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西電黨委書記、中科院院士鄭曉靜:我們一起從西電出發

2020-12-0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天高氣爽,遠山如黛。9月3日上午,開學典禮當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鄭曉靜院士在南校區遠望谷體育館,以「我們一起從西電出發」為題,為近7000名2018級西電新生獻上了精彩的「開學第一課」。

黨委書記鄭曉靜院士為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哲學三問」的西電版:西電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鄭曉靜以「我們=我和你」「我們西電」「你們是西電Freshman」開篇,親切的話語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師生間的平等與尊重。「你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鄭曉靜從三個人生最基本的問題及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出發,啟發同學們認識自我,認識西電。

鄭曉靜從五個維度分析闡釋了大學教育對學生成長起到的幫助作用:職業層面上,可以擴大同學們職業規劃的選擇面;思維層面上,可以提升將知識轉化為力量的能力;精神層面上,可以提升個人品位和精神氣質;實踐層面上,可以讓人獲得美好難忘的人生經歷;專業層面上,可以讓同學們掌握立足未來社會發展的專業知識。總而言之,大學可以讓同學們擁有預見未來的視野、胸懷和能力。

「大學的教育是讓一個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鄭曉靜強調,同學們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和豪氣,要將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自己成長成才的目標,而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大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說,西電積極構建基於激勵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本科教育體系,努力打造電子信息領域的一流本科教育,為同學們實現「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走上自我發展之路」提供了優質平臺和環境。

西電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西軍電」「國內密碼學黃埔軍校」「第一部氣象雷達誕生地」「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大金碗」「程序猿」等等……鄭曉靜用一連串關鍵詞勾勒出西電的「剪影」後,將西電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特色向新生們娓娓道來。

西電從哪裡來?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鄭曉靜介紹道,西電延綿著中國高校最長的紅色根脈,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獨特的紅色基因。「姓黨、愛國、為民」是學校始終秉持的生命特質,從中孕育鑄就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西電精神。「與共和國同行、與民族復興偉業同心、與國家戰略需求同向」是西電堅定不移的道路航標、文化之基和力量源泉。面對長期以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西電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獨立地創建起了電子信息學科和專業門類體系,開闢了我國獨立自主發展IT學科領域和體系性進行人才培養的先河。

西電要到哪裡去?從2014年以行業第一的成績獲得國家認定的「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成為西北地區、電子信息領域唯一入選全國雙創示範基地,獲得國家科技獎勵通用項目獲獎數全國排名第15位,到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推進「四大計劃」,不斷拓展學科新領域成立5個新學院,到構建起一流建設的「西電思路」,鄭曉靜歷數了近年來學校發展取得的優異成績,並介紹了學校中長期發展新藍圖——到2021年,建黨100周年之際,努力躋身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到2031年,建校100周年之際,進入特色鮮明一流大學前列;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周年之際,學校整體實力位居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自建校以來,無數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西電故事貫穿著學校的發展歷程。鄭曉靜通過講述第一任校長王諍、著名電子學家和教育家畢德顯院士、中國「雷達裁判長」保錚院士、國際頂尖納米科學家王中林院士、中國「創業之父」柳傳志、制導與控制專家包為民院士、載人空間站「天宮一號」總設計師楊宏等西電前輩和校友的故事,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紅色基因中孕育成長起來的西電精神,以及87年西電滄桑巨變中始終澎湃著的奔騰不息的愛國情懷。隨後,她向同學們分享了學校教學科研骨幹教師代表,以及王欣、範英晨、熱合曼玉山、孫其功、張旺等青年一代優秀學子的拼搏故事,從60後到70後,從80後到90後的西電人,她用一個個實例詮釋出了西電精神與時俱進的時代內涵。

「西電的紅色脈絡就像一根紅線,串起一顆顆大大小小的珍珠。」鄭曉靜對在座新同學說,西電是誰?是我們的前輩、我們的校友,是我們的教師、我們的學生,是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西電人。西電就是在座的你,你們將是西電的名片、西電的希望、西電的未來。鄭曉靜表示,希望同學們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牢固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西電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做實幹家。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最後,鄭曉靜勉勵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中國特色社會發展的新時代,恰好與同學們人生中最好的年華重合,讓我們一起從西電出發,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西電人。一是牢記時代使命,堅守理想信念,保持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意識;二是認識自我,早日立志,理性選擇,做好人生規劃;三是用心學習專業知識,精進科學研究,以勤奮打好堅實築夢之基;四是追求卓越,知行合一,涵養大胸懷、大眼界、大境界和大格局;五是腳踏實地,將個人成長成才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西電人。

2018級新生向黨委書記鄭曉靜院士提問

一堂高水平的思政課:喚醒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

「沒有空洞的說教,但卻是真正的『第一堂課』,一堂高水平的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夏永林說,鄭書記將三個看似極其簡單,但背後卻蘊含豐富人生哲理、價值導向與奮鬥精神的人生哲學問題,用非常平和的語言、樸素但感人的事例,在特殊的時間場合娓娓道來。這堂課對於新入學的00後大學生思想的觸動要遠遠大於他們對於具體知識的渴求,必將會對他們認真思考自己的學業規劃、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划起到極大的引導幫助作用。

「鄭書記深入淺出地闡釋了西電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體系,將紅色基因注入了每個學生體內,喚醒了學生的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扣子要從第一顆扣好,這堂課讓新生的大學生活開了個好頭。」海棠8號書院黨委副書記樊穩說,激勵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是我們當前工作的目標方向。綱舉目張,新的教育體系下學生工作也需要儘快適應改革,新的挑戰總有新的突破,有幸作為學校教育體系改革的先行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助力學生走上自我發展之路。

「這堂『開學第一課』引起了很大反響,經久不息的掌聲讓我們知道學生今天收穫滿滿。」海棠7號書院黨委副書記劉文博說,當前學校正在大力推進以本科生院、書院為重心的本科教育改革,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書院學生的專業特點和行為規律,積極推進理念、手段、方式創新,打造獨具特色的書院文化,努力培養具有世界眼光、家國情懷,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鄭書記這堂課不僅展示了光輝的西電校史、寶貴的西電精神,也為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海棠8號書院輔導員陳海濤說,作為輔導員,我們要做到注重知識更新,提高業務水平,固「底氣」;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揚「正氣」;以奮發的精神狀態激發學生,煥「朝氣」;以親和的溫暖關懷感染學生,接「地氣」。

「作為輔導員,我們要與學生一起出發。」海棠9號書院輔導員王朱丹說,我們要按照鄭書記的要求,引領學生在自我發展的道路上不斷認識自己、調整目標、實現自我價值,將個人發展融入西電發展,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真正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身處新的起點的我們,要認識自己,望向遠方,讓稚嫩在磨礪中轉變為成熟,成為能擔當國之復興大任的棟梁。」2018級本科生王依然說,通過聆聽這堂課,西電閃耀的歷史和當下的銳意變革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爭做時代引領者的決心,我們定會好好珍惜大學時光,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記者 吳華 來源 西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 賈凱)

相關焦點

  • 700餘幅老照片凝鍊傳承西電「厚德求真礪學篤行」校訓
    2013年年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確定了包括校訓和校風在內的西電精神相關表述。如何為精神層面的文字表述找到現實的物化載體,在校長鄭曉靜院士的推動下,學校啟動實施了科學家、知名校和校史照片掛像工程。截止目前,學校已分別在公共教學區域、圖書館大廳、行政辦公樓完成了懸掛科學家畫像和校園文化活動照片690餘幅、院士校友掛像17幅和學校歷史照片掛像75幅。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查顯友為2019級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8月26日上午9時30分,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遠望谷體育館內,黨委書記查顯友為1萬餘名2019級新生上開學第一課。第一部氣象雷達、第一套流星餘跡通訊系統、第一臺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臺毫米波通訊機……查顯友如數家珍地介紹著西電在科學領域曾經取得的許多全國第一,他講到,西電的發展始終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推動科研取得新的成就。
  • 黨委書記查顯友為2020級學生授課
    9月14日上午,在新學年開學典禮後,黨委書記查顯友通過視頻連線,為3地7會場的1萬餘名2020級本科、研究生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西電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你要成為什麼樣的西電人?」查顯友以「五好」大學為西電「畫像」。
  • 剛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換帥,鄭曉靜下,查顯友上
    鄭曉靜屢次被爆要離開的鄭曉靜,這次終於要卸任西電領導職務了,從書記校長全兼任,到逐步讓校長之位給楊宗凱,過度一年書記後,本次將黨委書記的位子讓位給查顯友。鄭曉靜在任幾年,西電的發展相對還算不錯,期待新班子能夠使得西電在2021年進入雙一流行列。
  • 西電黨委書記查顯友講專題黨課 初心使命引領一流建設新徵程
    西電黨委書記查顯友講專題黨課 初心使命引領一流建設新徵程 2019-10-17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力學大會2017開幕西電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獲第十屆...
    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長鄭哲敏先生等3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3000名參會代表,老中青三代力學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開幕式上頒發了中國力學學會各類科技獎項,包括:第十屆周培源力學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力學科學技術獎,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6年度中國力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第十一屆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獎等。
  • ...大會2017開幕西電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獲第十屆周培源力學獎
    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長鄭哲敏先生等3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3000名參會代表,老中青三代力學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開幕式上頒發了中國力學學會各類科技獎項,包括:第十屆周培源力學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力學科學技術獎,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6年度中國力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第十一屆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獎等。
  • 西電段寶巖院士為機電院2018級本科生授課
    12月23日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信遠教學樓Ⅰ-118教室內座無虛席,段寶巖院士為西電機電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講授課程《機械電子工程導論》——「高功率連續微波無線輸能與空間太陽能電站技術」。段院士從「研究背景、關鍵技術、模型驗證、技術展望」四個方面生動詮釋了科技的奧妙。
  • 張榮橋總師回西電講述火星探測工程
    11月15日,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西電傑出校友張榮橋回到母校,在北校區大禮堂為全校師生帶來航天金課《初戰告捷 任重道遠-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介紹》。黨委副書記楊銀堂主持報告會並致辭。
  • 兩位院士坐鎮,劍指系外行星丨西電獲批「陝西省空間超限探測重點實驗室」
    空間超限探測是對宇宙空間進行更細緻可信的研究和刻畫,是系外宜居行星探測、第一代恆星探測等重大空間探測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實驗室由包為民院士擔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曉靜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已打造出一支在航天領域多學科交叉的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隊伍。同時,實驗室積極開展與政府、相關企業的聯合研製工作,目前已經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未來宇航研究院開展共建空間科學校企聯合實驗室及產學研創新中心工作,以強化合作、資源互補,為「覓音計劃」等國家重大工程做好支撐與服務。
  • 西電先進遙感技術研究院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郭華東院士、武漢大學龔健雅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等十餘位遙感領域頂尖專家受邀出席。西電黨委副書記楊銀堂參加活動並致辭,會議由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主持,西電電子工程學院、前沿交叉研究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等學院負責人、遙感系師生代表參加成立大會。
  • 喜報|西電郝躍院士團隊實現最高性能氮化鎵微波二極體
    9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郝躍院士團隊在國際權威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工業電子會刊)和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上相繼報導了團隊研製的國際最高性能氮化鎵微波二極體
  • 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南通籍院士保錚逝世
    「2017年增選的兩院院士中,西電78級校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嫦娥五號』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西電2000級(博士)校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範國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
  • 深切哀悼|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保錚院士逝世
    1958年,作為技術骨幹,保錚與其他幾位教師共同研製出我國第一臺氣象雷達,經測試證明其主要技術性能與當時國外同類產品相當。他與研究組於1982年又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動目標檢測器和自適應天線旁瓣相消系統,1986年研製出可編程動目標檢測器。這兩項成果當時屬於國內首創。
  • 珠峰測量的西電身影|史志剛:志在高山,剛毅篤行
    而此次測量成功,離不開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默默無聞的奉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2005級本科生史志剛,就是此次測量登山隊重力組中的一員。知難而上,只為不辱使命珠峰高程測量是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體現。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舉辦2020年「開學第一課」 黨委書記校長主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田馳正 苗劍飛) 9月6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小營校區面向全校師生舉辦2020年「開學第一課」。該校黨委書記王傳亮,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永生作為主講人授課。開學第一課由該校黨委副書記周志成主持。
  • 航天三院科技委張鋒總師為西電師生講述系統工程
    為進一步深化「四史」學習教育,提升學習內涵,11月17日下午,應西電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邀請,79級校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張鋒總師回到母校,為空間學子帶來航天金課——《淺談系統工程》,西電空間院委副書記盧毅以及師生代表共計80餘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李小平教授主持。
  • 學在西電|「神奇」的西電網課「主播」們
    西電2020春季學期網上教學開課兩周,如今的「主播」老師們已然是名副其實的「網紅」。縱相隔千裡,隔著屏幕,也絲毫不影響他們「十八般武藝」全開,傾力任教,各顯神通。且看這樣的課堂,同學們是何種體驗。有趣的京劇&英語老師——吳啟瑞別的老師上課前,「請大家準備好筆和紙,我們要做練習了。」
  • 西電兩位教授、兩位校友當選IEEE Fellow
    此外,文舸一、黃德雙等優秀校友也同時當選,在人才培養的「西電現象」中再留濃墨重彩的一筆!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及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現為中國通信學會會士、中國電子學會會士,國家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工信部寬帶無線IP技術標準工作組組長,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為什麼華為對知名的清北不怎麼感興趣,卻對西電、西工大情有獨鍾?
    都說任正非眼光毒辣,因為他對知名的清北不怎麼感興趣,卻對西電、西工大情有獨鍾! 第一,他把鴻蒙生態班設在西北工業大學;第二,每年他都會從西電「預定」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第三,華為有8400多名來自西電的科技領域人才,西電因此得了個外號,「華為人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