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首屆中國(上海)國際計量測試技術與設備博覽會舉辦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今天是第20個「世界計量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關於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變革的決議生效實施。從今天起,我國將施行經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同時,首屆中國(上海)國際計量測試技術與設備博覽會也於今天舉辦。
圖說:新國際單位制(SI)
根據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 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將由常數定義。由此7個基本計量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負責人表示,新國際單位制將打破人類對實物原器的依賴,今後再不必像以前那樣,定期帶千克標準砝碼到法國校準,保持國際等效性。「我們以前校準千克到底準不準,靠帶著標準物去法國巴黎和實物原器『鉑銥千克原器』比對,它有多重全世界一千克就有多重。儘管它保存地很好,但是不可避免地會老化,氧化,原器壞了偷了損耗了,全世界的一千克就必然和以往不一樣重。現在,『一千克』由常數(常數是固定不變的值,如π)定義,可以實現不受原器影響,也可以做到在網上發個信號就能實現值的比對和校準。」負責人說。
此外,這次變革意味著測量極限的突破,眾多物理量、化學量和生物量的極限準確測量將成為可能,為人類攻克更多的「科學堡壘」提供了可能性,產品的製造過程將實現最佳控制,這或將引發產業顛覆性的創新發展。
而對於百姓來說,測量精度的提升會給日常生活帶來眾多影響,如股票市場買進賣出交易時間的精度把握、汽車牌照拍賣截止時間的精度把握、就醫過程藥品劑量的精度把握等。
今天,上海還啟動了「計量創新挑戰賽」,並組建中國商飛產業計量測試聯盟、舉行商用飛機產業計量測試技術交流會等,進一步普及計量科學知識,促進計量科技成果轉化。上海地區的計量技術機構也將利用此次變革契機,會同長三角擁有先進力量的計量技術機構,共同在測量儀器儀表技術方面全面創新,補齊國產科學儀器的研發製造短板,從「儀器強國」助推「科技強國」,同樣也在科學技術領域方面實現長三角地區一體化,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