮戰的團隊

真的很能打!

也祝福「嫦娥」

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內容,記得讀完點一下「」和「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葉 薇 王玓瑭

圖片|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編 輯 | 梁 群

相關焦點

  • 來自月球的「快遞」已籤收!嫦娥五號的返回,意義極其重大
    1970年,伴隨著「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的順利升空,我國也才算正式進入到「太空時代」,如今,50年過去了,「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球採樣任務返回地球,為過去我國50年的太空探索,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來自月球的「快遞」已籤收!
  • 嫦娥五號月球「打卡」歸來 軌道器「擺渡」回家之路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此過程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軌道器,像「太空郵差」,護送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根據任務要求,自身1噸多的嫦娥五號軌道器,需要頭「頂」3.7噸的著陸上升組合體,肚「裝」3噸推進劑和300多公斤返回器,並在飛行過程中依次分離著陸上升組合體、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和返回器,這也讓軌道器成為中國首個具有「大承載」「分離面多」等多個特點的月球探測飛行器。
  • 小明問嫦娥丨嫦娥五號「四件套」上天都要幹點啥
    小明:「嫦五」姐姐,我看你這造型有點像……糖葫蘆?快跟我說說,這層層疊疊、方方圓圓的都是啥?嫦娥五號:這「糖葫蘆」的造型雖然看著一般般,其實裡面暗藏玄機。我帶去月球的是個「四件套」,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奔月後兩兩組合,幹活不累。
  • 嫦娥五號「四件套」,上天都要幹點啥
    嫦娥五號:這「糖葫蘆」的造型雖然看著一般般,其實裡面暗藏玄機。我帶去月球的是個「四件套」,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奔月後兩兩組合,幹活不累。嫦娥五號:「四件套」到了月球上空後,要從「四合一」變為兩個「二合一」!軌道器和返回器它倆一夥,也就是「軌返組合」,它們會留在環月軌道上,邊飛邊等,等誰呢?我們一會兒再說。這時候,著陸器和上升器它倆,組成「著上組合」,就要著陸到月面上去挖土啦。
  • 月球土特產已攬件,日本也帶回太空樣品,與嫦娥五號差距在哪?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無疑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從「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至今,它的每一步行動都順利地按照計劃進行,近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再次傳來了新的消息。據媒體報導:在本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隨後,「月球土壤」樣品容器也成功地被轉移至返回器中。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為什麼發射上天的是嫦娥五號,而返回地球的只有嫦娥五號返回器呢? 在智東西此前發表的文章《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中,我們提到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落器、返回器、軌道器四部分組成。
  • 嫦娥五號帶著「挖土機」到月球啦
    漫長的「太空旅行」開啟後,12月1日23時11分左右,經過了近200個小時的飛行,「嫦娥五號」終於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採樣!——送她登月的「動力心臟」來自閔行!
    這場跨越了38萬公裡的落月之旅則有賴於嫦娥五號探測器推進分系統精準暖心的一路護航。嫦娥五號動力心臟就誕生在位於閔行區的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他們承擔了三個器的推進系統研製工作,配置了77臺發動機和配套關鍵零部件,產品(含推進劑)佔嫦娥五號探測器四分之三的重量。
  • 去月球上「挖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月球|長徵五號...
    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跟隨這張長圖,一起揭秘嫦娥去哪?據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後,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降落在月面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區域。
  • 小明問嫦娥丨一棒接一棒 這趟貨運不簡單
    嫦娥五號在採樣成功後,如何把月壤樣品送回來呢?宇宙快遞又該如何操作?小明問嫦娥,聽嫦娥五號來說說自己的「快遞接力棒」。嫦娥五號這趟貨運不簡單,它是一場接力賽。小明接力賽?還要交接棒嗎?嫦娥五號上升器就像一輛「小貨車」,但它還不能把貨直接運回地球,而是要帶著裝有月球樣品的大罐子,先從月面點火起飛,升到距離月球表面200多公裡的月球上空。在月球上空,上升器這輛「小貨車」會把這個大罐子交給下一棒,也就是一直在月球軌道上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要去月球「挖土」啦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月壤雖是土,價值抵萬金「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閃爍著多彩的光芒映透整個夜空。山坡上、海岸邊,人們歡呼、慶祝,目送長徵五號全力託舉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  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 嫦娥五號傳回月球圖像啦
    嫦娥五號【嫦娥五號傳回月球圖像啦!】圖一: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圖二:嫦娥五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這是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要去月球「挖土」啦--上觀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要去月球「挖土」啦-新聞中心-北方網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
  • 嫦娥五號登月印媒看酸了:倘若沒有新冠疫情,印度也能去月球挖土
    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中國完成了一項裡程碑式的任務,目前嫦娥五號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途,還攜帶了表層的月壤,這讓一些國家有點看酸了。印度《歐亞時報》12月3號專門就此發表了文章,作者表示印度的月船3號探測器已經準備好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它原本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是新冠疫情阻礙了發射計劃,倘若沒有新冠疫情印度今年也能夠去月球挖土。
  • 負責將「土」快遞迴地球的「太空快遞小哥」,由上海團隊研製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四部分組成。其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的軌道器,將承擔地月往返運輸、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樣品容器轉移等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