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難免會喜歡搶東西,一件東西放在那裡可能都不玩。但是看到一個孩子拿起來,另一個孩子就喜歡「爭」,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坐不住了,因為怕孩子會搶不到……
今天帶孩子去參加老公單位組織的職工趣味運動會。老公帶著我和寶寶去的,他還有個同事也帶著媳婦和孩子。他家也是女孩兒三歲了,我家的馬上兩周歲,那裡有足球,放在那裡,兩個孩子都不玩。但是她倆有一個拿起來,另一個孩子就會去這個孩子手裡搶。
真是別人拿的東西就是好的,她倆搶就搶吧,反正我就站在一旁看著。最多我會提醒她讓著姐姐,或者是說給她先讓姐姐玩。都是女孩子,都有家長在。也沒有動手打,所以不用管。對方媽媽也是這樣說,因為她家的孩子大,所以她就讓她家孩子讓著我家孩子。但是都是小孩子,估計在家裡也習慣了一個人玩東西。誰也不讓誰,誰搶到誰就抱著跑。
趣味運動會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足球,於是又拿了一個足球過來,兩人一人一個,這樣好了,都不玩了。然後又看到了話筒,兩個人又開始爭話筒。
……
後來老公看到兩個孩子搶東西,她和我的想法不一樣,覺得對方的孩子大怕淺淺受欺負,就把淺淺抱了起來,但是那麼熱鬧,她才不讓抱呢。於是下來不一會兒又搶東西,我覺得沒什麼。
小孩子在一起爭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最好不要幹涉,也別參與到孩子們的爭吵中去。因為有兩個好處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意識到。
1、可以培養孩子的挫折意識。
現在的孩子承受能力真是太差了,動不動就不去上學,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甚至有自殺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應該接受挫折,從小培養他的挫折意識。當然也不能太過了,避免孩子小,留下心理陰影。
就像這種搶東西的時候,總有一方是搶不到的。我們就要告訴他,東西不是一個人的,對方也要玩,玩完了可以你再玩,對方拿到了,你也不要哭。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會參加活動,會有成績的比較。家長們也要注意讓他接受失敗,不要以為自己總會贏,要看到獲勝一方的優點,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有挫折意識,才不會在失敗的時候一蹶不振,才不會想不開。反而能夠讓自己發奮,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績。
2、有利於孩子學會如何交往。
孩子總是要面對社會的,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打打鬧鬧,爭搶東西,哭了,笑了,是很正常的。只要孩子們沒有出現牽扯到安全的情況,家長們最好不要管。
就比如在幼兒園裡孩子打架過後就會和好,但是家長參與的話,情況就變了。而且讓孩子覺得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
孩子雖然搶東西,但這也是鍛鍊他學會與人交往的一次機會。就該讓孩子多接觸小朋友,遇到事情讓他自己解決。從小開始,長大了才能隨機應變。如果從小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突發狀況,等著大了可沒有人教他。
孩子在一起爭搶東西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