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田馳正 苗劍飛) 9月6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小營校區面向全校師生舉辦2020年「開學第一課」。該校黨委書記王傳亮,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永生作為主講人授課。開學第一課由該校黨委副書記周志成主持。
授課採用主會場+線上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主會場設在小營校區大學生文化藝術中心,全體校領導班子成員、各二級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部分學生代表現場聽課。主會場外的其他師生員工線上聽課。
王傳亮圍繞「弘揚戰疫強大精神力量 建最好的大學 做最好的自己」主題講授開學第一課,授課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深刻體會中國戰「疫」的精神力量和教育意義。王傳亮指出,中國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再次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充分彰顯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集中體現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特別是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王傳亮從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科學教育、法治教育、價值教育等五個方面闡述了中國戰「疫」的生動實踐對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教育意義。
二是以辯證思維把握宏觀大勢。王傳亮從全球和國內兩個層面對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了詳細分析。王傳亮指出,從國際形勢的「動蕩變革」到國內進入新發展階段、朝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從全球陷入疫情泥潭到國內基本控制,疫情給我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也給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契機。高等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等給學校事業發展帶來了新挑戰,也為學校強化信息特色、提升辦學實力、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三是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建最好的大學、做最好的自己。王傳亮強調,要從宏觀的、總體的、綜合的、動態的、甚至於情感的和精神的角度來把握學校的發展、自身的發展。近年來,學校「五個環境建設」得到了顯著提升,發展的態勢越來越好,發展的路子也越來越寬。當前,建設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還有差距、有困難,面臨許多現實問題,要緊密團結和依靠廣大師生員工,共同推動學校再創新輝煌,師生共享新成果。
王傳亮強調,學校前景是光明的,未來是可期的,需要我們人人都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做貢獻。文化是大學的靈魂,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大學文化,讓學校的大學精神和每個信息科大的師生員工都散發著至善至美的靈魂,凝練形成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積極向上的、充滿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的集體人格,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成人之美」的文化氛圍,從而達到「在一起,做自己」的哲學理想境界。
王傳亮指出,大學擔當立德樹人的使命,教育應該是為美好的生活做準備,培養內心充盈、熱愛生活、向光而行、向美而行的人。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美育教育關鍵在落地。作為大學知識分子,應該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建設一個充滿溫暖、寬容和尊重的環境,每個人都在相互欣賞,有序競爭,充滿法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的平臺上,凝聚我們的情感力量,推動建設信息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再上新臺階。
王永生圍繞「使命、責任、擔當」主題講授開學第一課,對國家、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作全面總結,對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學校事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和要求。授課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國家的使命與責任:抗擊疫情,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王永生指出,武漢、北京保衛戰彰顯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抗疫鬥爭的實踐深刻表明,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戰勝疫情的堅強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是戰勝疫情的根本原因;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民族精神是戰勝疫情的動力源泉。
二是學校的責任與擔當:迎難而上,全力打贏防控攻堅戰。王永生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不折不扣落實四方責任。各工作組協同作戰,層層築牢學校疫情防控安心防線,為首都疫情防控貢獻了自身力量。後疫情時代,如何更好地適應變革,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大的課題。關於黨的建設、線上教學、大學治理、學術科研,以及能夠及時反應、合理接納教育教學模式、促進教育與產業結合、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承擔社會責任這幾個方面,還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三是未來的職責與要求:振奮精神,同舟共濟聚勤信力量。王永生從學校、師生兩個層面對下一步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學校事業發展進行了部署和要求。王永生指出,希望在新的時代,信息科大每一名師生都能夠正確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理性地審視世界現實的境遇,以家國為懷,以學業事業為重,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為承擔明天更加艱巨的歷史和社會責任打下基礎,積蓄力量。
王永生以學校經濟管理學院國貿1801劉兆哲同學創作的抗擊疫情主題歌曲《我們站在一起》的一段歌詞作為結束語,結束授課。
該校師生員工積極參加、收看「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