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叫《苦難守恆定律》,讀懂改變一生

2020-12-05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作者:水木然

來源:水木然學社

沉浸於短暫而刺激的快樂,是消耗一個人精力的最好方式。

人做事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歡的事;

第二種境界:有了資本,只去做那些喜歡的事;

第三種境界:為了進步,主動去做不喜歡的事。

讓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貴人;

讓你痛苦的事,往往是你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01

最近,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一個人功成名就?

我想了無數答案,包括:奮發向上,行善積德,努力刻苦等等。

但我都覺得是虛無縹緲,直到有一天,我悟到了這樣一句話:

「主動去做那些讓自己痛苦的事。」

當這句話從我內心傳出,我終於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美國名校芝加哥大學的一位教授到訪北大時曾提到:

「芝加哥大學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難的事,因為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做那些困難的事。

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難修行。

古代有一種修行的方式叫做」苦行僧「。

這些僧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總是主動去忍受常人認為最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布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

他們讓自己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樣就可以更快地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解脫。

苦行僧被認為是修行的一條捷徑。就是因為和其他修行的人相比,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吃的苦更多、更深。

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有一種潛意識,我所能享受的每一份幸福,都是平時修行出來的,是我平時積攢的福報。

一個人是不能平白無故享福的,也就是無功是不能受祿的,否則就是在損自己的福報。

這是我強烈的意識,以至於我每當有一點小成績,都會用同種程度的痛苦抵消掉那種快感。

比如做更加艱苦的身體鍛鍊,逼自己讀更多的書。

我還總結了一個苦難守恆定律: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

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恆定的,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你越是選擇現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來犧牲更大代價對付它。

如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都想過上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活,動不動就想環遊世界,動不動就想尋找自由。

其實現在人最大的問題,不是我們越來越浮躁了,而是越來越不願意直面痛苦了。

上帝作為整個宇宙的設計師,他最精巧、最公平的一個設計,莫過於給人類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枷鎖:

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

同樣,凡是讓你痛苦的東西,最後一定能成全你。

比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寒門出貴子等等。

人生,先苦就後甜,先甜就後苦。

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則。

02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享樂主義的盛行,人們越來越不願意面對痛苦了。

所有東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門口,所有服務都可以直接上門,科技發展就是以無限滿足人的享受和欲望為核心邏輯。

如今人們享福太容易了。

吃飯有外賣,購物有網購,這不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嗎?

出門有約車司機主動來接;長途有高鐵;約會有各種軟體;無聊看抖音裡的表演。

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各種欲望都被填滿,想嘗試生活的艱辛?

真的沒那麼容易了。

吃苦,正在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之前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窮和苦是連在一起的,窮人就得吃苦。

而現在這個物資過剩的時代,社會已經有足夠能力圈養所有的人了。

即便是窮人也不需要吃苦了,反而會過得更安逸舒適,天天刷刷短視頻,看看直播和娛樂節目,玩玩遊戲,去拼多多上買買東西,反正也消費得起。

恰恰相反,這個時代卻輪到富人開始吃苦了。

因為一個富人要想實現財富的保值或增長,必須得主動嘗試很多東西,主動改變自己的很多習慣,甚至主動革自己的命。

要保持進化,日日精進,這就是一種苦,富人得付出N倍的努力才能創造和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

過去說的是窮苦人家,吃的都是缺衣少糧的苦,而現在即便是最底層的人,也不會為溫飽而發愁了。

而且網際網路時代各種精神產品那麼豐富,遊戲啊,直播啊,娛樂節目啊,應有盡有,可以儘管沉迷,隨便放縱。

未來社會,吃苦不再和物質無關,而是和精神有關。

吃苦的本質是收斂自己人性深處的各種欲望。

長時間為了一件事聚焦和專注,並且放棄的娛樂,放棄的虛榮,放棄的享受,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忍受的不被理解和孤獨。

其本質是自製和自律的能力,是延長耐性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這些都是精神上的苦。

03

在未來,富人比窮人更需要吃苦。

窮人要想改變命運,唯一的路徑就是「主動去吃苦」。

那麼為什麼很多明知道自己窮困,卻又不想通過吃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最關鍵的原因是:富人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不允許他們吃苦。

看看我們身邊吧,各種短視頻、娛樂節目、遊戲等等,讓大家沉浸在各種淺層的刺激裡。

一個個碎片化的滿足讓我們上癮,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由於人性的原因,一個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歡愉和快感,一個是需要用痛苦磨鍊自己的精進過程。

絕大多數人寧可躺在底層的舒適區麻醉自己,也不願意去磨礪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娛樂圈、遊戲短視頻那麼發達的原因,因為必須讓大多數人把自己多餘的精力消耗掉。

沉醉於各種短暫而刺激的快樂,是消耗一個人精力的最好方式。

曾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有兩個回答獲得了很高人氣。

第一個回答是:「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生活的苦卻不一樣,你躺著不動它自己就來了。」

第二個回答是這樣的: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痺,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行屍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可以稱之為鈍化。學習的痛苦在於,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和豐沛的感情,這不妨叫銳化。」

學習的苦,是枯燥的苦,是短期沒有回報的苦。這種苦看得見,摸得著,誰都不願吃。

生活的苦,是絕望的苦,是長期沒有出路的苦。這種苦看不見,摸不著。

人性使然,我們都選擇吃生活的苦,而避開學習成長的苦,於是最後變的麻木不仁。

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痺,唯有學習的痛苦讓人清醒並提升。

不選擇主動吃學習的苦,就會一輩子吃生活上的苦。

因此,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要麼你刻苦學習,提升獨立思考能力,隨時準備著逆襲;

要麼你甘心墮落,隨波逐流,沉浸在各種低級快樂裡,被一茬又一茬收割,承受著一輪又一輪的痛苦。

點個在看,願每一個努力對待生活的人,都能主動去吃學習成長的苦。

你要相信,生活不會虧待一個不斷進取的人。

相關焦點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越早知道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知道的越早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有人說,人生存在一條「苦難守恆定律」:人這一輩子,所受的苦難是守恆的,是不可逃避的真相,但也是最好的考驗,你經歷的苦難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報你,前提是你通過這種考驗。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多少人後悔自己知道的太晚!
    原標題: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多少人後悔自己知道的太晚! ■ 編輯 | 內參君 | CEO商業內參(CEO-888888) 01 很多年前《藝術人生》裡有一期採訪了我最喜歡的奶茶劉若英。劉若英在唱片公司裡幾乎什麼都要做,甚至要洗廁所,她跟另外一個助理兩人一周洗廁所的的分工是一三五和二四六,這另一個助理的名字叫金城武。
  • 「苦難守恆定律」才是真正人生
    苦難守恆定律 :逆水行舟 知難而上雅瓷汝窯人做事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歡的事;第二種境界:有了資本,只去做那些喜歡的事;第三種境界:為了進步,主動去做不喜歡的事。讓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貴人。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讀完頓悟了!
    人生是一個天平,一個託盤叫「人前富貴」,另一個天平叫「人後受罪」,這兩者永遠都是平衡的。直到最近我們終於悟到了答案: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而世間那些真正的高手,都把人生/每一件事/每一個當下,當成一種修行。
  • 這九大守恆定律 比風水厲害百倍!
    這九大定律,遠勝過一切技巧!1:財富守恆定律一個人最終擁有的財富值,取決於他對世界創造的價值總量。無論你曾遇到了多大的機遇,財富達到多大量級;還是一直遭受多大的困難,現實總讓你一貧如洗;無論你是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還是你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總有一個大轉折出現,重塑你的財富。
  • 九種人生守恆定律比風水強大一百倍
    這九個守恆定律遠勝於所有技巧!1.財富守恆一個人的最終財富的價值取決於他為世界創造的總價值。無論您遇到了多麼大的機會,獲得了多少財富或遭受了多少苦難,現實總是會使您陷入貧困。您越想大膽無良;您越看不見束縛;因此,自由守恆。5.損益守恆定律一個人能得到多少取決於他最終敢於放棄多少。您所獲得的一切都被您所失去的所交換。
  • 「苦難守恆定律」和「命運平衡法則」!
    這就是神奇的平衡法則。上帝,總以公平的方式來維持它的平衡:它不會把一切最好的都給你總會給你一些嚮往。這個嚮往的過程就叫生活。這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欣賞別人的時候恰恰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不用羨慕別人你的幸福就在當下,就在你這裡。
  • 人生九大守恆定律,比風水厲害百倍!
    這九大守恆定律,遠勝過一切技巧!1.財富守恆定律一個人最終擁有的財富值,取決於他對世界創造的價值總量。無論你曾遇到了多大的機遇,財富達到多大量級;還是一直遭受多大的困難,現實總讓你一貧如洗。因此,聰明守恆。3.快樂守恆定律一個人的快樂程度,取決於他分享了多少。它和你佔有多少沒有必然關係。
  • 驚人的「苦難守恆定律」(2020必讀好文)
    茶葉上有個「苦盡甘來」原理,即大多數人初嘗茶味的第一口滋味便是「苦」,但隨後喉嚨返回甜味,味覺上又感受到了一絲「甜」,這便是回甘。品茶,品的是茶味,悟的是人生。人生同樣如此。每個人一生要吃的苦基本是恆定的,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這就是「苦難守恆定律」。人只有像茶葉那樣,在艱難險阻中沉浮過,在痛苦心酸中磨礪過,才能真真實實地體味到生命的原味與魅力。
  • 【物理講堂】電荷及電荷守恆定律
    原來是電荷在作怪。1.這些電荷是哪裡來的?物質的微觀結構是怎樣的?摩擦起電的原因是什麼?2.什麼是自由電子,金屬成為導體的原因是什麼?3.除了摩擦起電,還有其它方法可以使物體帶電嗎?答案:1.來自原子內部; 物質由原子組成,而原子則由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和核外電子構成;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
  • 信息守恆定律證明人死之後靈魂不滅
    我們這個宇宙有兩大守恆定律,信息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大家都比較熟悉,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信息守恆定律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實際上,信息守恆定律是量子力學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量子力學如果要成立,信息守恆定律就必須要成立。
  • 一個故事,蘊含人生的一條守恆定律,多少人明白得太晚,恍然大悟
    有人說,世界的一切都是守恆的,人生亦如是,人生的苦難、財富、快樂、情感等等都存在守恆的現象,既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也不會毫無來由地消失。下面分享的一個故事,就蘊含著人生的一條守恆定律,多少人明白得太晚,看完恍然大悟,這條守恆定律就是人生的情感守恆定律。
  • 人生也有「苦難守恆定律」,你吃過的苦,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你
    常常吃苦的人,就不會害怕苦,懂得了扛著苦難,砥礪前行。人生也有「苦難守恆定律」,你吃過的苦,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你。人生的苦和甜,是相對平衡的,沒有人苦一輩子,也沒有人幸福一生。凡事都是相對的,懂得人生的人,可以苦中作樂,知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禍不單行。
  • 生命守恆的六大規律,帶你破開迷霧直見真相
    人生是有規律可循,這個規律它就是:守恆規律。 一、財富守恆定律 一個人最終擁有的財富值,取決於他對世界創造的價值總量。 四、自由守恆定律 人生最大的自由,就是能夠知道哪些事情自己不能幹。一個人把紅線範圍看的有多清晰,他的自由範圍就有多大。 自律才會有自由!
  • 人的一生有苦難也有幸福,並且是持平守恆的,這個就是能量守恆
    不是指物理意義上的,而是說,一個人一生中經歷的苦難和她將獲得的幸福在某種程度上是持平守恆的,所以,我們不必太氣餒,加入這個能量是守恆的,那麼越多的困難之後就會有越多的幸福。而人生之中的至暗時刻,每個人都會有,但只能靠自己熬過去。也許我們經常會覺得命運不公夠。覺得自己運氣不佳,覺得人間不值得,但卻不得不接受。
  • 0次方守恆定律連載
    一,疑問詞「((((有/無)什麼)怎麼樣)為什麼)」與物理學三大守恆定律,都具有0、1、2、3次方的時空層次結構,兩者互為證明。守恆定律證明,自然語言具有科學內涵,是宇宙演化的化石;自然語言證明,守恆定律直接符合客觀事實,自然語言就是那個事實。我稱這為印證現象。研究發現,1,科學缺少了與「有/無」對應的層次,這提示存在0次方守恆定律。
  •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注意「守恆」和「不變」的區別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注意「守恆」和「不變」的區別。高一的學生在學習機械能守恆定律以後,資料書上會編一些習題,讓學生判斷各種情形下,物體的機械能是否滿足守恆條件。但是,有些資料書上所給的習題答案,把「守恆量」和「不變量」混淆,認為只要機械能在過程的前後保持不變,就認為是滿足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條件的,其實,這樣是不嚴謹的,也可以說就是錯誤的。「守恆量」和「不變量」是有區別的,今天,我們通過進一步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來區分「守恆量」和「不變量」。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機械能守恆定律,並且對其再進一步理解。
  • 愛因斯坦創立了質能守恆定律,那創造物質的能量到底從哪來的?
    愛因斯坦寫下的6-3公式,揭示質能守恆定律如果站在數學角度的話,6-3=3是對的,但是愛因斯坦他是站在物理角度得出6-3=6這個公式的,而這個公式揭示了一條隱藏很久的自然基本定律,它就是質能守恆定律,什麼是質能守恆定律?
  • 機械能守恆定律3種表達式_機械能量守恆定律公式匯總
    機械能守恆定律(lawofconservationofmechanicalenergy)是動力學中的基本定律,即任何物體系統。如無外力做功,系統內又只有保守力(見勢能)做功時,則系統的機械能(動能與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外力做功為零,表明沒有從外界輸入機械功;只有保守力做功,即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而無機械能轉化為其他能,符合這兩條件的機械能守恆對一切慣性參考系都成立。
  • 清遠教師備考:《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機械能守恆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機械能的概念,能夠分析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問題;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和適用條件,會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推導及內容。【難點】對機械能守恆定律條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