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溫基於黑體輻射器的概念,也稱為普朗克輻射器。色溫的測量單位是開爾文(例如,6500開爾文或6500K)。每個色溫單位在色度圖上具有相應的色度坐標集,並且那些色度坐標在普朗克軌跡上。
將二維色度坐標與普朗克軌跡上的一維色溫標記相關聯起來,能夠更簡單地傳達近白光的視覺外觀。給定的色溫(例如,6500K)使我們了解光相對於其他色溫(例如,5500K或7500K),在外觀上更藍更冷,而較低的色溫在外觀上更紅。
由於所有色溫都限制在普朗克軌跡上,當我們想要使用色溫標尺來傳達來自光源的近白光的視覺外觀時,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這種光源產生的光譜功率分布不同於黑體散熱器。許多光源 (尤其是螢光燈) 產生的光譜功率分布與黑體輻射器不同。
色溫標度被認為非常有效,但是被局限於黑體散熱器和普朗克軌跡。所以,解決方案就是用較低嚴格的相關色溫(CCT)量表。相關色溫標度基於色溫標度和等溫線,由D.B. Judd於1936年提出。沿給定等溫線的所有顏色具有相同的相關色溫。
CIE採用了Judd關於等溫線的建議,但該建議在CIE 1960均勻色度標度(UCS)中才被更新,而UCS在1936年還沒有發布。等溫線與CIE 1960 UCS圖中的普朗克軌跡垂直,但是不在其他顏色空間中(注意:CIE 1960 UCS圖比其他顏色空間有一些優點,計算等溫線的容易程度就是其中之一)。CIE 1960 UCS圖的色度用u和v表示,以區分色空間和CIE 1931(x,y)色度圖。CIE提供了能夠將色度坐標從一個CIE色彩空間轉換為另一個CIE色彩空間的方程式。因此,我們利用CIE 1960 UCS圖中垂直關係的便利性,通過繪製光源到普朗克軌跡的給定u,v色度坐標集的等溫線來確定光源的相關色溫。我們還可以將CIE 1960 UCS圖中任何給定等溫線的坐標轉換為任何其他有用的顏色空間。
相關色溫已經並且將繼續是描述光源,及用戶指定照明要求的有用方法。但是存在一些混淆,因為其度量標準不準確且不全面。例如,具有相同相關色溫的光源可以提供不同的顯色指數(CRI)。如果您需要很重要的光源環境中工作,那麼我建議為光源獲取三個度量:相關色溫、其中一個CIE色度圖中的白點色度和顯色指數。
總結,色溫和相對色溫之間的區別
色溫是用於描述普朗克軌跡上的光的顏色並且由普朗克輻射器產生的度量。這是一個相當有限的指標,因為它僅適用於普朗克輻射器的光線顏色。每個色溫單位在給定的色彩空間中具有一組色度坐標,並且該組坐標位於普朗克軌跡上。
相關色溫是用於描述位於普朗克軌跡附近的光的顏色的度量。該度量具有更廣泛的實用性,因為它適用於各種製造的光源,其中每個光源產生的光譜功率分布不同於普朗克輻射器。然而,它不如色溫度量精確,因為沿著等溫線的色度圖中的許多點將具有相同的相關色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