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怎樣才有保障?

2020-11-23 發展門戶網

2018年,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完成上收。受生態環境部委託,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負責運行管理上收後的全國1881個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以下簡稱水站),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社會化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水站的日常運維,同時引入外部監督機制,由專門的檢查公司對運維公司加強監督。

水站作為客觀反映地表水水質現狀、及時預警潛在環境風險、評估水汙染治理成效的重要平臺,如何保障其運維質量?全國近2000個水站,分布範圍廣,13家運維公司、4家檢查公司、2000多名運維人員組成的隊伍,如何做好工作規範監管?

按照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有關要求,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以下簡稱監測司)近日聯合總站組織開展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運維質量專項檢查。此次檢查,將為期一個月,覆蓋全國200多個水站。

查得專:精選全國專家,優化檢查流程,督促整改

讓負責國控站點無錫沙渚站的運維人員感到明顯不同的是,此次檢查雖與以往相比內容和流程相差不多,但其深入程度和細緻程度更高。

這首先源於檢查組隊伍的構成。這支隊伍中不僅有來自監測司或總站的幹部擔任領隊專家;還從各流域監測中心、省級環境監測站抽調了政治過硬、業務精良的地表水自動監測專家擔任技術專家。「專家都是從全國精選的,是多年從事水站運維管理、技術開發的技術骨幹,可以說是業務上的精英。希望他們能發現更多新的問題,幫助優化檢查流程,督促整改,總結經驗,從而帶動國家水站運維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第一檢查組領隊、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對記者表示。

在開展檢查之前,技術專家就向記者坦言,「盲樣測試」將成為被檢查運維人員面對的一道難關。以檢查組攜帶的國家有證標準物質作為考核樣品,對水站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和氨氮開展現場盲樣測試,測試結果與標準值相對誤差在允許範圍(10%)內才算合格。「這些盲樣樣品是檢查組專門定製的,只有檢查組知道其濃度、真值,被檢查人員完全不可能提前有準備,現場更不可能作弊。」

此外,此次檢查還強調「突擊性」,不提前「打招呼」。「完全不提前告訴地方和運維公司,不需要地方配合,直接到現場對整個運維質量進行全面檢查。」肖建軍表示。

查得全:除五參數測試外,還將檢查設備質控檔案、水站維護記錄等

要確保地表水質量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就需要督促運維公司、檢查公司和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均嚴格按標準規範開展各項工作。此次檢查,也是對這三方工作開展情況的核驗。

為實現水站運維質量的檢驗,除上述提到的盲樣測試,檢查組還將現場開展五參數(即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和濁度)比對測試,同時盯緊運維人員培訓情況、設備質控檔案、水站維護記錄,並同步審核檢查公司開展日常質控檢查的規範性。

而針對水站運維保障,檢查組將通過核查站點基礎條件保障,異常情況及處理機制,出入站房是否受限,網絡通信、採水系統、防雷設施是否正常等,實現對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落實運維保障責任的檢查。

盯緊人為幹預、數據造假等原則性問題,經驗豐富的檢查組知道如何切中每一種被檢對象的「要害」。如針對地方,重點之一是查看站房採水口周邊是否有被幹擾的情況。「有沒有在採水口附近通過一些人為方式影響監測數據質量?比如設置幾個間歇性曝氣設施,間接影響水質;再比如,投灑藥劑幹預,加一些絮凝劑讓懸浮物降下來,懸浮物降下來了,總磷就差不多了,從而直接影響水質狀況。」檢查組人員對記者說。

而對於運維公司,重點盯緊誠信運維,「明明沒在運維,卻有運維記錄;沒做過設備校準,卻說做了,這些問題都是觸碰誠信底線的。」對於檢查公司,則要求其檢查規範全面,就連他們檢查用的可攜式設備,都要求其一用一備。

處理嚴:查實存在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將依法依規從重處罰

據介紹,針對每個抽查水站的現場檢查結果,檢查組將召開會議確認覆核後,及時報送監測司和總站。現場檢查若發現涉嫌幹擾監測、弄虛作假等原則性問題的,則立即上報監測司。

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將對發現的問題分析匯總,形成檢查報告,並通報檢查結果。檢查結果應用分不同層面:對工作落實不到位、基礎條件保障不完善等問題,責成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整改;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和不當幹預等嚴重違法違紀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對於運維公司和檢查公司存在的問題,則根據嚴重程度,分別採取限期整改、扣減經費、約談、通報批評直至取消合同等措施予以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查實存在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依法依規從重處罰。

「運維公司作為水站的主要運維方,有責任通過規範運維,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檢查公司需要不間斷、不定期地進行監督檢查。只有發揮好兩方面的作用,運維工作才能更規範、有序。」肖建軍說。「一旦發現問題,我們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從嚴從快,且要舉一反三。」


相關焦點

  • 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採測分離考試在浙江聚光檢測設立考點
    為落實國務院《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加快推進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2017年9月下旬,環境保護部印發《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採測分離實施方案》,自10月起,全面啟動國家地表水採測分離工作。
  • 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介紹
    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監測頻次一般採用每4小時採樣分析一次。每天各監測項目可以得到6個監測結果,可根據管理需要提高監測頻次。監測數據通過公外網VPN方式傳送到各水質自動站的託管站、省級監測中心站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為充分發揮已建成的100個國家地表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實時監視和預警功能,經研究定於2009年7月1日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國家水站的實時監測數據。
  • 淮北市嚴管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 深耕厚植「碧水保衛」信念
    淮北市多舉並重嚴管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持續提高地表水環境自動監測質量,為深入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提供真實、準確數據支撐,用「數字」將「碧水保衛」踐行到底。 嚴管站點運維規範性。採取現場檢驗、視頻抽查等方式對全市地表水環境監測運維體系規範性進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包括對採水口(不含水下設施)及其周邊環境、站房環境、採水系統、儀器設備檢定及校準、維護情況、日常質控及核查工作情況、廢液處置情況、人員持證情況及水站運行制度等體系文件制定情況的檢查。 嚴控數據質量準確性。
  • 十四五地表水監測 新型汙染物值得關注
    日前,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十四五」國家地表水監測及評價方案(試行)》以及《電子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鑄造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標準或標準修改單。
  • 著力打造地表水環境監測「一張網」《江蘇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關於加強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規劃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要求,有效銜接新劃轉職能,加快構建統一的水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更加全面、精準、有效地服務與支撐全省地表水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排名、功能評價、追因溯源,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省生態環境廳從2019年11月起全面啟動了江蘇省「十四五」地表水環境監測網(以下簡稱省控網
  • 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變化排名,長春第五
    生態環境部近日通報了2019年全國地表水狀況。2019年第四季度,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0.0%,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7%,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
  • 2020年10月大興安嶺地表水環境監測月報
    大興安嶺地表水環境監測月報(2020-10)一、監測情況大興安嶺地區大氣環境監測站委託和採測分離監測斷面監測9個。(一)監測點位加格達奇下、北極村、呼瑪河口內、呼瑪上、塔河大橋、加格達奇上、訥爾克氣斷面、呼瑪河呼源鎮、十二站。
  • 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提高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提高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 餘璐)生態環境部今日(7日)通報2018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1-12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1.0%,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7%,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
  • 生態環境部通報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3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玉樹、金昌、廈門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到第30名),銅川、錫林郭勒、滄州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從倒數第1名到倒數第30名);1-3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玉樹、金昌、柳州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到第30名),銅川、滄州、邢臺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
  • 對地表水質量標準的幾點看法
    但某些媒體報導的資料來源,也不知道提供資料的是如何監測布點的,用的什麼監測方法,提供資料者本身對所謂「達標」、「達標率」、「合格」等概念是怎樣理解的?近些日子,又有一條新聞:4月份湖南省主要江河重點水域監測達標率僅19.5%,這使我看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前我們許多人對國家的監測技術規範、對國家於2002年6月1日起執行的新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以及水質評價方法等法規和技術知識缺乏了解,而環保部門的宣傳解釋工作又做得很不夠,因而就發生了上述這些問題。
  • 生態環境部通報10月和1-10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18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10月和1-10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四)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參加排名的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覆蓋2050個國控斷面(其中1940個為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110個為入海控制斷面)。
  • 2019年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出爐 看你家鄉上榜了嗎?
    生態環境部今日通報2019年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四)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參加排名的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覆蓋2050個國控斷面(其中1940個為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110個為入海控制斷面)。
  • 生態環境部通報8月和1-8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8月和1-8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8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來賓、柳州和雲浮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至第30名),菏澤、滄州和商丘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從倒數第1名至倒數第30名);2020年1-8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張掖、柳州和金昌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至第30名),銅川、滄州和邢臺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
  • 生態環境部通報9月和1-9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9月和1-9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一、地表水(一)總體情況2020年9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5.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1%,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 東道爾水技術:「十四五」地表水保護:將開展新型汙染物監測評估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十四五」國家地表水監測及評價方案(試行)》等標準。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國家地表水監測採購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方式,為建立地表水手工、自動監測結果相結合的水質監測評價體系,生態環境部在2020年初組織制定了《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統計技術規定(試行)》進行指導。
  • 生態環境部通報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2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林芝、河源和崇左市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至第30名),東營、慶陽和銅川市等30個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從倒數第1名至倒數第30名)。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同時,不斷加強監測標準規範體系建設,已形成覆蓋地表水、環境空氣、汙染源等主要領域的監測類標準1200餘項,為監測工作依規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重融合、擴數量,優化調整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完成「十四五」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國考城市空氣站點由1436個增加到1734個,地表水監測斷面由2050個增到3646個,海洋監測點位整合到1359個。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HJ2.3-2018)》發布 2019...
    GB 3097 海水水質標準GB 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11607 漁業水質標準GB 17378 海洋監測規範GB 18421 海洋生物質量GB 18486 汙水海洋處置工程汙染控制標準GB 18668 海洋沉積物質量GB 50179
  • 地表水知識一覽
    前 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防治水汙染,保護地表水水質,保障人體健康,維護良好的生態系統,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將標準項目分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補充項目和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
  • 關於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的十個問題
    我國的環境監測國家網已初步建成,基本可以覆蓋全部環境要素,包括地表水環境質量,空氣環境質量,近岸海域環境、噪聲、生態環境以及國控汙染源等。在眾多要素中,適度上收的是空氣、水和土壤的監測事權。其中,水環境僅僅限於地表水,並不包含地下水,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的職責在國土與水利部門。至於其他要素,如生態、噪聲、酸雨、輻射等等,仍按原來監測模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