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菲律賓是亞太地區的兩個群島國家。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2億。菲律賓領土由包括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在內的大小7000多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9.97萬平方公裡。人口1億200萬。
由此可見,菲律賓的島嶼略多,日本的面積更大,人口更多,差距並不懸殊。不過菲律賓和日本國力的差距卻是天差地別。日本是當今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三,而菲律賓總體來看,還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
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地理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地理環境越好的國家,發展的機會也就越多,發展的過程也會越順利。就比如歐洲的一些殖民大國,幾乎都是大西洋沿岸的西歐國家,比如英法荷西葡等國。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瀕臨大洋,更容易航海所致。而德國雖然國力強大,但因受到海岸線的制約,也沒能成為殖民大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遭到了諸多打壓。所以說,在一個國家的崛起過程中,地理環境的作用是巨大的。那麼日本發達,菲律賓落後,是否可以說明日本的地理環境好於菲律賓呢?下面就來比較一下。
地理環境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及其各種自然環境的總和。首先來看日菲兩國的地理位置。日本位於東亞,太平洋西北部,背靠亞歐大陸,面向遼闊的太平洋,地理位置非常不錯,境內港口優良,也有利於發展經濟。只是恰好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因此地震頻發,境內火山眾多。據統計,全球十分之一的火山分布在日本,世界全部芮氏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中,超過二成發生在日本。這也是日本多次想逃離島國的一個原因,日本歷史上曾制定過一個大陸政策,最早起源於豐臣秀吉時代,目的就是吞併中國等大陸國家,豐臣秀吉甚至幻想著事成之後把日本首都搬到中國。但這些狂妄的計劃最終都被中國無情地粉碎。
而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西部瀕臨我國南海,東部面向太平洋,西南靠近馬六甲,地理位置也是相當不錯。只是相比日本,菲律賓的位置還是要差一些。日本地處東北亞關鍵區域,周邊都是實力很強的經濟體,更有利於經濟的發展。而且也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和日本一樣,地震,火山,颱風活動頻繁,所以從位置來看,日本更好一些。
其次,自然環境。日本和菲律賓都為群島國家,境內也都以山地地形為主,日本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遊近海一帶,多為衝積平原,規模較小。菲律賓境內75%的國土為山地,平原只是零星分布在島嶼的沿海地帶,非常狹窄。
在氣候方面,日本國土南北跨度大,分布著多個氣候類型,最北部屬於亞寒帶,最南端為亞熱帶,大部分地區為溫帶海洋氣候,終年溫和溼潤,降水充足。而菲律賓屬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溼度大。這種氣候雖然有益於糧食生產,但並不宜居。此外日本和菲律賓都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日本附近的北海道漁場是世界第一大漁場,各種魚類產量豐富。所以自然環境也是日本勝出。
由此可見,日本的地理環境確實比菲律賓優越,在歷史上,日本面臨的崛起機會也比菲律賓多得多。比如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就與英國的幫助有著莫大的關係。英國當年一度和日本結成英日同盟,目的就是利用日本制衡沙俄。如果日本處於菲律賓的位置,英國怎會扶植日本。所以說地理位置確實幫了日本。但哲學上講,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的主要原因,所以也不得不承認,日本重視教育,善於學習,也是日本崛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